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禹之谟为革命兴学育才】三石2011年3期总85
2015-01-03 19:54: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禹之谟 禹之谟创建的广益学校我国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烈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活动家。20世纪初,他办工厂、兴学校、从事革命

禹之谟                                                      禹之谟创建的广益学校

我国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烈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活动家。20世纪初,他办工厂、兴学校、从事革命斗争,并把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最终为革命而壮烈牺牲。
禹之谟,字稽亭,1866年7月18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青树坪(今属双峰县)。6岁入私塾,学书习剑。15岁去宝庆(今邵阳市)一家布店当学徒;不久返家,博览群书,尤爱王船山著作,对科举之学则不屑一顾。20岁投身军营,历任文书、军需等职,并游幕于扬州、常州等地,得览名山大川之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在刘坤一军中任江南转运德州分局派运军械委员,因“随办转运,在事出力”,奏叙五品翎顶,候选县主簿。他以“外侮频仍,清廷腐败,无以展其志”而辞官去上海研习矿学;并考察长江下游矿产资源,几次想兴办工矿,均因种种阻力而不成。1897年回湘,时值维新变法运动高潮,他与谭嗣同、唐才常等均有接触。维新失败后,他深感“倚赖异族政府改行新法,等于与虎谋皮”,逐萌发革命之心。1899年他参与唐才常自立军活动。1900年自立军在汉口起义,他负责运输枪械弹药。起义失败,他恨事业不成,东渡日本攻习纺织和应用化学。1902年学成归国,随带铁木混合织机构件4台,先后在安庆、湘潭、长沙兴办织布厂。并附设工艺传习所,艺徒遍及衡阳、常德、宁乡、湘乡各地,“湘省织布机坊,一时开设不少”,“湖南之有机织自君始”,禹之谟不愧为湖南近代纺织业的开拓者。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的他,希望兴办工厂以繁荣和发展社会生产事业。还首倡雇女工以寻求妇女“自主”之途径。同时,以工厂为掩护,在厂内辟阅览室,置有各种宣传反清革命的书报和最新出版的革命刊物,供来厂和他所联系的青年学生阅读,宣传革命思想,把办厂与革命斗争直接结合起来。
禹之谟从1903年起即与黄兴“畅谈,间作密语”;次年华兴会成立,他是其最早成员之一;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他受黄兴函托与陈家鼎在湖南筹建分会;1906年4月,他由易本羲主盟加入同盟会;随后,同盟会湖南分会成立,他被推为首任会长,会址设其织布厂。与此同时,他又被推举为湖南商会会董、湖南学生自治会干事长,被公认为“湖南学界、工界、商界之总代表。”在1905年至1906年间,他利用这些合法身份,在反对英人要索、抵制美货、电阻割闽换辽及争取粤汉铁路改归商办等斗争中,均为积极活动家和中坚人物。特别是与宁调元、陈家鼎等同盟会员发动省会长沙万余学生公葬烈士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矛头直指清廷,大张民族正气,影响极大。后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称赞此举为“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禹之谟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不容于虏”;加上以王守谦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敌视和痛惩长善学务总监督俞诰庆宿娼的丑行所引发之嫉恨等;1906年8月10日被清廷借口“湘乡盐案”,以率众“哄堂塞署”罪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但宁死不屈。1907年1月3日立下《遗在世同胞书》,正告同胞曰:“身虽禁于囹圄,而志自若,躯壳死耳,我志长存。同胞,同胞!其善为死所,宁可牛马其身而死,甚毋奴隶其心而生!”2月6日凌晨被绞杀于靖州西门外,时年41岁。临死前他高呼:“禹之谟为救中国而死,为四万万同胞而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留守黄兴呈请临时大总统孙文赠禹之谟陆军左将军,恤其遗族。同年10月,他的遗骨从家乡运至长沙,11月15日省会各界举行盛大追悼会,黄兴执绋前导,公葬于岳麓山。“烈士禹之谟墓”于1956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禹之谟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中,兴学育才、“教育救国”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当年清廷将他逮捕入狱,也是以他亲自参加湘乡学生提取盐税附加作为办学经费(“湘乡盐案”)到县署申辩(“哄堂塞署”)为借口的。在“20世纪初,国内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条件下,1905年初,禹之谟回到家乡动员青年50余人赴省城求学,“首捐百金”与湘乡旅省进步人士借湘乡试馆创办驻省湘乡中学堂和师范学堂。驻省湘乡中学堂开设师范、中学、小学三个班,他规定学生不以湘乡籍为限,广收天下有志青年,把他们造就成才。因此。湘潭的毛泽东得以于1911年就读于此,而且他后来赞扬这所学堂是“了不起的学校”。①民国时期,这所学校改为湘乡县立中学,今为湘乡市一中。其时,他还发动和帮助其他州、县的旅省进步人士仿照湘乡的办法,陆续办起了驻省邵阳中学堂、衡阳中学堂、永州中学堂等。“是时各学校赖君成立者甚多”,“盖湘省所以有今日之开通者,率君之力也”。可见禹之谟为“教育救国”所作的贡献!
禹之谟“兴学育才”所付出的精力,莫过于创办“惟一学堂”。1905年(实属1906年)②长沙经正学堂甲班学生陈朗超、张光棠、刘常治、朱道周、盛浚、盛懋、岳翰等十余人,因不满主持校务者的措施,愤而退学。教职员黎尚雯、石广权、华子模、王栎安诸先生都怜惜其志向,爱慕其德才,不忍心让他们失学,便自动随这些学生在校外义务授课。禹之谟原与黎、石等友善,又以这些爱好自由而不愿受压迫的学生深堪造就,即与师徒结合,借湘乡试馆组织一个学堂,命名“惟一”。此即惟一学堂之创立,时为当年4月12日。由禹主办,黎、石、华、王,还有邹代藩、陈安良等先生努力经营,以培养革命人才,推翻清朝统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保种存国”为宗旨。禹之谟和一些同盟会员在这里宣传革命思想,策划革命工作,惟一学堂也因此引人注目,其他学堂的有志青年慕名而来就读的日益增多。王光甲、唐无我、禹夷苍、唐璜、彭遂良、刘盛、肖鹏、蒋育寰、李范吾、舒亮等即是。原有的校舍不够用,便另租水风井小桃园巷内一栋民房作为校舍,禹自任学堂负责人(监督),黎尚雯主持教务。此时,教员增加了罗介夫、曾伯欣等,也都是同盟会员。学堂按照清廷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体操等课程。禹之谟经常教育学生不可读死书以猎取功名富贵,强调要“脱离奴籍”,培养自治能力和民主作风,从被统治、被奴役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因此,当时人们评价惟一学堂“其学生皆有自尊独立之风,校风为全省各校之冠。”这里的学生不只局限于听教师讲课,还要进行课外阅读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校内暗设了一个阅览室,备有《孙逸仙》、《新湖南》、《警世钟》等宣传革命的书刊供学生阅读。1906年5月公葬陈、姚于岳麓山时,“惟一”的学生身着素服,手举白旗,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先行队的队长即为彭遂良。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受国主义教育。当时,学堂的所有设备都由教员和学生筹款购置,学生张光棠的父亲张少荃捐款较多。学生赤脚草鞋,节衣缩食,用节省下来的钱作为办学经费。遇有不足,或由禹之谟所办织布厂提供,或由黎尚雯在高等实业学堂授课所得的薪俸补给;再不足,师生甚至典当服物来补充。唐璜曾撰文回忆当时的情景:“黎(尚雯)先生冬天季授课,仅着夹衣,瑟缩之状,恍然在目。”可见当时办学的艰苦情况。
更有甚者就是禹之谟被清廷逮捕入狱后,惟一学堂被视为革命机关而遭封闭。同盟会员黎尚雯、罗介夫、曾伯欣、陈安良、禹贡、廖钧焘、廖伯昆等,一面尽力营救禹之谟,一面不负同志嘱托,在潮宗街继续办学,推举张少荃为名誉监督,黎尚雯为监督,更校名为“广益英算专修科”,以避耳目,暗中继续鼓吹革命。当时的困难更大,缺乏经费,有些教师不计报酬,义务教学;师资不足,挑选高年级合条件的学生教低年级同学,如陈朗超教过英文、王光甲教过体操。职员仅1人,担任教务、会计、庶务等工作,校工只有2名厨工和1名传达,日常勤务工作,如洒扫、洗涤诸多杂务均由学生负责担任。学生均能勤学守规,自治能力很强,师生之间情谊深厚。广益英算专修科在1908年至1910年间,清廷学部检定其所报表册,认为办理合法,命令更名“广益中学堂”,并令湖南提督学使按年给津贴实银200两。从而学堂经费在十分窘困中得以勉强维持,但无法兴建校舍,曾先后搬迁5次。1911年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谭延闿任湖南都督,以广益中学堂系革命党人创办,教员多是革命党人,师生长期以来参加民主革命出力较多,即拨北门外熙宁街湘水校经堂为广益的永久校舍,并优给办学经费,以奖励学堂对革命所做的贡献。
惟一学堂及其后的广益英算专修科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彭遂良和唐拓庄值得一提。彭遂良(1879—1911),湖南宜章人,出生于当地望族家庭。1905年入惟一学堂,次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其叔父彭邦栋担任湘南革命实行团主任时,他组建联络机关、训练革命军队,可惜均被清廷官吏破坏。1911年武昌、长沙相继起义,他与其弟彭昭协助彭邦栋在宜章响应,兄弟俩率兵攻入县城,不幸遭县公署伏兵出击,同时殉难。宜章光复后,1912年经黄兴呈请南京临时大总统孙文褒赠彭遂良为陆军上校(彭昭为陆军中校)。次年湖南省政府将二烈士合葬于岳麓山。唐拓庄,湖南零陵人,1909年入广益英算专修科。普为收回粤汉铁路主权奔走呼号。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袁世凯仗势在北京组阁,便与教师罗介夫、曾伯欣及同学谢宅中等组织暗杀团,“欲炸袁世凯”,以烟台为根据地制造炸弹,不幸被炸成重伤而身亡。留有绝命书云:“吾辈来此,狙击民贼,志在死耳,……政体不能共和,人民不能自由,是吾耻也,是虽生犹死也。……吾今已矣,希诸君勉为之。”
广益中学堂于1912年改为广益中学,筚路篮缕,几经演变,曲折前进。1951年11月改为湖南省立广益中学,1955年1月2日改为湖南师范学院(今师大)附属中学。广益办学50年,培养了大批人才,革命烈士柳直荀、李立三和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等都曾就读于此,原国务院总理朱鎔基从1941—1943年也在广益中学读初中整三年。其他成为学者专家的不少,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兄弟三人、张履谦、朱之悌和中将王厚卿等都是广益学生;尚有不少海外知名人士。为国家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今日的湖南师大附中,已是享誉三湘、全国著名,且有国际影响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正在为创办高质量、有特色、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国际化的全国一流中学而继续奋勇前进,再创辉煌。

①1911年,毛泽东由贺岚冈老师介绍到湘乡驻省中学堂学习。1936年10月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笔录、毛泽东口述、吴黎平现场口译的《毛泽东自传》一书中,毛泽东回顾了1911年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堂学习的情形。他说,“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一半是担心自己遭到拒绝不能入学,我几乎不敢指望自己真能成为这所了不起的学校的一名学生,使我惊讶的是我居然没有遇到困难就入学了。”
②目前所见史料,惟一学堂创办的时间有1905年和1906年两说,笔者分析认为1906年4月12日创办属实。但从1951年11月湖南私立广益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省立以后,一直认定为1905年4月12日。如《教育大辞典》、《湖南省志第十七卷教育志》上册“中学选介”、《长沙教育志(1840—1990)》之“大事记”和“学校选介”以及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名校》等国家、省、市和民间的典、志和学校的《湖南师大附中校史1905—1990》、《百年校志》与国际交往的宣传资料等所有资料,都一致认定湖南师大附中的前身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始名惟一学堂)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4月12日。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中 )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禹之谟 革命 兴学 育才

上一篇:【辛亥湖南首任都督焦达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沈绍尧2011年3期总85
下一篇:【 “沩痴寄庐”主人蔡和森】李敏2011年3期总8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