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略叙向恺然的文学创作与武术理论成就】周柳燕2017年4期总110
2018-01-12 17:04: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说起中国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这三大宗师的大名如雷贯耳,以他们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蜚声文坛,名扬寰宇。反观当下,对中国武侠小说具有开创之功的民国旧派武侠小说的鼻祖向恺然却寂寂无名,鲜为人知,

说起中国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这“三大宗师”的大名如雷贯耳,以他们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蜚声文坛,名扬寰宇。反观当下,对中国武侠小说具有开创之功的民国旧派武侠小说的鼻祖向恺然却寂寂无名,鲜为人知,令人唏嘘不已。向恺然是“揭开中国武侠小说大繁荣序幕的开路先锋”(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曾以其小说佳作引起了轰动效应,乃至上海东方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重购《江湖奇侠传》达“十有四次”之多、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火烧红莲寺》“创票房千万余元”(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编《向恺然传略》)。他还精通武术,擅长培养武术人才,具有深厚的武术理论功底,留下了不少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武术思想论著,对武术的学术化、民国国术的推广具有导夫先路的意义和影响。
向恺然(1890-1957),原名泰阶,家谱记名逵,字恺元,笔名不肖生、平江不肖生,湖南平江人。中国留学生小说的开创者,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著名武术家。他自谓“不肖生”,对其不孝不无嘲讽之意。所作《留东外史》开篇云:“民国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午后三时,尘雾半天,阴霾一室。此时此景就是不肖生兀坐东京旅馆,起草《留东外史》的纪念。”又坦言:“不肖生自明治四十年即来此地……既非亡命,又不经商,用着祖先遗物,说不读书,也曾进学堂,也曾毕过业。说是实心求学,一月倒有二十五日在花天酒地中。……非鸦非凤的在日本住了几年,归得家去,一点儿成绩都没有,怎生对得住故乡父老呢?想了几日,就想出著这部书作敷衍塞责的法子来。”作家包天笑为他作传时也说:“据说向君为留学而到日本,但并未进学校,却日事浪游,因此于日本伎寮下宿颇多娴熟,而日语亦工。留学之所得,仅写成这洋洋数十万言的《留东外史》而已。”后来,向恺然说他的笔名出自《道德经》,似乎隐含了一丝孤傲之气。向一学在《父亲》手稿中说:“因为被骂的人太多,不敢写真姓名,改用笔名‘平江不肖生’。当时有人问为何用这‘不肖生’?父亲说‘天下皆谓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来其‘不肖’如此,并非自谦之词。”
向恺然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商人之家,祖父向贵柏忠厚老实、勤劳干练,以伙计身份得到黄正兴伞厂老板的遗产馈赠,将伞厂更名为向泰隆伞厂,生产的油纸伞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父亲向碧泉天资聪慧,寒窗苦读,考中秀才。向恺然五岁开蒙入学,熟读“四书五经”,初通策论写作,因清政府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未获功名。十四岁考入长沙唯一的高等实业学堂——湖南省垣实业学堂,并从武术名家王润生那里了解拳术理论。十六岁因参与要求政府公葬陈天华的学潮而被开除学籍,自费赴日本留学。十八岁考入东京宏文学院,加入同盟会,与杜心武、王润生等过从甚密。二十二岁返乡,在长沙创办拳术研究所。次年撰成《拳术》一卷,返回日本。二十四岁从宏文学院毕业回国,在湖南军事厅厅长程潜任总经理的岳阳制革厂谋得书记一职,后随其参加倒袁运动,任北伐军第一军军法官,失败后随该军总司令程子楷再次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中央大学。留学期间,有意观察日本风俗民情和中国留学生生活,研习日本柔术、剑术和中国拳术,积累了写作素材,始撰《留东外史》,还将中日武术融会贯通,奠定了从事武术事业及创作武侠小说的基础。二十六岁从日本回国,加入中华革命党江西支部,继续从事反袁活动。二十七岁被派往广东韶关说服镇守使朱福全起义,险遭效忠袁世凯的军阀龙济光毒手;袁世凯去世后,客居上海以卖文为生,直至三十八岁离开上海。这是他文学创作的辉煌期,《变色谈》《无来禅师》《蓝法师记》《岳麓书院之狐疑》《半副牙牌》《虾蟆妖》《皋兰城上的白猿》《神针》《没脚和尚》《孙禄堂》等四十余篇短篇小说在《民权素》《小说海》《寸心杂志》《星期》《红杂志》《侦探世界》《红玫瑰》等刊物发表,《留东外史》《龙虎春秋》《江湖怪异传》《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留东新史》《江湖小侠传》《江湖大侠传》《留东外史补》等十余部长篇小说由上海民权出版部、上海交通图书馆、上海时还书局、世界书局、中央书店、大东书局出版发行,《拳术》《我研究拳脚之实地练习》《我个人对于提倡拳术之意见》《拳术传薪录》《述大刀王五》《拳师言行录》等近十部(篇)武术理论、武林轶事之作面世。此间,一度回长沙(三十岁时)与王润生创办国技俱乐部。三十八岁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军部中校秘书,三十九岁随军驻开平,据《江湖奇侠传》第六十五至八十六回改编的电影《火烧红莲寺》在上海上映,引起轰动。四十岁辞去军职,研习太极推手,考察拳术流派,撰《新剑侠传》,出版《现代奇人传》一册。四十一岁回上海,次年继续创作《近代侠义英雄传》。四十三岁至四十七岁,应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聘,回长沙兴办国术,先后任湖南国术训练所、国术俱乐部秘书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员,主持筹办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全国武术擂台大赛,发表《提倡国术之贡献》《妇女界应积极提倡国术》等文,推动湖南武术事业发展。抗日战争期间(四十八至五十六岁),应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之邀,往安徽立煌县任集团军总办公厅主任兼省府秘书,兼任安徽学院文科教授,奉派领修被日寇焚毁的响山寺。五十七岁应国军第八绥靖区司令长官夏威之邀,赴蚌埠任少将参议,主办《军声报》,始撰《革命野史》,并任《新学风》特约编撰。五十八岁在立煌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释放后携眷赴蚌埠,后就任该市中正小学校长。五十九岁返湘,任湖南省政府参议。六十岁随程潜、陈明仁将军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文史馆员、第一次武术观摩表演大会裁判委员;应贺龙元帅之请拟撰《中国武术史》,出版《革命野史》;在夜校上课时误言“你们工人阶级”,寓言《丹凤朝阳》亦被指宣扬等级观念,被划为“右派分子”,不久因脑溢血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向恺然文武双全,著作颇丰,尤以小说创作著称。其文学生涯始于在日留学期间,向一学《父亲》手稿云:“在留日的几年中,仔细观察日本的风土人情,同时了解一些公费留日学生,拿国家的钱,不发奋读书,终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和日本下女鬼混在一起,有的道德堕落,甚至做出丢失国格的勾当,实在忍无可忍,从1914年发奋执笔撰写《留东外史》。”这部小说实录中国浪子浮行和日本东京镜像,形象丰满,情节生动,内涵丰富,颇受读者青睐。后又完成《留东外史》续集及《留东外史补》《留东新史》等系列作品,畅销海内外,开中国留学生小说之先河。
《留东外史》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较全面地展现中国现代留学制度确立后留日学生的生活及其与日本民族、文化的冲突,以辛辣的笔墨,讽刺以周撰、黄文汉为代表的留学生挥霍国家公费而不思进取的行为,揭露以林巨章、康少将为代表的流亡客靠在国内卷来的款项过上优裕生活而置唤醒国民于脑后的面目,体现了作者异常自觉的国民性批判意识。小说通过描写全国铁道督办孙中山访日考察、革命志士吴大銮暗杀东京筹安分会会长蒋四立、东京湖南国民党支部长林胡子痛斥流亡日本的革命者意志消沉等情节,宣传革命思想,激励革命斗志。作者着力表现日本庶民社会和色情行业,将不同阶层和职业的日本人塑造成淫荡下贱、诡诈贪婪的形象,在对日本国民性的批判中宣泄弱国民族情绪,给读者带来一种报复性的精神享受。作品中的耍辫子、拳砸石、使飞刀的表演,黄文汉与日本相扑力士的较量,吴寄盦与何家兄弟争的斗等片段已包含了武侠描写的成分,大刀王五师徒的出场、霍元甲死于日本医生秋野在上海开的医院等情节,则可视为《近代侠义英雄传》的先声。
1916年,向恺然在上海以卖文为生之初,已着手开辟文学创作的新领域,开始发表以奇闻异事和武侠故事为题材的小说,短篇如《变色谈》《无来禅师》,长篇如《龙虎春秋》《半夜飞头记》等。1922年,包天笑主编的《星期》周刊连载《猎人偶记》《蓝法师记》,与《变色谈》形成系列,奇特的题材使厌烦了洋场才子俗套故事的读者眼前一亮,杂志销量大增,世界书局老板沈子方因此主动向他约稿,许以高额报酬,寻求剑仙侠士题材的传奇小说。这一转机使向恺然步入创作的高峰期,1923年,《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同时在《红杂志》《侦探世界》连载,世界书局出版了《江湖怪异传》及《绘图江湖奇侠传》第一、二集和《近代侠义英雄传》第一、二集。1928年,电影《火烧红莲寺》上映,红极一时,“平江不肖生”之名家喻户晓,名扬世界各国的华人社会,“据说挽救了业已摇摇欲坠的‘明星电影’公司,而使胡蝶成为妇孺咸知的首席女明星”(向一学《父亲》手稿)。之后,向恺然同类题材的作品迭出,长篇小说《江湖怪异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大侠传》《江湖奇侠传》《新剑侠传》《现代奇人传》《三晋武侠传》《国术名家李富东传》《霍元甲传》《龙门鲤大侠》《革命野史》《太湖女侠传》《侠义英雄》,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问世,成就了他民国武侠小说大家的地位。
《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是这类小说的翘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江湖奇侠传》虚构昆仑、崆峒两派,将众多武林高手大体划分至两派中,展现他们助力于湖南省平江、浏阳交界地居民争夺赵家坪归属权的明争暗斗,带出许多紧张生动的故事,首开武林门户之争,并构想出峨眉一派,对后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作者融武侠、神怪、乡俗为一炉,将超现实的虚幻世界的摹画与世俗江湖社会的描写杂糅在一起,想象十分宏富,使作品呈现出怪异奇险的特色。作品突破了明清侠义公案小说的写作套路,让江湖义士们摆脱官府的羁绊,具有超然于江山社稷之外的人格尊严与独立意志,以及飘然于江湖之上的行侠胆识与自由精神,使武侠小说获得独立不倚的品格和地位。当然,作品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布局弘大而结构松散,枝蔓横生;取材丰富却缺乏连贯性,内容难以消解;迷信因果,宣扬报应,宿命色彩浓郁。
《近代侠义英雄传》是写实的武侠传记,以大刀王五和霍元甲为贯串人物,塑造清末各派习武自强、襟怀豁达、正气凛然的侠客义士、英雄豪杰群像,将武侠故事与民族气节、爱国情怀融合起来,立意卓绝,气势不凡,格调高雅,不失为“民国武侠小说中的扛鼎之作”(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作者第一次呈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秉持不自我封闭、不盲目排外的态度,展现中国武艺深层的文化内核和超越实证的科学之处,揭示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肯定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再现各种社会心理和国民思想的变化。“作者的文学语言也几乎达到了‘文体家’的水平,十分口语化,而又是十分纯正的书面语,有点类似胡适白话论说文的语感,别人极难模仿”。(同上)作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注重曲折情节的叙述,忽略人物性格的塑造,存在不少游离于主题外的人物、事件,以致形象单一、取材杂乱、行文拖沓。
向恺然与武术结缘较早,幼年在湘潭读私塾时即兼习武术,十四岁时聆听王润生讲述拳术理法,即立下对武术研究有所建树的志向。纵观其一生,他既擅长武艺,坚持练拳,又有扎实的武术理论功底,还积极从事中华武术的推广工作,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武术思想。
《拳术》是他的第一部武术理论著作,从步法、手法、功法、源流等方面总结内外家拳术理法,并配图解说,认为任何拳斗都是攻守,内外两家应融会贯通,打破拥户自重观念,指出练拳的目的在于使练习者身体健、魄力雄、意志强,内外兼修方能应对天下事。《拳术传薪录》全面解读拳术的各种要义,强调习技者出手须老辣,对打应以练眼为要,练拳要注重手、足、气之工劲,练工劲不可作意安排,练手法需灵活多变,传授拳术以口授为要,还对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好勇斗狠的鲁莽之行和夸夸其谈的不实之举进行批判。《拳术见闻录》多方阐述拳术要义,提出“起、顿、吞、吐、沉、托、分、闭”的拳术八字要诀,辨析“力”“劲”的差异与功效,揭示“五合三催”是南北派拳法和内外家拳法的总法。《太极径中径》是太极拳理论的经典之作,对太极拳的用意、开阖、呼吸、虚实等真义进行诠释,删繁就简,使习练之人从“径”中找到捷径,不致误入歧途。
向恺然的杂论也多是对武术的议论,全面反映了他的武术思想。《我个人对于拳术之意见》从文化层面强调拳术的非功利性,提出政府应承担提倡和保护拳术的责任,消除门户之见,支持拳术理论研究,选择德才兼备的教师,依据学员体质分类教习。《提倡国术之贡献》指出中国武术欲立于世界武术之林,须革除不能持久、实验过少、容易伤人的三大弊端,改革之法主要有三:一是破除门户之见,杜绝江湖流派;二是确定教科标准,规范拳术套路;三是汇集武术名家,编订实用教程。《妇女界应积极提倡国术》站在历史的高度,希望妇女迈出家门,以拳术强身健体、焕发精神,建议妇女习拳以太极拳、形意拳为宜,器械练习则以剑为宜。
他在长沙兴办国术期间,湖南武术水平长足进步,震惊全国。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武术教育并非只是单纯地训练一介武夫,而是弘扬尚武从文的思想,着力培养爱国家、敢担当、重大义的武术人才。向—学回忆父亲时说:“他对武术一事,如驾轻车就熟道,左右逢源。他训练的宗旨是培养有高度爱国心的、懂时事的、能文能武的人才,而不是一般武术馆培养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赳赳武夫而已。”
向恺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他的阅历丰富、善于交游和勤奋努力分不开。
他从小习练武术,“常拜师访友,结交当世英雄豪杰,故而对江湖门槛无所不晓,武林行规无门不通。阅历既深,见闻亦广,对上海的帮派、洪门(袍哥)青帮、圈子、教门的专有名词和相互的黑话、事物用品,不但能道其来历,且能详述究竟”(向一学《父亲》手稿)。他一生致力于提倡中华武术,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两度留学日本,深谙留学界的诸多内幕与情事,有意识地比较、研究和分析中日民情风俗、社会心理、武术技巧,写作时便信手拈来,毫不费劲。他因参加要求公祭陈天华的活动而被开除学籍,因不满留日学生的堕落愤而著书,为弘扬中华武术而四处奔波,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强烈的爱国情怀始终贯穿于作品中,赢得读者共鸣。
他生性诙谐,健谈好客,与沪上名流、帮派头目、武林高手、各路好汉交往甚密,许多写作素材便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得的,将这些谈资写入书中,作品往往包罗万象、异彩纷呈而又真切有趣。向一学说:“父亲在上海,用蒲留仙写《聊斋志异》的办法,邀请侠客武士来家作客,设宴款代(待),讲武坛掌故或父老传说,清末民初,江湖上的杰出人物,如被人们称作南侠杜心五轻功,北侠刘百川软功,响马佟忠义骑射、弹弓,通臂猿猴黄云标、大刀王五的刀法,以及南拳北腿的流派,都是书中处处有的影子,这是别人做不到的。”(同上)
他擅长编造故事,勤于埋头写作,习惯于半夜动笔,一直写到天亮。其蝇头小楷堪称一绝,“不到一尺长的稿纸,直书每行可写一百五十个字以上。一粒白菓壳上可写满江红词一首,可想书写之细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字体工整秀丽,不偏不斜,时人见之,叹为神笔”。他写稿很少改动,往往写完后直接送稿,“从不先写底稿后再腾(誊)正在稿子上,就是直接在自己签写名字的(先印好的稿子)稿子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写下去,不丢不加,工整笔直”(同上)。
作为一个跨越军政界、驰骋于文坛、投身于武术事业、奔走于教育领域的奇才,向恺然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生、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和武术理论,不但为同时代的人所称许,而且为后继者所发扬光大,也应当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认知和借鉴。(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武术 成就 理论

上一篇:【湖南熟 天下足——湖南历代粮食输出述略】陈先枢2017年4期总110
下一篇:【关于谭嗣同研究的六点建议】周秋光2018年1期总1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