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谭门虎女“陈家妹”】陈扬桂2020年1期总119
2020-04-17 21:20:32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
她是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的孙女,却又是开国大将陈赓的“妹妹”;她是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的夫人刘英的入党介绍人,却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她是王明集团干将夏曦的妻子,而且是王明自诩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一员,却冤死在王明集团的屠刀之下。她是女儿身,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男人名——谭国辅。
 
将门虎女
谭国辅,字柳青,化名陈淑贞、陈藻英,1908年生于湖南省隆回县鸭田乡福田村。她的祖父谭人凤、伯父谭一鸿和父亲谭二式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会员。
谭二式新婚不久就离家外出。当他再踏进家门的时候,开门迎接他的妻子已经腆着一个大肚子了。二式在家没呆上几天,就一边叮嘱妻子好好保重身子,一边清理行装又要远去。妻子拉着他的衣角,含情脉脉地说:“你不能等到孩子出生了再走吗?”二式恋恋不舍地说:“不是我想走,父亲现在正在组织力量赴镇南关前线,我在家里哪里坐得住啊!”妻子见留不住丈夫,就说:“那你得先给孩子取个名吧。”二式想想说:“就叫谭国辅吧!”妻子说:“这是个男孩名,要是生个女孩呢?”二式说:“女孩也叫国辅,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做国家的辅弼之才。”
谭二式离家不久,国辅就出生了,祖父、伯父和父亲都在外闹革命,幼小的她就跟母亲经常生活在恐怖之中。才三岁多一点,母亲就去世了,而父亲又不在家,她便被寄养在亲戚家中。
在她五岁那年,为了逃避袁世凯势力的通缉,她跟随祖父去日本避难,饱受了异国飘零之苦。当风声过后,祖父又悄悄地带着她等亲人回国,定居上海。这段时间,祖父在从事革命活动之余,教她识字读书,过上了一段比较安定的日子。可是在她还只有八九岁的时候,年方29岁的父亲谭二式,在资江岸边联络南方革命力量时,不幸失足掉入河中,旁人见他身上穿的是北军衣服,不仅不相施救,反而用竹篙打他,使他丧身于滔滔江水之中。父母双亡后,谭国辅完全成了祖父的身后“尾巴”和掌上明珠,无论去哪里,祖父都把她带在身边。她跟随祖父南北奔走,耳濡目染了祖父的革命思想和顽强意志,养成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敢做敢当的英雄气概。
谭国辅长到十二岁时,也就是她刚到长沙周南女校读书的那一年,祖父也去世了。这以后只过了三年,谭家唯一成年男子,他的伯父谭一鸿因病离开了人世。偌大的一家子,只剩下继祖母、伯母和继母三个年轻寡妇和一个比她还年幼的姑姑谭德顺,再就是一大串堂弟堂妹。因为常年跟随在祖父的身边,相对见多识广的她就成了这个家庭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家中大小事情,长辈们常跟她商量决定。然而,她不想像贾探春那样,做“脂粉队里的英雄”,去振兴自己的那个小家,她要继承祖父辈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为民族解放、中华强盛而献身。
 
投身革命
谭国辅要继承祖父辈的遗志,投身革命事业的想法,得到了这个革命家庭各位长辈的理解和支持。她在协助长辈们把家里安顿下来后,于1925年,把自己的学藉从周南女校转入徐特立主办的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一到女师,她就投身革命洪流,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不断得到锻炼和考验,迅速成长为长沙早期青年运动的骨干,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女师的第一批党员。在党内,她担任支部书记,介绍了比她大三岁的同学刘英入党。刘英后来去延安革命,成为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的终身伴侣。
这年夏天,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领导和组织好这场工人运动,她与湖南第一纱厂工运骨干、邵阳老乡邹建武等人,以炮坪巷迎勋旅社作为工运组织的办公地点,经常在这里进行秘密活动。一天,她正在和工人骨干秘密集会时,反动军警突然包围迎勋旅社,将她和邹建武等逮捕入狱。经亲友多方奔走营救,才得以获释出狱。6月下旬,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派她和邹建武到锡矿山开展工人运动。谭国辅和同志们一道组建了“锡矿山雪耻会”,自己出任宣传股主任,带领宣传股的同志到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登台演讲,使反帝爱国思想深入人心。在她等人的组织下,锡矿山各界三万余人集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声援青、沪工人革命斗争。当锡矿山雪耻会的活动告一段落后,7月中旬,她奉命离开锡矿山,到新化县城组织暑期平民学校,向学员宣讲革命道理,深受学员欢迎。
1926年4月,谭国辅当选为共青团湖南区委执行委员,负责妇运工作。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谭国辅也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她负责妇运工作期间,以湖南女界联合会的名义邀请省总工会和省农协会的代表举行联谊会,声讨反动势力的倒行逆施。一年之后,中国工农革命运动跌入低潮,反动当局派人来谭国辅的住处搜捕,正碰上她从外面回来,她发现敌人还并不认识她,便机智勇敢地先发制人,大声呵斥道:“瞎了你们的狗眼,我是谭国辅?!”在敌人还没有弄清个究竟的时候,她趁机逃脱了拘捕。这以后,她不能公开活动了,便告别家人,转入了党的地下斗争。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弟弟谭壮、妹妹谭英也先后参加了革命。
1928年,党组织选派她去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在这里,她认识了同学夏曦。两年的同窗生涯,她与夏曦结下了革命友情。毕业后,她与夏曦等人回到上海开展革命活动,后结婚成为夫妻。在莫斯科学习期间,谭国辅思想活跃,与夏曦一道参加了王明组织的讨论会,是当事人柳溥庆黑色笔记本上所记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成员之一。
 
陈赓“妹妹”
正在新婚宴尔之时,组织安排谭国辅去湘赣苏区工作。不久,根据党的指示,她又回到上海,化名陈藻英,以陈赓“妹妹”的公开身份,协助开国大将陈赓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大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陈藻英不顾生命危险,和她的“哥哥”密切配合,与国民党特务和英、法等国租界的巡捕房巧妙周旋。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刚刚治好了腿上的枪伤,党中央就决定派他去江西中央红色区域工作。3月24日,也就是他奉命出发的前一天,不幸因叛徒出卖,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当天下午, 陈藻英去探视“哥哥”陈赓时,也被埋伏在这里的敌人逮捕。
陈赓和陈藻英被捕后,法官、国民党部代表和捕房律师进行了现场指认。陈赓说他和“妹妹”陈藻英刚从东三省回来不久,正在找职业。这时,一个叛徒跳出来说他认识陈赓,并且说与陈赓在共产党内共过事。辩护律师也同时拿出了陈藻英与陈赓毫无兄妹关系的证据。国民党当局最终认定陈赓是共产党的军长,陈藻英是女共产党员谭国辅,决定把他们押解到南京去。敌人在抓捕他们时,因为知道他俩都武艺高强,生怕他们半路上逃走了,就拿来一条铁链子,把谭国辅和陈赓锁在一起,送上一辆戒备森严的铁闷子车。
4月1日傍晚,上海闸北火车站戒备森严。大约8点时分,手铐脚镣的陈赓和谭国辅从铁闷子车上从容走下,随即被押进了前往南京的列车上。到了车上,敌人再次用铁锁链把陈赓和谭国辅锁在一起。一路上,两人同声高唱《国际歌》。押运的特务虽然痛恨他们唱革命歌曲,但考虑一个是中共高官,一个巾帼英雄,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只能在一旁干瞪眼。
在南京,蒋介石派来的心腹出面拉拢收买、威逼利诱陈赓“兄妹”, 却没有一点收获。蒋介石立即命令把陈赓“兄妹”押到南昌,他要亲自“招安”陈赓。尽管他装出一副“报恩”的面孔,假惺惺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嘛,我是个知恩必报的人,只要你肯过来,愿意带兵,我马上给你个军长,不愿意带兵嘛,我可以给你个特务总队长干。你妹妹,我也会给她一个妥善的安排。”陈赓“兄妹”就是不上他的圈套。最终,在党组织千方百计的营救和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的交涉下,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只得将陈赓、谭国辅释放了。
 
祸生肘腋
由于地下组织的暴露,出狱后,陈赓和谭国辅的“兄妹”关系再也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了,党组织安排陈赓去了江西瑞金,把谭国辅派到东北工作,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在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北大荒,南方出生长大的谭国辅,克服生活上的诸多不习惯,顽强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
然而,就在谭国辅等中共满洲里省委的同志艰苦卓绝地开展革命斗争之时,一起飞来横祸生于肘腋之间。在党内一步登天,从一名普通党员进入政治局,进而窃据中央主要领导岗位的王明,把谭国辅等同志调往莫斯科。谁知,把这批同志弄去莫斯科,完全是王明设下的阴谋,是与苏共肃反扩大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同志在莫斯科表面上是参加共产国际的学习培训,实际上是接受审判。
文革之初,康生妄言,“二十八个半”没一个好人。事实上,“二十八个半”并非青一色王明路线的追随者,如沈泽民、秦邦宪(博古)等后来为革命事业光荣献身;张闻天、王稼祥、杨尚昆等是我党优秀领导人。同样,谭国辅也始终是坚定的革命者。正因此,当她的丈夫夏曦在国内红军中忠实地执行王明肃反路线,以肃反的名义大肆残杀红军将士之时,她却在异国他乡的莫斯科,遭受苏联肃反扩大化的残酷迫害,没完没了地接受苏联法官的审讯。面对种种高压逼供和长期的车轮战术,谭国辅精神承受不住了,她不得不向共产国际交代了自己的所谓“罪行”:“第一,我祖父是国民党元老,伯父和父亲都是国民党的骨干成员,我自己也参加过国民党。第二,我在上海时,与国民党要员有过多次接触,有时还很投机。”
苏联法官如获至宝,凭刑讯逼供得到的这点口供,就宣判谭国辅是国民党的间谍,应当立即执行死刑。
1937年,也就是她的丈夫夏曦在贵州溺水身亡的第二年,一个寒风刺骨的中午,在莫斯科刑场,年仅29岁的谭国辅,和同去莫斯科的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被王明集团以肃反、清理革命异己分子的名义杀害在异国的土地上。为了祖国的命运、民族的解放,谭国辅和她的父亲在同样的年龄,以不同的形式,同样屈死在自己人的手里,真是莫大的人生悲哀,惨痛的政治悲剧。
而今,谭国辅作为和杨开慧、向警予齐名的长沙女师三大巾帼英烈,其英名赫然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铭刻在共和国的石碑上,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者单位:邵阳市政协)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明代“靖难”功臣、成阳侯张武事略】汤锐2019年4期总118
下一篇:【失踪的罗庶丹】焦广2020年1期总1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