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世间已无虞逸夫】陈书良2013年1期总91
2015-01-03 21:09: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2012年12月,湖南省文史馆隆重举办了已故馆员、国学家、诗人、书法家虞逸夫先生遗墨展,展出虞老真、草、隶、篆各体作品共计约九十幅。是日冬阳煦煦,观者如堵,咸以为是近年少见之充满书卷气、境界高妙之书展

2012年12月,湖南省文史馆隆重举办了已故馆员、国学家、诗人、书法家虞逸夫先生遗墨展,展出虞老真、草、隶、篆各体作品共计约九十幅。是日冬阳煦煦,观者如堵,咸以为是近年少见之充满书卷气、境界高妙之书展。

虞逸夫(1915—2011),别号天逸老人、万有楼主。1915年生于江苏武进,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受教于钱名山、马一浮、章太炎、钱基博、陈天倪等著名学者,中岁坎坷,困辱半世,“拨乱反正”后得以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潜心文史研究,擅长文物考古、诗词书法,著有《鹿野堂诗稿》、《万有楼诗文集》等。
虞老于书法一道,学养颇深。他在童蒙时即不喜馆阁体,而且在钱名山先生指点下,究心书法源流,从甲骨、钟鼎、古籀到汉隶行草,无不攻习。进入晚年,他的金文、篆隶的功力更深,一反近世吴昌硕、何绍基书风,力求金文汉隶的历史韵味,无一笔故作偏侧,故求姿势,使人感到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浑然真气,冯其庸等专家认为“直逼汉人神髓”。他原本就有章草的基础,发为行草,则结合近世出土的魏晋简牍、帛书,笔锋转折处,使人感到古朴与流丽并存,开一代行草的新貌。
从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看,虞老“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行笔潇洒与古朴并存,流畅与凝重兼有,充分显示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位精研书学的学者,是一位渊雅的诗人、国学家。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在虞老精妙的书法作品间穿行,如同在时间隧道穿行,进入一种感情微醺的境界。虞老夙好因缘之学,细细想来,其实我与虞老有三种因缘。
一是我与虞老的女儿锡环初中同窗三年,故我称他为“虞伯伯”。记得是1961年,我与锡环到她家去,那时她家住长沙红墙巷。我记得当时是初冬晴日,虞老身着破旧,坐在街边的小椅子上,手执一卷,吟哦有声,直若无人。同学们都知道虞伯伯身陷缧绁二十几年,一生坎坷,但是没有亲眼见到一个身处艰难穷困之人还是这么热爱学习。老实说,当时虞老的形象使少年的我深感震撼。以后我也经历了很多打击,度过了很多人生厄运,老一辈学人那种“身处艰难气若虹”的形象始终鼓舞着我;这其中,就不时浮现红墙巷一角虞老的捧卷吟哦。
今天,我阅读虞老的《书展自序》,其中云:
虽居无长物,而耽书之结习犹存。于是磨残砖以为砚,束败絮以当笔,调红土以代墨,欣然重理其旧业。婆娑环堵之间,心旷不异于洞天。先试笔于板扉,遂尽污其四壁,泥水淋漓,点画狼籍。
读到这里,也就回忆起虞老的艰难岁月,戚然动容,不禁潸然泣下。

我与虞老的第二种因缘是忝为同门。
虞老在四十年代初避寇巴蜀。时一代大儒马一浮先生在重庆创办复性书院,刻经读经,士风大振。虞老入复性书院担任秘书,随马先生治学数年,学业大进。马先生曰:“惠书文辞、书法俱美,论诗甚有见地。……丽而有则,蔚然成家。……四言铭诗,尤有玄致。知其所存者益进于道矣。”
余生也晚,小子后学,于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师从吴林伯教授研治汉魏旧籍。吴师于四十年代曾在复性书院求学,是马一浮先生入室弟子。因此,我有幸算是马一浮大师的再传弟子了。
关于此种因缘,我在省文史馆集会中曾向虞老谈起过。虞老大粲,与我讲起很多当年复性书院的往事,特别是我在武汉大学读过的复性书院所刻书籍,并且与我“叙庚”,因先师小他四岁,他说:“那你得喊我师伯了!”说罢,莞尔一笑,银髯飞舞,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先师是1998年谢世的,虞老则是2011年谢世。我想,在天国,他们将会快谈“复性”往事的。

我与虞老的第三种因缘,就是同为文史馆员。虞老当然是老前辈,我则有幸于2006年入馆。入馆后,每年总有几次与虞老见面的机会,或聆听他讲学品艺德,或向他请教经史子集,每次都咳唾珠玉,令我们如沐春风。象虞老这样德高望重,学问精深而又书艺卓绝的馆员似乎以后难得出现了!一想到此,我就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向他请安,向他问学……
悲乎,悲乎!世间已无虞逸夫!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虞逸夫

上一篇:【寻常似瑟琴 风雪见情深——怀念省文史馆馆员吴容甫先生】谭解文2013年1期总91
下一篇:【东晋奇才罗含】甘建华2013年2期总9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