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毛泽东的“小舅子” 杨开明】黄柏强2019年2期总116
2019-08-26 09:15: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读过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的人,都知道毛泽东点名批评杨开明的事;而一些有关井冈山斗争的电影电视剧,似乎都有意回避了杨开明这个角色。那么,作为毛泽东的小舅子、参加了井冈山斗争的杨开明到底与毛泽东

读过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的人,都知道毛泽东点名批评杨开明的事;而一些有关井冈山斗争的电影电视剧,似乎都有意回避了杨开明这个角色。那么,作为毛泽东的“小舅子”、参加了井冈山斗争的杨开明到底与毛泽东杨开慧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杨开明系杨开慧烈士的堂弟,湖南长沙县板仓人。1905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湘鄂赣特派员、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员。1930年初因叛徒出卖,在汉口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回长沙。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坚强不屈。1930年2月22日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毛泽东领他出来革命
 
杨开明烈士是杨开慧叔父的儿子。杨开慧的祖父为杨象洛,共有三个儿子即长子杨宏棠(早逝)、次子杨宏芬(字怀中,册名昌济)、三子杨宏启(字兆秀)。杨宏启有一子三女。子名杨开明,三女为杨开云(即杨开仁)、杨开秀、杨开英。杨开慧为杨宏芬的女儿。
杨开明比杨开慧小四岁,1924年毕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堂。在长期间,杨开明常去长沙清水塘看望杨开慧、毛泽东。
杨开明参加革命是受毛泽东杨开慧的影响。杨开云之子伏家芬回忆,其父亲伏慎初生前告诉他:“一次,毛主席到了板仓,我和你舅舅(即杨开明)提出要跟毛主席去闹革命。毛主席说:‘伏一哥,你就算了吧!你是独子,又有妻室儿女。一弟倒可以去。’于是你舅舅后来就跟毛主席外出了”。
1925年,杨开明由长沙前往广州,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任干事。不久,毛泽东亦由湖南来此 ,举办第六期农讲所。二十岁的杨开明积极协助毛泽东的工作,他的精明能干,深得毛泽东的夸奖。
1927年初,杨开明奉命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长沙马日事变后,他被派往安源组织工人纠察队,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毛泽东回湘领导秋收起义时,他参与组织安源工人武装起义,上井冈山。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03—1927从韶山到井冈山》载,党的“八七”会议后,“他(指毛泽东)在八月十二日秘密回到长沙。投入实际工作前,首先对正在剧烈变动中的湖南社会情况和群众心理状态进行认真的调查。趁送家属回板仓老家的机会,他在杨开慧家里,邀请五位农民、一位篾匠和一位小学教师开了两天调查会,了解到当地农民要求全盘解决土地问题的想法。”
据当年参加毛泽东在板仓召开座谈会的钟庆生回忆,座谈会即由杨开明具体安排。
伏家芬的姐姐伏明达老人出生于1921年,两岁时就跟着母亲住到外婆家。伏明达回忆说,“舅舅参加革命后,因是地下工作,每次回板仓,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记得一个风雨之夜,舅舅回家了,全家都很高兴,但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舅舅不见,我就大哭一场。”
伏家芬称其舅舅杨开明很有才华和能力,他家珍藏有《开明烈士日记》手稿。
 
杨开慧希望他“带一点消息回来”
1927年9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住在板仓并坚持开展革命斗争。此后,毛泽东与杨开慧再也未能见面,两人的联系几乎中断。杨开慧在1928—1930年间写的信件、文稿等一直藏匿在杨开慧故居的墙壁之中,直至1982年和1990年故居两次整修才被发现。从这些信件、文稿内容中可知杨开慧在毛泽东秋收起义数月后曾收到过毛泽东的信,此后,杨开慧再未收到毛泽东的信。而杨开慧书写的这些信件、文稿,一封都没有送递出去。
在杨开慧故居发现的这些文稿中,有1929年3月杨开慧写给杨开明的一封未寄出去的托孤信。信是这样写的:“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于是乎在我的心田中就占了一个位置。”“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毛泽民,笔者注)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从信中,足以看出姐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杨开慧对杨开明的信赖。
杨开明1928年6月底受中共湖南省委委派到井冈山接替毛泽东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此时毛泽东与贺子珍已走到了一起,杨开明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在杨开慧故居发现的文稿中,有一篇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五言诗《偶感》,该诗写于1928年农历10月下旬,即公立12月上旬左右。诗中有“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等句。从诗的内容看,此时在井冈山的杨开明没有把毛泽东与贺子珍的事告诉杨开慧。
杨开明一直参加井冈山的斗争,杨开慧是知道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陈冠任著《贺子珍》一书载,杨开明到井冈山时还替杨开慧给毛泽东捎来了信和两双布鞋。在杨开慧故居发现的这些文稿中,有一九二九年古历四月初八日,杨开慧写有《寄一弟》诗,诗中除了盼杨开明“归来哟,归来哟”,还有“希望你呵,带一点消息回来”之句。
或许也因为“书信不可通”, 杨开慧未收到杨开明从井冈山送来的任何消息。就连1929年1月13日杨开明离开井冈山杨开慧亦不知道。
杨开明到上海后,杨开慧才得到了毛泽东的一些信息。在杨开慧故居发现的这些文稿中,有一封杨开慧写给杨开明的回信,信中有“一弟:接到来信,万分喜慰”,“他(指毛泽东——笔者注)未必能来上海吧?我到(应为“倒”——笔者注)愿意他莫来上海哩,我又要不放心了啊!”等内容。可见,杨开慧收到了杨开明的信,这封信是在杨开明离开井冈山到上海后写的,杨开明在信中提供了毛泽东的一些信息。
结合1930年1月28日杨开慧追记的手稿中“我疑惑他(指毛泽东——笔者注)已把我丢弃……不至于丢弃我罢?或许有他不寄信给我的道理……”可知,杨开明似乎仍然没有把毛泽东与贺子珍的事告诉杨开慧,至少没有讲得很明了。
杨开明离开井冈山后,1929年2月25日他在向党中央汇报的《杨开明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关于他与毛泽东在井冈山见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刚刚由湖南省委派去边界工作,泽东同志对我说:‘我们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所以现在集中人力在这一县内经营,想在最短的期间内,建设一个党与民众的坚实基础,以应付敌人下次的‘会剿’。’想见当时永新工作的紧张。当时组织党建设苏维埃,组织地方武装,分田肃清反动派,这些工作都分区域分别进行,雷厉风行的加工制造了10多天,也相当的收了些效验,有一点成绩。”
《报告》中杨开明没有表现出对毛泽东的不满,没有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
杨开明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后,即调任湘鄂赣边区特派员,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员,毛泽东则离开井冈山去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这样,杨开明也就难得有毛泽东的消息带给杨开慧了。
1929年11月28日,身在闽西的毛泽东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写了一封信,说:“我大病三个月,现虽好了,但精神未全复元。开慧和岸英等我时常念及他们,想和他们通讯,不知通信处。闻说泽民(毛泽民)在上海,请兄替我通知泽民,要他把开慧的通信处告诉我,并要他写信给我。”遗憾的是,没有发现毛泽东与杨开慧此后有过通信的记载。
 
毛泽东批评他时有讲究
到过杨开慧故居的人,知道那也是杨开明的故居。而由于杨开慧烈士的夺目光辉,杨开明烈士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在杨开慧故居,东边正房是杨开明住房。伏家芬回忆,文革时,红卫兵将挂有“杨开明住房”的牌子砸了,说杨开明“不是毛主席一条线上的人”。
1928年6月下旬的一天,两位“生意人”由安源出发,昼伏夜出,朝井冈山方向进发。过了莲花县,便分道而行,一个去永新县,一个去宁冈县。此时,毛泽东正在永新,红军的大本营则在宁冈,两处都是做“生意”的重要去处。
两位“生意人”是奉中共湖南省委之命,来给红四军和湘赣边界特委送信的。其中前往永新的那位叫杜修经,是省委巡视员;前往宁冈的那位叫杨开明,就是即将赴任的湘赣边界特委新任书记杨开明。
杜修经到达永新城,找到毛泽东,送给毛泽东一封秘密信件,是中共湖南省委6月26日给湘赣边界特委发出的指示信,全文如下:
湘赣边界特委:
省委决定四军(即红四军——笔者注)攻永新敌军后,立即向湖南发展,留袁文才同志一营守山,并由二十八团拨枪二百枝,武装莲花、永新农民,极力扩大赤卫队的组织,实行赤色戒严。用群众作战的力量,以阻止敌军的侵入,造成工农为主体的湘赣边界割据。在同志中即纠正对红军的依赖观点。应积极提高群众的自信力与创造力。至要!至要!
毛泽东同志随军出发,省委派杨开明同志为特委书记,袁文才同志参加特委,并指定莲花派两个最有能力的同志到特委工作,其余的仍旧。
详见省委通知,并由省委巡视员杜同志及杨开明同志面述一切。
此致
敬礼!
湖南省委
6月26日
 
此时的毛泽东对“小舅子” 杨开明的到来,并未产生一丝快意,甚至有一种反感。这反感来自他对湖南省委的不满。他曾说湖南省委是“喝米汤的省委”。而杨开明既是省委秘书长,又是省委派来接替他职务的新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自然要执行省委的决定。因而,两人自然有些距离和矛盾。
三个月前,省委派来的那位特派员周鲁就曾错误地撤了他的职,使他成了党外“民主人士”。如今,省委又派来了“钦差大臣”而且指示红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并命令他“须随军出发”。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泽东于1928年11月份写给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这样批评杜修经和杨开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省委派充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乘力持异议的毛泽东、宛希先诸人远在永新的时候,不察当时的环境,不顾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张的决议,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附和红军第二十九团(成分是宜章农民)逃避斗争欲回家乡的情绪,因而招致边界和湘南两方面的失败。”“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只留二百支枪会同赤卫队保卫边界,并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军委、特委、永新县委举行联席会议,认为往湘南危险,决定不执行省委的意见。数天之后,却由杜修经、杨开明坚持省委意见,利用二十九团的乡土观念,把红军拉去攻郴州,致边界和红军一齐失败。红军数量上约损失一半;边界则被焚之屋、被杀之人不可胜数,各县相继失陷,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小舅子”与杜修经执行湖南省委指示造成边界和红军巨大损失,毛泽东批评他时毫不留情。这也就为后人评价杨开明定了调。
事实上,毛泽东对执行湖南省委指示的杜修经和杨开明的批评是有讲究的。在1928年10月湘赣边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见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公开批评了杜修经,并强调“其错误实在非常之大”,但并没有批评杨开明。这说明在毛泽东看来,杜修经的错误要比杨开明“大”得多。
关于“八月失败”,杨开明的看法比较客观。杨开明在1929年2月25日向党中央汇报的《杨开明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有如此叙述:“这次失败的原因,为二十九团的兵士要回湘南,以致二十九团通通开去湘南离开边界,以此酿成客观上违背了向来的割据主张,采取了突进式的扩大方式,因此造成了政策上的错误。本来向湘南发展的政策,是湖南省委指示的,当时军队去湘南又有湖南省委的巡视员杜修经同志在军中参加工作,虽然军队去湘南的动机不是由于客观湖南的政策,而湖南省委有如此之主张,也应对这次事件负一相当的责任。然而说这次失败,完全是湖南省委指挥之错误,则主客(观)上不是如此的,有事实可以证明。”
“……得讯(二十九团的兵士要回湘南——笔者注)即召开军委扩大会,兵士代表会,多方面解释阻止,无效。后又由朱德召集士兵演讲亦无效,他们总是要去,他们说官长如果不允许他们去,他们就缴了枪单身去……由这一次事件,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农民党的地方观念实在是危险万分的,在农民中间的党,必须多多参加急(激)进的工人分子在各级指导机关。农民中间的党,中坚分子的训练非常必要,最需要大力抓住中坚分子才能领导广大的群众。”
 
《大公报》称他“共党要犯”“甘心从逆”
1928年6月,湖南省委要四军向湘南发展,派杨开明去接替毛泽东。7月,毛泽东去永新指挥军事,杨开明代理特委书记。“八月失败”后不久,湘赣边界特委召开紧急会议,杨开明被选为特委书记。8月末杨开明病,由副书记谭震林代理书记。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杨开明仍当选为特委书记。因当时杨开明正值大病,复由谭震林代理书记。
作为 “八月失败”的责任人之一,在病中仍被选为特委书记,充分体现了杨开明崇高的威望和卓越的能力。
任职期间,杨开明坚持调查研究,深入第一线指挥革命斗争,对湘赣边界的情况了如指掌。1929年初,杨开明在病情有所好转后,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月13日,杨开明离开井冈山步行20多天赶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期间抱病写了3万多字的《杨开明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内容包括边区政治情形、经济情形、斗争略述、割据情形与经验、红军情形、边界党的情形(含各县的情形)、土地革命情形、苏维埃情形、土匪问题、建议等,广泛而全面,既有具体的生动事例,又有中肯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有经验总结和教训概述。报告中的有些内容甚至比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记叙得更为详细。
如在《报告》中谈到割据情形与经验时,杨开明指出“在全国大范围内,统治阶级暂时稳定之时,此时期要造成割据是一件极困难的事。因为统治阶级暂时稳定之时,白色势力盛兴时代,决不容许有这样小块红色势力之存在。如有几处赤色的割据的区域在生存着,统治阶级必以全力扑灭之,如湘南去年之醴陵等处割据区域的发生在统治阶级暂时稳定之时,所以不旋踪即被消灭。所以赤色割据区域的发生,必须是在统治阶级破裂的时候。至于在(统治)阶级暂时稳定之时,而要发生或长成一处或几处小小的赤色割据区域,必须要有他的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这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呢? 1、很好的党;2、很好的群众;3、相当的武装; 4、利于斗争的地势; 5、有足供数年给养的经济力。
上面五个条件缺一就不能成功,即算五个条件不能一一完全具备,至少要二个以上的条件十足具备,而其他的条件,相当的具备才行。”这和毛泽东在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杨开明的《报告》,对党中央研究井冈山根据地、对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对党和红军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930年1月29日,时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员的杨开明,因叛徒出卖,在汉口不幸被捕,后被押回长沙。其父闻听他被捕,心如刀割,筹集光洋3000元托人求保;杨开慧之母向振熙曾亲赴蔡元培、章士钊先生处请求营救。章士钊先生带了蔡的信件自北京坐飞机赶到长沙,多方关说。当时,湖南省主席何键碍于面子有所松动,基本同意保释,只要杨开明低头认错,洗手不干,便可出狱。但杨坚贞不屈,决不低头,提审时,他说:“我赤胆忠心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绝没有犯任何错误,错的是你们这些军阀、贪官污吏,你们要杀就杀好了,共产党越杀越多。”特务兽性发作,便用酷刑拷打,而他始终坚强不屈。1930年2月22日,敌人将杨开明押往刑场杀害。在赴刑场的大街上,杨开明一路高喊革命口号,使敌人恼羞成怒。残暴的敌人丧心病狂,先是用刀刺向杨开明的腰部,后又把刺刀插入他的口中,搅动他的舌头,鲜血一直流到城外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
随后,省清乡司令部在长沙《大公报》上公布了杨开明的“罪状”:
“查共党要犯杨开明,隶籍长沙,与长沙共魁毛泽东为郎舅……依朱、毛于井冈……甘心从逆,依法处以死刑,以昭炯戒。”
可惜,杨开慧的“托孤人” 杨开明,竟先于杨开慧之前就义!
同年11月,杨开慧牺牲。
1941年,杨开慧之兄杨开智之女杨展,牺牲于河北平山县。
1963年3月,湖南长沙县群众在长沙县杨开慧烈士陵园,为杨开明烈士修一石墓。并为杨开慧、杨开明、杨展烈士合建有一座纪念塔,塔高5米,正面刻几个大字“光辉长照后人心”。
 
为杨开慧、杨开明、杨展烈士合建的纪念塔
 
(作者单位:长沙县统战部)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工人领袖李立三曲折的革命之路】欧宜准2019年2期总116
下一篇:【我国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先行者赵必振】唐振南2019年2期总1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