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品读王昌龄:一江愁绪在龙标】林其君2017年1期总107
2017-04-30 08:53: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王昌龄画像
 
王昌龄 (约698— 约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因贬谪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时人称其为“王龙标”。
 
在59年的人生中,王昌龄大部分岁月并不得志。早年,他家境贫寒,渔耕而读,于而立之年考中进士。即便挤身于统治阶层,命运也没有对他太多的眷顾,仕途一路沧桑。入仕后,他曾因才而起,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改任汜水县尉,后任江宁丞,但均非重要职务。而“才情张扬、锋芒太露、不拘小节、特立独行”的性格,让他“谤议沸腾”,一贬岭南,再贬龙标。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龙标成为他人生最后的一途。
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究因为何?在龙标任职了多少年?文献所述,王昌龄是在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而被朝庭贬谪为龙标尉。他在诗中以“昨以金陵道,远谪沅溪滨”记述了贬为龙标尉的过程。按他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的时间推断,任职龙标的时间应为8年左右。

处境影响心境。在龙标的八年时光里,王昌龄是应是失落而忧虑的,这里没有一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也不能享受亲人厮守相伴的天伦之乐。但他终究是为诗而生的情种,是仰望星空的“诗家天子”,对他而言,只有诗才是他心灵的归宿。回望1300多年前的龙标,品读王昌龄的诗和挚友写给王昌龄的诗,能触摸到沅江边愁绪四起的琴音。诗一旦成为悲情的种子,在伤愁的雨季萌芽便成为必然。
 

身处异乡,是为异客。对王昌龄来说,故旧好友的来访,如同节日一般。兴奋异常的他,

龙标胜迹
 
总是倾所有来待客欢友。短暂的欢聚,让王昌龄放下烦恼,纵情欢娱。但一旦拿起笔来,诗行里却是满满的愁意。一首《龙标野宴》就是其中的代表。
 
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诗的大意是“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这是一个初夏,好友陶副使来到龙标,公务清闲的王昌龄便时刻陪同他。俩人相聚在芙蓉楼内,在幽篁深处,携春酒、唤歌姬,于琴棋之余、歌乐之间,相对欢饮。王昌龄诗兴而发,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龙标野宴》。这首诗表面上展现的是诗人安逸的生活,但流露的却还是内心被贬谪的苦闷。一句“莫道弦歌愁远谪”,便知诗人心中的“愁”不曾放下?即便有“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所述的畅饮,也难以让诗人从心灵深处释怀远谪的忧愁,“青山明月不曾空”中的“青山”和“明月”,只是诗人对万物美好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已。
 

王昌龄看重相聚,也看重离别。在龙标城东,王昌龄专门修建了送客临江楼。摆酒饯行,写诗相送,缠绵凄切,感伤满怀。送别的诗在这里一首首送出:《送程六》、《送柴待御》、《送吴十九往沅陵》、《送崔参军往龙溪》、《送李棹游江东》、《留别司马太守》《送魏二》《送万大归长沙》、《送张四》、《别皇甫五》……他现存近180首诗作里,送别诗就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在龙标时较多。友人带走了祝福,带走了诗,但自己的愁意却不知何往,只能与一江沅水相伴。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的大意是“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送魏二诗意画
 
诗人送别魏二时,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楼上,尽管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但这一切并没有让诗人心情变得美好,想到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一派凄凉,更想到友人启程后,将独自一人过江涉水,王昌龄的心碎了。“愁听清猿梦里长”,生生的长出一个“愁”字。愁在酒里,愁在诗里,愁意洒在了一江秋水里。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诗的大意是“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这首诗,是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送别时写下为他送行。可以从诗中的两处感受到诗人的涓涓愁绪。“送君不觉有离伤”,这是诗人在宽慰柴侍御,说送他并没有离别的伤感,俩人一定会很快再相见。然而,诗人在下一句却写下“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读罢“离伤”之感一定会油然而生,因为龙标和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偏远之地,其实就是山水相隔的“两乡”。而诗人的感伤,更着重于就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送吴十九往沅陵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诗的大意是“两个远谪之人,相逢在沅水岸边,互相告别,共同的赠言是道声珍重,共同的祝愿是盼望皇上的恩旨早日颁下,让贬谪五溪的朋友,好趁着利于行舟的春水,结伴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从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到,“远谪”的痛楚和“还乡”的渴望,让王昌龄对朝廷仍然心存感念,相信朝廷总有一天会春风化雨,一纸诏令把自己召回重新起用,多年的委曲和愁闷也将一扫而光。可是,这道望眼欲穿的恩旨,又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龙标?这是一厢情愿的等待呀,日子越久,忧伤更重。
王昌龄诗名早著。和同时代的诗人一样,以诗交友是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挚友中就包括了孟浩然、李白、岑参、綦毋潜、李颀、高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一批诗坛大家,凭此而论,王昌龄无疑是幸运的。挚友当为相知,欢乐忧愁与共。挚友中,也有许多和他一样也不得志:李白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李颀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王之涣曾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储光羲在安史之乱中,被俘,迫受伪职,后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后贬谪岭南。相似的经历,趋同的境遇,让王昌龄与友人的你来我往中,诗里诗外,总有两“愁”相对。诗表心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途中与李白相识,王昌龄写下《巴陵送李十二》一诗相赠。八年后,李白闻听王昌龄贬于龙标,也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一诗,表达关心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的大意是“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诗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杨花”这一景物在诗词中历来就有一种叫人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更给人一种凄凉哀怨的联想,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令人悲从中来。为什么诗人会面对暮春如此伤感呢,“闻道龙标过五溪”是个中原因。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出有三层意念,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作为挚友,李白真切的希望以诗为良药,寄给“天涯沦落人”,抚慰远在龙标的那颗忧伤的心。
 

在龙标,王昌龄是寂寞的,但也渴望让自己充实起来。充实的生活是治疗“忧愁”的良药。这副良药的处方,并不只体现在迎来送往上,在时间的推移中,这个暂入暮年的老人,已被“同化”成“王龙标”。这个时期,王昌龄对诗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政务打理得也是井井有条,与民同乐更是水乳交融。他做了许多接地气的事,写了许多接地气的诗,以诗化“愁”,成为王昌龄的另一种心境。
著书立说。有一段时间,王昌龄在芙蓉楼内专心于撰写《诗格》这篇诗论著作。在《诗格》一文中,王昌龄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境”指诗思(艺术思维)的材料、对象,其义源于佛家哲学。物境,指自然景物;情境,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王昌龄在龙标所写的诗,诗句中与前期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原因还在于物境、情境和意境等“三境”均发生了变化。
造福地方作为龙标尉, 王昌龄主要负责“分判众曹,收率课调”,即催租收税、判狱缉盗之事。他位卑职微, 生活也十分清贫,“惟琴书一肩,命苍头拾败叶为炊”,但百姓的疾苦并不因自己身处逆境而失职,他“为政以宽,政善民安”(道光《黔阳县志》)。直至今日,当地尚流传着“筑岩坝防洪水保龙标城”、“蛮洞乞诗”、“补靴”等一些动人的传说。可见他政声很好。特别是龙标为苗汉杂居之地,民族关系复杂,王昌龄以大唐社稷为重,想方设法安抚交好苗民。一首《采莲曲》至今让人怀念。
 
采莲曲
雨过芙池暑气凉,红莲花共白莲香。
四周碧叶三分水,几个沙鸥破夕阳。
 
这首诗是在“佳句退兵”典故中,王昌龄脱口所吟的诗句。据当地的史志所述,其时,苗人经常来打城。王昌龄到龙标后不久,苗人又来攻城。县太爷得到这个消息,心里着十分着急,要王昌龄拿出退兵的主意。王昌龄仔细了解了原委,原来是苗将游世通将军的女儿带了三千女兵来到芙蓉溪,要来向他借无价之宝。王昌龄并不害怕,与和他同来的探马被带到女将面前,女将怀疑王昌龄并不是自己心中所想象的“诗家天子”,大发脾气,要用箭射死他。当时正值六月,溪里尽是荷花,临近傍晚,天上正好下了一阵雨,也赶上白鹭鸟回巢。女将想试一试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王昌龄,便要他就眼前的景色做一首诗,做不出来就一箭射死他。王昌龄便提了个要求:苗汉和好。等女将答应后,脱口吟出《采莲曲》,吟完,写成文字并盖上大唐王昌龄的宝印,还折了红白两朵荷花送给女将,女将见真是王昌龄,心里好生喜欢,便带兵回去了。王昌龄用诗化解了一场兵灾。
与民同乐。王昌龄农家出身,又屡遭贬谪,他对与自己同一个社会阶层或同样经历的群体,有天然的同情心和亲近感。在龙标,他的许多诗是写给最底层的百姓,视他们为平等的一员。《与苗女对吟》就是其中的代表。
 
与苗女对吟
远谪龙标何足论,皇上俱怜一逐臣。
                      明主恩深铭王内,长江还共五溪滨。
 
这首诗成诗有一个故事。有一天,王昌龄在芙蓉楼上弹琴,楼下一苗女吟道:“天遣诗人谪夜郎,赢得芙蓉两岸香。仰天横剑望江月,阴晴圆缺总无常”。苗女有借诗劝慰之意,同时还希望诗人能和诗一首。王昌龄心领神会,于是问:“所求何者?”苗女答道:“大人乃先知,请赐一诗。”随即摄衣下跪,长跪不起。王昌龄随即口占一诗相赠。由此可见,作为官员的王昌龄并没有高高在上,还是与平常百姓离得很近。王昌龄诗的生命力源泉在民间。这也是他处于人生低俗时,仍能表现出一份阔达的原因。即便远谪为“逐臣”,王昌龄仍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民,但这也可能是他愁绪满怀的主因吧。
 
一江愁绪在龙标。以“愁”字来谈王昌龄,可能也有人并不认可。认为王昌龄天生就有“不教胡马度阴山”英雄气度,“愁”只是他人生的一个侧面。其实,如果从王昌龄的家世背景、所遇境况、性格特点深入分析,就不难理解,“愁”为何伴随了他的一生。
王昌龄虽说出生于南朝世族琅琊世家,但家势已经式微,到他这辈就更趋贫困。他小时候在故乡耕读,自称“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可见他并没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人生之初,就要为生汁劳苦奔波。为改变命运,二十岁的王昌龄离开家乡外出学道。不久,到长安谋求发展,但并没出人投地,于是西出长安,投笔从戎,希望建功边陲,但并未有太多建树,一年后,匆匆赶回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开元十五年(728),王昌龄应进士试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5)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祀水尉。祀水尉在任五年后,开元二十八年(741),被放任到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又再次贬为龙标尉。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王昌龄深受打击。《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而他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如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这种明显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过于意气用事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性格使然,愁绪便生。
可以说,王昌龄的“愁”是一种境遇宿命。他有弥久以坚的功业报君信念,但这却让他进入只能把前途和命运寄托于一人的误区。纵观历史,而真正的明君又有几人?而与体制内潜规则格格不入的性格,让他注定只能在政治舞台的边沿游离。由此可见,以诗言“愁”,以诗销“愁”,就是王昌龄在龙标的真实写照了。(作者单位:怀化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王昌龄 愁绪 龙标

上一篇:【民国时期《大公报》上的招生广告】罗慧2017年1期总107
下一篇:【杨岳斌渡台抗法述略】杨翔2017年1期总1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