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山览胜 > 正文

【江华阳华岩摩崖石刻】李荣喜2012年4期总90
2015-01-02 11:10: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阳华岩,位于江华县城沱江之东约5公里的园寨村回山之下。《永州府志》载:江华复岭重岗,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冯乘县置江华县,县城建在阳华岩之江南(今沱江镇老

 阳华岩,位于江华县城沱江之东约5公里的园寨村回山之下。《永州府志》载:“江华复岭重岗,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冯乘县置江华县,县城建在“阳华岩之江南”(今沱江镇老县村),故称“江华”。

由于阳华岩地处当时的江华政治中心,唐、宋、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咏题石刻甚多,石刻与岩洞浑然一体,厚重人文景观与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列为古江华八景之一,称“阳华胜览”。2006年,阳华岩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国宝”。  

阳华岩回山山势向阳,山形险峻,如斧辟刀削。外岩自东向西倾斜,形如走廊,岩面向南宽敞,洞中有石磬,怪石嶙峋。山下一股清泉自阳华岩腹内流出,晶莹透 澈,冬暖夏凉。泉水沿岩壁西流,将有石刻的岩壁浑然隔开。阳华岩为石灰石岩,是一个敞开式岩洞,因山南大岩向阳而得名。如蓬状的洞内可容数百人而不觉拥 挤,洞内阳光充沛,平整的洞壁为古代文人墨客刻石题咏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阳华岩摩崖石刻共有40余块,大小不一, 石刻分布集中,聚楷、行、草、隶、篆、籀各种书法于一岩,纳诗、词、图、铭、记于一地,时历唐、宋、明、清,可谓江华石刻书法的集大成者,在众多的岩崖石 刻中实为鲜见,成为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唐宋以来古代文学艺术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中唐代文学家元结书写、书法家瞿令问书刻的《阳华 岩铭有序》历史文化价值最高。

唐永泰丙午中(766年),大文学家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巡属县到江华遇此岩,留下名篇《阳华岩铭有序》,由时任 江华县令的书法家瞿令问以每字三种字体(隶书、大篆、小篆)同时书写(序为隶书),刻于岩壁。元结在序中感慨:“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 而可家者,未也。” 铭中称:“九嶷万峰,不如阳华。”对阳华岩推崇备至。这一摩崖石刻名显、文美、字特,称“三绝碑”,1200多年来传为名迹。自元结之后,勒石铭文成为永州一种浓厚又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元结另作有《招陶别驾家阳华岩》诗一首,选入《全唐诗》。诗云:“海内厌兵革,骚骚二十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比较有名的还有宋代安硅所作的《江华阳华岩图并序》,此石刻分上下两截,上截为阳华岩图并篆额,图绘岩景:仙田、浮岚阁、岩门思来亭、阳华寺、朝彻亭。下截序四十行正书,盛赞阳华岩洞深气爽泉流之清甲众观也此《江华阳华岩图序》是国内少有、湖南省仅存的摩崖图刻,图文真实地记录了阳华岩鼎盛时的盛况,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书画艺术价值。另外,唐代刻立的《华岩寺记》,是国内罕见的土地、寺庙购买、测量权属及管理记载石刻。

1989213日,香港《晶报》发表吴汝宁的文章,文后附彩照,阳华岩被介绍到海外各地,前来研究、观赏者众多。如今,阳华岩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阳华岩铭有序》元结【唐】

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南面峻秀下有大岩,岩当阳端,故以阳华名之。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有也,故作铭称之。县大夫瞿 令问艺精篆,俾依石经,刻之岩下。铭曰:九嶷万峰,不如阳华,阳华巉巉,其下可家。洞开为岩,阳当阳端。岩高气清,洞深泉寒。阳华漩洄,岭巅如辟,蒲藤松 竹,峰映水石,成宜逸名,亦宜退士。吾欲投节,穷老于是。惧人讥我,以官矫时。名迹彰显,丑如此为。於戏阳华,将去思来,前步却望,踟蹰徘徊。

大唐永泰二年岁次丙午五月十一日刻

(注:永泰二年为公元766年,此碑为隶篆籀三体碑,属国内罕见。)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摩崖 石刻 江华 阳华岩

上一篇:【岳麓山赋】清·朱滋丹2011年1期总83
下一篇:【龙潭的古老牌坊】谌勇2014年3期总9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