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之芙蓉山之我见】喻立新2013年1期总91
2015-01-02 12:44: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唐代杰出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之作,多年来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然而,诗中芙蓉山到底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除许多注家注释
唐代杰出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之作,多年来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然而,诗中“芙蓉山”到底在哪里? 一直众说纷纭。除许多注家注释此诗时说“芙蓉山,不详”外,也有福建闽侯县、广东曲江县、山东苍山县、湖南桂阳县和宁乡县等地的芙蓉山,见诸于刘长卿诗集关于这首诗的注本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其中宁乡县的芙蓉山往往指明“在今青山桥镇”。

然而据史书记载,宁乡境内有两座芙蓉山,以大、小而区分。小芙蓉山即今青山桥镇境内的芙蓉山,其名至今未变。大芙蓉山历史悠久却神秘消失,现不知其在何处。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找到了大芙蓉山的具体地位,认为刘诗中“芙蓉山”确在宁乡,但不是小芙蓉山,而是大芙蓉山。现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大家。

一、宁乡古代有座大芙蓉山

宁乡古代有一座大芙蓉山,现存多种县志均有记载,但民国时期已不知山处何方。成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民国·宁乡县志》曰:“《康熙志》云:(大芙蓉山)在大沩西南三十里,疑字误,而《乾隆志》沿之。《嘉庆志》乃更正之,云:南接大沩,界联安化。”[1]说明宁乡当时已无“大芙蓉山”其名。

《康熙志》是宁乡现存最早的县志,系清初著名学者陶汝鼐先生于顺治戊戌年(1658)开始编纂未竟,其子陶之典先生后来续稿而成。其关于大芙蓉山位置的记载确实值得怀疑,因为陶氏父子还编纂了《大沩山古密印寺志》(以下称《大沩山志》),该志说:“按图,(芙蓉)山隶古潭州之西三百六十里,与大沩相连,介在安、宁二邑地。”[2]两志说法互相矛盾,其中“按图”二字,透露出一个信息:陶氏父子没有到过芙蓉山。

其实大芙蓉山之名,清末依然存在。清末民初著名诗僧寄禅大师(八指头陀)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二十五年(1899)住持密印寺,曾多次游览芙蓉胜景,并留有许多诗作,如《纪游沩山芙蓉山》、《游芙蓉寺青龙峡三首》等。[3]所以后来《嘉庆志》更正《康熙志》关于大芙蓉山的位置记载是对的,其云:“(大芙蓉山)南接大沩,界联安化”可信。

《一统志》曰:“芙蓉山在大沩山西,接安化县界,旧名青阳山。”大沩山,又称沩山,是沩水的发源地。该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上始建于唐代的古刹密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祖庭。但在今人概念里,大沩山即“西接安化”,二者之间已无芙蓉山之位置。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存在历史误会?答案是后者,因为今人将大芙蓉山当作是大沩山的一部分。

《民国·宁乡县志》曰:“桂岩山脉既北行而东为沩山矣。又自安化入宁境,东北趋为核桃冲、陈家冲、水对冲诸山……水对冲东北,山势突高,达八千三百零八公尺,而图皆无名,殆即古青阳山,即大芙蓉山……山广大,盖其东半在宁乡,而西半在安化也。”[4]由此可见,宁乡古代的大芙蓉山,就是现在的城墙大山,即今城大林场所在之山。该山隶属于今黄材镇,北达关坳与桃江相接;东隔塅溪上游(即七毛里河)与猴公大山相望;南与大沩山以沩江为界;其山势向西延伸至安化境内。

大芙蓉山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佛教文化名山,隶属于沩山禅宗系统。山上有一个广化寺,是灵祐祖师的弟子志和禅师于唐元和(806—820)年间所创建。《大沩山志》记载:“考芙蓉之有广化,浮山之有崇福,并唐元和时创建。一开于祐祖之法嗣志和,一开于闲禅师之法嗣演教。是二山者,其初皆大沩分化之区也。”[5]又载:“(灵祐)以元和八年(813)八月十五日入沩,结草庵翳荟中……经于七载,绝无来者。”“考唐元和末,沩山始构,曰应禅”[6]所以广化寺的创建应该与密印寺同时,甚至可能还要早。

广化寺“历世相承,与沩山(密印寺)灯幢同时称盛。”宋神宗时,章惇开梅山。因沩山颖诠禅师说法劝谕梅王归降宋朝,梅王率众出降,章惇奏请“免密印、广化科徭”。颖诠禅师死后,后人在此建有其墓塔。[7]

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从1922年开始担任密印寺住持达十五年之久,但从其诗作等文汇中没有发现芙蓉山之记载。其后有许多长驻沩山的密印高僧,也尚未发现芙蓉山之名出现在他们的著作中。关于大芙蓉山之名神秘消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应与民国初期密印寺一场劫难有关。密印寺有很多僧田,出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张三元(1888—1920)就是其中的佃农之一。佃农与僧人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张三元从1914年开始,在佃农中组织“同心会”以对抗僧人,最后聚众于1918年3月9日火烧了密印寺。这次大火,寺内建筑等“悉成灰烬”,寺中和尚“以殉者不乏”,其余各散四方。第二年,仅“以僧抑凡留守寺址”,直到太虚担任住持,“稍建仓库、斋厨、杂屋”。[8]后来的和尚应是因大芙蓉山与大沩山紧紧相邻而当作是其一部分,于是大芙蓉之山名渐渐掩藏在历史的迷雾中。

二、大芙蓉山的历史比大沩山还悠久

大沩山风景优美,密印寺就是因此而修建。唐元和年间,司马头陀游历名山大川,来到了大沩山,发现大沩山奇峰耸立,飞瀑流浪,云雾飘渺。司马头陀惊诧于奇山奇水奇景,认为此处乃修行弘法的宝地,于是专程赶赴江西百丈山(今新奉县境内),告知怀海禅师。怀海禅师召来弟子灵祐说:“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9]灵祐谨遵师命,来到大沩山,修建了密印寺,创立了沩仰宗。

然而,大芙蓉山的历史比大沩山还要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是当地人的心中圣地。

沿芙蓉山脉东南而下,左有塅溪,右有沩水。两河奔腾下,相汇炭河里。1963年在炭河里发现了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即炭河里遗址。2001年至200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该处是建造于商代末期、主要运用于西周时期并独立于商周王朝之外的一处古城址。这一重大发现,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关于炭河里古城的主人,笔者在《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一文中进行过探讨,认为是我国南方远古时期的一个氏族部落集团——三苗。[10]三苗起源于九黎。据《国语?楚语下》说“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其意是三苗复兴了“九黎”的事业和历史传统。韦昭注《国语》此句云:“三苗,九黎之后也”,即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国语?楚语下》注:“九黎,蚩尤之徒也。”《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其他如《吕氏春秋?荡兵》、《尚书?吕刑》、陆德明《经典释义》引马融说等,也都称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三苗是我国三大人文始祖之一——蚩尤的后裔。

据《路史?蚩尤传》记载,蚩尤姓姜。而“姜,从羊”,所以古时炭河里遗址周边有许多山水地名冠之以“青羊”,当今的黄材过去就叫青羊镇;大芙蓉山原名青羊山(因古时“羊”、“阳”相通,故又称青阳山);青羊山下有一个青羊潭。[11]

远古时期,青羊山应是蚩尤后裔——三苗部落集团的神圣之山。1938年,古青羊山下出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1983年,又有一件稀世国宝——象纹大铜铙出土于此。二者出土地,相距仅250米。专家分析,这两件青铜器,应是三千多前的三苗人在此祭祀之后所埋藏的。祭祀之对象,应是青羊山。

关于青羊山又称芙蓉山的原因和时间,《康熙·宁乡县志》记载“大芙蓉山,一名青羊山……有寺曰‘芙蓉’,唐楷禅师道场也。”[12]前文已述说,志和禅师于唐元和(806—820)年间在大芙蓉山上创建了广化寺,从此芙蓉山隶属于沩山禅宗系统。所以唐楷禅师道场——芙蓉寺应建于广化寺之前,青羊山可能也因有芙蓉寺而又称芙蓉山。据《大沩山志》记载:大芙蓉山上有一个地方叫山羊岩,“距(广化)寺左五里。唐天宝间,有樵子见青羊宿其上。”[13]天宝系唐玄宗年号,将此典故记录在“芙蓉山”名下,说明该山当时已曰“芙蓉”。

三、刘长卿诗中“芙蓉山”就是大芙蓉山

刘长卿在长沙作了不少诗。如《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这首诗堪称唐诗精品。

据学者考证,刘长卿这首诗作于大历六年(771)春。从大历六年春至大历八年秋刘长卿曾出使湖南。[14]另有学者考证,“(大历)六年冬湖南有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应即此时作。”[15]所以刘长卿很可能在大历六年(771)冬游览过大芙蓉山。

大芙蓉山风景秀丽,“四山盘亘,奇峰森列,状若芙蓉”,南宋大儒张南轩曾慕名而去,留下了《大芙蓉峰》一诗:“上头壁立起千寻,下到群峰次第深。兀兀篮舆自吟咏,白云流水此时心。”[16]山上胜景众多,如青龙峡、眠云榻、纳瀑岩、仙木岭等。[17]《大沩山志》收录了几十首自唐代以来许多诗人咏赞芙蓉景色的诗词。清代著名诗僧八指头陀也有诗曰:“客来欲问沩山胜,手把芙蓉笑不言”,可见他眼里的芙蓉胜景应是整个大沩山区最美的。其作有“远屿寒凝翠,飞泉冷喷秋。黄花应识我,照影向清流”一诗,专为青龙峡写真。又吟有“水石澄禅寂,松萝绝世姿。眠云呼不起,倦鸟欲何之”之句,赞尽眠云榻的风姿。[18]

刘长卿的诗作中有“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之句,可见其以遍游湖南诸山为傲。刘长卿既然要“见尽湖南山”,作为当时湖南政治中心潭州(今长沙)附近的大芙蓉山焉能不来?更何况此山历史如此悠久,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刘长卿应该游过大芙蓉山。

刘长卿诗中带有地名者以湖南的为最多。其诗有《湘中纪行十首》,湖南各地的名山名水均有诗作。刘长卿浏览宁乡大芙蓉山后写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就完全可能。

其实,这个“完全可能”即为事实,因有史书作证。《同治·宁乡县志》录入了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9]证明诗中“芙蓉山”,至少在宁乡。《大沩山志》也收录了刘长卿这首诗,但诗题为《逢雪宿芙蓉》,[20]说明二者史源本有可能不同。但只要稍作分析,《大沩山志》明确指出了诗中“芙蓉山”就是大芙蓉山,刘长卿曾到此一游。

大芙蓉山与大沩山相连,刘长卿又是信佛之人,他是否问佛密印寺?按目前资料分析,没有这种可能!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但近百年来,学者对此多有考究,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此外还有它说。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几成定论。[21]然而据《大沩山志》记载:“(灵祐)以元和八年(813)八月十五日入沩”,如此说来,刘长卿去世二十多年后,灵祐和尚才开山于大沩。但后来大芙蓉山隶属于沩山禅宗系统,《大沩山志》收录刘长卿《逢雪宿芙蓉》一诗,借以说明大芙蓉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因此并无不妥。

四、一个关于小芙蓉山来历的传说

小芙蓉山位于今青山桥镇境内,《民国·宁乡县志》曰:“芙蓉庵,明建,在县西百五十里小芙蓉山。”并曰:“《嘉庆志》:古有七岁僧,每晨下山取火,顷刻即至……今称清安祖师。”[22]该山石奇、林茂、山峻、水秀。顶部有一开阔地带,约10余亩,现在建有一座寺院——普济寺,其前身应为芙蓉庵。寺前有良田阡陌,碧水清池。总之风景非常秀美!

为什么刘长卿诗中的“芙蓉山”不是小芙蓉山?因为该山称之“芙蓉”,源于传说刘长卿在此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

相传某年冬天的一天,刘长卿带着几名随从,沿沩江而上,来到大芙蓉山。在大芙蓉山上遭遇风雪被迫宿了一晚,一同留宿的还有一个当地采药的中年汉子。刘长卿听说楚江沿岸风景甚好,因今青山桥镇是沩江支流——楚江的发源地,于是下大芙蓉山后经今黄材、沙田转青山桥,走的是沿楚江而下再借沩江而返回的路线。走到一个地方,天色临晚,就借宿在当地一户农家。

这是一个贫穷人家,仅有几间简陋的茅屋,屋外地坪简单砌了一个围墙,围墙中间有一张柴门供人出进。当时农家的主人外出,刘长卿站在柴门之外独自观景。只见:降临的夜暮使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寒冷的天气使借宿农家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他随口呤出了一句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刚好随从叫他吃饭,打断了他的诗泉,竟无法接上满意的诗句。

夜深人静,一阵狗叫把刘长卿从睡梦中惊醒,同时还有柴门开启的声音。刘长卿侧耳一听:原来是主人冒着风雪归家门!他顿生灵感,诗接上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他忙起床记录该诗。

刘长卿起床,当然会惊动主人。两人一见,互相称奇。原来主人就是昨晚一同留宿大芙蓉山的那个中年汉子。刘长卿遂将诗题命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越传越广,也越传越响,后来人们将刘长卿所宿农家背后的这座山,称之为“小芙蓉山”。明代时,人们又在山上建了一个庵,称之为“芙蓉庵”。现因大芙蓉山现已改称城墙大山,小芙蓉山也就去了一个“小”字而直称芙蓉山。

当然,这仅是一个传说而已,但疑似真实。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该诗标题疑惑不解,认为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应该删去!结合这个传说背景分析,原来是人们对诗题理解和读法不当,应该为“逢——(一同)雪宿芙蓉山(的)主人”。

然而,即使传说确有其事,刘长卿诗中“芙蓉山”还是指大芙蓉山无疑,因为当时小芙蓉山尚无其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的“芙蓉山”,是指宁乡古代大芙蓉山。该山远古时期就称青羊(阳)山,位于今黄材镇境内,现名城墙大山。今青山桥镇的(小)芙蓉山因相传刘长卿在此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而得名。

注  释

[1]《民国志选编》,《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10页

[2]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159页

[3]王志远主编,《寄禅大师文汇》,华夏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第140—142页

[4]《民国志选编》,《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10页

[5]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159页

[6]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30—31页

[7]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161页

[8]《民国志选编》,《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226页

[9][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30页

[10]喻立新:《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4 期

[11]《民国志选编》,《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10页

[12]《康熙志校注》,《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113页

[13]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160页

[14]肖献军《刘长卿湖湘诗重系年》,《中国文学研究》2011 年第1期

[15]杨世明《刘长卿行年考述》,《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6]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266页

[17]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159—160页

[18]王志远主编,《寄禅大师文汇》,华夏出版社,2012年4月第1 版第139、142页

[19]《同治·宁乡县志》第17册第43卷《艺文二?诗词?诗》,第25页

[20]清·陶汝鼐、陶之典《大沩山古密印寺志》,《湖湘文库》,2009年第1版第301页

[21]参阅:杨世明《刘长卿行年考述》,《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储仲君《 刘长卿诗编年笺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6年

[22]《民国志选编》,《宁乡旧志编注》,2008年版第224页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芙蓉山 刘长卿

上一篇:【浅论杜甫的南岳诗】黄雯2013年1期总91
下一篇:【湖湘文化的另一面:19世纪中下叶的“铁门之城”】陈先枢2013年1期总9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