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东汉邓禹其人及晚清重修邓禹墓考】邓继团2023年1期总131
2023-03-03 10:18: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东汉邓禹其人及晚清重修邓禹墓
邓继团
 
东汉史为笔者的研究方向之一,出版有《东汉邓氏史》(2012年9月16日在湖南省社科院举行首发式)。该著43万字,即以邓禹为核心展开。邓禹墓在湖南湘乡,是晚清湖南巡抚刘崐主持修复的。
               
一、邓禹及其历史地位
邓禹(2—58),字仲华,生于汉平帝元始二年,荆州南阳郡新野县人。谋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东汉首任大司徒(24岁),明帝太傅,先后封酇侯(万户)、梁侯(四县)、高密侯(四县),去世后谥“元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是与萧何并称的伟大的历史人物。
东汉初期的杜笃《论都赋》云:“首策之臣,运筹出奇。”“首策之臣”指的就是邓禹。孙权说过:“昔邓仲华初见光武,光武时受更始使,抚河北,行大司马耳,未有帝王志也。禹劝之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之端矣。”
公元23年,刘秀北渡黄河的消息为邓禹知道后,邓禹“杖策北渡,追及于邺。”一见面,邓禹即对刘秀说道:“愿明公威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寸尺,垂功名于竹帛耳。” 同时献《邺城对》。时,刘秀尚无立锥之地。
《邺城对》载《后汉书·邓禹传》:“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邺城对》核心有三:一、天时——刘玄必败。邓禹认为更始集团“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是一个没有远大目标,鼠目寸光,类似于劫略财物的强盗队伍、庸人群体,没有政治灵魂与政治前途。二、地利——得中原得天下。邓禹看到了河北这一新兴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邓禹认为“河内被山带河,足以为固,其土地富实,殷之旧都,公之有此,犹高祖之有关中也。”并为刘秀描述了以河内为根据地进而夺取天下的战略路线图,即“进兵定翼州,北取幽、并胡马之用,东举青、徐,引负海之利。三洲既集,南面以号令天下,天下不足定也。”可见,《邺城对》建国路线分明,即逐鹿中原——定鼎中原——得天下。三、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邓禹认为“帝王大业非凡夫所任”,而更始帝刘玄恰巧就是邓禹口中的“凡夫”。所以邓禹建议刘秀“推诚接士,总揽英雄,天下之人皆乐为驱驰。公之德,众所归也。”他进一步对刘秀说道:“民之归治,如水趋海”,也就是说,广纳人才,争取民心,大汉江山的复兴大业就会水到渠成。后在广阿城,邓禹又提出了“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的著名论断。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早年志向一般。《后汉书》说他“性勤稼檣”,好干农活;曾“贩粮于宛”;当官只想当“执金吾”。邓禹的出现,改变了刘秀的际遇与命运。正是邓禹之策激发了“未有帝王之志”的刘秀复兴汉业、一统天下的雄心,使得刘秀最终能在“帝王”如林的环境中“威德加于四海”——最终建立东汉王朝;邓禹也获得了“一策定天下”的美誉,时年22岁。
公元25年,刘秀称帝,随即拜邓禹为大司徒,并“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刘秀在诏书中评价邓禹与刘邦评价张良的内容一致,那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肯定了邓禹为东汉开国第一谋臣。
同时,邓禹“袭萧何之封”,为酂侯,食邑万户。刘秀把萧何的封地封给邓禹当是有意之举,也就是肯定了邓禹功臣第一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往往“萧、邓”并称。如曹操曾言:“萧相国以关内之劳,一门封侯;邓禹以河北之勤,连城食邑。”曹丕曾说:“昔萧何荐韩信,邓禹进吴汉,惟贤知贤也。”
张良、萧和都是经天纬地之才,都是千古“功人”,然而,他们都是“未尝有汗马功之劳,徒持文墨议论”的文人。邓禹因其谋略改变了刘秀的轨迹,在刘秀眼里,邓禹就是他的张良与萧何,“宿止于中,与定计议”。深受刘秀推重的邓禹因为形势之需要,提剑上马,沫战火而成一代儒将。所以,在刘秀封邓禹为酂侯时,还高度评价了邓禹所建的军功,即“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
这样,邓禹也就成了古往今来将相群体中非常罕见的集“三杰”之功——张良之“略功”、萧何之“事功”、韩信之“军功”于一身的伟大的历史人物!故《东观汉记·邓禹传》载:“邓禹以弱冠睹废兴之兆,嬴粮策马,以追世祖,遂信竹帛之愿,建社稷之谋,袭萧何之爵位,可谓材难矣。受命之初,躬率六师。中兴治定,勒号泰山。圣上继体,立师傅,位三公,功德之极,而禹兼之。”
《邺城对》影响深远,既奠定了东汉195年之基业,也广为后来者所仿效,如东汉建安五年鲁肃《榻上对》、建安十二年诸葛亮《隆中对》。
 
  二、湘乡邓禹墓
邓禹作为中国二千年间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与很多其他历史巨人一样,后世思其贤,多修墓冢纪念之,故其所葬,难辨其真。已知据称是邓禹墓的全国即有14座之多,分别位于济源、南召、博爱、沁阳、新野、太康、安丘、咸阳、项城、汝州、南昌、东安以及湖南的长沙与湘乡。
邓禹墓在今湘乡市月山镇烟紫岭。民国二十二年《邓氏联谱初辑·卷六·仲华公墓被毁构讼记》(湖南21县187族邓禹后裔联修,以下简称《邓氏联谱初辑》)一文载:“邓禹传十九世至献公,仕北魏,除冠军将军、颖川刺史。遭尔朱荣入洛,杀王公以下二千余人,恨献不获,欲发仲华冢。献乃护祖骸及祔葬骸南奔,梁中大通三年(531),葬仲华公于湘邑烟紫岭。”这就是湘乡邓禹墓的来由。
该墓还载于《大明一统志·第六十三卷》、光绪《湖南通志》、《湘乡县志》及王先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光绪《湖南通志·地理·陵墓二》言:“汉高密侯南阳邓禹墓在县西一百里。”附注:“《明统志》、《旧志》云:在县西白龙都。”
邓献投梁事件的确与尔朱荣的这次大屠杀有关。据《魏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邓渊传》载,邓献是前秦苻坚车骑将军邓羌的七世孙,世系如下:邓羌、邓冀、邓渊、邓颖、邓怡、邓述、邓献。
邓献,北魏重臣,曾任“奉朝请、司空西阁祭酒、员外常侍、河阴令”等要职。后来“迁镇远将军、谏议大夫。肃宗时,除冠军将军、颖州刺史。建义初,闻尔朱荣入洛,朝士见害,遂奔萧衍。”
邓羌为邓禹之裔。据《十六国春秋·苻坚传》:建元十年“八月,邓羌败晋师于涪,西击张育、杨光于绵竹,皆斩之。益州平,羌勒铭于岷山而还。十二月,羌至自成都,坚引见东堂,谓之曰:‘将军之先仲华遇汉世祖于前,将军复逢朕于后,何邓氏之多幸!’羌曰:‘臣常谓光武之遇仲华,非独仲华之遭光武!’坚笑:‘将军盖以自贶,非直将军之幸,亦朕之遇贤。’”
据《邓氏联谱初辑》,邓禹到邓献世系如下:邓禹—邓训—邓悝—邓广宗—邓建—邓昱显—邓展—邓奕—邓芝—邓玉清—邓岳—邓世遐—邓羌—邓冀—邓渊—邓颖—邓怡—邓述—邓献。邓羌到邓献之间世系与《魏书·邓渊传》同。
按:邓芝(178-251)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三国时期著名外交家,蜀汉车骑将军。邓展,《商源流史·邓国考》云:“三国奋威将军、高乐乡侯邓展,南阳人,注《汉书》。” 邓展与曹丕交谊颇深,跨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前后。如此,邓展为邓芝同时代人,且其分官蜀、魏两政权,似不应成为隔代人物(邓禹至邓羌世系,不在此文考证之列)。

  三湘乡邓禹墓被毁与重修
《邓氏联谱初辑》载清咸同间侯选内阁中书邓赓元《仲华公墓恢复始末记》文:湘乡褒忠山之东,白龙都烟紫岭,有汉高密侯墓,明《一统志》暨今《湖南通志》载“在县西百里白龙都”。《长沙府志》、《湘乡县志》载“在县西八十里二十八下都”,即今白龙十一都。
清康熙年间,由于护墓族人或徙或绝,邓禹墓己见衰败:“墓后横岭,张作两翼,前面阔平约十余丈,但碑字模糊,“鄧”惟存“ 阝”,所有石柱、栏杆虽多敧侧,其墓巃起,砌仍分明。”
    雍正七年,清廷敕令各省封疆大臣纂修《一统志》,内载“凡帝王陵寝及历代忠烈名贤祠墓,务令修葺。”稍后,上宪札查“湘乡县除蜀汉蒋琬、唐褚遂良二祠外,县西百一十里东汉邓禹墓有无毁坏,务宜专修。”时,禹墓已毁,几近无存。
同治庚午、辛未间,湘乡重修县志,湖南通志也在设局征修。当时邓赓元从都门随爵相曾文正公(曾国藩)到两江节署,邓赓元向曾国藩陈述了湘乡邓禹墓的遭遇。“文正公慨然,为咨会湖南刘韫斋中丞,檄县查办。适温甸侯太守署县事,循迹访询,实意兴修。”
    邓禹墓在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直接插手下,得到省、县最高行政长官的关注与推动,终于由邓氏族人回购墓地,重行修复。后来在曾国荃等人的支持下,同治刊《湘乡县志•地理志•七名墓》有了如下记载:东汉高密侯禹墓,在县西八十里,二十八下都(明《统志》云:在县西一百里),今白龙十一都(《通志》云:在县西白龙都。《府志》云:在白龙都。同治十一年,奉文删除县志前载《驳说》,查照明《统志》、《通志》、《府志》登载)。
邓赓元文中的“湖南刘韫斋中丞”即时任湖南巡抚刘崐。刘崐对邓禹墓的关注还见于《邓氏联谱初辑》《附录湘乡知县温祥府》一文。温知县即邓赓元文中说到的“温甸侯太守署县事”。该文说道:“值省、县修志之会,伏求赐咨湖南府部院。”“此扎文又奉抚宪刘札开据”,这里的“湖南府部院”即湖南巡抚衙门,“抚宪刘”即湖南巡抚刘崐。文章撰于同治十年(1871)十月二十日,是年当月,刘崐离湖南巡抚任。
刘崐特别重视地方文献的编纂,前面提到的“同治庚午、辛未间,湘乡重修县志,湖南通志也在设局征修”即是在刘崐任湖南巡抚的第二年即1868年倡修、督修且流行至今的《湖南通志》。该志由曾国荃、郭嵩焘、李元度担任总纂,耗时18年完成,最终成书288卷,加上卷首8卷、卷末19卷,共计315卷,这部湖南省的第三部通志,收辑了自上古至19世纪末湖南地区包括天文、地理、人文、物产等各方面的史料,是了解与研究19世纪以前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该志督修共八位,位列第二者即“前任湖南巡抚刘崐”。邓禹墓载该志地理三十七陵墓二。
 
附:邓禹墓重修者刘崐
刘崐,云南普洱景东人。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字玉昆,号韫斋。晚清改革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刘崐自幼博览群书。33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36岁,授翰林院编修;38岁,任顺天乡试考官;43岁,授湖南学政(前后三年);45岁,翰林院侍讲学士;46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48岁,会试副考官、兵部右侍郎;49岁,负责修寿藏和硕公主园寝;50岁,负责永陵河道工程修建,8月调补户部右侍郎,11月加授工部右侍郎;51岁,奉旨验收海运漕粮;52岁,任会试读卷官。
1860年,由咸丰亲点任载淳(未来同治皇帝)师傅,兼国史馆副总裁、经筵讲官;53岁,卷入那拉氏和恭亲王发动的“辛酉政变”,被革职;55岁,任鸿胪寺少卿、太常寺少卿、稽察右冀觉罗学;56岁,任太仆寺卿,同年5月任江南正考官;58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署顺天府尹兼任文渊阁直阁事。
1867年3月,任湖南巡抚。刘崐对战乱之后的湖南,实施减税赋,免佃租,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等政策,对湖南元气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治十年(1871),六十三岁的刘崐因巴扬阿的诬告而被朝廷撤职;经两广总督李瀚章查明,系无中生有,朝廷谕令“前抚来京”。刘崐自此托病不出,定居长沙。
《邓氏联谱初辑》载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南布政使增札府县》文“奉署抚宪王批”,“抚宪王”即新任湖南巡抚浙江杭州人王文韶,时,刘崐已卸任。
刘崐先后任湖南学政、湖南巡抚,在长沙生活、工作达23年,直至生命终结。光绪十四年(1888),刘崐卒于长沙,葬今岳麓区含浦镇玉江村罗家湾,碑文为: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湖南巡抚刘公韫斋府君之墓。“学士村”即是以刘崐官职命名。
周秋光先生认为刘崐在五个方面做了大量有益于湖南地方文化革新以及湖湘精神引领传承的事宜:一、推崇湖湘先贤,树立榜样表率引领后人;二、大兴书院,营造湘学文化氛围;三、作育英才,培养湘学领袖;四、大力推崇经世名家著述学术;五、拓宽文化根基,使湘学支流不断。刘崐积极推进邓禹墓的保护,正是其“推崇先贤,树立榜样表率引领后人”思想的具体体现。
邵华《湘军兴起与晚清湖南社会的失范》一问说到:“湘军是晚清中国和湖南重要的历史现象,湘军兴起所带来的冲击造成了晚清湖南社会的裂变,使之出现了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的失范,即湖南地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规范和准则逐步失去对生活其中人们的约束力,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秩序混乱与重建时期。湘军的兴起导致湖南绅士阶层来源的变化、绅权的扩张以及大量流民的出现,破坏了传统地方社会的规范和秩序,造成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湖南秘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乡村动荡、武化。”
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在拙著《东汉邓氏史序》中写道:“东汉帝国是继承西汉帝国的强大政权,它是汉高祖刘邦的嫡系,就其所开太平盛世,持续统治年代与辽阔的疆域以及人才辈出而言,可与西汉媲美,而在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科学技术诸方面,却有更大之发展。”
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蹂躏的大清帝国,已是千疮百孔,日薄西山,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中。时代呼唤汉唐雄风,邓禹作为两汉文化在湖南(后迁入)的代表,无疑是刘崐对规范业已“失范”的湖南、重建社会秩序的重要“范本”,这或许正是刘崐大力推进邓禹墓保护的内在动力。
“实施减税赋,免佃租,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等政策”是刘崐在经济领域即民生领域的作为,是“为生民立命”,凭此,他足可以为一代循吏;那么他“修复城南书院、岳麓书院、湖南贡院等学堂、天心阁、谷山汉墓陵园、云麓宫、爱晚亭、牌楼口、风雩亭、邓禹墓等文化标志场所”,是为战乱之后的湖南重塑精神标杆那是一代儒者奉献给“失范”的湖湘民众的“心灵鸡汤”,是“为湖湘立心”,“为湖湘继绝学”!如此,刘崐当为湖南文化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其已超然于“循吏”之臼窠,已成“为万世开太平”之智者。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研究中心)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屈原《涉江》诗中"枉渚"与"辰阳"两个地名考】文达三 焦玫2023年1期总131
下一篇:【罗元鲲和李抱一的交情】陈扬桂2023年1期总13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