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工人领袖李立三曲折的革命之路】欧宜准2019年2期总116
2019-08-26 09:13: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工人领袖李立三同志,前半生是工人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后半生可谓是企业管理的行家。在中共初创时期,他曾是安源工运最主要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南昌起义的首倡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他在东北考察后

工人领袖李立三同志,前半生是工人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后半生可谓是企业管理的行家。在中共初创时期,他曾是安源工运最主要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南昌起义的首倡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他在东北考察后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工业民主化管理原则,被毛泽东概括为“鞍钢宪法”。他传奇的一生,在老家湖南醴陵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曲折的革命故事。
一、投军被礼送而出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89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私塾教员之家。从小跟随父亲李镜蓉读旧书和古诗词,后上新式学堂渌江小学,1915年到长沙广益中学继续读书。此间,他在报上看到第一师范的“二十八划生”(毛泽东的名字按繁体字书写共28划)征友启事,马上前去相会,从此结识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许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决心以身报国,李立三也跑到护国军去当兵。当时的师长程潜因与李立三父亲李镜蓉同乡并且同是师兄弟,认为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投军朝不保夕,不是上策。因此程潜就赠给他一笔钱,送他到北京去继续读书。
二、勤工俭学被遣返
到北京后,李立三又报考了赴法勤工俭学,于1920年初到达法国,干上了炉前翻砂工。这个工种是个体力活,一般人不愿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天流汗一斗”。他的师傅正巧是一名法共党员,在工作期间,他从师傅哪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争取华工权利的斗争。
据同事回忆,他在斗争中一向情绪极为激昂,谈论到国内的反动军阀,就喊:“推翻!打倒!杀掉!”。因敢闯敢拼,留法学生送他个绰号叫“坦克”。因为言行激进,1921年末,法国当局将他们这批经常参加学运的一百多人强行遣送回国。
回国后,李立三来到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共党组织。随后,组织上安排他去安源煤矿。
三、两次为自己改名字
  1922年,李立三从法国留学被遣返回来后,先到中共湘区委员会报到,书记正是当初寻友时结识的“润之兄”。毛泽东对他说:你家乡附近有个安源煤矿,那里的工人受压迫很深,革命条件很好,你的工作就是到那里开展工人运动。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你的名字太难叫,工人们也不认识“隆郅”这两个字。这位性格豪爽的革命者马上同意改名,决定按谐音改成“能至”。
  到了安源煤矿,他马上下矿井,走工棚,开夜校,很快拉起一支工人队伍。他作为工人代表,在罢工中与矿方达成协议,取得改善工人待遇的第一次罢工胜利。矿上的总监对他恨之入骨,悬赏大洋600元找人刺杀他。工人们得知后,从早到晚自动来保护这个“能人李能至”。他必须出面时,也总会有几十个工人跟随在身边,谈话超过十分钟,工人们把他拥起来就走。使得工贼走狗无从下手。后来,他到上海搞工运。一次,他与邓中夏同去参加工会选举。路上,邓中夏抱怨“李能至”这个名字文绉绉的,难以得到工人的认同,他马上同意改名。叫什么呢?这时路边站着三个工人,邓中夏说:“就叫三立吧?”他想了一下说,“三立”不好听,就叫李立三得了。
  “立三”这个偶然改出的名字,后来响彻了全党乃至全国,可叹的是长期以反面教员“立三路线”这一名词出现。不过,许多老辈人还惦念他。全国解放后,南方一些工厂动员组织工会时,一些老工人听到全国总工会的副主席和中央政府劳动部长是李立三,马上就说:“原来是李立三那个工会,好,我们参加!”
    四、通过三百人指挥三十万人
在安源煤矿,李立三是工运最主要的领导人,并大力发展了党的组织。1924年末,全国只有中共党员900人,其中安源煤矿的党员就达到300人,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1926年,他又到武汉领导工运,那时船工出身的向忠发只是名义上的领袖,实际主持工作的还是李立三。当时人称,只要向忠发、李立三一声令下,武汉三镇30万工人要进可进,要退可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李立三最先提议在南昌举行起义。起义中,他担任前敌委员并兼保卫处长。靠着工运中的突出表现和危急时刻一往直前的精神,李立三随后被推入党的领导核心位置上。
  在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上,李立三当选政治局常委,随后任中央宣传部长兼秘书长。1930年春,因周恩来去苏联,李立三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当时国内爆发了蒋介石同其他几派军阀的大混战,李立三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可以乘机夺取全国的胜利,于是从6月至9月间,要求各大城市的地下党都组织暴动,调全国红军攻打大城市。这一盲动路线在实践中很快碰壁,使得红军和地下党组织都受到很大损失,李立三随后也被免职并被派往苏联学习。
    五、一套密码让中共找到娘家
在苏联的15年中,李立三受过各种批斗和打击。在逆境和痛苦中,李立三仍在默默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与莫斯科电讯联系一度中断,李立三得知情况后,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讯知识,编出一套很难破译的密码,托人带回国内,终于恢复了中共同共产国际上的联络。苏共按照对待犯错误者的传统做法,有好几年不承认他拥有共产党员的资格,只给他全家人一间小房。中共的同志们却没忘记他,1945年在延安召开“七大”时仍选他当中央委员。
  李立三没想到在异乡突然得到了苏共联络部对他当选中共中央委员的祝贺,激动得热泪直流。1946年,李立三回国,先在东北局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又让他领导全国工会。在开国大典的纪录片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全国总工会的代表,他就站在毛泽东主席的身边。
    六、“我就是李立三”
李立三为革命奋斗了一生,只是在主持中央工作时犯了三个月的大错误。但是,他的内心负疚不已,一直检讨了三十多年。
30年代初,他到莫斯科时,共产国际的执委们听完他的检查,纷纷评价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坦诚,结论是“没有两面派的手段”。后来安排他到军事学院当副教授,以化名向中国学员讲中共党史。这些学员大都来自东北抗日联军,并不知道他是谁,事后问大家对哪堂课印象最好,回答是一致的:“立三路线这一课讲得最好,批判得最透彻!”
  1946年,他回到东北工作,开始化名李敏然。他以满腔热情投身于工会和工业管理。五十年代末,他到东北考察后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工业民主化管理原则,被毛泽东概括为“鞍钢宪法”。有些单位请他讲中共党史,他就自己选择介绍“立三路线”的错误,并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领导人的责任。讲完后,场上一片称赞声,不过有人提问:“您怎么会知道当时犯错误的领导人心里想什么?”
“因为,我就是李立三”,这个回答则令全场惊讶。经过短暂的沉寂后,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在多年后还回忆说,通过听那次课,才知道什么是老革命家的坦荡胸怀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对于这样一位胸胸坦荡的革命家,在“文革”中,仍有人诬陷他们一家是“苏修特务”,李立三不能忍受这种侮辱,于1967年6月服安眠药自杀。得知消息后,周恩来总理深表痛惜。
198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追悼平反昭雪大会,认定李立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1984年,为了纪念他的革命功勋,拨款修复了李立三故居,设陈列馆,展览其生平事迹。
(作者单位: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熊希龄与醴陵瓷业——株洲首次发现熊希龄用瓷】佘意明2019年1期总115
下一篇:【毛泽东的“小舅子” 杨开明】黄柏强2019年2期总1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