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毛泽东论屈原】唐振南2016年3期总105
2016-10-24 14:57:3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屈原的精神气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色,既有儒家“仁学”、老子《道德经》,又有湖湘文化的刚毅和激情,是北方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结合点。这两者结合,催生了与日月同辉的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求索精神、独醒意识、高尚人格、刚正个性、坚持真理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毛泽东多次评论屈原是“天才诗人”、“天才歌手”、“伟大的爱国者”;他写的《离骚》是“骚体”的开源篇,为我国“骚体传统”奠定了基础;他“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的形象永远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一、屈原祖籍湖南汉寿县,汉寿是他的故乡。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楚辞》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湖湘文化情怀。
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约生于战国楚宣王30年(公元前340年——前278年)与楚王同宗,是楚武王之后。
关于屈原的出生地有16种说法。(注:《2015年屈原与楚辞文化研讨会综述》,见《云梦学刊》2015年第4期)。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籍贯与出生地一般来说是一致的。但对屈原来说,可能复杂些,他的父亲屈伯庸是楚国朝庭或地方的重要官员,住址可能性有多次变动,但也不能排除汉寿是屈原的诞生地。
毛泽东在1949年12月6日晚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曾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谈论中国文学,由《诗经》谈到《楚辞》,由北方文化谈到湖湘文化。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们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这里明确地指出“屈原生活过的地方”,“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是我的家乡”,是有依据的。
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认为:“观楚辞全志载:原与渔父问答者多有,皆影响不足评,惟武陵龙阳,有沧山、浪山及沧浪水,又有沧港市,沧浪乡,三闾港,屈原港,参而核之,最为有据。”龙阳,即今汉寿县,属常德(古代武陵)地区。说明屈原与渔父对话是在武陵龙阳,即今汉寿县。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封于屈地,以屈为姓氏。公元前704年楚国熊通自立为武王,开拓濮地,即现在的澧水、沅水流域。屈原的祖先楚武王在汉寿建有皇城。楚平王(公元前528——前516年)在白马湖畔筑有采菱城。楚襄王在临澧县九里建筑了特大的澧阳城,这些,都是屈原先辈留下来的古迹。自1949年以来,在湖南地区发拙出土的4000多座楚墓,主要集中在长沙和常德(武陵)地区,说明古代武陵地区(包括汉寿、临澧等县),是屈氏世代聚居地。楚国被秦国灭亡后,有五六百王室成员隐居武陵龙阳的鹿溪,恢复熊姓。现在汉寿县丰家铺乡的鹿溪,仍聚居着熊姓。
再从屈原的作品记载的草木、风俗、风土人情、神话故事、历史陈迹观测,表明屈原与西洞庭湖湿地有不解之缘——故乡之缘,故乡之情。《离骚》里记载的香草、名花、树木,有上十种繁殖于洞庭湖周边数十县,其中白芷、秋兰,澧水、沅水流域遍地皆有。屈原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有对白芷、秋兰的赞美,都有以白芷、秋兰对自己美德的比喻。〈天问〉一篇,虽然是作于第一次流放汉北时的作品,但仍有湖湘民间神话传说的反映。首先由开辟天地的神话引出对整个神话体系的怀疑,而开辟天地的神话,显然与楚帛书所展示的神话体系一致,反映了湖湘地区的原始神话体系。《九歌》是屈原依据楚国南部民间长期流传的祭祀赍歌,加工改写而成的一组祭祀诗篇,约作于楚怀王11年前后。当时屈原被楚怀王重用、信任。创作目的是求神降福,战胜秦军。“九”是表示多数,〈九歌〉的篇数不是九,而是十一。〈九歌〉的第一首〈东皇太一〉是通祀之歌,即迎神曲;最后一首〈礼魂〉是送神曲。中间九首歌各祭祀一位神灵,共祀九位。《湘君》、《湘夫人》是以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舜帝的两个妃子为题材。娥皇、女英听到舜帝死在九疑山,特从家里赶来奔丧,行至洞庭湖的君山,面对渺渺茫茫的洞庭湖无法渡过,相抱哭泣,泪水落在竹子上,留下了“斑竹一支千滴泪”的典故。她们痛哭无策,投湖自尽,化为水神,众称“湘灵”。《九歌·湘夫人》有“帝子降兮北渚”一语,即指娥皇、女英降于洞庭湖北岸。《九歌》通过赞美神祗,以祈求神的庇佑,保佑楚国战胜秦国,同时,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子孙繁衍的要求,对农业丰收的企盼。这些祭祀神灵的歌曲,至今在汉寿、汩罗、湘阴、宁乡、益阳的农村丧礼中,道士们还在歌唱呀!所以,《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记载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信仰,是屈原对故乡民间风俗、神话、信仰的写照,是楚文化的特色,是浪漫主义的诗篇。
楚国时期湖南居民有相信灵魂之说。他们认为灵魂可以不死,可以脱离人的肉体,游离于他处,当人们重病或死后,往往就是这样。于是,民间产生了招魂的习俗,人们请来巫师,巫师通过一种神秘的仪式,如咒语、歌曲、跳舞等,便可以招回走失的游魂。〈楚词〉中的《招魂》,是屈原流放湖南期间的作品,是为楚怀王招魂。诗人借用招魂的形式,抒发了返回郢都的强烈愿望和永不离开故国的忠贞不渝的情怀。〈大招〉也是为楚怀王招魂,重在陈述诗人的美政理想,以此激励亡魂归来,并希望楚怀王效法禹、汤、文王的治国理念。“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之语,就是一篇巫师招魂的咒语。这种招魂的习俗,直至近代仍广泛流行于湖南民间,张家界的传统剧《赶尸》,就是招魂。
落叶归根,也是湖湘自古以来传承的民俗。屈原第二次流放到湖南,是从武昌出发,至岳阳后弃马登舟,由水路经洞庭湖溯沅水西行,一直到达湘西辰溪、溆浦等地,转而又经沅水回到洞庭湖;再溯湘水,经长沙,南登南岳,上九疑山,向舜帝(重华)陈述自己的人格修养、理想美政和遭到奸臣的谗言迫害,楚王失信,诚请舜帝(重华)指引、导航,如何使楚怀王觉醒,重新施行他的美政;然后,由神龙引路,腾云驾雾,到达昆仑山,上到天宫,见到玉皇大帝……再回到人间,向诸神求索,再经岳阳、洞庭湖、汉寿、汩罗。然而,理想依然无法实现,国家危机日甚,楚怀王听信靳尚的“联秦拒齐”的外交决策,入秦谈判,被扣留,囚死秦国。屈原闻讯,悲痛至极,乃于公元前278年(另说是公元前277年)农历五月初五,自沉于湘江支流——汩罗江中。

二、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楚辞》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湖湘文化情怀。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楚怀王(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对内主张政治改革,选贤任能,非理不从,非善不用,修明法度,革除弊政,反对贪污受贿,发展生产,富国利民;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强兵御敌。如他在《离骚》诗词中所言“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被赞称为“美政”。当时的形势是:战国七雄:韩、赵、魏、燕、齐、楚、秦,以楚、秦最强,楚秦势均力敌。屈原主张以楚齐联盟为主,联络韩、赵、魏、燕,对抗秦国,称为“合纵”。秦国宰相张仪主张秦国串联各国共同对付楚国,实行天下统一大业,史称“连横”。他针对屈原的“联齐拒秦”策略,全力破坏楚齐关系。楚国上官大夫靳尚接受秦国说客张仪的金钱贿赂,通过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刮枕头风,促使楚怀王确立“联秦拒齐”的对外决策,拒绝了屈原的“联齐拒秦”的合纵主张。随后,屈原又遭上官大夫靳尚的谗毁,使怀王失信,放逐汉北。在流放汉北期间,屈原作有《天问》、《惜诵》、〈抽思》、〈思美人》、《大招》、《卜居》等诗篇,对楚怀王抱有幻想,希望他回心转意,继续贯彻屈原的“美政”和“联齐拒秦”的决策。屈原从汉北招回后,担任三闾大夫,管理屈、景、昭氏王族事务和贵族子女的教育。在这期间屈原再次向楚怀王进谏,并阻止楚怀王前往秦国赴约。楚怀王仍然没有听取屈原的意见,一去不复返,被秦国扣压,客死于秦。可是楚怀王的继承者楚顷襄王仍然执迷不悟,排斥屈原,并轻信令尹子兰等人的陷害,将屈原第二次流放到湖南,展转沅、澧、湘水流域各地达十年。
在第二次流放期间,屈原沿途考察民情风俗,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悲惨命运,写下了《离骚》、《九歌》、〈涉江〉、《远游》、《招魂》、《哀郢》、《渔父》、《昔往日》、《怀沙》、《悲回风》等大批不朽鸿篇巨著。这些作品,汇编在〈楚辞〉内。
《楚辞》是西汉刘向汇编的,是以屈原的著作为主,收集了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等诗词,再加上贾谊、宋玉对屈原的怀念诗词。宋代大诗人大文学家苏轼说:“楚辞前无古,后无今……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屈原是苏轼唯一的敬仰慕名者。毛泽东喜欢《楚辞》,不仅因为《楚辞》质朴,有文采,更因为《楚辞》具有人民性,有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楚辞》中的离骚》所抒发的感情,如“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楚怀王、楚顷襄王高高在上,不了解人民的痛苦。他决心去寻找说服他们的理由,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乡国故土观念是很浓厚的,是以民为本,爱民恤民、为民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是实事求是,上下求索与独醒意识,独立人格的统一,是坚持真理、坚守信念为真理而献身的统一。毛泽东对屈原以民为本,爱国爱民的高尚人格产生了共鸣。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律:忆重庆谈判》,其中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表达了他为救国救民,不畏艰难险阻的思想境界。当时党内外都担心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冒险。毛泽东回应,为了人民,为了和平,赴汤蹈火,也无所畏惧。
早在1918年,毛泽东在〈送纵宇一郎东行〉的诗词里,自豪地说:“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表达他对屈原、贾谊为代表的人杰地灵的湘楚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继承和仰慕,肯定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毛泽东〈送纵宇一郎东行〉是写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去日本留学的七言古风。后来罗章龙写诗纪事,回忆他和毛泽东多次见面,讨论屈原、贾谊的诗赋,“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说明他们对贾谊的〈治安策〉,屈原的〈离骚〉都是喜欢阅读、研究、讨论的作品。
1919年8月4日毛泽东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撰写的《本会总记》,收录了当年在湖南学生中流行的一首充溢豪情壮志的歌曲:“大哉湖南,衡岳齐天,洞庭云梦广。沅有芷兮澧有兰,无限发群芳,风强俗劲,人才斗量,百战声威壮。湘军英武安天下,我辈是豪强。听军歌淋漓悲壮,旌旗尽飞扬。宛然是,枪林弹雨,血战沙场样。军国精神,湖湘子弟,文明新气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646页)这首歌借用了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九歌·湘夫人》见《楚辞》第34页),颂扬了从屈原到五四运动的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最早最初源头,屈原是楚文化的代表,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
毛泽东一生喜爱〈楚辞〉。解放后每次外出都要带上〈楚辞〉。1957年毛泽东集中时间阅读了《楚词》和朱熹《楚词集注》、王船山《楚词通释》。1958年1月18日凌晨一点,毛泽东在广西南宁突遇国民党的飞机向南宁方向飞来,警卫人员要求他到防空洞去以保安全,他却泰然处之,聚精地阅读〈楚辞〉。毛泽东说:“楚词》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注:1951年7月7日在中南海同周世钊的谈话)这个“价值”在于《楚辞》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具有鲜明的爱国情怀和民主色彩。
毛泽东多次向国内外朋友讲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诗人,天才歌手,“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50年他向世界文化名人评选委员会推荐屈原的《楚辞》,特别介绍了〈离骚〉的文学价值,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篇,我们是他的继承者。1953年屈原被评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文化名人评议委员会成员、苏联学者费德林公正地说:“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诗歌是全人类的财富。”(注:转引《云梦学刊》2015年第6期第57页)
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接着又向客人介绍:“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1700多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旧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吃棕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让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屈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对于屈原这种爱国爱民思想,不是人们容易理解,得到公认。毛泽东与费德林谈话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屈原的功勋并不是马上得到人们的承认。那是后来过了不少日子,诗人的品格才充分显示出来,他的形象才真正高大起来。屈原是喝的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一杯甜酒。诗歌像其他创作一样,是一种精神创造。”(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第16)屈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能与“日月争辉”的精神财富。

三、〈离骚〉是“骚体”的开源篇,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赋
屈原在我国历史上是最有名的诗人。唐朝有45位诗人,撰有75首诗词,讴歌屈原。
 屈原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是《离骚》。二千多年来被尊重为“可与日月争光”的杰作。
毛泽东最喜欢阅读《离骚》这篇诗词,一生不知读了多少遍。1958年他给江青信:“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注:1958年1月12日致江青信)“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注:1958年1月16日在南宁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因为《离骚》和〈老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的文学著作,而〈离骚〉是文学史上“骚体”的开源篇,为我国“诗骚传统”奠定了基础。
1959年8月16日,毛泽东印发枚乘〈七发〉一文批注:“这是骚体流裔,而有所创发。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赋,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在“骚体”中,“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注:1959年8月14日《关于枚乘七发》)从宋玉、景差、贾谊、枚乘、李白、李贺、李商隐、王勃、辛弃疾……直到毛泽东,都传承了屈原开创的“骚体”。
毛泽东第一次读屈原的名著《离骚》是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最早最完整的手迹《讲堂录》,工工整整抄录了《离骚》和《九歌》全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在流放湖南沅水、湘水流域时期写的,是一首自叙政治遭遇和心灵求索的长篇自传抒情诗。〈离骚〉集中概括了屈原的政治观点和理想,概括了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概括了他对昏君统治下的腐朽政治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斗争意识和人格完善意识。“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人格、志向、爱国、爱民情怀。他漫游天上人间,寻找志同道合者,但遍游四方,没有找到志气相投者。于是,脑海里闪出“聊假日以娱乐”,消忧欢娱的错觉,随即俯视人寰,“忽临睨夫故乡”,又不忍心离开生我育我的祖国故土。既然“国无人莫我知兮”,就只有遵循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地走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投江自尽。在此表达过程中,《离骚》给我们展示出一位光辉的主人翁形象——忠君、爱国、爱民,敢于向楚怀王直言进谏,乃至批评。忠君与爱国的统一,忠君与直谏讷言的统一,是屈原爱国思想的特色。表里如一的忠臣,却遭到奸臣的诬陷、打击、流放,仍“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毛泽东崇敬屈原和热爱《离骚》之所在。
《离骚》诗词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回顾。回顾自己的治国抱负、和遭遇。人生的志向和追求各有不同,屈原忠于楚国,廉洁自律,不畏谗言,即使把他压成粉末,其心不变。可是楚怀王朝信而暮改,不守信用,不察民心,偏听奸臣谗言,排斥忠臣,是地地道道的昏君。屈原孤独,遭到流放,也不苟合容忍。第二个层次是“神游”求索。在这层次中,诗人借助瑰奇的想象和绚烂的神话,把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贯穿一条基本线索,即宣扬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无论在现实世界中遭受到多大的打击,那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丝毫没有减退。第三个层次是矛盾。他经历各种坎坷求教,得出一个结论:志不同,道不合,“美政”无法实现,前途无望。在这状况下,他借助两个巫祝的不同劝告,抒发自己的矛盾心理:灵氛劝离,到齐国去工作,就可贯彻“合纵拒秦”的主张,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巫咸劝留,继续留在楚国寻找志同道合者,继续推行联齐拒秦的外交决策。他再三独立思考:“不能不离,又不能离”。远走高飞,到齐国去可以实现自己的美政,但又不能不顾楚国的沉沦,人民的痛苦。在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境界。“国无人莫我知兮”,国中没有贤人了解我啊,又没有明白的君主和忠臣与我一道来实施我的政治主张。在这无路可走的政局下,“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惟有以彭咸为典范,追随彭咸的精神,沉沙自尽,以表明报国心志和崇高人格。(注:彭咸战国初期的哲学家,庄子的老师,是一位握有真理,坚持原则,勇于自我牺牲的哲人。)
〈离骚》充满美妙的梦想;毛泽东也是伟大、丰富的梦想家。毛泽东在1958年反复阅读《离骚》,介绍、推荐《离骚》,也许是出于对人民公社充满美妙远景的幻想,体现在他为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增写的几段文字内。他的诗词:“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注:《七律·答友人》)展现他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浪漫主义,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了。文学上的浪漫主义,从本质上说,也应来源于现实主义。

四、《楚辞》、《离骚》对腐败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
1961年秋,毛泽东赋诗一首《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这是颂歌屈原的战斗精神和高尚坚贞人格的诗词。毛泽东把《楚辞》《离
骚》比作“杀人刀”,是投向“艾萧”一类奸臣败类的匕首。人们记得,在这期间,毛泽东曾把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比作刀子,怒斥苏联赫鲁晓夫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斯大林这把刀子丢掉了,把列宁这把刀子也抛弃得差不多了。在这里,毛泽东批评了昏君楚怀王朝令夕改,不守信义,楚顷襄王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就是丢掉了剌向奸臣败类的刀子。叹惜屈原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明君,正直贤德之士太少。楚国的贵族就像“艾萧”这种臭哄哄的植物,他们虽然腐败、贪婪,但势力却很强大,侵占了“椒兰”式的贤能人士的生存空间。屈原理想政治的不可改变和不可妥协的生活态度,只能是以死抗争。“一跃冲向万里涛”,生动地描绘了屈原抗争的精神面貌。在毛泽东的笔下,屈原不再是“形呤泽畔,容颜枯槁”的悲愁形象,而是坚强勇猛的战士,敢于以身殉国的勇士。毛泽东从政治的角度对屈原性格、理想的发掘,使这首咏史诗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远远超越了汉代贾谊以来所有赞美屈原的诗词。
“年少峥嵘屈贾才”,屈原与贾谊,在毛泽东的心眼里都是历史上极有才华的人物,而且都在青少年时期就有政治头脑。毛泽东写的《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盛赞贾谊少年得志,卓越豪迈,是国家栋梁之材,他的《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策略和改革制度的主张,好比一个统军韬略,能够指挥百万大军,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才能。可惜还未进入权力中心,便遭到谗毁排挤,只得出任闲职,在长江沙担任梁王的老师。在闲职任内又命运不济,遇上梁王堕马而亡的意外事故,职任所在,愧疚忧伤,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千古同惜长沙傅”,对于贾谊的早逝,作者深为痛惜。
贾谊曾对屈原投江殉国的选择不以为然,认为与其如此,不如独善其身,做一个隐士。但他自己却始终未能摆脱梁王堕马而死的阴影,终于忧伤而亡。从实质看,这同屈原的投江并无区别,还是步了屈原的后尘。特别是他们的政治命运,都是因谗遭贬,壮志未酬。故毛泽东写完《七律·咏贾谊》后,又呤有《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作者痛惜贾谊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五、屈原的形象永远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毛泽东最敬佩屈原修身洁行的人格;最敬慕屈原“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最敬仰屈原对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最敬爱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最重视《离骚》的思想性,批判“君恶”,倡导民主。《离骚》通篇主旨:“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呼吁改革,希望楚国联络齐、韩、赵、魏、燕国,组成“合纵”阵营,统一华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由于屈原被谗害、流放,他的内外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统一华厦的大业落到了秦国——秦始皇的头上了。
郭沫若曾评论屈原的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说:“楚人是把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由楚所产生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永远存在的。”
 毛泽东很赞赏郭沫若的评论,还说:“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歌手,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橘颂》是屈原的早年作品,是一首咏物诗。《橘颂》通篇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生来就适应楚国南部的水土;“深固难徙”,根深蒂固难以移植到他处。绿色的叶子白白的花,累累的枝条锐利的剌,滚圆的果实,赤黄的皮肤洁白的瓤,表里如一与君子同质。诗人是以咏物言志,说他从小就有志向,而且是“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心胸开阔,无庸俗要求;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固守信念,坚贞不屈。怀抱远大理想,追求高尚人格,坚守爱国爱乡情怀,忠君与爱国爱乡的统一,“受命不迁”与忠心直谏,敢于批评楚怀王楚顷襄王误国的统一。“苏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宁溘死以流亡”,也不苟合容忍,是屈原人格,屈原精神的精华。
《渔父》一诗,是写屈原与汉寿一位渔父的对话。渔父实际上是一位隐士。隐士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隐士又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你何不掘起泥水助长浊流?世人都喝得醉醺醺,你何不也去与世人同醉?为什么要与众不同,苦思冥想,真言直谏?这不是自己放逐自身吗?屈原清澈地回复:一个人刚刚洗过头,一定要弹掉帽子上的灰土,刚刚洗过澡一定要抖去衣服上的尘埃。怎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外来尘埃的玷辱呢!我“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种独醒精神,为捍卫真理不惜牺牲的精神,在那天子式微,官宦贪婪,诸侯竟雄,世道溷浊的时代,极为难能可贵。
毛泽东很欣赏屈原的“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不随波逐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的独醒精神、高贵品德。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抄录屈原的离骚、《九歌》,就在这些句子旁重点圈点,在讲堂录》中予以发挥:“有雷同性,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他的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其源头很可能来源于屈原的《橘颂》与《渔父》。
《天问》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词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一直问到动植物,石头、流水,珍禽异兽,神话传说,乃至圣贤豪杰,凶神恶煞,治乱兴衰,唐、虞、夏、商、周各代的传说,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探索精神。〈天问〉总计提出了154个问题。毛泽东说:“屈原的《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注: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的谈话)“屈原写过《天问》,过了一千年才有柳宗元写《天对》。”(1965年6月20日在上海同刘大杰的谈话)至今《天问》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答。毛泽东对屈原这种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赞叹不已!而且把这种探索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远游〉,是屈原神游天地的作品,是屈原忧患现实的悲愤诗。〈远游〉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游仙诗”的先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灵气。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游仙诗”,《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答友人〉就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词。《离骚》、《九歌》、《天问》、《远游》、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充满浪漫激情,奇异想象,描叙多采多姿的神话传说。〈离骚〉、〈九歌〉、《天问》、《远游》运用超现实的材料,驾驭云霓龙凤,驱动日月风雷,有时到了天堂,有时回到古代,有时登上世界屋顶,有时又沉潜到洞庭湖的水底,有时在天边抚摸着慧星,有时在飘渺的地方和女神谈恋爱……。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答友人〉这两首诗遥承了这些词曲的风华。
屈原的不朽诗赋,大多是他两次流放期间写的。毛泽东如此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党的文宪)1994年第5期)毛泽东多次列举屈原、孙武、司马迁……遭受打击后,写出了《离骚》、《孙子兵法》、《史记》等不朽著作,启发年轻有为者不要怕受挫折,要多下基层,接触实践,就会大有可为,前途光明。(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屈原 毛泽东

上一篇:【宋末潭州之役与湖南刚毅民风的提升】陈书良2016年2期总104
下一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述略】王治来2016年3期总1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