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认识中庸】余德泉2019年1期总115
2019-04-05 15:33: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在我国影响深远。孔子以来,历代都有人讲到它。但从西汉起对其理解就有偏离。到了近现代,为了政治需要故意进行曲解,更使这一理念从正面变成了反面。本文根据个人的理解做一些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中庸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法则。
中,正也,既是宇宙自然之基本规律,也是天赋于人之本性。庸,常也。中庸,乃天地自然之常态。因庸有用义,通常释为“持中而用之”。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学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四书集注》)——伊川先生说:“不偏执一端叫做中,不改变常道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常理。中庸的道理,放开可以涵盖天地四方,收拢可以隐藏于微小的心中。研读起来回味不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学习的人反复探索而有所明了,若终身践行,受益无穷啊。”
 
不偏执两端就是中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谁好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子张比子夏要好一些?”孔子说:“过分与不足都不好。”
 
“过犹不及”就是中庸。
概括地说:中,两端之结合与平衡点。两端为偏,中就是正,就是适度。行事适度,就是中庸。把握好分寸,就是把握好两端的结合与平衡点。
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这也是讲行事要适度,超出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这与中庸不偏执两端、“过犹不及”的观点也十分吻合。
中庸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法则,随时可见,随处可见,极其平常。从宇宙来说,天体靠万有引力运行,不偏不倚,各安其所。假如月球不持中了,快行可能脱离地球改变太阳系行星(包括地球)之运行轨道,慢行可能与地球相撞,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大地靠内外相安而免灾。地震就是地球内部岩浆运动失衡造成的。山体滑坡就是压力与承受力失衡造成的。生物因环境适宜而生发,因环境不适宜而迁徙而死亡。生物链互相依存,环环相扣,相对平衡。一种生物灭绝,会导致相关生物的泛滥与灭亡。人身因阴阳(包括心理和情绪等)平衡而健康,失衡而生病。这些都说明中庸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基本规律。
 
二,中庸是为人行事的根本原则。
中庸既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法则,也是为人行事的根本原则。因为辩证法的三原则——对立的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不仅全部包含在内亦全都可以体现出来。“辩证法”这个名词,不过是西方哲学家将这一共同法则理论化与条理化而已。
对立,就是两极,用中国最通常的哲学词语来说就是阴阳。两极的平衡点就是中,统一就是找到平衡点,达到中。执其一端叫偏执,偏执不合中庸。以当今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右是不及,左是过。平衡当然不是绝对的,平衡尚未打破时,里面不排除还有冲突。如果已有的平衡已被打破,不及的一方往往会努力积聚力量,促使矛盾转化,战胜过的一方,争取达到新的平衡。过的一方也会力求巩固成果。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打破了中日两国间基本平衡即和平状态。最初敌强我弱,我方很落后,很被动,是不及;日本很强,很猖狂,是过。因为侵略失道寡助,我们全民奋起抗战,对比逐渐发生转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质变,侵略者被赶出了中国。战争结束,出现了新的平衡,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再说治国,只搞政治不搞经济,国家会失去物质基础;只搞经济没有正确的政治作指导,国家也会迷失方向。既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有适当的经济政策,两者都符合国情,相辅相成,不偏执一端,国家就会搞好。小的方面也是如此。话语适度就宜人,不适度就会令人不舒服甚至伤人。吃饭、休息等等都不能太少亦不能太多。这就是中庸,里面都有对立的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道理。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君子做人的道理,就像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走远必须从近处起步一样。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子夏作了莒父地方的官,问老师怎样施政。孔子说:“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大事就做不成。”
 
没有近就没有远,没有低就没有高。快慢只有合度才适宜。条件不够,一味想快,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造成自我损害。一个贪图眼前小利,虚荣心重,获得一点小成绩就满足,就沾沾自喜,动辄就跟人争一尺之短长的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不及”的阶段,是干不成大事的。
这里面都有辩证法。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小事与大谋是一对矛盾。大谋,指全局的长远计划,可以导致新的平衡。小事轻,大谋重,小事应当服从于大谋。小事不能忍,就会出现偏执,打破一时还不当打破的平衡,使矛盾激化,提早发生质变,扰乱全局长远计划的实施,推迟乃至破坏新平衡的出现,因小失大。所以必要时的忍,正是顾全大局的需要。关键时刻能忍,不仅符合辩证法,也是一种中庸运用的修为和智慧。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事。孔子回答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景公说:“讲得好。如果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不像个父,子不像个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意思是说,君臣父子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安位与守职是平衡点,亦即两端相处的度。离开这个平衡点,离开这个度,失去中庸,就会发生矛盾,就会造成对立,积累到一定的量,关系就会发生质变,就会出乱子。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春秋繁露》)之说,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不能加到孔子头上。“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不过是元杂剧中调侃性的语言,清人篡书改史,将一句戏词奉为所谓“儒家经典”,混到儒家的伦理道德之中,也只是为了当朝的统治歪曲孔子的意思强添上去的。
今天我们讲“有理有利有节”,就是说即使有理,为了维护正当的利益,在处理问题时,还要有节制。节制就是把握好度,将对立减到最小。把握好度就是合宜。建房基础过大则费,过小则塌,不大不小才合宜。温度过高则热,过低则冷,不冷不热才合宜。合宜就是中庸。只有合宜才能达到最好的平衡状态,才能维持长久。为人处事也是如此。如有人对人很好,平时做点奉献,一般都不计较。但如果因此经常去找他奉献,找得人家受不了,烦心了,再好的朋友,都只能躲开。这里面都有对立的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道理。
 
三,和是中庸的理想境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喜怒哀乐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正好合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原则。能够达到中正和谐,天地各在其位,万物才会发育生长。
 
天体各在其位,就是处于中庸状态。日升月落,四时交替,此消彼长,各得其所,没有冲突,就是和。地球处于中庸即和的状态,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否则就会产生灾害。国和则繁荣昌盛,人和则事顺,家和则万事皆兴矣。战争就是失和,就是打破平衡,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而今强调世界和平,就是让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不发生战争,包括贸易战,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可以相处和谐而互相尊重,小人表面迎合却不能和谐相处。”
 
色荣五彩,汤调五味,乐配五音,皆谐合而各得其所,此即和而不同。人与人相处,国与国交往,在不拿原则做交易,不踩对方底线、不干涉对方内部事务的前提下,可以合作互利,也是和而不同。表面迎合,心中另有盘算,下面做小动作,此即同而不和。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本性就是“以强凌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因此专搞同而不和。比如中美,建交时签了三个文件,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八一七公报”又承诺对台湾销售武器应逐年减少。可是多年来美国尽管口头上一直宣称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但另一方面又在明里暗里支持台独势力,企图把台湾作为向我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扰乱我国发展进程。我们从大局着眼,在与之斗争的同时始终保持克制。南海在我们的九段线以内,我们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的虚假命题,多次派军舰闯入我国领海挑衅,我们依然从大局着眼,在与之斗争的同时也始终保持克制。因为我们还需要延续和平发展的时间,小不忍则乱大谋啊!由于没有爆发战争,目前还处于相对和的状态,但这个和只是“斗而不破”而已。过去我们比较弱,我们的飞机飞到南沙就回不来,越南等国乘机占了我们几十个岛礁。现在不同了,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斗而不破”这种局面加速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并在南海充扩岛礁,建了机场,部署了防御力量,尽管美国等几个国家还在挑衅,我们也还不能完全制止他们,但我们越来越强大,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转化,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局面就会改变,失去的岛礁也有望收回来。当年郑和下西洋,舰队世界第一,所到之处不占领不掠夺,只作经济文化交流而归,就是和而不同在外交中的体现。而今我们实行的外交政策,本质上还是和而不同。但美国特别是特朗普实行的外交政策,强调“美国优先”,不顾他国利益,即使达成协议,觉得不合意就撕毁,就退出,就制裁,就颠覆,就置对方于死地,一直搞同而不和。同而不和,不讲信义,从长远看,一定会被和而不同所战胜。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
 
这段话告诉我们,行事是否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肆无忌惮,一意孤行,完全不讲分寸不讲格调,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是否不顾一切,阳奉阴违,不择手段,这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君子安于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对其外的东西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君子安守于平和状态以待自然而应得的结果,小人则铤而走险企图获得意外成功。
 
一个人能否在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上安身立命,不做非分之想,不图铤而走险侥幸成功,这也可以区分君子与小人。
 
四,仁是中庸的心行体现。
仁,相互友爱,善待事物也。
仁者尽管表现出的方式不一,但都能体现一点,行事合分寸 ,有爱心。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孔子说:“坚强、果断、朴质,慎言,接近于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孔子说:“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这就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对人有爱心。”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自己站稳了还要扶起站不稳的人,自己想通达的事,也帮助别人通达。”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自己都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前面讲了“和”为中庸的理想境界。心致中和即为仁。仁者必友爱于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那些花言巧语表面恭顺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仁者必善待事物。能善待事物者既仁且义,故先贤仁义连云。所谓“行仁仗义”就是要行仁德讲义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又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并非赚钱者就是小人而非君子,而是说“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有道就是合仁合义,合理合法。只有这样才不致引起矛盾,破坏人和社会的和谐。宋代陈亮提倡“义利双兼”,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孔子的思想。那些不惜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的人,才是小人。
 
 
五,礼是中庸的节制标准
礼,就是行为规范。孔子的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内以为仁外以为礼,为此礼亦可以认为是仁的外在表现。中庸怀仁,绝不是不作为,不是无是非,不是软弱,不是不讲正义,不是一味顺从,因为中庸受礼的约束。对非正义的行为或者说破坏中庸破坏和的行为,孔子坚决反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子说:“礼的作用,贵在处理事情要适度。先王治国之法就是以适度达到和谐为好。大小事都讲究和谐。但一味讲和谐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法去节制,也不行啊。”
 
而今谈判双方让步妥协以求双赢,最后达成和议,和也是有条件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贡说:“贫困而不巴结奉承,富贵而不趾高气扬,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但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喜欢用礼节制自己的人。”
 
能安贫乐道,就不会去作“小人穷斯滥矣”的事。能以礼节制自己,即使富甲一方,又有权力,也不会乱来。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在仁德面前,对老师也不谦让。”
 
行中庸之道者,当仁即不让。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自身苟活而损害仁德,只会不惜牺牲去成全仁德。”
 
岂止当仁不让,更能杀身成仁,这就是孔子的理念。当年那些在抗日战场上为了国家民族慷慨赴死的人,所践行的不正是这种理念吗?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说:“看见正义之事而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行中庸之道者,见义即当勇为。
 
曾参:“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曾参说:“冒昧地问先生,儿子只要听父亲的话,就可以称作孝顺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做父母的有会和自己争论的子女,就不会陷入不仁义的境地。如果碰上不仁义的事情,做子女的就不能不同父母争论,做臣子的就不能不同君王争论。碰上不仁义之事一定要争论,一味听从父亲的话,又怎么可以说是孝顺呢?”
 
这显然是说“孝”是有约束的,不能失去义的前提。这是对所谓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说法的不攻之击。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表面忠厚左右讨好的伪君子,就是败坏道德的家伙。
 
乡愿欺世盗名,心术不正,故孔子反对。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季氏的财富比周公还多,可是冉求还帮他搜刮使其不断增加。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了。弟子们大张旗鼓地讨伐他我赞成。”
 
弟子帮人敛财失德,孔子不仅宣称不再认他为弟子,还主张其他的弟子去讨伐他,可见孔子行事虽然力求中庸,但不失原则。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孔子说:“不能听花言巧语就保举一个人,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过错就连他正确的意见也不采纳。”
 
这也是不偏执的表现,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的行事原则。对阳货的态度就是一例。《论语》说: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 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阳货就送上一只熟得小猪使孔子不能推脱。孔子趁阳货不在家时去回拜他。没想到两人在半路碰上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对你说。”他说:“你有治国的才能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说得上仁德吗?”孔子说:“说不上。”“你想成就大事却屡屡错失良机,可以说得上聪明吗?”孔子说:“说不上。” 阳货说:“岁月一天天过去,时间不等人啊!”孔子说:“嗯,我就去做官吧!”
 
阳货是做过坏事的人,尽管孔子讨厌他,最后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大哉孔子!
 
六,诚之是达于中庸的基本修为
 
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孔子说:“诚实是上天的法则。追求诚实的人,是要把诚实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就合中庸,不用思考就能领会中庸,不费力气就可以达到中庸,这就是圣人。追求诚实的人,是一旦认定正确的目标就不放弃的人。他会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清楚地辨析,认真地实行。没有学过的,学了还没到位,决不搁置;没有问过的,问了还不知道,绝不搁置;没有想到的,想了还没想通,决不搁置;没有辨析的,辨了还不明白,绝不搁置;没有践行的,践行了还不切实,绝不搁置。人家做一次我做一百次,人家做十次我做一千次。真能如此诚心,即使愚昧的人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刚强。”
 
诚所以为“天之道”,在于诚无偏无颇,无巧无饰,不虚不浮,不扬不抑,一切都以本来面目出现。人要做到中庸,心首先必须做到诚,故言“诚之”即令自己心达于诚,乃是达于中庸的基本修为。王阳明主张一切理均在心中,理即是心,心即是理,天人合一,诚就是天道的体现,亦是对天道的回归。王阳明谓“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传习录》)。所以要做到中庸,必修其心,让心做到诚。心若不诚,理念不能坚持,行事半途而废,一切都无从谈起。
 
尧曰:“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尧说:“舜啊,按照天定的顺序帝位就在你身上了,你要诚心执守中正。如果天下百姓陷于贫困,上天赐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
 
尧要舜执守中正,从政出以公心,还要舜诚心诚意为民服务,这是对舜的嘱咐,勉励,也是对舜的忠告。只有出以公心,行事才能执守中正,达到中庸。而要出以公心,首先必须心诚。心有旁骛,投机取巧,敷衍塞责,都不可能秉公办事也办不好事。
古今讲诚信二字,诚在前信在后,因为无诚即无信,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产物与表现。诚的重要,此亦可见。
 
七,努力做到中庸
 
中庸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种道德修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作为一种道德,他的境界至高无上啊,常人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
 
因为中庸这种道德,确实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礼记·中庸》)——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只能和狂狷之人交往。狂者志大激进,狷者无所作为。”
 
孔子说平时和他交往的人都不中庸,不是志大激进就是无所作为,使他很是无奈。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天下国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亮的刀刃可以踏过,中庸却不容易完全做到。
 
要完全做到中庸,确实很难。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君子之道即中庸之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即使并不聪明,也可以同君子一样有所了解。但它最高深的境界,就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中庸之道,但它最高深的境界,就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中庸一般的道理,常人也可以理解,能够做到,境界极高之处,圣人也难以通晓,难以达到,是因为小事情比较简单,大事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很难看准,很难把握。这是中庸难以达到一个重要原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礼记·中庸》)——孔子说:“中庸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人认识超过中庸,不聪明的人对中庸又无法理解。中庸之道难以明了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总是做得过分,不贤能的人又达不到。就像人人都要吃东西,很少有人能明白其中的味道。”
 
聪明和贤能的人对中庸的认识与践行常常过度,不聪明和不贤能的人对中庸的理解与践行总是不到位。这是中庸难以达到另一个原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礼记·中庸》)——孔子说:“遇事钻牛角尖,行为荒诞古怪,尽管后人有为其树碑立传的,但我绝不做种的人。君子遵循中庸之道,有人半途而废,我绝不会停止。君子按中庸之道行事,即使一生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真心实意,持之以恒,一般人很难做到,这是中庸难以达到的又一个原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孔子说:“人都说自己聪明,但在受到驱赶而落入网笼陷阱之中时,却没有人知道避开。人们都说自己很有智慧,但在选择了中庸之后,却不能守持一个月。”
 
都说自己聪明的人,实行中庸之道一个月也难以守持。但中庸总有人能够做到。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以适中的用在百姓身上。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舜就是一个用中庸之道治理国家治理得很好的人。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礼记·中庸》)——孔子说:“颜回为人处事,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牢记在心中,一刻也不忘记它。”
 
颜回也是一个谨守中庸之道的人。
中庸如果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意义就不是很大了。从上文知道,一般的中庸,常人也是可以做到的。但至少有两点必须切实做好: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乡下人向我提问,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就他的问题反问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直到把问题各个方面弄清楚了才告诉他。”
 
像孔子那样,做好调查研究,分析把握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找出问题产生的缘由。此其一。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问:“听到了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做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不能听到了就做’,冉求问‘听到了就做吗’,您回答说‘听到了就做’。我被弄糊涂了,冒昧地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畏缩,所以鼓励他向前;仲由好胜,所以要防止他冒进。”
 
像孔子那样,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做到恰到好处。此其二。
本文标题叫《认识中庸》。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既已认识就会在无形中付诸实践。故最后写七律一首结束本文,名之曰《实践中庸》:
 
人于社会自然同,法则遵循古曰中。
和合阴阳皆有度,探寻奥秘竟无穷。
岂唯圣哲方通达,谨以真诚启昧蒙。
最是两端忌偏执,过犹不及永铭胸。
 
于,与也。认识中庸,实践中庸,仁和并具,人心平体健,世繁荣安定,国长治久安矣。
(作者为本馆馆员)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蔡锷与袁世凯】谢本书2019年1期总115
下一篇:【五四风潮中的毛泽东与修业学校】曹威伟2019年2期总1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