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左宗棠对枪炮与舰船的兴趣】陈其田原著 王纪卿译2013年3期总93
2015-01-03 09:08: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左宗棠所创福建船政学堂旧址一、早期兴趣 左宗棠对海防的兴趣是在鸦片战争中形成的,比曾国藩还要早。和曾国藩一样,他也参加了对抗太平军的军事行动。1852年秋,先于曾国藩,左宗棠开始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组建

左宗棠所创福建船政学堂旧址


一、早期兴趣

    左宗棠对海防的兴趣是在鸦片战争中形成的,比曾国藩还要早。和曾国藩一样,他也参加了对抗太平军的军事行动。1852年秋,先于曾国藩,左宗棠开始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组建本地民兵镇压盗匪,由于太平军从湖南省一穿而过,盗匪非常活跃。同年冬天,当太平军攻打江西时,这位未来的“儒将”鼓吹创建海军。他的提案通过张巡抚呈递给了皇帝。⑴在此不要忘记,左宗棠预先考虑到了1853年的曾国藩水师。⑵

    然而,左宗棠制造武器的实际工作直到两年后的1854年方才开始。张亮基的继任者湖南巡抚骆秉章在会城设立了一个制造局,为了造船铸炮。该局的经营交给了以左宗棠为首的一组官员。如上所述,他们没能雇用龚振麟,此后为了满足对火炮的急需,左宗棠发明了劈山炮。我们从左宗棠给刘蓉的一封信中得知他铸造了一百尊劈山炮以装备三板。⑶在评论劈

山炮时,曾国藩曾说:“尊处所铸劈山炮将有大用。”⑷这似乎是左宗棠铸炮的最初尝试。他在监管造船铸炮和练兵方面的业绩于1858年闻达于朝廷,他因此而受到应得的奖赏。⑸

二、充分认识到外国枪炮与汽船的重要性

左宗棠在1859年短暂地离职以后,于1860年奉上谕训练五千人增援安徽。这一切都是在曾国藩的总指挥下完成的。几个月后,左宗棠奉派前往形势危急的浙江;接着于1862年1月被任命为该省巡抚。不久他又于1863年升任闽浙总督,作为对他所立军功的报偿。1864年春,左宗棠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了杭州,锡封伯爵。

在浙江与太平军的作战是左宗棠事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首先,在1862至1863年,他在宁波、慈溪、绍兴、余姚和其他战役中得到了外国的援助。这种援助来自华尔、勒伯勒东和买忒勒等西方指挥官,来自外国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来自由外国军官训练和使用外国武器的英中部队与法中部队。这种西方兵法尤其是外国火器与汽船的演示,对我们的“儒将”影响深远,并通过他与其他主张改革的政治家,深远地影响了现代工业向中国的引进。

其次,浙江和福建两省是沿海省份,为发展海军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如前所述,这种

雄心可以回溯到左宗棠在湖南的那些岁月;但是由于内地在物资、财政和技术方面的限制,他无法满意地施展抱负。他在抵达浙江以后,不失时机地从事造船,并在船上装备使用外国弹药的外国武器。⑹这些舰船加入了他那显然是由广东船只构成的海军。他还利用了麾下的外国舰船。⑺

    他的这些尝试中最有意义的是汽船,那个时代的奇迹。1862年,他在几份奏疏中提到汽船的使用。他的一名重要僚属史致谔乘坐汽船从安庆前往上海,然后从定海经镇海抵达宁波,视察军情,并改良征税办法。⑻

    在给史致谔的几封信札中,左宗棠反复指示他将汽船用于快速汇款和运输粮食弹药;有一次,左宗棠询问通过李泰国购买汽船是否有减价的可能性。⑼

    1862年7月12日的一份奏疏向朝廷报告:用汽船运送部队的费用太高,他因财政窘迫而无力负担。⑽同年秋季,他通过美国军官法尔师德(法尔思德上校)的帮助雇用了四艘美国汽船,以清扫宁波与定海附近的广东海盗。七百多名海盗在战斗中被歼。结果是恢复了和平与秩序,商贸再现繁荣。⑾

    两年后,在1864年,又有两份奏疏提到左宗棠使用汽船。其中一份奏疏以很长的篇幅奏报:左宗棠通过福州的法国海关税务司美理登的帮助,雇用由外国船长指挥并有二十名外国水手的汽船“记花儿”号,在温州与台州的外海巡逻。这艘轮船接受中国官员的节制,与广东的大帆船合作,装备了洋炮,在各地几次击败了海盗船。⑿另一份奏疏记述了湖州之战,日意格与德克碑⒀这两位法国军官率外国大炮与汽船参与了这次战斗,这两人后来受左宗棠的委任建立了福州船政局。其中生动地描绘了左宗棠洋枪队发挥的作用。⒁

    左宗棠的官兵在1864至1865年的福建作战中更频繁地使用了汽船。1864年,左宗棠用汽船将三千五百人从宁波运到福州。厦门附近的海滨有一些汽轮巡逻,向太平军提供武器的外国人在这里被捕了。⒂军官们乘坐汽船旅行;⒃而李鸿章派往福建的部队于1865年夏天乘坐左宗棠安排的一艘汽轮返回上海。⒄

1865年,左宗棠任总督的闽浙两省有了几艘汽船。“长胜”号是一艘英国汽船,是1865年春天在海关税务司买忒勒帮助下购买的,其用途是防止外国人突破封锁线为漳州的太平军提供军火。⒅这艘汽船名义上归吴鸿源节制,但实际上的指挥者是一名船长和外国技术官。这艘船被用于从台湾运输稻谷。⒆另一艘汽船“靖海”号有一段更精彩的历史。此船原名“古董”号,于1865年进行走私时被俘获。船上换了新旗,船员换成了一批中国军官和水手,船长是外国人。这艘船被用于巡逻,并运输粮食与军火。后来此船被调至广州的海关。⒇福建的发展无可限量。在宁波,海军也拥有几艘汽船,由吴提督指挥。(21)

1866年,福建政府从上海买来了新汽船“华福宝”号,将之交给贝锦泉船长指挥,左宗棠邀请此人协助发展该省的海军。(22)

有了关于汽船的这些经历与关联,左宗棠对汽船已经了如指掌。1864年,他的道台提议派一名军官前往广州租借汽船在浙江沿海巡逻,他答复道:“出洋捕盗,轮船较宜,雇用与购买均无不可。惟同一轮船而有合用不合用之分,船上各炮位及应用各器械亦有良楛之别,非明于此者不能办也。衢游击虽颇明干,然于此事恐未能深知。候即咨两广督部堂、广东抚部院酌派能事员弁帮同照料,以期周妥。” (23)

三、制造汽船的意图

    左宗棠制造汽船的决心在1863年给史致谔的书信中有明确的表达。例如,他在第四封信中写道:“鄙意将来须仿造火轮,乃可语洋防耳。”其第十二封信中写道:“长久之计还须自造火轮。”其第十三封书信中写道:“毕竟沿海各郡长久之计,仍非仿制轮舟不可。”第十五封书信中写道:“火轮船总当刻意办理,由粗而精,不惜工本,无不成之事也。”(24)

于是在1864年进行了一次仿造汽船的试验。《年谱》中说,左宗棠找到日意格(25)与德克碑,让他们研究西式机器的制造,并在仿制一艘小汽船,在杭州西湖试航。(26)和曾国藩在前一年于安庆仿制的那艘小汽船一样,这次试验失败了;但详情不明。不过,左宗棠1866

年提议建立福州船政局的那份奏疏对于了解此事稍有帮助。他就早期的这次试验写道:

    前在杭州时,曾觅匠仿造小轮船,形模粗具,试之西湖,驶行不速。以示洋将德克碑、税务司日意格,据云大致不差,惟轮机须从西洋购觅,乃臻捷便。因出法国制船图册相示,并请代为监造,以西法传之中土。适发贼陷漳州,臣入闽督剿,未暇及也。(27)

左宗棠制造汽船的意图,在他于1864年11月3日动身前往福建时给朝廷所上的那份有关浙江事务的奏疏中也有所表达。他把此事当作他在浙江的未竟事宜。

至杭属及宁、绍、台、温滨海之区,海盗时有出没,水师直同虚设,船、炮全无。欲治洋盗以固海防,必造炮船以资军用。轮船、红单两式均不可废,仿造、雇驾两议非钱不行,一时筹措无从,不得不缓期以待。此治匪之事尚须妥为经理者也。(28)

和其他有志改革的政治家一样,左宗棠坚持把制造汽船当作国家自强的手段。这从他于1865年致总理衙门与李鸿章的书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在给总理衙门的信中强调说:“至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此项人断不可不罗致,此项钱断不可不打算,亦当及时竭力筹维。转瞬换约届期,须预为绸缪也。” (29)

在致李鸿章的书信中,左宗棠赞扬了汽轮的效率,并为中国没有足够的汽船而感到遗憾。他在对李鸿章承诺向福建派出援兵以对付太平军表达了感谢之后,提议道:

    由轮船直指厦门,取道最为径捷。自古东南用武,从海上出师者,莫不卓著奇功,况轮船尤为横海下濑所未有之奇乎?……漳水一带滨海之区,盗艘最多,而轮船、夹板亦复不少。正恐彼族利其所有,挈以扰害各处,而沿海一带不得解严。我无火轮之船,致彼族得居为奇货,为之奈何?思欲雇用轮船,杜其入海,又恐暗相连结,无益而更害之。未审沪上有无可雇之船?能否雇其船,而以劲旅千数百乘坐,为游击之师?弟于此实无把握,乞察度示知。看来海上之防,断宜准备也。(30)

所有这些言论表明,左宗棠对汽轮怀有强烈的兴趣。1865 年,他深信国家自强的办法就是建造汽船。这种信念很快导致他建立了著名的福州船政局。

注释

⑴ 《年谱》卷一第35页。

⑵ 《曾国藩》第15-16页。

⑶ 《年谱》卷二第4页;《书牍》卷二第26-27页。三板:指中国人设计的任何小船,而非中国大帆船。

⑷ 《曾文正公书札》(上海,1887)卷七第15页下栏。

⑸ 《年谱》卷二第27页。

⑹ 《奏稿》卷二第24页下栏及第37页上栏。

⑺ 《奏稿》卷六第38页下栏。

⑻ 《奏稿》卷二第26页上栏。

⑼ 见《阳湖史氏家藏左文襄公手札》(1907)。这是左宗棠写给史致谔的二十封书信的影印本,书页尚未编码。这些信只有五封出现于《左文襄公全集》。

⑽ 《奏稿》卷二第26页下栏。

⑾ 《奏稿》卷三第53页;又见卷九第46-47页。

⑿ 《奏稿》卷九第32-33页。

⒀ 关于日意格与德克碑的生平,请见亨利·科迪埃的《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860-1900》(巴黎,1901)卷一第215-218页及第251页的脚注。

⒁ 《奏稿》卷十第6-12页。

⒂ 《奏稿》卷十三第11页上栏。

⒃ 《奏稿》卷十三第41页下栏。

⒄ 《奏稿》卷十四第41页下栏。

⒅ 《书牍》卷八第45页。

⒆ 《咨札》第5页。

⒇ 《书牍》卷八第46页上栏;《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三十二第12页。

(21) 《书牍》卷七第24页上栏。

(22) 《奏稿》卷二十第73页。

(23) 《批札》卷一第26页。比较本丛书第二部第38页。曾国藩的委员购买了一艘无用的汽船。

(24) 《左文襄公手札》(书页尚未编码)。

(25) 《远东》,“日意格”(上海,1877);新丛书卷二第25页;《书牍》卷七第11页下栏。

(26) 《年谱》卷三第27页下栏。

(27) 《奏稿》卷十八第5页下栏至第6页上栏;《年谱》卷四第6页下栏。

(28) 《奏稿》卷十一第65页下栏。

(29)《书牍》卷七第26页上栏。

(30)《书牍》卷七第63页下栏。

(注:陈其田为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文系其1938年所著《左宗棠,中国现代造船厂和毛纺厂的先驱者》(英文版)的一部分,为忠实原作,保留原书注释)


链接: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互。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求是堂艺局之名是左宗棠起的,也是船政学堂的官定名称。左宗棠提出“一面开设学堂,延致熟习中外语言、文字洋师,教习英、法两国语言、文字、算法、画法,故曰求是堂艺局,挑选本地资性聪颖、粗通文字子弟入局肄习”。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职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在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本刊资料室)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左宗棠 舰船 枪炮

上一篇:【关于《汉英四书》的回忆】秦旭卿2013年3期总93
下一篇:【谢梅奴和他的毛主席《沁园春·雪》诗词组印】罗光磊2013年4期总9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