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岳州车站的“广东大院”】邓建龙2024年1期135
2024-02-03 21:50: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民国初期,岳州城内有许多独立成院的石窟门建筑,其中有栋位于吕仙亭街与大鄢家冲巷交汇处,青砖黑瓦高三层的石窟门建筑,因里面住着十几位拖家带口在岳州车站工作的广东人,因而被称为“广东大院”。然而就是这栋看起来并不显眼的石窟门建筑,却在岳阳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一、岳州车站的建设催生了“广东大院”的建立
清朝末年,中国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一批近代工厂不断涌现。但制机器、造轮船等生产都需要煤炭作能源。而当时开采煤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河北唐山,又是历史悠久的煤炭储地。但当时都是小规模的开采,显然已满足不了近代工业的需要,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接受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籍商人唐廷枢建议,拟开办开平(今唐山市开平区)煤矿。1876年11月3日,他任命原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兼任开平矿务局总办。第二天,唐廷枢便带领一干专家与随从前往唐山。在这些专家中有位他香山县左步村的同乡孙锦芳,此人心灵手巧聪明绝顶,任何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到唐山后,唐廷枢紧锣密鼓地忙于操持矿山出煤事宜,而孙锦芳则跟随负责铁路机车设计工作的英国人金达去了唐(山)胥(各庄)铁路筹备处,学习铁路机车设计与制造。四年后的1880年冬,孙锦芳带着中国工人凭着金达设计的机车图纸用废旧材料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并命名为“龙”号机车。“龙”号机车的制造成功,给孙锦芳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一时间他成为中国技术的代名词,并出任铁路修理厂总技师,实际上是唐山修车厂的包工大柜。而孙锦芳与孙中山同是香山县南朗镇左步村孙家村(组)人。据《孙中山史迹忆访录》记载,孙锦芳任总技师后,即从家乡左步村带走叔侄三四百人去唐山做工,而且大都是有手艺懂技术的工匠。技术队伍的扩大,推动了唐山矿及唐胥铁路机械化的升级改造,促进了唐山煤炭生产的发展与外运。有资料记载,1882年,唐山矿第一批520名工人中,就有120名广东籍工人;1891年广东籍工人增至500名,1920年达到2500名,其后连同做生意的广东人更是达到上万人,加上家属达2万多人。而在1891年的500名广东籍工人中,有位名叫孙康源的工人,系孙中山祖居地孙家村人。1907年2月,孙康原回香山老家,将年仅14岁的弟弟孙康照带去北宁路唐山机车制造厂当学徒。4年后的1911年,同是香山县隔河村(今崖口村)陆家村(组)的陆汉湖、陆宗耀、陆醒农等香山籍老乡也来到唐山机车制造厂当工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开始筹建广州至武昌的粤汉铁路,铁路沿线的广东、湖南、湖北三省路段,由各省自行修建。其中武昌至长沙段,实际上延长至株洲昭山站,全长415.6公里,共分四段修建。武昌至蒲圻段为第一段,蒲圻至岳阳为第二段,岳阳至长沙为第三段,长沙至昭山为第四段。1909年,粤汉铁路武长段正式开工建设,其时还是清朝统治时期。1914年湖南境内的三段正式开工建设,此时需要大量懂得铁路知识的技术工人充实沿线各个站点,一是参与各车站建设,二是日后留作各个车站的技术力量。
是年5月,粤路公司总理詹天佑改任汉粤川铁路会办,由欧赓祥接任总理。欧也是广东香山左步人,也是一位乡情很重的人。他担任粤路公司总理期间,带动亲朋戚友投身中国铁路事业。他一面派人回乡招聘村民修铁路,左步村的欧氏、孙氏族人及崖口村的陆氏、谭氏族人参与最多,还带动了附近各村的亲朋戚友陆续投身中国铁路事业。同时还多次选拔左步村及邻村青年人去唐山交通学校深造,并将早已在唐山机车制造厂与唐胥铁路工作的香山籍工人大量抽调至建设中的粤汉铁路各线路段。如原在北宁铁路唐山机车制造厂工作的左步孙家村的孙康照,于1915年8月调粤汉铁路武昌徐家棚车站机(务)房。1916年8月,又由徐家棚车房调岳州车房(即岳州车站),那时的广东人将车站称为车房,这在他们的档案资料都是如此称谓。另有几位叫陆汉湖、陆宗耀、陆醒农的十几位左步老乡也于1919年由唐山机车制造厂调粤汉铁路二段即岳州车房(站)工作。1918年7月,粤汉铁路岳州车站正式建成。此时,由唐山调来岳州车站的广东籍工人已有十几人,他们成为岳阳地区最早的铁路工人。当时的岳州车站属二等站,共有工人二百多人。因车站不大,当时的车站站务、机务、工务、电务工人都在一起,不像现在这样分成车站、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等如此细化。
广东人历来重乡土地域观念,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广东人喜欢抱团群居,如在唐山工作生活的近两万广东籍工人商人及家属,他们在唐山建有“广东大街”“陆家街”“孙家大院”等群团式建筑。因此来岳州车站工作的十几位香山籍工人,便自然会抱团组成自己居住的院落。加上当时的车站不包工人住宿,因此车站员工只能自己解决食宿问题。这些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也有几十人,须解决住宿问题。据孙康照孙子孙惠林回忆,他曾听爷爷说过,这栋石窟门建筑是他们这些老乡集资建造的,故被称为“广东大院”。大院坐东朝西,呈正方形,每面长20米,高10米。除一楼正面为一两米左右的石窟门,门两边各有两间带窗户的房间外。大院四角为四个楼梯间,每个楼梯间宽2.5米,与房间一样宽。二、三层每面各有五间房,每间房高约3米,宽2.5米,长3米。二、三层均建有栏杆走廊,中间是个正方形的露天天井。靠北面的一层东北角楼梯间开有一扇门,可通往大鄢家冲巷,工人们由此可顺阶梯而下再去车站上下班。
 
二、毛泽东两次来“广东大院”撒播革命火种
1921年秋,时任中共湘区委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东,在长沙新河车站开展工人运动,帮助工人成立工会与工人俱乐部,发展了一批党团员,为工人争取了应得的利益。不久,岳州车站的工人陆汉湖出差到新河车站,听了好友程地广(中共党员,可能也是香山左步人)介绍,也想在岳州车站成立工会与工人俱乐部,程便将此情况汇报给毛泽东。
1922年春,毛泽东在程地广与卢士英陪同下,来到岳州车站开展工人运动,在“广东大院”找到陆汉湖。当晚由陆汉湖出面,召集熊巽泉、孙康照、蔡康廷、陆宗耀、陆醒农、朱贵元等十多名思想较为进步的铁路工人,在陆汉湖家中,也有说是陆宗耀家中座谈。毛泽东就工人们如何团结起来求解放问题作了发言。并讨论了创办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职工子弟学校等问题。还向大家宣讲革命道理,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实行无产者大联合。会后毛泽东又单独与陆汉湖交谈,并于深夜乘车返回长沙。由此毛泽东在岳阳“广东大院”撒下了革命火种。
以后毛泽东又多次派程地广来岳州车站活动,并发展陆汉湖为中共党员,陆汉湖也成为当时岳阳县与岳阳城区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陆汉湖按党的指示,发动熊巽泉、孙康照、蔡康廷、陆宗耀、陆醒农、朱贵元等十多人,秘密成立岳州车站工人俱乐部。并发展熊巽泉、孙康照、蔡康廷三人入党,组成岳阳县与岳阳城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粤汉铁路岳州车站党小组。同年,陆汉湖又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岳州车站支部,发展团员二十多名。党团组织建立后,先后在马家湾第十国民小学和梅溪桥城隍庙国民小学召开两次联席会议,统一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1922年8月初,毛泽东又派时任中共湘区委负责工运的委员郭亮来岳州车站开展工人运动。8月15日,岳州车站铁路工人俱乐部在吕仙亭街召开成立大会,俱乐部办公地址设吕仙亭街“德士古”大楼(英国行洋),共有会员一百多人,占车站工人60%以上。其中有中共党员郭亮、陆汉湖、熊巽泉、孙康照、蔡康廷及毛泽东从长沙派来担任工人夜校教员的盛德清。陆汉湖任委员长,熊巽泉任组织委员,孙康照任财务委员,张万云任俱乐部主任,郭亮任秘书兼驻部干事,蔡康廷负责其他工作。俱乐部内设工人文化补习学校,郭亮与盛德清为教员。因当时武长段从蒲圻到汨罗这一段线路都归岳州车站管辖,因此又发展了一批工人积极分子,扩大了影响。
9月初,岳州车站工人阮康成、吴青山无故遭监工殴打。郭亮以工人俱乐部名义向路局提出抗议,路局反将阮、吴二人开除,郭亮决定组织工人开展罢工斗争。毛泽东接到郭亮的报告后,于9月8日傍晚在罗权陪同下来到岳阳。当晚在“广东大院”与郭亮、陆汉湖等人详细研究了罢工斗争的方案、步骤及应对情况,并于当晚乘车返回长沙。
9月9日上午七时,岳州车站两百多工人正式举行罢工。十日晚武昌徐家棚车站有军队押车向岳州开出,徐家棚车站几百名罢工工人及家属儿童为声援岳州车站工人,卧轨阻止火车开行,遭到血腥镇压。被打伤一百多人,重伤三十人,投水失踪九人,被捕九人。岳州车站工人闻讯后,于十一日晨,全站工人在郭亮领导下,拥上铁轨,卧轨阻挡列车开行。路局局长王世堉指挥反动军队开枪镇压,当场有七十多名工人受伤,六人重伤后死亡,郭亮等三十多人被捕,押往武昌。据当时被捕的孙康照回忆,他们在武昌坐牢19天。后经毛泽东协调湘鄂两省党组织营救,及全国各界人士的声援支持,路局被迫释放被捕工人,并答应工人提出的全部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至于岳州车站党团组织的后续情况,孙康照回忆,“经过‘二七’运动以后,就停止了活动,领导人也走散了,所以就失掉(组织)关系。”他所说的“二七”运动,即指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汉口江岸车站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遭军阀政府镇压而失败。其时他作为岳州车站工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游行示威时也不幸受伤。“二七”惨案后,因各种原因,岳州车站党团组织也暂停活动,负责人也暂时离开,从此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1927年4月,随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的开展,中共岳阳地方委员会又在岳州车站重新成立了新的工会党支部。大革命失败后,因岳阳城区各级党团组织遭到破坏,城区再无有组织的党团活动。包括陆汉湖(后返回)在内的广东籍工人仍然在岳州车站做工谋生活。
 
三、岳阳沦陷前,“广东大院”人去楼空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1月初,日军日益逼近岳阳,岳阳城区的党政军民开始向大后方撤离,而在此前一年的1937年,陆汉湖奉调至浙赣线(江西)萍乡车站工作。因当时战火暂时未波及到萍乡车站,所以在岳州车站工作的广东籍工人联系上陆汉湖,经上级部门同意,撤退至萍乡车站工作。
1937年因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决定修建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戍的滇缅铁路,1938年12月正式动工。为此国民政府交通部除调大批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外,还抽调大批懂业务的铁路工人前往。1939年5月,在陆汉湖的带领下,由岳州车站撤退到萍乡车站的那批广东籍工人,又被调至滇缅铁路工地工作。不幸的是陆汉湖于1941年7月后,在一次乘车上班途中,因车祸身亡。孙康照则在滇缅路工作不久,又先后被调往滇越(南)铁路、川滇铁路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2月,又调回粤汉铁路岳州车站工作。而原在岳州车站工作的陆宗耀则回到广东中山崖口村陆家村(组)老家,1945年病故。
当年在岳州车站工作的十几位广东籍工人,除孙康照在抗战胜利后重回岳阳车站工作外,其他人都不知去向。而孙康照回岳阳后,未再回“广东大院”居住,而是租住在乾明寺街鲁班巷一号房。而当年的“广东大院”卖与一位商人。1959年至1964年,大院曾由岳阳县第三建筑公司办公与住宿地租用。1960年至1962年,我曾随父亲在此居住过三年左右,故对当时的大院建筑构造较为熟悉。后因从事地方史志工作,才了解到“广东大院”曾经的光辉历史。只是可惜,1964年后,由于当时的人们不了解当年毛泽东曾两次到此大院,撒播革命火种,领导罢工斗争,而将此大院拆除,后几经改建,成为今天(原)岳阳酒厂职工的家属宿舍楼。
但不管怎样,“广东大院”在岳阳近现代史上既见证了岳阳铁路事业的发展,一代伟人毛泽东又曾在此撒播革命火种,因而在岳阳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如果没有拆除,既可以作为革命文物保存,又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后人。(作者单位:岳阳市岳阳楼区政协文史委)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华夏国宝皿方罍百年漂泊的故事】解黎晴2023年4期总134
下一篇:【蒋介石五上岳阳楼】何林福2024年1期总13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