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从黄兴之六佚文观其民初的思想实践活动】周兴樑[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2015-01-03 11:24: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内容提要:黄兴1912——1913年间的六篇佚文,为学界研究他在南京留守任上倡导国民捐之活动,及其宋案后在江苏起兵所进行的讨袁斗争,提供了新史料。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与革命家。关键词:黄
内容提要:黄兴1912——1913年间的六篇佚文,为学界研究他在南京留守任上倡导国民捐之活动,及其“宋案“后在江苏起兵所进行的讨袁斗争,提供了新史料。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与革命家。       

关键词:黄兴    民初   佚文  思想实践

我在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特别是编撰《孙中山年谱长编》之过程中,于广州《民生日报》上陆续发现了黄兴的六篇佚文——它们先后登在1912年5-6月及1913年3-7月间,其中电文三件,批文一件,谈话二件。这些佚文,均未见于大陆版的《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黄兴年谱》及其长编,以及台湾版的《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是辛亥革命运动中的一位实干家,又英年早逝(1916年——42岁),留下的著述并不太多;此六佚文为我们研究其民初共和时期之思想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新史料。

一、黄兴登在《民生日报》上的几篇佚文

新找到的黄兴六篇佚文,会全发表在广州《民生日报》上,是有原因的。这份报纸创刊于1912年5月4日。其编辑人是“乙已九月一日”与胡汉民、廖仲恺同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陈仲伟,①发行人为陈德芸——他们两人皆系老革命党人陈少白之族侄,撰稿者则有同盟会员陈安仁等。该报创刊时,正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由宁返粤,及胡汉民重任粤省军政府都督不久。孙于解职后至抵广州之初,一直以在野身份大力宣传实践民生主义政纲之必要——如其云:“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成八九分了。”②因受此政治氛围之影响,所以陈仲伟等将所创办的日报命名为《民生日报》。显然,这是一份由同盟会员主办的、以宣传民生政纲的为主旨的革命报纸;它虽无广东军政府机关报之名,而却有其实质性的宣传内容。正因如此,所以该报在出版了一年半后,就为窃踞广东的袁世凯爪牙所不容——龙济光于1913年11月 10日,以“乱党机关权”之罪名,查封了它。我们在知道了广州《民生日报》是同盟会的报纸之后,就会明白为什么黄兴当时的几篇佚文,全都刊载在它的版面上。

为了便于后文展开论述,我认为有必要先将黄兴民初的六篇佚文,按《民生日报》刊出的先后(凡原件未暑时间者皆用报载日期),整理抄录如下,以饷广大读者尤其是史学界之同仁。

(一)、复广东省临时议会电 (1912年5月22日)

省议会诸公鉴:

来电敬悉。国民捐事,承贵会报绝赞成,既电参议院订章公布,复电各省合力提倡。高唱义声,和者必众。逖听之下,深感热忱。倘各省同时进行,钜款何难立集。挽回民国,减少外债,在此一举。尚乞电达海外同胞,共为倡助,无任盼祷。黄兴叩。

据《民生日报》1912年5月22日《四面八方之国民捐——南京来电》

(二)、批南京留守处卫队团官兵呈(1912年5月24日)

呈折均悉。查民国成立伊始,在在需款。昨提议劝募国民捐,不【实】足以资补救。今该队自官佐以迄兵士,均能深明大义,踊跃输将;爱国热诚,殊堪嘉尚!假令各队军及各项人士,皆如该队之同伸义愤,又何难筹集巨款,以减少外债之输入,而保内地之财力。除将捐英银五千二百九十六元二角八分如呈办理外,仰即分别补造捐数清册呈核,以凭登报表扬,藉示奖励。

据《民生日报》1912年5月24日《黄留守奖励卫队团》

( 三)、与某君的谈话(1912年6月14日)

一方面立拒借款,一方面又急于索饷,殊不知非也。电争废约,以其借约有损国权,将来于列国承认国民前途,殊大有影响。故国民此时不得不共吃苦,自己担忧,以为外交后盾。

若非政府留难,照我当日计划一鼓作气,则近日已集得国民捐数百万;一面又加发钞票,以充军饷及遣散军队之用,尚属有余。以中国人民最富于急公好义之心,惟须提倡之人鼓舞有力云。

据《民生日报》1912年6月14日《黄留守之自明》

(四)、对宋教仁被刺案之谈话(1913年3月31日)

吾知宋甚稔,决其并无私仇。故此事必系政治上之关系,为反对其政见者出此毒手。有多人均执此说。至究为何人,吾人未敢断言也。

然吾殊不解以彼之政见,何意引起此等残贼手段。须知宋实殚心竭力以调和南北为事者;其政见平和稳健,纯以学理为之,事事以国利民福为念。或者竟有人误会其意乎?据吾人推度,宋之意见,殊无足于立陷己于危地者;近来举动,亦皆不致招此死敌。

当南京政府时,宋在政府演说,痛言政府情形必须改革;数日后接北方来函数道,多责备之词。然近来则吾知彼并无举动足于招祸也。凶手是否欲杀我而误中宋?殊难悬断。第放枪处相距甚近,不应误认也。

据《民生日报》1913年3月31日《宋教仁死事汇志——黄克强之谈论》





(五)、复陈炯明电(1913年7月19日)

广州陈都督鉴:

巧电悉。佳音传播,大众欢忭。东南既同声相应,西北可传檄而定。擒蚩尤于广野,枭路易于平台。殄灭元凶,巩固民国;功成一战,造福无疆。谨此申祝共和万岁!兴叩。皓印。

据《民生日报》1913年7月23日《东南同声者数省矣》

(六)、致香港《华人英字日报》电(1913年7月20日)

香港华人英字日报鉴:

南省宣布独立,足见袁世凯之举动令人忿恨。共和国凡为总统者,须依民意而行。乃袁世凯蹂躏议会权利,违负民国宪政,擅派不称职及贪劣之辈以居高位,致热心同【国】事者于死地。其举动之专制, 甚于在【往】专制政府。

兹因不能以宪法使其退位,遂决意以武力从事。讨袁军之宗旨,不外保全民国,宁愿牺牲以维持人类幸福,推覆专制之主而已;并非因新旧之意见而起争论,又非阿南省而攻北省。今袁世凯若知国人反对而即行退位,兴等当解甲归农。

自启战端以来,中央政府已失了立宪政体之权。吾侪将咨照各处银业团停止交款。袁世凯在任时与未宣布独立以前,中央政府与各国订立之条约,均作有效;然在宣布独立之后订立者,则不负责。各友邦在本国内之人民生命财产,当受完全保护。敝团【国】与各友邦素相亲睦。仅布区区,伏望谅察。黄兴叩。二十号。

据《民生日报》1913年7月24日《黄兴致香港华人英字报》

二、佚文为研究黄兴民初的思想实践补充了新史料

民元和民二这两年,是黄兴革命生涯中的辉煌时期。上述六篇佚文,正好为研究他这时期之思想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按它们的发表时间与文字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前三文为第一组,展现了黄1912年4—6月在南京留守任上,大力倡导国民捐的苦衷,及其所企达之目标。后三文为第二组,为史家们研究说明黄在“宋案”后,由主张“法律倒袁”到进而实行“武力讨袁”的心路历程,增添了新材料。总之,这几则史料有助于进一步证明:黄兴是一位提倡自力更生的爱国者,及英勇捍卫共和民国之勋臣。

第一组佚文,皆与黄兴在南京留守任内所倡行的国民捐事有关。孙中山在辛亥革命高潮中创建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仅三个月零几天就夭折了。他在民元的南北议和中,让临时大总统位给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并于1912年4月1日正式解职后,即淡出了民国政坛。而曾任民国南京政府陆军总长等职的黄兴,则于3月31日被袁大总统委任为南京留守处留守。黄于4月6日正式就任视事,至6月14日通电卸职,在任上仅两个多月。这期间,黄兴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他在任内忍痛裁编了南方7省,尤其是两江地区的10多万军队(民军)。此举虽有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但其结果却如孙让位于袁一样铸成大错——南方革命党人因此失去必要的实力,而在日后同袁集团之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第二件事是,黄兴反对北京袁记政府大借外债,倡议用劝募国民捐来解决财政危机以图自救。他4月29日发布通电指出:“借债可 应急需,而国权未免亏损,……致使艰难缔造之民国沦为埃及。此则兴血涌心涛所不忍孤注一掷者也”;“夫国家者,吾人民之国家。与其将来殉外债而致亡,无宁此时毁家而纾难。况家未至毁而可以救国不亡(者),……惟有劝募国民捐,以减少外债之输入”。(3)他5月上旬又电北京政府财政总长熊希龄曰:“万乞毁约;并速照前电发布命令,通告全国实行不兑换券,及颁布国民捐章程,以图自救。”(4)

这电文之字里行间,既洋益出他的爱国热忱,又体现了其自力更生精神。南方几省的各界人士受此感染,迅速掀起了劝募国民捐的运动——这就是黄兴前三佚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黄兴发出劝募国民捐以减少借外债之通电后,广东省临时议会极表响应。它于5月11日致电南京黄留守,表示“国民捐之议,本会极端赞成”,将同时电北京参议院及各省都督,合力提倡。黄兴为此而有复广东省议会电——即佚文之第一篇。他在该复电中,一方面称颂粤议会“高唱义声”,并望其再“电达海外同胞,共为倡助”;另方面又再次强调:“挽回民国,减少外债,在此一举”。

黄兴身边的南京留守处卫队团官兵,当时热烈响应他的劝募国民捐倡仪。大家自愿从津贴内共捐出银洋五千多元,连同呈文一起上递给留守处,以为各军队之倡。于是就有了黄兴对该呈文作出的指示,即第二篇佚文。他在此批文中,嘉奖了该团官兵“深明大义,踊跃输将”的“爱国热忱”,并寄望“各队军及各项人士”,能以他们为榜样,“筹集巨款,以减少外债之输入,而保内地之财力”,解救目前民国“在在需款”的困境。

黄留守劝募国民捐之倡仪,受到革命同志及海外侨胞的广泛响应,但也遭到北京政府某些官僚、政客的指责与非难。如有人说劝募国民捐是“竭泽而渔”,又有人人为“国民并无捐输义务”等。黄兴看过某报登出的此类文字后,与某君进行谈话以自明——此为第三篇佚文的由来。他在此谈话中一方面指出,吾人所以要“电争废约”,劝国民“共吃苦”认捐,是因为“借约有损国权”,对将来之“民国前途,殊大有影响”。另方面其又強调说:“以中国人民最富于急公好义之心”,只要“提倡之人鼓舞有力”,劝募国民捐事不难办到。其同时还指出,劝捐之阻力来自于袁政府——“若非政府留难,照我当日计划一鼓作气,则近日已集得国民捐数百万”。事情的结局正是这样:由于北京政府之刁难梗阻,黄兴提出的劝募国民捐三项办法,被国务院否决了;其整个国民捐之计划并未提交参议院审议,就被搁置下来。

第二组的三篇佚文(序列为四-六文)皆与“二次革命”运动有关。它们为研究考察黄兴自“宋案”发生到其举兵讨袁期间的思想实践活动,提供了新佐证。下面就分别来述论之:

第四篇佚文,是黄在好友宋教仁被袁世凯收买的凶手刺杀后,公开发表的一通谈话。宋生前是民初国会第一大党——国民党之代理事长,又曾任北京政府的农林总长;他当时一心以实现政党内阁政制为已任,因此而招来了袁氏的忌恨。黄兴亲自目睹了宋被枪杀的一幕:1913年3月20日上午10时40分许,他和于右任、廖仲恺等在上海车站剪票处门口为宋北上送行时,歹徒向宋开了枪。黄等急忙扶宋上车,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救治。随后,黄兴一直守护在宋教仁床边,代宋草拟致袁世凯电稿,答允为他照顾70多岁的老母,并在22日凌晨4时40分,附耳对临终前的宋说:“你放心去吧!”他于宋死后发表的这次重要谈话,为我们了解其 “宋案”后的思想活动,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

首先,黄兴在谈话中明确指出,“宋案”是政治性的暗杀事件,而非个人复仇举动。他肯定“此事必系政治上之关系,为反对其政见者出此毒手”。这表明其当时清醒的地认识到这一血案的严重性质。其次,黄兴在谈话中,对政敌何以要采取残忍手段杀害宋教仁,又表示“殊不解”,认为这件事于法理上说不通。他认为这是政敌“误会”了宋氏“平和稳键”的政见,或者是拟刺杀自己而“误中宋”。这些又表现出其为人淳朴厚道,缺乏政治家应有的敏锐的洞察力。

显然,黄兴对“宋案”的认识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宋案”是政敌向国民党人下的毒手,对此仇视残害国民党之行径表示愤怒;另方面其又以笃实的君子之心,去度卑劣的小人之腹,尚未看清楚袁氏一伙残贼人道、消灭异已的凶残面目。这种思想状态,正是黄兴在“宋案”后,一度不同意孙中山“立即兴兵讨袁”主张,而力求“采取法律解决”,主“稍缓用兵以观其变”⑤的原因。

当然,黄兴的思想认识是会紧跟形势进步的。他在认识到袁世凯之真面目后,特别是当袁逆对南方以兵刃相加,通过法律解决无望之时,其终于看清了袁的豹狼本性,“深悔待时留决之非”,转而以实际行动兴师讨伐袁贼。在7月12日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树起“讨袁”的“二次革命”大旗之后,黄兴即于15日在南京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通电表示要与诸将士“协力前躯”,“联合各省义军奋旅北伐,……以伸同胞之义愤,去全国之公敌。”⑥第五、六两份佚电,正是他在这讨袁期间发出的。

我认为,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时的两通佚电,反映出了他对于“二次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及其捍卫共和民国与中华民族尊严的革命爱国立场。归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指出了国民党人兴师讨袁是被迫的,也是正义的。其电文历数了袁世凯违背民意,“蹂躏议会权利、民国宪政”,残害热心国事者的种种罪行。并指出其专制行径“令人忿恨”,“兹因不能以宪法使其退位”,故革命党人“遂决意以武力从事”讨袁。

第二,他指出“二次革命”是一场捍卫共和民国,反对袁贼专制独裁的革命战争;其旨在“殄灭元凶,巩固民国”,“维持人类幸福,推覆专制之主”。这绝不是新、旧意见之争,更不是南、北地域之争。其强调此战以去袁为毕事,如袁氏“即行退位,兴等当解甲归农”;并相信它能“造福无缰”, “申祝共和万岁!”这些话语,实际上是痛斥了袁逆诬诋国民党人“兴兵作乱”等谰言,从而使“二次革命”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第三,他劝告各列强银行团勿再为虎作伥、以款助袁;并严正宣示了革命党人的对外政策:对袁氏在“二次革命”中“与各国订立之条约”,决不承认;对各友邦国家在华之人民生命财产,当“完全保护”,以敦亲睦。

总之,黄兴的上述六篇佚文,为我们全面了解其民初的思想实践活动,提供了新史料。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伟大爱国者和杰出革命家。

①参见丘权政、杜春和选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室等编:《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 华书局1981年版,第171页。

④毛注青:《黄兴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7页。

⑤毛注青:《黄兴年谱》,第222页。

⑥毛注青:《黄兴年谱》,第234页。

——

(周兴樑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广州市文史馆研究馆员)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佚文 黄兴 思想 实践

上一篇:【从分到合 由敌变友——黄兴与梁启超】邓江祁[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下一篇:【从“相见恨晚”到“两情分手”】谢俊美[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