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元代名人邓谦亨及其浏阳后裔族群考】邓继团2022年4期总130
2022-11-02 16:06: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民国二十二年(1933),湘乡邓茹真“联络全国同宗,主修联谱,经营历十寒暑,虽以时局多故,交通梗阻,各省均未能按期报道,乃就湘省一百八十余族成为初集定本”,是为《湖南邓氏联谱初集》。该集共收录湖南邓氏187族,其中浏阳十族。十族中,九族自江西奉新迁入,周洛族为广东迁入。据资料,奉新迁入的九族,都是邓谦亨的后代。
 
一、奉新邓谦亨家族
邓谦亨为奉新南门邓氏始祖邓祚之孙。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七·知县载:“邓祚,大德八年任,湖广宁乡人。元初县尹例授职田,祚悉以代偿百姓之逋者,丝毫不以入己,民称诵之。秩满,因留邑城家焉。”
邓祚子邓霖。同治版《奉新县志》卷八· 进士载:邓霖于元至治元年辛酉(1321)与新兴乡招宾胡鉴同登宋本榜进士,是奉新在元朝时首中的两个进士之一。《奉新南门邓氏家谱》载其“累官至翰林院祭酒”。
邓霖子邓谦亨,载同治《奉新县志》卷十·辟荐:“邓谦亨,字仲谦,号吉庵,下坊人。皇庆中官隆兴总管。”
邓谦亨次子邓梓、三子邓椿,皆见于史册。据同治《奉新县志》卷八·进士:“邓梓,字文若,谦亨子,授南丰州判,改信丰知县。时脂韦成风,吏治寖坏,梓独以名节自励,历官俱以廉洁称。”同治《奉新县志》卷十一·杂进载:“邓椿,字伯寿,至正间为临江路照磨。临江沦陷,椿集庐陵义兵千余,济以舟,与贼大战于城下,二日兵败,投江死。《元史》。”
据奉新文史学者樊明芳先生考证:邓祚七世孙邓世英、世显,八世邓敬夫、立夫、明夫、文夫、良夫均未出仕。邓明夫生邓南皋、南卿二子。九世邓南皋,字德甫,号远斋,明夫长子。同治版《奉新县志》卷十·辟荐载:“邓南皋,字德甫,号远斋,下坊人。以人材举官广东崖州州同。”
据《湖南邓氏联谱初集》邓明夫为邓谦亨曾孙,有三子,即南高、应荣、应禄。南高应该是《奉新县志》中的南皋;应荣为浏阳沙市白洲始迁祖;应禄即南卿,为浏阳西湖桥族始迁祖。
浏阳家谱关于邓谦亨的前世系及后世系与《奉新县志》之载存一定出入,有待考之空间。
 
二、民国二十二年《湖南邓氏联谱初集》载浏阳邓氏
1.南山桥族
始迁祖曰桂,字狮岸,元至元十三年辛未三月十二日辰时生,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十月十八日巳时殁。妣杨氏,元元贞元年乙未二月初四申时生,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八月十二日申时殁。
系出友忠公派。友忠子伯明。伯明子诚(一作成)。诚子廷珍。廷珍子经。经子献。献子谦亨,宋末由荐辟任隆兴总管,建三贤书院,欧阳主齐先生爲之记。子五:杞、桂、椿、柏、梓(梓衍浏北白洲邓家桥族)。
元时,桂偕弟梓,由江右奉新县迁湖南浏阳。桂子二:达荣、达华(荣裔居浏北江边周洛柏崖)。达华子伯智。伯智子二:应作、应隹。应作子二:汝成、汝朝。汝成子三:梓才、梓馥、梓发。梓才子四:宗学、宗耀、宗鸣、宗干。
世居浏阳北鄕莲溪鎭南山桥及平岗洞等处。合计男丁二百九十余人,女丁一百六十余人。宗祠在南山桥(距城百里)。
2.茨山冲族
始迁祖曰应福,明永乐十一年癸巳二月十一日生,景泰四年癸酉四月十一日殁,葬江西奉新南门。妣罗氏,明永乐十年壬辰生,景泰二年辛未殁。葬未详。
系出谦亨公五子梓(一作紫)。梓子世显。世显长子立夫。立夫子应福,明时由江西迁浏阳北乡,子汝声。汝声子梓远。梓远子宗源。宗源子三:志网、志纪、志纶。志纶子二:惟尧、惟禹。惟禹子二:仁八、仁七(迁杉上段)。
世居沙市街茨山街(支裔守盛迁长沙七家冲)。男女丁三十余人,宗祠在茨山冲。
3.白洲族
始迁祖曰应荣,字十四,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生,明正统元年丙辰殁,葬白洲砖门楼屋首左之凤形嘴,壬丙兼子午。妣姚氏,生殁未详,葬夫茔。
系出谦亨公五子紫。紫长子世显。世显次子明夫。明夫子三:南高、应荣、义卿(南、义二公子孙居长沙南城,所称元亨利贞者是)。明洪武初,应荣由江西奉新县迁居浏阳白洲段,子汝珪。汝珪子三:梓琦、梓珊、梓琳。梓琦子四:宗镛(居岳州塅下湾高陂上塅)、宗铭、宗颜(居云峰台山麓附近及长春埠)、宗禹。
梓珊子三:宗廸(居廊下横坦坡七里桥)、宗林(居团塘栗家湾)、宗云。梓琳子二:宗政、宗榻(居鰕龙塅)。宗禹子五:志来字凤仪、志勇字凤暘、志云字凤翔、志展字凤翔、志鸣字凤銮,时称“五凤”。
子孙居华果园、湖背屋、淳口段、下神山、上字口、彰家坡、大屋山、枫林洞及浏南等处(云公次子巍,仕至御史,后裔分居长沙各地)。合计男女丁一千二百余人。宗祠二:一祀梓珊公,一祀雍公。
4.团塘族
始迁祖曰宗义,字制宜,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二月十九日戌时生,嘉靖四十年辛酉八月初六日子时殁,葬新屋头檀树围,壬山丙向。妣万氏,明弘治元年戊申四月初九子时生,嘉靖四十一年壬戌二月初六丑时殁,葬附夫茔。
系出应荣公子汝珪。汝珪子梓珊。梓珊长子宗义,明正德间由油榨塘迁居团塘。子四:志韬、志瑞、志端、志先。
志韬子惟学,志瑞子惟香,志端子惟显,志先子惟煌。惟学子仁暘,惟香子仁汉,惟显子仁鳞,惟煌子仁美。仁暘子正光。仁汉子三:正龙、正虎、正道。仁鳞子正逢,仁美子正文。
世居浏北团塘、高陂段、粟家湾及渡头园等处。男丁一百余人,女丁一百余人(正光裔孙,大清迁居巴陵,子孙繁衍)。宗祠在团塘凤形嘴,祀宗义公。支祠在粟家湾,祀武良公。距城七十里。
5.西湖桥族
始迁祖应禄,字义卿,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生,明景泰六年六月初七日卯时殁,葬梨树坪虎形山,针定午山子向。妣司马氏,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五月五日子时生,明正统十四年二月初一日午午时殁,葬附夫茔。
系出谦亨公五子梓。梓长子世显。世显次子明夫。明夫三子应禄由江西奉新县迁浏阳北鄕西湖桥。子五:汝珍、汝珠、汝宝、汝隆、汝兴。
汝珍子梓春,汝宝子梓洪。梓春子宗功,梓洪子宗富。宗功子三:志金、志银、志勉。
后裔居西湖桥、黄金坪、梨树坡、岭上屋、窑塅、河背、神坡、桎木冲、铜古寨等处。男丁一百六十余人,女丁一百余人。支祠在西湖邓家湾。距城五十里。
6.降峯岭族
始迁租曰应发,字德厚,元至正二十五年四月初五日申时生,明正德七年三月初七日殁。妣戴氏,明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生,景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殁。同葬牛栏坡,壬山丙向。
系出谦亨公五子梓。梓长子世显。世显四子良夫。良夫子应发,明时由江西迁浏阳北鄕,子三:汝立、汝林、汝桂。汝立子三:梓善、梓莲、梓云。梓善子三:宗光、宗田、宗鉴。梓云子宗台。宗光子二:志高、志远。宗鉴子志兆。志高子三:惟得、惟宝、惟玉。
世居降峯岭。男女丁口二十余人。
7.九溪洞族
始迁租曰恭美,明洪武十七年甲子二月十五日午时生,景泰七年丙子九月二十日子时殁,葬九溪洞大屋杏仁树下屋,上首象鼻嘴,酉山卯向,兼乙辛。妣潘氏,明洪武十九年丙寅十月初五日子时生,天顺壬午三月十六日午时殁,葬合夫墓。
系出谦亨公五子梓。梓子世显。世显三子文夫。文夫长子恭美,由江西奉新县偕弟应宏迁浏阳北乡九溪洞杏仁树下。子三:瑞鳌、瑞祯、瑞祥(祯迁茅里、祥迁沙市)。
瑞鳌子五:焕祖、焕宗、焕隆、焕高、焕注。焕祖子二:南洽、南风。南洽子二:谷阳、照阳。南风子阳孝。谷阳子四:善满、善膏、善季、善好。照阳子二:善岫、善谐(字仲英)。阳孝子善忠。善满子庆忠。善膏子庆嵛。善季子庆吉。善好子庆仑。善屾子庆丹。善谐子二:庆溢、受雷。善忠子庆旦。庆忠子长发。庆仑子长铭。庆吉子二:长备、长鞱。庆仑子长瓞。庆丹子长绣。庆溢子二:长济、长固。受雷子二:显信、显球。庆旦日子长胜。世居藤庄、岩前。男女丁二百二十余人。
焕宗子南鲜。南鲜子龙阳。龙阳子善缘。善缘子庆吉。庆吉子二:长爱、长喜世。居九溪洞岩前,男女丁七十余人。
焕隆子三:南服、南楚、南琛。南服子春阳。南楚子阳光。南琛子何阳。春阳子善干。阳光子善贤。何阳子三:善藏、善治、善问。善干子庆宝。善贤子庆命。善藏子庆会。善治子二:庆权、庆庾。善问子庆级。庆宝子二:长参、长承。庆命子长耀。庆会子长献。庆权子长领。庆庾子三:长吟、长存、长慕。庆级子长亨。世居大屋岩前、炉烟洞等处,男女丁二百六十余人。
焕高子南薰。南薰子吉阳。吉阳子善得。善得子三:庆新、庆合、庆盛。庆盛子二:长枝、长茂。世居大屋、双江口、邓家湾等处,男女丁二百余人。
焕注子南成。南成子争阳。争阳子二:善道、善逊。善道子庆基。善逊子庆官。庆基子长杰。庆官子长福。世居岩前。男女丁一百余人,五支合计九百余人。宗祠在藤庄。距城五十里。
8.九溪中川族
始迁祖曰应宏,字春梅。元至正二十六年正月十七日生,明正统五年六月十一日殁,葬中川乌鸦嘴,甲山庚向。妣汤氏,明洪武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生,正统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殁。葬与夫合。
系出谦亨公五子梓。梓长子世显,世显三子文夫。文夫次子应宏偕兄恭美,由江西奉新县迁浏阳。子绍先。绍先子深发。深发子二:仁学、仁海。仁学子汉明。仁海子汉良。汉明子尊胜。汉良子尊道。
后裔世居九溪中川等处。男女丁一百余人。祠合九溪藤庄。
9.中孚堂族
始迁祖曰瑞祯,字南英。明永乐二年八月初九日辰时生,弘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子时殁。妣潘氏,生殁未详。合葬茅里公家山,申向。
恭美次子由九溪徙茅里。子四:贵先、贵昭、贵义、贵林。贵先子日新。日新子大德。大德子二:长发、长达。长发子二:久萧、久彪。后裔世居茅里。支祠一,名皆吉堂,祀先公。
贵昭子三:日灵、日富、日德。日灵子二:大奇、大桂(迁长沙金坨)。大奇子三:长聪、长铎、长胜。长聪子五:久元、久冈、久征、久全、久章。长铎子二:久常、久鉴。长胜子五:久金、久庆、久林、久文、久升。
后裔世居茅里,支祠一,名和顺堂,祀昭公。
贵义子日升。日升子大道。大道子长远。长远子久悠。
后裔世居龙转,支祠一,名徳馨堂,祀义公。三支合计男女丁六百除人,宗祠在茅里邓大屋前,名中孚堂。距城七十里。
 
三、邓谦亨、欧阳玄与三贤书院
民国二十二年《湖南邓氏联谱初集》“南山桥族”载:“友忠子伯明。伯明子诚(一作成)。诚子廷珍。廷珍子经。经子献。献子谦亨,宋末由荐辟任隆兴总管,建三贤书院,欧阳圭斋先生爲之记。”
无独有偶。同治版《奉新县志》卷十·辟荐载也记载了邓谦亨:“皇庆中官隆兴总管。”“皇庆”年号即1312至1313年;“隆兴”指隆兴路,即南昌府。
至元五年(1339),邓谦亨曾建三贤书院。康熙《奉新县志》卷十一:“三贤书院在县治北门外宝云寺之西。宋代周敦颐、苏轼、黄庭坚三人曾寓迹于此,县令李兼尝祀于庙学。至元末(1340),邑人邓谦亨为建三贤祠于县治之北宝云寺之西,欧阳玄为之记。” 《三贤书院记》载于同志卷十一,记云:
 
洪之奉新三贤书院者,舂陵周元公、眉山苏文忠公、修川黄文节公之祠也。邑庠旧祠三贤,以元公尝仕修川,黄文节公实修川人,苏文忠公南行,弟文定公谪官筠州,因省其弟过洪州之筠,奉新为邑,盖有三贤辙迹焉,故邑人慕而祠之。孔子之宫更兵祠废,世儒邓公谦亨久欲复之未兴,后至元五年己卯,有旨禁民为莲社,其祠宇听民请射为业。有堂名种德,适迩邓氏居,谦亨与伯子杞谋,遂入辞于官,请以为三贤书院,有司许之,乃撤故益新,加以补葺,中为先圣宴居,别室为三贤祠,一如其它书院制,既而讲授肄习悉循其规,于是割田若干,岁入得粟数百石,以备圣贤飨祀、师生廪膳之资。他日其季子梓,宰邑安化,道浏上,将父兄命,具书院颠末谒,玄为之记。
玄尝窃考周元公道德之盛,其出处正当汴宋承平之秋,君子众多之日,而当世诸贤缙绅士唯吕正献、赵清献二公相知文学,苏文忠、黄文节而深企仰文节,称公光风霁月,人品甚高。新安朱文公每服其知言,文忠作濂溪诗有曰:“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此非深喻太极通书之旨,安能为是言哉?然苏公之识之卓,能知尊周子之学袁,而不能知程子之贤,黄太史之辞章足以极周子之形容,其行义乃不足以获富韩公之识鉴,孟子所谓智之于贤者,命也。盖苏、黄之知周子,即孟子所谓性欤?庆历、元祐,诸公之罕接于濂溪,眉山之不偶于洛学,修川之不见察于彦国,岂谓命欤?二贤生平起敬周子之心,一日著于文墨议论之间,讵知百岁同堂之祠,实张本于斯焉?是亦孟子之所谓命者欤?玄固愿士之来游来歌于是者,厉其希贤之志,勿诿于命,务究所知谓性不谓命焉,前修远乎哉?玄之是记,庶几可为诸士友进修之一助云。
 
欧阳玄(1283-1358) ,号圭斋,浏阳人。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欧阳玄为延佑元年(1314)为湖广省试第一,延佑二年(1315)探花。曾参与纂修《经世大典》。负责编修《四朝实录》,并担任《宋史》《辽史》《金史》总裁官。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终以湖广行省右丞致仕。逝世后获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
邓谦亨,据浏阳《西湖桥邓氏族谱》:“谦亨,字仲德。生南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卒元世祖丙戌四月。公研究经史,品行才德蒹优。由是辟任隆兴路总管,建三贤书院,湖南浏阳欧阳玄为之记。配刘氏。子五:杞字文范,任州带理正印,因焚文卷弃印潜逃改姓夏、桂、椿字柏寿任临江路照磨、柏、紫。”
欧阳玄文章中的“他日其季子梓,宰邑安化,道浏上,将父兄命,具书院颠末谒,玄为之记。”应该是欧阳玄撰写《三贤书院记》的背景交代。文章中的谦亨之子邓梓,一作邓紫,元代进士,见于同治《奉新县志》卷八·进士载:“邓梓,字文若,谦亨子,授南丰州判,改信丰知县。时脂韦成风,吏治寖坏,梓独以名节自励,历官俱以廉洁称。”
可见,邓梓任职安化时,特经浏阳,奉父邓谦亨、堂兄邓杞之命,拜请一代宗师欧阳玄写了这篇传承至今的《三贤书院记》。
邓梓还见于多部家谱。奉新《南门邓氏家谱》载:“邓梓,四世祖,字文若,号狮崖,谦亨次子,元文宗至顺三年壬申科举人,顺帝元统元年癸酉进士,授南丰州判,升赣州信丰县尹,又升天临安化县尹,兼劝农事,崇祀乡贤祠,崇祀忠孝义祠,‘能词章,有善政,历官以清干闻。翰林学士欧阳文公玄称梓能克绍家学云。’”
浏阳《西湖桥邓氏族谱》作邓紫,云:“紫公,字文着,号狮崖。生卒未详。公元文宗至顺二年壬申举人,顺帝元统癸酉进士,授南丰判官。转赣州信丰县尹,升天临路安化县尹。兼劝民事,能词章,有善政,历官以清干闻,崇祀乡贤。奉新县志有传。配莫氏。子三:世显、世英、均受字可大,明洪武乙卯举人,庚辰联捷进士。”
 
四、邓谦亨与浏阳后裔族群
据樊明芳先生统计:奉新南门邓氏自邓祚于大德八年(1304)任奉新县尹、定居南门以来七百多年间,分枝发叶后可分为元房、亨房、利房、贞房、信房以及北岭支、张坊支等。古代先后考取举人十五人,再登进士第者四人;当代现有有教授五人、博士五人。可谓人才辈出,代有显者,不失为奉新县城之望族。
邓谦亨之子邓桂早在元末即已迁浏,为浏阳南山桥族始迁祖,可谓迁浏之先行者。
明初,在朱洪武“四省填湘”移民政策鼓动下,邓谦亨后人把浏阳作为其主要迁徙地,特别是邓谦亨次子邓梓的子孙,多迁浏。
邓梓长子邓世显有四子,即立夫、明夫、良夫、文夫。邓世显的孙辈、曾孙辈大多迁浏。邓立夫之子邓应福,为浏阳社港茨山坪族始迁祖,明时迁。
邓明夫次子邓应荣,为浏阳白洲始迁祖;浏阳团塘及长沙麻林桥孟仁族、麻石桥存仁族、邓家湾孔仁族、杨家冲墪睦堂,都是邓应荣的后裔。邓明夫三子邓应禄,为西湖桥族始迁祖。
邓良夫之子邓应发,为浏阳降峰族始迁祖,明迁。
邓文夫之子邓恭美,为浏阳九溪洞族始迁祖。邓恭美次子邓瑞祯为浏阳中孚堂族及茅里始迁祖。邓文夫次子邓应宏,为浏阳九溪中川族始迁祖。
邓梓次子邓世英,先迁浏阳市白洲,再迁长沙,为长沙官冲培元堂始迁祖。邓梓三子邓景才,明洪武迁长沙,为崇本堂始迁祖。
邓梓本人也可能官湖南后,定居浏阳。据《湖南邓氏联谱初集》“南山桥族”:始迁祖邓桂,“元时,桂偕弟梓,由江右奉新县迁湖南浏阳。”
邓谦亨、邓梓父子的后裔是浏阳邓氏的主体,又有散播长沙、岳阳、宁乡、望城者。邓谦亨后裔浏阳九族,加上外迁支系,经六百年繁衍,其后人估计在十万左右,体量巨大,是为湖南邓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研究中心)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桥头江:千年湘粤古道的活化石】曹小藩2022年3期总129
下一篇:【明末张献忠部在宁乡大屠杀事件史证】陶子林2022年4期总1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