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黄兴对毛泽东的影响】黄柏强[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2015-01-03 11:35: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为两位历史伟人,特别是两位同出生在湖南的伟人,毛泽东和黄兴无由会晤,实在是历史上一大遗憾。但黄兴的革命精神却被毛泽东得以传承。(一)启蒙革命敬黄兴1911年春天,毛泽东来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以后
作为两位历史伟人,特别是两位同出生在湖南的伟人,毛泽东和黄兴无由会晤,实在是历史上一大遗憾。但黄兴的革命精神却被毛泽东得以传承。

(一)启蒙革命敬黄兴

1911年春天,毛泽东来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以后,他才第一次知道黄兴这个名字。斯诺在《西行漫记》记载有1936年毛泽东的谈话:“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立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起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长沙,湖南革命党人的活动更加频繁和紧张起来:有的人在运动新军起义,以响应武昌首义;有的人向青年学生宣传,鼓动革命。毛泽东从这些宣传鼓动中受到影响和鼓舞,于是,他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成了湖南新军中的一名列兵。

毛泽东所在的部队是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一营左队。11月1日,焦达峰、陈作新二位都督遇害,湖南局面一时混乱。黄兴致函革命党人周震鳞,要其尽力维持。11月3日,周震鳞在长沙金盆岭广场演说,听众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湖南新军和巡防营官兵。周震鳞首先代表同盟会和黄兴,旌恤焦达峰、陈作新。接着,慷慨激昂地演说,痛陈利害关系,要求大家维护湖南大局,支援武昌抵抗清军。毛泽东当兵半年,对黄兴有了更多的认识。

1912年10月31日,黄兴从上海乘舰回到长沙,受到家乡各界数万人热烈欢迎,毛泽东即在欢迎的人群之列。据仇鳌孙女仇君好回忆,1965年夏秋的一天,毛泽东主席来到仇鳌家中(北京草厂胡同14号)探望了仇鳌,仇鳌当天向家人谈起与主席交谈的情况涉及到黄兴回湖南的内容,“1912年黄兴回湖南的当日,我代表湖南党政首领骑马出城迎接,一边护卫,一面引领。黄兴骑着高头大马从小西门进长沙时,热闹非凡,群情鼎沸,道路两旁民众高呼‘欢迎英雄黄兴回湖南’。毛主席这时插话‘那日,我也挤在人堆里,看热闹嘞!’……”

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老师杨昌济为黄兴挚友,曾推荐毛泽东向仇鳌学习跟随孙中山、黄兴反清救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杨昌济曾在仇鳌面前对毛泽东蔡和森二人说:“我的学友亦山先生跟随孙中山、黄兴反清救国,革命十几年的实践经验难能可贵,是我所不及的。你等可常向亦山先生请教这本书里少有、讲堂中学不到的理念,励练于社会,探寻为民救国方策.”

此后,毛泽东与仇鳌交往密切,关于辛亥革命、关于孙中山与黄兴的话题很多。有一次,毛泽东问起孙中山与黄兴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仇鳌讲述:“孙、黄两人之间的意见归意见,而救国为民的志向是坚贞不变的。袁世凯死的前三天,6月3号黄兴由美国抵日本,与日本签订购军械的借款,正准备回国训练五个精锐师作为倒袁的武力。旋闻袁病死,因而作罢。黄兴随即返上海,他听从我和周震鳞的劝告,先到中山先生寓所会晤孙中山,中山先生也回访了黄兴。两伟人时相过从,和好如初。”

毛泽东感叹道:“气量如此之大,让人敬佩!”

1916年10月,黄兴在上海逝世,灵柩归葬长沙。次年2月,黄兴的日本好友宫崎寅藏(即白浪滔天)自日本远赴长沙,参加黄兴国葬大典。毛泽东萧三联名致书宫琦,要求“聆取宏教”。信中称:

白浪滔天先生阁下:

久钦高谊,觌面无缘,远道闻风,令人兴起。先生之于黄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泪吊之。今将葬矣,波涛万里,又复临穴送棺。高谊贯于日月,精诚动于鬼神。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植藩、泽东湘之学生,尝读诗书,颇立志气,今者愿一望见风采,聆取宏教,惟先生实赐容接,幸甚幸甚!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萧植藩、毛泽东上。

显然,毛泽东对宫琦的热情源于他非常崇拜的黄兴,此信全文为青年毛泽东手迹,首见于《宫崎滔天全集》第一卷卷首。

解放后不久,周震鳞、仇鳌俩位辛亥革命功臣都成了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座上宾。

(二)经世致用赞黄兴

从戊戌政变以来,许多人转向革命道路,前仆后继地为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进行着不懈的斗争。黄兴就是湖南民主革命家的卓越代表和领袖,他的革命实践反映了湖湘文化重实行的经世致用学风。他倡导和培育的明德校风,继承了湖湘文化和时务学堂的优良传统,不仅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一代新人,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五四时期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湖南一代新人的成长。

1903年4月,沙俄政府提出继续霸占中国东北三省的七项要求,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公愤,黄兴组织500名留学生集会声讨,而且和蓝天蔚组织拒俄义勇队,准备开赴东北抗击沙俄。清驻日公使蔡钧电告袁世凯、端方等各省督抚称“东京留日学生结义勇队,计二百多人,名为抗俄,实则革命”,使清政府惶惶不安。“拒俄义勇队”被迫解散后,即改名为“学生军”,通过12条规则。由于蔡钧横加干涉,5月11日,学生军又改名“军国民教育会”,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为宗旨,并提出鼓吹、起义、暗杀三种革命途径。其开展的具体革命活动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练习射击,学造炸药,派遣“运动员”回国策动武装起义、组织暗杀等。黄兴和陈天华都是该会的“运动员”。黄兴1903年回长沙,正是受该会的派遣。黄兴在明德主持新开办的速成师范班,鼓吹民族思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教育学生。印发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宣传革命。章士钊在《苏报》上曾介绍明德学堂的宗旨,也是实行军国民教育。明德学堂成为新思想的摇篮,在省城颇有影响。“军国精神”是军国民教育会提倡的爱国斗争精神。黄兴借教书为掩护,在明德、经正、修业、实业、民立第一女学堂等从事革命活动,“军国精神”是他极力在学生中宣扬的。这一精神在湖南学界影响很深。一九一九年八月四日毛泽东在《本会总记》中赞“大哉湖南,衡岳齐天,洞庭云梦广。……军国精神,湖湘子弟,文明新气象。”

“所谓‘军国精神’,是这时候教育的主旨,亦即学生所抱以求学的主旨。这种主旨,一面为着对外,一面则为着推倒满清。果尔,武汉一呼,湖湘首应,南被海桥,北暨幽燕,不出四月时间,响应遍于十七行者(省),独夫摧翻,民国建立,教育之功,学生之力,不能不谓为诸种原因中的一个原因也。”这里的“教育之功”中,黄兴的功劳不可抹煞。 

毛泽东在《本会总记》称,“本会成立以前的湖南学生界,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此时的学校,大都以鼓吹革命为校风,学生竞研究所谓经世的学问……明德继起,校旨相同,光绪末年的明德学生,在省城学生界,颇负时誉。大抵当时的学生,好干事,不怕死,是他们的特色。反抗官厅,不服压制,是他们外发的表征……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

“……有多少学生案头的乱书堆中,或抽屣〈屉〉里面,常秘密置着两样东西,一样是梁启超等所做的《新民丛报》,一样是汪精卫宋教仁等所做的《民报》,这两样东西,本是禁物,却不胫而走的从日本到了湖南,同时杀不死吓不死的黄兴,禹之谟,还在长沙,暗地里从事种种运动,直到甲辰狱兴,萍醴失败,马福益在浏阳门外枭了首,打扮洋人乘着小轿的黄兴才从小西门出城逃去。然而湖南士气,却愈压愈振。”

黄兴在明德经世致用的革命实践,也奠定了明德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1903年秋,黄兴邀约湖北革命志士吴禄桢、李书城等来明德聚会,商议在湖南筹划革命准备事项,1903年11月4日,两湖志士20余人,在明德学堂附近的连升街保甲局巷彭渊洵家中集会,决定成立革命组织,定名为华兴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黄兴被举为会长。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成立大会在明德董事龙璋的西园住宅举行,到会100余人中有明德师生40余人。1905年,同盟会成立,首批参加同盟会的明德师生有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张继、秦毓鎏、姚洪业等20多人。黄兴任庶务,协助孙中山主持会务,陈天华、宋教仁、张继、秦毓鎏等都是同盟会骨干,主持《民报》,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来明德与学生会负责人唐耀章、毕磊等联络罢课事宜,称赞明德“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三)践行革命效黄兴

1917年4月12日、15日蔡锷、黄兴相继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一年后的1918年4月14日,作为湖湘文化的继承者,毛泽东蔡和森等在岳麓山下发起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进步青年团体——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取义于《礼记》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与明德学堂创办人之一周震鳞于1946年来明德演讲就明德校名的阐释相同。

作为湖南的民主革命家,黄兴一生革命,思想博大,立志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座右铭;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他不怕失败挫折,不顾个人安危,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等省先后策划领导了八次武装起义,且他组织武装起义几乎无役不从,屡败屡战……1920年1月,后来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称“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韧不拔的军人!

毛泽东在 1920年6月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称“呜乎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他把当年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与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先驱,作为湖南人的骄傲,更作为慕其功业,步其后尘的前辈、楷模。

1920年9月6日、7日,即黄兴去世将4周年之际,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发表连载文章《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述称“湖南有黄克强,中国乃有实行的革命家”。

1921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留他在中央工作他不肯,却要去领导“秋收起义”。他曾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毛泽东将黄兴作为自己革命的榜样,努力践行,走上了一条漫长的革命道路。他高度评价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深刻地剖析辛亥革命的性质、失败的原因,科学地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他继承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终于成为了一代历史巨人。

(黄柏强系长沙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参考资料:《毛泽东早期文稿》、仇君好《诗剑弦歌–仇鳌传》、长沙市政协《明德春秋》、王兴国《青年毛泽东与黄兴》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黄兴 毛泽东 影响

上一篇:【黄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大同理想】萧致治[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下一篇:【黄兴父子的革命之旅】周烨[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