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柳直荀雅礼大学预科及本科毕业年份考—兼考早期雅礼大学的学制】李忠泽2019年4期118
2020-01-20 15:06:43   来源:   评论:0 点击:

雅礼大学校徽柳直荀1906年美国雅礼会在湖南长沙创立的雅礼学堂,后来又改称雅礼大学校或雅礼大学。它的学制和结构历经多次改革,有些名称容易混淆,迄今为止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通过仔细分析和梳理1914—19

雅礼大学校徽                        柳直荀

1906年美国雅礼会在湖南长沙创立的雅礼学堂,后来又改称雅礼大学校或雅礼大学。它的学制和结构历经多次改革,有些名称容易混淆,迄今为止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通过仔细分析和梳理1914—1924年的一手相关史料,阐述了雅礼大学校学制及结构的改革过程,佐证了柳直荀1921年6月毕业于雅礼大学(校)预科,交叉考证了柳直荀1924年6月毕业于雅礼大学(校)本科,从而纠正了现存研究中的一些谬误。

(一)

1906年11月16日,美国耶鲁国外差会【1】在湖南长沙西牌楼创办了“雅礼学堂大学预科”(The Yale College Preparatory Department,又称The Yale College in China High School Department,Preparatory School或Collegiate School),简称“雅礼预科”,学制四年,其程度基本相当于旧制中学,期间曾延长为五年,之后又变为四年。1907年1月,第一届学生正式入学,校长是雅礼会的三位创始人之一盖葆耐(Brownell Gage)。由于社会动荡及学生频繁离校,五年后,只有黄荣光、劳启祥和李昶成为首届雅礼学堂大学预科的毕业生,1912年3月23日,雅礼为他们举行了毕业典礼。从1910年起,雅礼会开始在长沙北门外麻园岭购置土地,逐步兴建一批教学楼和校舍。1913年,雅礼开办医学预科。1914年9月10日成立了大学本科(College Department或Collegiate Department),招收十一名新生。1916年学校搬到麻园岭校区,1917年6月,大学本科第一届八位学生毕业。

根据《雅礼学生杂志》(后又称《雅礼杂志》或《雅礼》)1917—1919年的招生广告,雅礼大学校当时分为本科(一般是三年,个别未及时修满学分者需要四年)和预科(四年,相当于1920年9月改制后添设的中学部),学膳费为一百银元。这笔费用在20世纪初是较昂贵的,比如当时武昌文华大学的学生每人每月只需缴纳一至两(银)元膳食费就够生活。1919年3月26日,美国康涅狄格州议会(House of State of Connecticut)正式授予雅礼会颁发本科毕业生学位的权力。

根据该杂志1920年6月第五期《同学录》记载,柳直荀当时是本科一年级学生,时年22岁,籍贯湖南长沙,通讯地址“长沙东乡高桥邮寄代办所附近方塘冲柳宅”,他与盛铿(又名盛群铎)、王光鼎、陈耀墀、彭礼祺(又名彭瑚阁)、陈科美、萧鼎铭、雷强、应开识、陈昭銮、赵觉民(又名赵却民)、万正为、康冕华(又名康辛元或康幸元)、李丹和曾昭亿(曾国藩家族的后人)十四位同学是本科一年级学生【2】。《同学录》中显示张俊民当时比柳直荀高一级,是本科二年级学生,陈睿、李毅和袁传经(又名袁鹤皋)比柳直荀低一级,是预科四年级学生。根据1921年1月第六期第四十八页柳直荀和陈睿共同撰写的《校闻》“同学赴美”一节,李毅原计划与康冕华、陈科美和粟显倬(又名粟辟非)【3】一起在1920年8月赴美留学,但“因无船位,未能成行”。不过,四年后张俊民、陈睿和李毅三人与柳直荀同时在1924年从雅礼大学本科毕业,而袁鹤皋在1925年毕业,这是后话了。

雅礼大学校决定在1920年9月秋季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改革。根据上述(1920年6月)杂志中《校闻》第一页的“班次更易”记载:“校中现在之本科四三二年级仍依旧章,除中文外修毕六十八小时即行毕业。本科一年级则于下学期(注:指1920年9月秋季)改为大学预科二年级,预科四年级改为预科一年级,惟仍可依旧章领受预科毕业文凭,或依新章毕业大学本科,其余预科(注:根据该期“正误表”,“预科”被错印成“领科”)各班则均改为中学。”换言之,1920年6月时柳直荀所属的“本科一年级”在1920年9月就是大学预科二年级,而此时的预科三、二和一年级分别对应于1920年9月改制后的中学四、三和二年级,新招生的最低年级学生则为中学一年级。不难看出,1920年9月之前的“预科”实际程度相当于之后的中学。事实上,1920年9月后的“大学预科”(两年,正式英文名称是Junior College)与“大学本科”(三年,正式英文名称是Senior College)是五年制雅礼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的两个组成部分,所以1920年9月后的“大学预科”与之前的“大学预科”名称虽然相同,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水准。

同期杂志中的雅礼大学校招考广告写道:“本年秋季改革编制,添设中学,并将湘雅医学预科归并本校。修业期限定为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二年,大学本科三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授以文理科学士学位。”另外,1920年秋季的学膳费从之前的一百银元上调至一百二十银元。该期杂志《校闻》第一页的“校章改定”提到:“凡学生修毕中学课程,并在大学预科二年受课四十时(大率以全年每星期一小时之课为一时),平均得分七十者得受大学预科毕业文凭。在大学受课一百小时,修毕新章中所指定之课,并得平均分数七十分者,得受文学士及理学士学位。至将来之课程可分为医科预备、文科、数理教员专修科、外国语教员专修科、宗教研究科数类。本科学生应于此数类中择定一种,为选习功课之标准。”综合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新学制下的大学预科是两年制,既然柳直荀1920年9月已是大学预科两年级学生,那么不出意外,他就应该是在1921年6月从大学预科毕业。

1921年,雅礼继续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首先,“雅礼大学校”改称为“雅礼大学”,这可以从它的招生广告中看出来。

其次,雅礼大学调整大学预科和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两年的大学预科是为那些并不计划获得大学本科学位的学生而设置;另一方面,不像以前开设许多必修课,雅礼大学为大学本科生逐渐增加了选修课;湘雅医学预科归并到雅礼大学和科学楼的落成(英文名称是Welch Science Laboratory)都大大加强了化学、物理和生物三个系。按照新章程,“理科学士毕业生必须在一年级或之后学习代数、物理(一)、化学(一)和生物(一)的课程,并在数、理、化、生物和地质系获得三十个学分(包括雅礼大学预科二年级的课程)、在法语和德语系获得十二个学分;文科学士毕业生需要获得一百个学分,其中必须从中文、英语和法语系获得三十六个学分(包括雅礼大学预科的课程),并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选修课程”,这表明雅礼大学采用的是现代大学的学分制,学分修满即可毕业,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些学生推迟或提前毕业的原因。

第三,将大学和中学分开。“新建的科学楼不仅拥有分别位于地下室、一楼和三楼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以及为高等研究设置的小实验室、放置仪器及供任课教师使用的房间,而且还有一些供其他学科使用的教室”。雅礼大学部的学生在科学楼里上课,大多数大学生住在顶楼。中学部的学生在靠运动场末端的大教室上课,与大学生分开住宿。

综上所述,1921年的雅礼大学包括中学部、大学预科和大学本科。

1921年6月雅礼大学预科第十次(班)二十一名毕业生包括柳直荀、彭礼祺、盛铿、赵却民、雷强、陈昭銮、应开识、万正为、曾昭亿、王光鼎、李丹、梁彦璋、林致周、谭冠龙、邬烈武、伍善同、陈志明、姜本宽、刘经邦、郑清泉和朱宝汉,6月18日,雅礼大学联合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和湘雅护士学校在雅礼大礼堂举行了首次毕业典礼,具体细节已在作者与罗慧合作的文章中描述,不再赘述。

柳直荀的夫人李淑一于1960年6月将柳直荀“雅礼大学校预科毕业证书”和“雅礼大学校文科学士”证书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大学预科毕业证书中写道:“学生柳直荀在本校大学预科肄业二年中学肄业四年兹届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及格相应给予毕业证书此证中华民国十年六月给”,毕业证书右下方是雅礼大学校董事会会主席盖葆耐和秘书赫尔辉(Edwin D. Harvey)的签名,左下方有徐善祥(英文拼写为Zai-Ziang Zee)、威廉司(James W. Williams)、张福良(Fu Liang Chang)、A. Sabin Chase、Paul M. Hamlin和Harry R. Rudin的签名【4】,中下方是雅礼大学校(College of Yale in China)的校徽图案,中间印有代表雅礼大学校建筑的图像,图像中部印着“Yale in China”,两边分别竖写着雅礼会所创立的“湘雅”和“雅礼”,建筑图像上方写有“致知在格物”,下方写着对应的英文“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再下面写有“Founded 1906”,表示雅礼学堂创立于1906年。遗憾的是,柳直荀的文科学士证书中并未标明其毕业年月。

这份预科毕业证书清楚地说明作者在前述部分推断柳直荀1921年从大学预科毕业是正确的。而王兰垣等在《柳直荀烈士年谱》中所写道“(1920年)秋,直荀在雅礼大学预科毕业,升入该校教育系。” 显而易见,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这里需要说明三点。

第一,虽然1921年1月和6月的招生广告中“雅礼大学校”的名称已经变为“雅礼大学”,但在同年6月“雅礼大学校预科毕业证书”和之后柳直荀的文科学士证书中学校的名称依然印成“雅礼大学校”。1925年6月雅礼大学第十四次(班)毕业生谢祚永(留美博士、湘雅医学院教授)的后人提供了当年谢祚永“理科学士”证书的照片,此时学校名称仍然印成“雅礼大学校”,作者判断雅礼会一直使用了当初证书的格式,并未做相应的调整。

第二,目前关于柳直荀何时进入雅礼预科学习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1916年,另一种是1914年。王兰垣等提到“(1916年)秋季,直荀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袁鹤皋回忆道:“一九一六年秋,直荀由广益中学转到雅礼大学预科,当时雅礼按甲乙丙丁戊分为五个班,甲班就是大学一年级。直荀编在戊班,我和他一度同班同学”;湖南著名人士曹典球的儿子曹陶仙【5】说他1916年进入雅礼读书,“柳直荀是他的同班同学”;李光荣也说“柳直荀1916年秋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已确凿无疑”。然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罗慧研究员提供了湖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两份雅礼的学籍记录,第一份记录是在1921年6月,柳直荀列在第九十一号,籍贯“湖南长沙”,年龄“二十三”,住址“东乡高桥方塘冲”,入校年月“(民国)三年二月”,意即柳直荀在1914年2月进入雅礼预科读书,毕业年月“(民国)十年六月”,毕业后之状况“入本科”。虽然湖南省档案馆在提供这份史料时故意将柳直荀两侧第九十号(别号“瑚阁”)和第九十二号(别号“群铎”)的学生姓名遮挡住不让作者看到,但对比前述1920年6月《同学录》中的相关信息,显然可见,第九十号学生一定是彭礼祺(别号“瑚阁”),第九十二号学生一定是盛铿(别号“群铎”)。该记录也标明彭礼祺和盛铿分别是在民国二年(1913)二月和民国四年(1915)九月进入雅礼读书,同在民国十年(1921)六月毕业,之后“入(雅礼大学)本科”;第二份记录是在1921年9月,柳直荀列在第五十三号,此时他在雅礼大学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年龄“二十三岁”,原住“东乡高桥方塘冲”,在“本校预科第十次”毕业。综上所述,这两份记录与其他史料中的信息高度一致,加上它们是雅礼的官方史料,可信度很高,所以作者倾向于柳直荀应该是在1914年2月进入雅礼预科,而这也意味着袁鹤皋和曹陶仙分别在去世前四年所写的文章中对于柳直荀入学年份可能存在出入。

第三,大学预科毕业证书中说柳直荀“在本校大学预科肄业二年中学肄业四年”,但根据上述结论,他在雅礼大学预科毕业前共读了七年(1914—1921),这又是为什么呢?曹陶仙回忆道:“(柳直荀)就是因为时常缺席(做礼拜、唱圣诗、读圣经),结果降了班,几乎被开除”,这就清楚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不过,作者推测雅礼大学预科毕业证书中的有关年数是统一格式,不会因人而异,所以一律写成“大学预科肄业二年中学肄业四年”。

(二)

1924年春季(1月)雅礼大学《同学录》中显示,雅礼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包括陈乾生(又名陈虔僧)、柳直荀、盛铿和应开识。由于雅礼大学本科学制三年,所以他们应该于当年的夏季即1924年6月毕业。另外,柳直荀在读书时就和雅礼大学陈乾生、陈纯粹等创办了协均中学,因此通信地址是“长沙协均中学”。陈昭銮、朱汉、雷强、王光鼎和杨炎(又名杨笔钧)五位同学因为学分已满,在1923年秋季提前毕业,故不在此名单中,但按照惯例仍然归入1924届毕业班。该《同学录》还显示张俊民、李毅和陈睿是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而根据1920年6月《同学录》的信息,当时张俊民比柳直荀高一年级,作者估计他很可能是学分未满而未能在1924年前毕业,后来这三位学生都在1924年6月毕业,所以作者推断李毅和陈睿在1924年6月前提前修满了学分。

顺便说几句题外话,当时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中包括后来担任“二战”期间著名“飞虎队”陈纳德将军(General Claire Lee Chennault)翻译的舒伯炎(Po Yen Shu)少校(雅礼中学第一任中国人校长黄溥博士的大舅子,1927年获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市政管理硕士,1994年在美国加州去世)、由雅礼校友创立的原广雅中学校长周纯熙、毕业后留校、后在长沙市七中(现称长沙一中开福中学)工作的生物教师罗华骥和后在长沙周南和明德任教的化学教师袁鹤皋;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包括柳直荀的大弟、后成为湘雅医院骨科医生的柳瑟虎、1938—1940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当时是西南联大)电机系系主任的赵友民(又名赵牖民)、“二战”期间拯救一千多犹太人的著名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留学美国并在20世纪50年代三次连任台湾基隆市市长达九年之久的谢国瑛(又名谢贯一)及其侄子谢祚永博士等。谢氏家族前后有十六人在雅礼读书,这两代人在同一年级,后又在1925年提前毕业,传为佳话。

由于柳直荀文科学士证书中并未写明毕业年月,所以迄今为止,关于柳直荀从雅礼大学本科毕业的时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王兰垣等人认为的1924年6月,另一种是1925年6月。欧金林写道:“(柳直荀)1921年秋季又入该校本科班学习。1925年6月,柳直荀从雅礼大学毕业,获得文科学士学位。” 李光荣写道:“湖南省博物馆还收藏有柳直荀雅礼大学文科学士证书,中部的一段英文内容有:‘学生柳直荀在本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兹授予文科学士学位。’这样,柳直荀雅礼大学的毕业时间就应该是1925 年。由于有文物佐证,本书颠覆了传统说法。” 不难看出,欧金林和李光荣都是根据柳直荀在1921年6月雅礼大学预科毕业,再加上学位证书中“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这句话,简单地推断出“柳直荀是1925年从雅礼大学本科毕业”这个错误结论,而这恰恰反映了他们不了解当时雅礼大学的组成结构及其学制。1924年6月,雅礼大学仍然是由两年的大学预科(Junior College)和三年的大学本科(Senior College)组成,学制是五年,其程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学士水平,由于雅礼会早在1919年3月就被美国康涅狄格州议会正式授予颁发学士学位证书的权利,虽然雅礼大学学制五年,但仍按美国大学本科四年制的统一标准在学位证书上印着“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英文字样。柳直荀在1921年雅礼大学预科毕业,再加上三年的大学本科,所以他应该是1924年6月而不是1925年从雅礼大学本科毕业。 

为了进一步确认柳直荀雅礼大学本科的准确毕业年份,作者又找到三份史料来证明这一点。第一:“雅礼校友会通信”第三十一页列出了雅礼大学本科1917—1924年四十五位毕业生的名单。1924届(Class of 1924)共有十二位毕业生,他们是张俊民、陈昭銮、陈乾生(又名陈虔僧)、陈睿、朱汉、雷强、李毅、柳直荀、盛铿(又名盛群铎)、王光鼎、杨炎(又名杨笔钧)和应开识。柳直荀名字的英文拼为Liu Chih-hsun,这与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他的雅礼大学校预科毕业证和本科学士证书上的拼法完全一致,通信地址是“长沙协均中学(Hsieh Chun Middle School, Changsha)”;第二:《1925—1926年度雅礼大学年度章程》第48—49页列出了1924届十二位雅礼大学毕业生的名单,其中包括柳直荀,他的通信地址是“长沙协均中学(Hsieh Chun Middle School, Changsha)”;第三:1947年雅礼校友总会编著的《雅礼同学录》显示陈昭銮、朱汉、雷强、王光鼎和杨炎毕业于雅礼大学第十二次(班)(注:即1923年秋季,归入1924届毕业班),柳直荀等七位学生毕业于雅礼大学第十三次(班)。另外,根据盛铿的子女盛昆岚和盛仲岚在2008年的回忆文章,盛铿1924年毕业于雅礼大学第十三班,因为柳直荀与盛铿在1920年和1924年都是同班同学,所以从侧面也证明柳直荀1924年从雅礼大学本科毕业。同时,根据作者与柳直荀的外甥女骆霞女士的交流,柳直荀是在雅礼大学本科毕业后的1924年10月与李淑一结婚,而1923年柳直荀才大学二年级,所以再次印证了柳直荀大学本科毕业时间一定是1924年6月。

有人可能要说这两个时间只相差一年,没有必要这么较真。恰恰相反,这个时间点对于雅礼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1924年6月雅礼决定再次进行学制改革,“本校旧制,原系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二年,本科三年。兹校务会议决定,从本年秋季起,改用新学制。中学六(注:原文如此),大学四年。中学则分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不设预科。” 也就是说,从1924年9月起,雅礼大学将取消大学预科,设立六年制的中学(初、高中各三年)和四年制的大学,显然,这种结构和学制与现代中学、大学的学制是相匹配的。事实上,有些早期雅礼大学本科毕业生后来赴美留学,就是因为之前的学制差异,所以在进入研究生院前被要求重读一至两年本科,譬如雅礼大学本科1917年第一届毕业生黄溥博士1918年赴斯坦福大学留学时被要求补读一年,1919年斯坦福本科毕业后再进研究生院深造;1923年雅礼大学本科毕业的谭仁义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耶鲁大学读补读了两年本科。

1926年,受当时中国“大革命”影响,雅礼会董事会在12月宣布所属学校停办。1927年1月15日,大部分美方教职员工和家属撤离长沙,中方教师包括桂质廷、颜福庆和张福良等也离开长沙,后两位前往上海。1927年2月初,除了解维廉、雷文斯(Dickson H. Leavens)和何钦思(Francis S. Hutchins)之外,所有美方教师都离开了长沙。之后,解维廉和何钦思陆续回国,三月份后,雷文斯前往上海,雅礼中学由应开识、劳启祥和谭仁义【6】看护。至此,雅礼大学中学部和大学部正式解散。

出人意料的是,1928年雅礼中学部又复校了。正式改名为雅礼中学,英文名是Yali Union Middle School。1929年9月,雅礼大学合并到武昌的华中大学。

从1912年1月至1925年6月,雅礼大学预科十四次毕业生总数是二百三十六人;从1917年6月到1926年6月雅礼大学十六次毕业生总数是七十二人【7】,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了许多人才。



作者感谢耶鲁大学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授权引用相关史料,感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慧研究员,长沙曹琴(曹陶仙的养女)和杨仁传教授(杨炎的女儿)对此文的大力帮助,同时感谢湖南长沙骆霞(柳直荀的外甥女)和湖南衡阳的王道伟(柳直荀的外甥)提供珍贵照片及与作者进行多次深入的交流。作者也要感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赵厚勰副教授,长沙王树泽、于鹏远和王兴国研究员(退休),乌鲁木齐黄继溥和湖北监利李光荣对初稿的建议,以及陈先枢(湖南《文史拾遗》副主编)和李光荣对考证柳直荀曾被“降班”一事提供的线索。

注释:
【1】 耶鲁国外差会的正式英文名是Yale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简称Yale Mission,又称雅礼差会、雅礼会等,1934年后改称雅礼学会(Yale-in-China Association)(见赵厚勰:《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1—1951)》,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及26页),1975年改称为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见Nancy E. Chapman, Jessica C. Plumb: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 A Centennial Histo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2001,第112和113页之间的插页)。赵厚勰在其著作第139页论证了“雅礼大学堂”其实并不是早期雅礼学堂的正式称呼。
【2】根据1924年6月《雅礼》第一卷第十期第1至10页《本校毕业同学略历及近况之一瞥》一节以及作者查询史料,盛铿后任雅礼中学训育主任和事务主任;王光鼎后留校任地理教师;陈科美于1920年8月赴伊利诺伊大学留学,1926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学院等大学教育系教授;雷强于1927年留学耶鲁,1930年回国后任武昌博文中学校长;应开识于1932耶鲁文学硕士毕业,后任雅礼教务主任,1988年获耶鲁校友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耶鲁奖章”(the Yale Medal);陈昭銮毕业后任广雅中学教师;赵觉民(又名赵却民)在1941—1952年任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10月任南京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万正为后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任湘雅医院秘书;康冕华(又名康辛元或康幸元)于1920年8月赴美国伊利诺伊(University of Illinois)留学,后任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化学工程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化工系主任,华南工学院副院长;李丹于1920年秋赴法国留学美术;曾昭亿后任北平交通博物馆主任和南京博物馆馆长。
【3】根据美国入关记录,康冕华、陈科美和粟显倬在1920年8月31日乘坐“尼罗河”(Nile)号邮轮赴美。他们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粟显倬后为畜牧学家,曾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场主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教务长、兰州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的前身)教授。
【4】徐善祥(Zai-Ziang Zee),1898年考取前清秀才,1904年圣约翰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06年赴耶鲁留学,1909年获化学学士(Ph.B in Chemistry),1916—1927在雅礼大学(校)担任化学系主任,其间获洛克菲勒基金两度赴美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工博士,曾任南京、东吴大学教授,化学公司工程师,商务印书馆常务董事(参见Who is Who in China,The China Weekly Review, Shanghai,《中国名人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发行,1936年,第97页及上海文史研究馆网站http://www.shwsg.net/d/71/1209.html);张福良(Fu Liang Chang,1889—1984),1903—1909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09年作为“庚子赔款”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到耶鲁留学,1913年获耶鲁学士(Ph.B),1915年获耶鲁森林学硕士(Master of Forestry),1915—1921年在雅礼大学校教授植物和森林学,1921—1922年获哈佛树木及中国园林研究生奖学金,1922—1926年雅礼大学教授兼中学部主任,1927年获乔治亚大学农业硕士,1927—1929年从事乡村建设工作,抗战期间从事难民救济及中国工业合作运动,1949年11月离开大陆到香港、澳门,1950年4月前往美国,1951—1970年在Berea College工作,张福良是雅礼校友何凤山的儿媳妇的姨父(参见Who is Who in China,The China Weekly Review, Shanghai,《中国名人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发行,1936年,第7页、1972年张福良的自传“When East Met West”及Berea College Special Collections & Archives);威廉司(James W. Williams)190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雅礼生物教师;Augustus Sabin Chase、Paul M. Hamlin和Harry Rudolph Rudin分别是耶鲁1921、1919和1919年的毕业生, 当时在雅礼执教。
【5】曹陶仙在雅礼读书时又名曹修干,根据1947年雅礼校友总会编著的《雅礼同学录》第17页的记录,他在从雅礼大学预科毕业前就赴美留学。根据1919年美国入关记录,他与雅礼同学何廉、赖琏、娄吉庭、邱昌渭、刘宏在同年7月从上海乘坐“China”号邮轮赴美。据曹陶仙的养女曹琴告诉作者,曹陶仙20世纪40年代在湖南大学教授英语,1950—1952年在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2—1958年在湖南零陵一中(现永州市一中)教授俄语,1959—1962年在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工作,1962—1996年任湖南文史馆馆员。
【6】劳启祥(1893—1974)1912年第一届雅礼学堂大学预科毕业,1917年第一届雅礼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1932—1952年任雅礼中学校长,后调至长沙市第二中学任教,自1959年任北京商业学院数学教授;谭仁义1923年雅礼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耶鲁大学本科毕业,1936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硕士毕业,中共领导人之一王稼祥的连襟,后在华中大学工作。
【7】根据雅礼校友总会1947年出版的《雅礼同学录》统计出大学预科及大学本科总人数。
(作者单位: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生物医学数据科学系)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韶山灌区左干渠修建往事】陶子林2019年4期总118
下一篇:【大庸桑植慈利县境护国护法战事始末】戴楚洲2019年4期总1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