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新发现的黄兴手书对联】袁南生[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2015-01-03 14:26: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大道之行在吾党,九州而外此强宗。这是笔者今年5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全美黄氏宗亲总会会馆发现的黄兴99年前手书的对联。对联长约一丈,宣纸有点发黄,之所以快100年了还完好无损,主要是对联框在镜框里,是黄氏宗
大道之行在吾党,
九州而外此强宗。

这是笔者今年5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全美黄氏宗亲总会会馆发现的黄兴99年前手书的对联。对联长约一丈,宣纸有点发黄,之所以快100年了还完好无损,主要是对联框在镜框里,是黄氏宗亲总会的镇会和兴会之宝,受到总会的精心保护。

2008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最全版的《黄兴集》没有收录这一对联,这是因为这一对联至今不为国人所知。为什么快100年了,大陆和台湾都不知道黄兴的这幅对联?笔者是怎样发现这副对联的?

2013年4月5日,我来到旧金山出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旧金山是华人移民美国的第一站,是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四分之一强是美籍华人。旧金山新老侨团数百个,上百年的侨团比比皆是。作为新任总领事,走访侨团是题中应有之义。

2013年5月10 日,我走访全美黄氏宗亲总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第一次走进黄氏宗亲总会会馆,当然也是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走进这一会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笔者是第一个走进黄氏会馆的新中国外交官、新中国总领事呢?这是因为中美建交以前,新中国在旧金山没有外交官。中美建交以后的几十年里,黄氏宗亲总会同台湾保持了传统关系,同大陆官方机构一直没有正式往来,大陆官员不便进入黄氏会馆。近年来,黄氏宗亲总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接触增多,同时,黄氏总会反对“台独”,支持祖国和平统一。这为笔者作为新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拜访黄氏总会创造了条件。

黄氏宗亲总会主席黄荣达先生等陪同我走进黄氏会馆,会馆右面墙上的黄兴对联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看到那熟悉的黄兴的苍劲有力的字体、挥洒自如的书法、大气磅礴的对联,我不由得驻足欣赏。然而,这副对联此前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立即意识到我发现了新的关于黄兴的珍贵的革命史料和历史文物。我对黄氏宗亲总会主席黄荣达先生说,黄兴1914年7月15日来到旧金山,在旧金山期间,他走访黄氏宗亲总会时,写下了这副对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副对联,这副对联已99年了,非常珍贵。我在黄兴对联手迹和黄兴戎装照片前特别留影纪念。

为什么大陆至今不知道黄兴的这幅对联呢?原因很简单,在笔者进入黄氏宗亲总会会馆之前,大陆官方从未有人有机会进入会馆看到黄兴的这幅对联;黄氏宗亲总会的会员虽然基本上是来自于广东台山的移民,总会虽然视黄兴为本宗引以自豪的代表人物,视黄兴对联为镇会、兴会之宝,但总会诸人毕竟主要是商人,不是文史学者,他们并不知道黄兴对联不为国内所知;加之虽然大陆来的黄兴孙女黄仪庄长期定居旧金山,但与黄氏宗亲总会以前没有往来,她也不知道黄兴曾拜访过总会,并留下了墨宝。

然而,既然黄氏宗亲总会长期以来与台湾保持着传统关系,为什么这副对联在台湾也至今无人知晓呢?这是因为黄兴去世过早,1916年去世,至今90多年了,随着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和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视自己为孙中山的继承者,孙被说成是国父,兴中会到同盟会再到国民党被说成是正统,事实上有意无意形成了扬孙抑黄之势,特别是原来一年一度的黄兴纪念日,恰好在蒋介石生日前几天,黄兴纪念日后来因之被取消,加上随着岁月的久远,越到后来真正了解黄兴的人自然越少,由此导致认识黄兴对联巨大价值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此外,黄氏宗亲总会并没有意识到对联长期不为台湾所知,因而不可能主动积极宣介,随着台湾人事代谢,国民党后来沦为在野党等多种原因,即使是台湾来的人,也不大可能对黄兴这副对联说出个条条道道,由此观之,台湾至今不知道黄兴这副对联一点也不奇怪。

“大道之行在吾党”,怎样理解黄兴的上联?笔者认为,只有理解了黄兴为什么从中国来到美国,才能理解上联,才能理解黄兴崇高的革命胸怀。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使孙中山、黄兴等被迫逃亡日本。在从事救国活动的同时,黄兴没有因为与孙中山有分歧而独树一帜。孙中山当时认为“二次革命”的失败源于黄兴未把握起兵时机,多次致函黄兴,历数对黄的不满,并要求他配合,维护自己的领袖威信。孙还致函黄兴,在坚持自己主张的同时,希望黄“静养两年”,并约好以后二人只论私交,不谈公事。黄兴则因为自己一心护党,反遭诽谤,很觉伤心,留在东京,为避免同志间有更多误会,遂决定离开日本,并拒绝加入孙中山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虽然实际上以当时实力对比,即使武装反袁也没有多大胜算。但识大体的黄兴并没有和孙中山分道扬镳,而是远走美国。在旧金山,黄兴接到一些拥护者的来信,挑拨他和孙中山的关系,怂恿他另行组党。黄兴坦荡地回答:“党只有国民党,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在美国各地,他向爱国华侨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揭露袁世凯帝制的阴谋,并积极为革命募捐。虽然他蒙受了诸多指责,虽然他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但他认为他与孙中山等战友仍是国民党的同志,他和孙中山等为之战斗的事业是“大道之行”的伟大事业,理解了上述背景,也就不难理解黄兴上联“大道之行在吾党”的含义。

“九州而外此强宗”,黄兴所说的“强宗”,指的就是黄氏,为什么黄兴把黄氏称之为九州而外的“强宗”呢?

首先,从在美国的侨民人数、侨团情况来看,黄氏侨民最多,黄氏侨团实力最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在美国的中国侨民、侨团最多;在美国,旧金山中国侨民、侨团最多;在旧金山,黄氏侨民最多,黄氏宗亲总会在侨团中势力最大。

其次,从黄氏侨民侨团与宁阳总会馆的关系来看。宁阳是广东台山旧称,美国驻中国大使、前美国商务部长、华盛顿州长骆家辉、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原籍均为台山,台山人在美国西部地区实力最大。美国的侨民一是依籍贯组成侨团,如三邑总会馆(南海、番禺、顺德)、肇庆总会馆、福建同乡会等等;一是依姓氏结团,如黄氏宗亲总会、李氏敦亲总公所等等。全美黄氏宗亲总会成立至少已有162年,在美国各大城市有22个分会,会员数以万计。黄氏宗亲总会是宁阳总会馆下属的最大的宗亲总会,均由广东台山籍人士组成。宁阳总会馆是姓氏宗亲会的联合体,总会馆领导体制以商董为基础,商董由26个姓氏的侨民组成,即黄、李、朱、邝、陈、刘、雷、伍等。商董名额分配初期根据旧金山港口所收各姓出港票的多少,由各姓自行选出。黄姓不仅商董名额始终最多,在商董数目上一直占优势,而且在轮值宁阳总会馆主席方面也比其他姓氏要频密得多。宁阳总会馆是旧金山影响最大的侨团,黄氏宗亲总会是宁阳总会馆的主导力量,所以黄兴称黄姓是“强宗”。

再次,从黄氏侨民侨团与中华总会馆的关系来看。中华总会馆是美国传统侨社的龙头老大,直到今天仍是如此。满清政府在美设立外交机构前,中华总会馆受中国政府委托在美维护侨民利益,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华总会馆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中华总会馆成立于150多年前,由于早期来美华人大多集中在旧金山,其中广东籍的又占90%以上,所以这一以广东籍侨胞为主的组织当时在美国事实上成了全侨性的组织。1878年,清朝政府驻美公使郑藻如以官方名义将会馆定名为“金山中华总会馆”,该会从此成为全美华人社团的最高组织,担任领导全侨的角色。侨界则称之为“驻美中华总会馆”。中华总会馆及其属下包括宁阳总会馆在内的七大会馆通常不收会费,其经费完全靠当时的出港票维持。当时规定,凡回中国者,每人需向所属会馆缴纳若干出口税,即出港票,由各会馆派员到码头收取,不纳者不得登船。1894年时,出港票每人9美元,其中3元归中华总会馆,3元归所属会馆,3元用于为去世华人遗骨的捡运费。根据1926年统计,在宁阳总会馆注册的华侨人数12,943人,其他6大会馆总共才13,733人,宁阳侨民最多,所得的出港票自然远远超过其他会馆,经济实力最大。1907年时,当时中华总会馆共设商董29名,宁阳总会馆独占10名,对宁阳总会馆影响最大的一直是全美黄氏宗亲总会,也就是说是黄姓影响最大,这是黄兴把黄姓说成是“强宗”的内含之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黄氏对辛亥革命所做的贡献来看。从华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来看,美国华人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最大,就美国华人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来说,黄氏贡献最大。这是黄兴说黄氏是“九州而外此强宗”的最基本的含义。当时,就侨团实力来说,黄氏宗亲总会实力最大,就侨胞个人来说,美国华人黄三德影响最大。黄是广东省台山县四九镇圾潭乡东头村人,1878年,15岁的黄三德移民到旧金山,他拜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华人武师为师,练就一身好武艺,成为当地华人中一位年青的武林高手。1663年12月,黄三德加人了美洲华侨组织一一洪门致公堂。1897年,34岁的黄三德,被推举为旧金山致公堂总理,侨胞都爱称他为“洪门大佬”。他通过多方交际应酬,藉此结识各方华侨领袖和政府官员,其中一位是孙中山的哥哥孙眉。1903年,孙中山赴檀香山,通过孙眉引线,黄三德去檀香山与孙中山相见。他以主人身份,热情接待了孙中山。孙为便于在美洲联络更多同志,毅然加人檀岛致公堂,并被推举为“红棍”(元帅之意)。

黄三德在帮助辛亥革命方面至少有三大贡献:

一是救了孙中山的命。1904年4月2日、孙中山赴美,由檀香山乘船到达旧金山。登岸后,因保皇会党徒和清廷驻旧金山领事何枯的告密诋毁,被美国海关当局以“中国乱党”的罪名拘禁起来,不许与外人见面,准备用原船将孙送回檀香山,再遣返回国。黄三德得知后,东奔西跑,到处找关系营救孙中山。最后,他以自己的名义拿出500美元作保证金,把孙保释出来,又花5000美元聘请当时檀香山著名律师和利为孙打官司。最后打到华盛顿最高法院,经过历时17天的审判,终于获得胜诉,孙安然脱险,顺利人境。

二是帮助孙中山大造革命舆论。例如,为在美洲更有效地宣传革命主张,跟保皇派展开斗争,黄三德果断接受了孙中山关于改组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的意见,撤换了长期控制这家报纸的主笔、保皇会党徒欧渠甲,推举同盟会革命党人刘成禹出任《大同日报》主笔。又比如,黄三德亲自陪同孙中山到全美各埠发表演说,有一次,从4月26日往斐士那起,至10月28日到波士顿止,途经30多个大中城市,历时半年有余。每到一处,必介绍孙中山与各埠的华侨领袖相识,以扩大革命影响。其中.美洲另一华侨组织安良堂的侨领司徒美堂,就是在黄三德的介绍下认识孙中山的,从此,司徒美堂也成为忠实追随孙中山的华侨领袖之一。

三是多次为同盟会武装起义给予筹款支持。有一次,黄三德毅然决定抵押和变卖美国致公堂的会馆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他的影响之下,加拿大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等埠的分堂楼宇也被变卖或抵押,使孙中山终于得到数十万美金的革命活动经费。

但是,对孙中山来说,当时仅有洪门致公堂的捐款是远远不够的,黄三德本身是黄氏宗亲总会的人,黄氏宗亲总会,还有其他侨团,都曾资助过辛亥革命。作为美国第一大侨团,如果黄氏宗亲总会抵制孙中山,反对辛亥革命,孙中山是不可能四到旧金山来争取华侨支持的,黄兴也不会到黄氏宗亲总会会馆拜访。然而,奇怪的是,谈到美国华人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谈到“华侨为革命之母”时,国人总是提到洪门致公堂,提到黄三德时,总是把他说成是洪门大佬,但没有谁把他和黄氏宗亲总会挂钩,更没有谁提到黄氏宗亲总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黄三德本人虽然也是台山人,他虽然也是黄氏宗亲总会的会员,但他不是黄氏宗亲总会的领导人,作为洪门大佬,他本人更愿意亮明他的洪门领袖身份。当时,洪门组织在美国九大埠,几乎埠埠都有堂。其中旧金山堂号最多,总堂也最大。据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所载,计有致公堂、秉公堂、瑞端堂、协英堂等26个,其中以致公堂势力最为雄厚。据载,19世纪末美洲约有80%的华侨入围 (洪门称入盟为入围)。到1897年由黄三德任盟长,被称为美洲致公堂大佬,此时致公堂力量大盛。当时在洪门会党中,数致公堂为“势力至大,人才至众,章程最善,财力最厚之大会党”(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以美洲而言,“华侨列名于致公堂的十之八九”(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但需要说明的是,黄氏宗亲总会综合实力远在致公堂之上,100多年来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证明了这一点。至于说到“华侨列名于致公堂的十之八九”,这毫不奇怪。直到现在,美国华人许多仍然是同时列名于多个侨团,但这不等于说黄三德的洪门致公堂是华界第一大侨团。黄氏宗亲总会的领导人定期更换,而致公堂侨领相对稳定,其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始终在黄三德领导下进行,这也是黄氏宗亲总会的领导人不如黄三德有名的一个原因。

二是孙中山和黄三德都是洪门中人,更愿意谈到洪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黄三德1936年发表《洪门革命史》一书,使其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更为世人知晓。根据洪门会党只接受帮内人领导和指挥的传统,孙中山以参加洪门,任职红棍为契机,迈出了领导和改造海外洪门的关键性一步。1904年孙中山受致公堂的委托,起草了《重订致公堂新章》,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致公堂的宗旨,给原先以生存自卫、互济互助为目的的会党组织,增添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对洪门组织如此重视,正如他在《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第三讲中指出的:“会党中有民族思想的,只有洪门会党”。华侨与海外洪门不是同一概念,海外洪门是华侨,华侨不等于都是海外洪门。由于孙中山与黄三德都是洪门领袖人物,自然谈海外洪门的贡献多,谈包括黄氏宗亲总会在内的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自然就少些。

三是华侨为辛亥革命募捐是通过致公堂进行的。1911年6月10日,孙中山成立美洲洪门筹饷局(又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对外则称国民救济局),手拟《洪门筹饷局缘起》、《革命军饷约章》两个文件,力陈筹饷支持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规定凡捐助军饷5美元以上者,加倍发给中华民国金币券,捐款1美元以上者,可获“优先国民”的荣誉;捐款1000美元以上者,革命成功后在国内享有“经营一切实业优先”权利。孙中山指定由黄三德、李公侠2人负责具体筹办工作。1911年6月15日,洪门筹饷局正式成立,选举朱三进为主席,罗怡为副主席,黄任贤、黄杰亭、刘菊可为中文书记,唐琼昌、黄伯耀为英文书记,李公侠为司库,黄三德与李公侠为总监督。另选派一批擅长演说的人当各埠发动的演说员。洪门筹饷局成立后,华侨捐资踊跃。实际上主持、推动募捐的是黄三德及其洪门致公堂,但不等于钱是致公堂出的,真正出钱多的还是黄氏宗亲总会等有实力的侨团。洪门筹饷局10位主事者中,就有4人姓黄。

孙中山、黄兴分别来旧金山时,均被当时的中国政府视为敌人,当时的中华总会馆受中国总领事馆控制,因此,孙、黄不仅不能进中华总会馆,还要防止中国总领事馆的明枪暗箭。黄氏宗亲总会作为中华总会馆的台柱子,一方面注意顾及中国政府面子,没有邀请黄兴访问中华总会馆;另一方面又隆重欢迎黄兴来黄氏宗亲总会。这典型反映了黄氏宗亲总会“强宗”的一面。黄兴在旧金山几十天,只拜访了黄氏宗亲总会,洪门致公堂咫尺之遥,黄兴没有前去拜访,这在另一个方面说明,黄氏宗亲总会的实力和影响力在致公堂之上,国内学界长期把洪门致公堂说成是美国第一大侨团的说法不能成立。

历史发展的趋势证明了黄兴“九州而外此强宗”的说法是正确的。在美国传统侨团中,黄氏宗亲总会和宁阳总会馆的影响力和活动力一直在加大。黄兴访问黄氏宗亲总会时,宁阳总会馆在中华总会馆的商董名额是10名,约占中华总会馆整个商董名额的三分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宁阳总会馆不断要求增加其在中华总会馆的商董人数。目前,中华总会馆共有商董55名,宁阳总会馆占了27名。根据轮值制度,中华总会馆的领袖人物——总董每2个月轮任一次,由于宁阳总会馆商董名额多,宁阳总会馆的主席每年有半年时间担任总董,其他会馆的主席则每2年才能轮值2个月。黄氏宗亲总会既是宁阳总会馆的中坚,也是中华总会馆的重要支柱,在驻美宁阳总会馆49个商董席位中占了11个,在驻美中华总会馆55个商董席位中占了6个商董,因此,中华总会馆的总董往往是黄氏宗亲总会主席担任,这验证了黄兴关于“九州而外此强宗”的说法。

了解了上述背景,也就不难理解黄兴为什么特意拜访黄氏宗亲总会,为什么亲书对联相赠了。

令人欣慰的是,黄兴拜访黄氏宗亲总会以来,99年过去了,将近100年来,黄氏宗亲总会仍然保持了“强宗”的特性和传统。最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5月28日,黄氏宗亲总会主席、宁阳总会馆主席黄荣达在轮值担任中华总会馆总董时,毅然召开中华总会馆全体商董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撤除总会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决议,终结了中华总会馆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历史。随后又邀请笔者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的身份拜访中华总会馆,笔者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个走进中华总会馆的官员。

我发现黄兴手书对联的当天,让总领馆章禾领事打电话,把这一发现告诉黄兴在旧金山的孙女、同盟会元老张继的外孙女黄仪庄。黄兴后人与黄氏总会一直没有来往,黄氏后人此前一直不知道黄兴来过黄氏会馆,为会馆写过对联,黄氏宗亲总会也不知道黄兴有后人生活在旧金山。我告诉黄仪庄我会安排黄氏宗亲总会领导人与她见面,建立起正式联系。黄仪庄非常兴奋。黄氏宗亲总会黄荣达主席也想早日与黄兴后人见面,并决定请黄仪庄加入黄氏宗亲总会,并担任相关职务。

2013年7月3日中午12点,我在旧金山唐人街一家中餐馆请黄仪庄和丈夫一起,与黄氏宗亲总会主席、宁阳总会馆主席和中华总会馆总董黄荣达等见面,共进午餐。他们第一次见面非常高兴。饭后,由黄荣达主席陪黄仪庄夫妇一起到黄氏会馆,黄仪庄亲自看到了她祖父黄兴的对联,她夫妇和黄氏宗亲总会的侨领们在黄兴对联前激动地合影留念。

(作者为中国驻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新发现 黄兴 手书 对联

上一篇:【清季民初黄兴尚义思想探赜】赵炎才[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下一篇:【有关黄兴与教育及科技的三则史料的发掘】许康[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