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德学堂老校园
清朝末期,国运维艰,一批志士仁人痛感清政府腐败无能,纷纷走上了教育救国和革命救国的道路。这其中尤以大批留日学生的觉醒和活动特别活跃,为日后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3年3月29日,留日学生胡元倓在士绅龙湛霖、龙璋的支持下在长沙城北的西园创办了湖南最早的私立新式学堂。日后,这所学堂管理规范,师资阵容强 大,办学成绩突出,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我国近代三大私立名校之一。胡元倓一生办教育,为实现教育救国之办学初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胡元倓虽一介毕生办学、不谋一官半职的教育家,生前言语鲜见其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倾向,但其思想开明,对各种革命仁人包容性极强。学校创办之初,即邀 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黄兴来校任教。这时候的黄兴一心革命,正好想寻找一份差事和一个落脚点,来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黄兴在明德学堂,主持速成师范班,教习体育、地理、博物等课程。黄兴的到来,使得本来开明,并旨在“非兴学无以救亡”、实行“军国民教育”、“养成中等社 会人才”的校园,带上了浓厚的革命色彩。当时的明德学堂成为了国内极其重要的革命阵地,为日后的辛亥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明德学堂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贤纳士,重要的革命大本营
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打上了日本教育烙印,尤其是得留日学生之便利,师资方面有很多都有留日背景。而黄兴从事“反清复国,创 建共和”活动所依赖的中坚力量主要也是具有留日背景的军学界人员,尤其以学界人士为多。这一时期明德学堂聚集了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志士。其中主要是留日学 生,在此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如黄兴、吴禄祯、张继、秦毓鎏、陈天华、苏曼殊、易宗夔、陈介、柳聘农、陈润霖(未参加华兴会)、傅熊湘等。
还有一批在国内已经成长起来的革命志士都先后在这一时期来过明德从事革命活动,如:
周震鳞:早年与黄兴在两湖书院同学,毕业后在宁乡、长沙办学,从事革命。1903年任明德地理教员,参与创立华兴会,成为职业革命家。
黎尚雯:明德早期教师。曾与唐才常、梁启超创办时务学堂,主张变法,后参与唐才常自立军起义,有明显的革命倾向。
宋教仁:1903年8月结识黄兴,成为挚友。参与华兴会筹备会及成立大会。武昌科学补习所的创办人。
杨德麟:1903年明德教师,先主张变法,后鼓吹革命,撰有《新湖南》。参加华兴会成立会,策应长沙起义。
而胡元倓 、龙璋、龙绂瑞、黄吉亭等一批社会名流则极力掩护黄兴等人在明德从事革命活动。
二、培养志士,重要的革命大学堂
当时的明德学堂,除聚集了一批本身有革命倾向的志士仁人外,还以此为熔炉,培养了一大批日后对辛亥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坚力量。
王正廷:1903至1904年明德学堂英语教员,受黄兴等人的革命主张影响,倾向革命,参与华兴会。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姚宏业:1903年入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第一班,就学于黄兴、张继门下,深受其革命影响,参加华兴会。1904年留日,加入同盟会。
宁调元:1903年入明德速成师范班,入华兴会,后留学日本,入同盟会。回国后参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活动,参加萍浏醴起义。
魏宗铨:明德学堂第一班学生,受黄兴等的影响,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参加华兴会,发动萍浏醴起义。
陈嘉会:早期教师,后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随黄兴参加反清革命活动。
陈方度:明德初期教师,参加华兴会,1905年留日入东京陆军学校,入同盟会,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文斐:明德早期教师,1905年留学日本,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参加萍浏醴起义
赵声:明德早期教师,后留日后回国策动兵变,入同盟会,与黄兴一道领导黄花岗起义
欧阳予倩:明德经正第一班学生,1905年留日,倡导新剧。
胡瑛:明德经正第一班学生,华兴会重要成员,策划长沙起义,参加武昌起义
李变和:经正一班学生,加入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泄密后逃上海,入光复会。1905年留日,由黄兴介绍入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
阎鸿飞:明德小学1904年学生,参加华兴会、同盟会。武昌起义,起兵岳阳。
黄一欧:明德小学学生,黄兴长子,华兴会会员。1905年随父至日本。14岁入同盟会,同盟会最年轻会员。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
陈嘉佑:明德第一班学生,入华兴会。1905年留日,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武昌起义
曾杰:明德理化专科学生,入华兴会,策划宝庆、新化起义,事败流亡日本,1905年入同盟会。
彭允彝,1903年肄业于明德速成师范班,1904年留学日本,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国反袁斗争。
章裕昆:明德第一班学生。后参加湖北新军,武昌起义时参加光复荆襄地区战斗。
李发群:明德速成师范班第二期学生。1906年留日,入弘文学院,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加萍浏醴起义。
彭国钧:明德速成师范第一班毕业,后加入同盟会。
张平子:明德第一班学生。加入华兴会、同盟会。着名报人。
周邦柱:明德第一班学生。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郭子奇:早年入读明德经正学堂,1904年留日,1906年由黄兴介绍入同盟会。
三、鼓吹革命,重要的革命宣传阵地
黄兴认为“鼓吹革命,人心易激”,“运动革命,非有言论鼓吹不足以动人”.黄兴等一批志士仁人来到明德后,在课堂内外,“时向学生灌输革命学说”,讲述天 下大势和列强侵略中国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唯有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等事实和主张。“恒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教育学生”.黄兴、陈天华等就在明德学堂 大量印发《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新湖南》、《血泪书》等革命书刊,面向全省、全国传发。黄兴就连给明德食堂题写的对联“劝诸君努力加餐, 每饭莫忘天下事;看先贤画齑断粥,立身端在秀才时”,都带有浓厚的革命渗透。一时明德学堂革命氛围大增,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演讲会、讨论会,抒发爱国激 情、鼓动革命。学生宁调元等常在课内外发表革命倾向的演说,成为学术界领袖。一时间,明德学堂成为了革命思想的摇篮。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 词中评述“光绪末年的明德学堂……以鼓吹革命为校风,学生竞相研究所谓经世的学问,抵掌讨论的,不外国事如何腐败,清政府如何推翻,怎样进兵、怎样建设, 种种问题”.
四、会创华兴,重要的革命活动策划地
华兴会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对日后同盟会的成立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产生了直接影响。1903年11月4日,从不做生日的 黄兴突然邀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吴禄祯、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周震鳞、翁巩、章士钊等聚会,给自己30岁做生日。实际上这是一次革命盛会。会上决 定成立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对外称华兴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04年2月15日在学堂旁边的明德董事龙璋的住宅,举行了华兴会成立大会。到 会100余人,其中明德师生黄兴、吴禄祯、张继、秦毓鎏、翁巩、周震鳞、陈天华、华龙、王正廷、柳聘农、郑宪成、李步青、熊子玉、傅熊湘、沈迪民、陈介、 张平子、宁调元、欧阳予倩等达40余人。会上,黄兴发表了着名的“一省起义,各省响应”的革命演说。
会上决定以明德为基地,分派成员赴各地联络,立即行动起义。会后,宋教仁至常德、桃源,陈天华至江西,姚宏业至上海,宁调元至醴陵,魏宗铨至萍乡,胡瑛至 武昌,分途联络。刘揆一等抓紧与会党首领马福益联系,决定在慈禧太后70岁生日时发动长沙起义。黄兴则在明德学堂组织人员,制造炸弹。
后因泄密,起义没有成功。长沙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华兴会的成员在明德学堂的掩护下,多数逃脱,保存了革命力量;同时,华兴会亮出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 口号,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唤醒了更多的民众起来投入革命。后来,在黄兴的带领下,很多明德师生,与他一起参加了同盟会,策划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清起义, 最后终于爆发了武昌起义,推翻了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系长沙市明德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