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元代永州路儒学述略】汤军2012年2期总88
2015-01-01 08:57:5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元代永州设路,在省道之下、府县之上,其官立学校称为儒学。元代永州路的儒学建置,经始于元贞元年,终于至顺二十七年,历任守官前后相承,毫无懈怠,体现 出蒙元对于教育的重视。永州路儒学的活动集中在大德
    元代永州设路,在省道之下、府县之上,其官立学校称为儒学。元代永州路的儒学建置,经始于元贞元年,终于至顺二十七年,历任守官前后相承,毫无懈怠,体现 出蒙元对于教育的重视。永州路儒学的活动集中在大德、延祐及至正年间,与元代科举制兴废的时间相合,反映了当时教育与科举的联系。
    元代永州路隶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岭北湖南道。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七月敕荆湖行中书省右丞阿里海牙取湖南,“至元十三年春正月,元人克潭州,屠衡 州。阿里海牙传檄湖南,州郡相继悉降。二月,元人分命诸将镇之。阿里海牙遣使徇全、道、永、衡诸郡,其守臣皆率民来迎,曰:‘闻丞相体皇帝好生之德,所过 秋毫无犯,今复见太平,各奉表来降’。”(道光《永州府志·事纪略》)是岁,元置永州安抚司。至元十四年,改安抚司为总管府。
    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江南各路儒学提举司。时江南诸县各置教谕二人,又用廷臣议诸道各置提举司,设提举儒学二人,统诸路、府、州、县学祭祀钱粮之 事。”(《元史纪事本末·科举学校之制》)至元二十八年(1291)“春正月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元史纪事本末·科举 学校之制》)
    永州学校创始于唐代,太中间韦宙刺永州,因潇西红蕖亭为夫子庙,后迁愚溪。宋至和间,知州柳拱辰移建学校于郡城东门内东山之麓。嘉定间知州赵善谧徙而下 之,创讲堂、御书阁。绍兴间,知州王佐请于朝,乞□书几千卷藏之御书阁,又于讲堂前列四斋,别立一斋于东以为宗子,西南为射圃。端平间,知州赵希楙复增广 之,教授皮龙荣增刊文籍于御书阁,以文庙前有石如双凤,建双凤亭于台下。永嘉间,木天骏知永州,于学校立先贤祠。开庆间,元军自广西北上,学校书籍焚失。 景定间,教授吴之道再增置之。(道光《永州府志·学校志》)以上为永州学校在元代以前的建置情况,入元后当多因其旧。
    一、元初永州路儒学的建置
    至元三十一年(1294),樊炳任永州路总管。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宣谕郡邑大修孔子庙。”至大德二年(1299),“宪佥哈散与樊守即万桂亭 旧址筑杏坛,坛之上立燕居堂。于射圃基建亭曰思乐,复先贤堂于护学祠左,率诸生捐金市铜范铸祭器,更御书阁扁曰稽古。教授屈以伸重修礼殿,即讲堂左□正录 位为教授厅。”(洪武《永州府志·学校》)时教授为黄霖龙,
    关于范铸祭器一事,张山翁作有《祭器记》以记其事。记中云:“樊明甫刺永之三年,毁淫祠,崇明祀,治教一机,顾礼器□窳非阐正学以辟异端之具……侯募工于 庐陵,市贡余于九牧,按博古款识□行考订,俾郡博士黄霖龙董其事。范尊罍豆洗□□簠簋二百四十有二,笾爼篚羃亦一新之,靡楮□二千五百缗有奇。”
    同年十二月,张山翁另作有《杏坛记》,记中云:“岁在□□,樊明甫来合符,通值阴沴流行水失性,荡民田舍,侯发廪三万余斛,分命官吏拯救无昏垫之民。俗鬼 □□,惟巫觋是听,虽竭产不悔。侯毁非祀典之祠八百余区,以觋代产,去者役无奇衺之民。侯曰:‘此吾政之当为尔!于教化乎何有?修学范金,幸有余力,命建 杏坛,卜日兴功,基以文石,使士得阳明之具,以消阴浊之气。’”
    樊炳所建思乐亭、燕居堂,教授黄霖龙作有《思乐亭记》以记之。记中云:“思而后好,好而后乐此,此思乐之名所由立也。抑斯地也,旧云射圃,草莽榛棘三十余 载。总管樊炳因杏坛告成,欲创一亭,为登临憇息之所而未得,环视四顾,即兹地而基之。躬图度,授成规,其用心亦至矣……又崇建燕居堂于杏坛,观瞻俨若,如 在左右,斯文益光明而俊伟。旁植嘉树,侑以松竹,欎然而阴,灿然而荣。”
    樊炳,字明甫,冠氏人,至元三十一年受怀远大将军、总管、府尹。笃志儒道,明于经史。自下车廉以律己,严以驭下,戢贪暴,鉏豪强,拯民瘼。重修路学,铸造 祭器,二邑庠悉主而新之。毁淫祠八百余区,驱淫巫以代民役,每劝农谆谆以崇孝弟、厚风俗为意。三年间,官无黠吏,乡无游民,庭无嚣讼,狱无留冤,一时湖湘 号为良二千石。当途屡以五事实绩荐之于朝,任满除湖南道宣慰副使。(洪武《永州府志·元朝名宦》)
    二、延祐间永州路儒学的重修与创设
    延祐初,“教授阳卨重修学门两廊,更创棂星门。三年(1316),达鲁花赤遇龙子思、学正孙禛,修燕居堂、先贤堂、护学祠,创采藻亭,更祭器库于讲堂右。正大小学于两廊之斋,仍以今大学与旧祭器库对设为正录位,创文昌祠于杏坛之右。”(洪武《永州府志·学校》)
    另据洪武《永州府志·学校·儒学文昌祠记》:延祐三年“二月三日神降之日,路倅高隆礼、经历张翼率诸生有事祠□□□□□□隘浅陋。经历公乃集与议,于旧祠 之后增建正殿,助集费用,以身率先,越明年正月告成。栋宇翚飞,牎门疎达,阶陛峻严,庭除轩豁,仍以家藏蜀本贞像易塑圣容,迁奉新宫。”
    六年(1319),总管毛伯帖木儿、教授徐思敬,率僚属诸生捐金俸置乐器。七年,即殿前刱亭台,以为奏乐之所,简弟子四十人习焉。(洪武《永州府志·学校》)郡人邓桂贤作《大成乐记》记其事。
    记中云:“延佑五年,谕天下郡学春秋飨祀,皆得用大成乐。时永□承达鲁花赤遇龙于思奉议首倡其议,既而府尹中大夫毛伯帖木儿下□□□事,即谓郡博士徐思敬 作乐制器,实朝廷重典,所不容□相与会。学帑弗支,于是再捐俸为之先,僚属暨邦人士乐翰以为助者翕如也。明年春,遣府史夏侯辉、郡士冠桂翁,往长沙鸠工考 度式范式模,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罔不殚备。秋八月访□士安普为之师,简弟子员四十人,集公堂,旦暮相授受,留之两月,而八音克谐。复撙费制士服冠弁,粲然一 新,乃季秋吉旦,陈俎豆以落其成,登歌在宫。”(《湖广图经志书·永州》)
    至治元年(1321)九月,吴文彬作有《大成乐台记》,记兴修大成乐台事。记中云:“大成乐,郚矦中大夫毛公之始作也。殿前地窄不容陈大祀之乐,因筑台以 广之。延佑七年七月丁巳兴役,募良匠辇巨石,累趾而参差相承,迭缝而上下相制,以奋以筑,以坚以实,迄成不拔之基。台之上,覆之以亭,缭之以栏,布之以 板,坦然平夷。登降步趋,厥礼孔崇;博拊戛击,厥序孔肃。翕绎之音克谐,对越之心如在,严素王之显祀,旷历代之所无。”(洪武《永州府志·学校》)
    毛伯帖木耳,延祐己未(六年)以中大夫任。在任数年,政平讼理,民怀其德。修理学校,创立乐亭,置乐器,功绩居多焉。(洪武《永州府志·元朝名宦》)
    三、元末永州路儒学的建设与恢复
    至正戊子(八年,1348),同知野先海涯、教授邓天骥,自礼殿两庑、应门、讲堂、斋舍、燕居殿、文昌祠,思乐、采藻亭咸修葺焉。至正庚寅(十年),总管牛中、教授黄雷孙,绘塑两庑从祀一百有五位。(洪武《永州府志·学校》)
    教授黄雷孙作有《重修儒学记》记其事,记中云:“雷孙适承之典教事,侯仍进师生询学业,程课艺,勉励谆至。既又环视其山川瑰伟之势,栋宇壮观之盛,心窃喜 之。俄而周旋庭庑,复见从祀先贤,绘容于壁,岁久尘涴,怃然曰:“学制如是,而先贤未有像设,甚非所以崇明祀,妥神灵也。”访诸耆旧,咸以宫规逼窄为辞。 先是通守野先海牙奉议增修黉宇,亦以从祀位像未备为慊。未几从事周兴。照磨雷炳联署幕职长,二宾僚皆一时文学之士,佥议允协,乃度地宜,定位置,东西序各 为二列,累块为基,埏埴为像,辨服章以施采色,被冕旒而执圭璋,侑食于列计一百有五位。学校士子之好义者,各助赀帑以相庸费,复于礼殿增饬四国公暨十哲先 师神像,又于先贤祠别塑濂洛道学五贤。廪称工给,凢数越月,厥绩用成。”
    野先海涯,以阿里海涯丞相之孙,至正戊子(八年)以奉议大夫任永州同知。在任多有政绩,修理学校,绘塑从祀。(洪武《永州府志·元朝名宦》)
    至正甲午(十四年,1354),遭值兵荒饥馑,民多流亡,田粮失收,生徒教养亦废。若教授厅、米廪、会食堂、燕居、杏坛、天祥、思乐、采藻诸亭,颓圮不 存。庚子(二十年,1360)之秋,祭器、乐器、礼服,又皆悉荡于兵,学田碪基,文典亦皆荡失。丁未(二十七年,1367)之春,湖广平章阿斯兰,从教授 胡鉴之请,委学正刘禛同宣使赵□率各处将帅,题助金谷,撒撤明伦堂、稽古阁新之。(洪武《永州府志·学校》)
    教授胡鉴作有《修学重建明伦堂记》,记中云:“至正壬辰(十二年,1352),红巾寇起,人民转徙,田土荒芜,租赋失收,教养无措,庙宇损坏弗称,□仰时 无文翁、常衮之流,往往承宣者,视为迂缓不急之务,曾莫加省焉。庚子秋,今鄂省平章荣禄芳斋公,旬宣江汉,驻兵湘浒,阅武之暇,祗谒先圣,顾瞻殿宇鎼漏, 惕然于怀,乃捐己力,命工撤盖礼殿一新。其从祀两庑、棂星应门、讲堂、斋舍、先贤祠宇,公虽有志修理,时以寇贼未宁,军用日繁,固弗遑暇。又六年丙午,鉴 适承乏典教事,谨以学事为请,公慨然以为己任。丁未春,乃捐金出栗,命永郡同知那失儿汪承务董其役,经始于三月初吉,鸠工集材,撤讲堂重阁新之,轮奂雄 伟,视旧有加。至于殿门斋庑,颠者扶之,鎼者补之,墟者立之,瓦甓、黝垩、丹漆,靡不中厥度。俾学者讲肄有所,诚一郡之大观,一时之盛事也。是役之兴,凡 所经费一出于公,固不可以缕数,而诸将帅又有慕义而乐助之者,工用亦甚博矣!在泮之士,莫不鼓舞感悦,咸请勒珉以纪盛绩。”
    四、元代永州路儒学的布局
    在元代,永州路儒学历时所创设和修复的建筑有“棂星门、应门、文庙、大成乐台、大成殿、杏坛、燕居堂、文昌祠、明伦堂、稽古阁、先贤堂、护学祠、礼殿、教 授厅、讲舍、斋舍学门两廊、思乐亭、采藻亭、祭器库等。然而元代永州路儒学的布局如何,现已难以考证。不过明洪武十六年(1383)所纂《永州府志·图》 中有《永州府儒学图》。
    据洪武《永州府志·学校》:“圣朝开国之初,诏天下府州县,咸建学立师格,集生徒训诲。洪武辛亥(四年,1371),知府刘泰重修礼殿、应门、斋舍,甃砌 泮池,翼以栏槛。戊午(十一年,1378)之夏,佥宪曹□建□辟天梯亭之故基,中创堂屋三间,以为教授宅,扁曰登贤。左右翼以斋舍一十间,以为生徒归宿之 所,仍辟射圃即思乐亭之址,改创为观德亭,复立文昌祠。壬戌(十五年,1382)之岁,……于时重新置造祭器,创米廪于棂星门右之高阜,创祭器库于西庑之 后,创公厨三间于东斋之后,宰牲房三间于厨房之前。”
    由此可见,在入明后,至洪武十六年永州儒学创设无多,其建筑布局当多因旧制。况且元代永州儒学最后一次的修复始于至顺二十七年三月,次年即为洪武元年 (1368),同年四月杨璟克永州。此时主持修复的胡鉴在入明后又继续任永州府儒学训导,所以《永州府儒学图》或可反映元代永州路儒学布局的情况。
    元代永州路儒学的建置,从现有文献来看,其经始于元贞元年,终于至顺二十七年,历任守官前后相承,毫无懈怠。特别是教授胡鉴,虽处末世,烽火四起,尤四处 奔告,以兴学为务。另外,永州路儒学的建置集中在大德前后、延祐年间及至正年间。然而在大德前后儒学的建置,多因樊炳一人之倡而兴。延祐年间与至正年间的 建置,则体现了一种延续性,这固然关乎守官之贤否,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元代科举制的兴废。元初世祖至元间,耶律楚材、史天泽、许衡等皆请行科举制,而事 皆不果。至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诏行科举,次年改元“延祐”。顺帝至元元年(1335),诏罢科举,至元六年(1340)又复行科举,次年改 元“至正”。在元代,一方面科举的实行时断时续,另一方面其铨选多途,所以多认为教育与科举的关系相对松散。但由此来看,元代的教育与科举还是有着较为密 切的联系。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明]虞自铭:《(洪武)永州府志》,洪武十六年刻本。
    [2][明]薛纲:《(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嘉靖原刻,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版。
    [3][清]宗绩辰:《(道光)永州府志》,道光原刻,同治重校,岳麓书社影印本,2008年版。
    [4][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5]李治安、王晓欣:《元史学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永州 儒学

上一篇:【毛泽东《归国谣》别解】喻立新2012年3期总89
下一篇:【长沙辛亥革命遗迹的价值、现状及其保护、利用之建议】陈先枢2011年1期总8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