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1959年出自湖南的三部文学作品】谭士珍2019年2期总116
2019-08-26 09:30: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20世纪60年代,有三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出自湖南。都是1959年湖南省军区组织的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优秀文艺作品。笔者是当事人、见证人,忆及峥嵘岁月往事,不禁感慨万千。与《苦菜花》《迎春花》并称的《朝阳花
在20世纪60年代,有三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出自湖南。都是1959年湖南省军区组织的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优秀文艺作品。笔者是当事人、见证人,忆及峥嵘岁月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与《苦菜花》《迎春花》并称的《朝阳花》
1959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湖南省军区成立文艺献礼办公室。办公室有两大任务:一是文艺创作,二是搜集革命历史文物,办公室十余人员都是从省军区所属部队抽调组成的。我当时在黔阳军分区(即现在的怀化军分区)当参谋,喜欢文艺创作,50年代中期便发表作品,在部队小有名气。于是便把我抽调到献礼办工作。办公室主任赵清学,他给红军女战士马忆湘写了一篇万多字的革命回忆录《在长征的道路上》,该文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回忆录丛书《战斗的历程》中刊发,编辑部来信称:“马忆湘同志的回忆录生动感人,文字朴实利落,但我们觉得这篇回忆录尚未结束,似乎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希望能继续写下去,长点定无妨。”
当时,赵清学担任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公务繁忙,不可能全身投入到创作中去,经过研究,认为我这个人比较合适,赵清学征求我的意见,我便满口答应下来。
马忆湘,女,湘西永顺县人,土家族,家境贫寒,小时候当童养媳,受尽磨难,于是她13岁便参加了红军,是红二方面军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兵。这么小的年纪居然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实在是个奇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马忆湘当时任长沙市粮食局第一面粉厂厂长,身体不好,基本没法上班。她丈夫晏福生系湖南省军区政委(中将)。我便每天到晏政委家找马忆湘谈,从小讲起,一直讲到长征结束。一连采访十余天,然后阅读了大量的反映长征的革命回忆录(当时全国盛行写回忆录)。我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写出提纲,1959年4月初开始动笔,写到同年7月底,晏政委和马忆湘要去南岳避暑,我也跟了去,同年8月下旬在南岳写完第一稿,计14万字。初稿写成后打印若干份分送给湖南作家和评论家请求意见,同时寄给贺龙的夫人薛明(因书中很多地方写到贺龙)。中国青年出版社责任编辑黄伊看过初稿以后,认为写得很不错,但真真假假,已不是革命回忆录了,不如干脆当作小说来写。省作家协会为此召开座谈会,大家认为中青社的这个意见好,于是定了下来,把《朝阳花》当作小说来写。《尖声文学》编辑李青对这部初稿情有独钟,在1960年的《湖南文学》连载了《三个女红军》《水》《走吧,同志们》《粮食》等四个章节,都是以小说形式发表的。1960年11期《中国青年》杂志选载《通过缺水地区》一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1月15日至21日,在《人民日报》连载了《三女找红军》(《朝阳花》中重要章节),在权威的《人民日报》连载小说,是该报从来没有过的事,因而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1960年2 月,我和马忆湘赴京找红二方面军战史编委会查找史料并继续收集材料。3月初应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的邀请,我和马忆湘同去上海参加《朝阳花》剧本的讨论。剧本由上海著名剧作家艾明之执笔。之后,我和马忆湘赴杭州部队疗养院继续创作《朝阳花》二稿。
同年7月下旬,全军创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和马忆湘又同赴京城。8月初,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召开,我应邀列席,在会议期间,我因故中断了《朝阳花》的创作,(文革后落实了我的政策),第三稿是由省军区献礼办公室林志义接手完成的。
这是一部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二方面军医务人员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书中塑造了红军医务人员、伤病员、炊事员和警卫员等一系列感人的形象。着力描写红军广大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说1961年1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被誉为“红色经典”,接连印刷累计达200万册之多,是国内一本畅销书,与《苦菜花》《迎春花》并称“三花”,日本翻译出版。
1966年,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说《朝阳花》是一部为贺龙歌功颂德的“反党小说”,于是《朝阳花》被列为禁书,作者与执笔者在“文革”中受到残酷的批判和斗争,受尽了苦难。打倒“四人帮”以后,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后又接连出版四次。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朝阳花》又被隆重推出作为“红色经典”丛书之一。
 
《怒潮》主题歌至今广为传唱
湖南是中国革命主要发源地之一。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秋收暴动。湖南,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地区。在斗争中,仅平江、浏阳、醴陵三县牺牲了40多万人。但人民宁死不屈,英勇奋斗,誓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时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吴自立将军系平江人,他参加过著名的平江起义,想把这一段难忘的史实写出来拍成电影,借以纪念革命先烈和教育后人。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献礼办的负责人赵清学说了,赵清学说好,并把它列为献礼项目。但是吴自立文化有限,找谁帮助最合适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未央。未央原名章开明,1930年3 月生于湖南临澧县,1949年8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赴朝作战,曾创作过脍炙人口的短诗《祖国,我回来了》《车过鸭绿江》《驶过燃烧的村庄》等,1957年转业到常德《滨湖报》社工作。未央已转业,借调到部队要通过协商,地方自然同意。未央比我长3岁,我们都参加过抗美援朝,都热爱文学,现在都到了献礼办。我们的创作室位于省军区办公大楼一楼,而且紧挨在一起,他写电影剧本,我写长编小说,两人朝夕相处,互相磋商。他性格平和,又有学识, 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未央后来当选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文艺界尊称他为“未公”。一直到现在,我们经常交往,感情笃深。
还是说始于1959年的剧本创作。开始,未央抓住武装斗争这个主题。影片中的罗大成原型,就是当时中共平江县委领导人罗纳川。他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十余万农民群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扑城斗争,不幸于1928年4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丘金写的就是敢死队长丘训民,外号丘猴子,后来当了红军师长。阎紫剑这个人物就是当时平江县反共救国军司令阎仲儒和反动县长王紫剑合并而成的,平江人称他俩为“二阎王”。他们杀害了无数的革命者,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未央怀着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假丑恶的批判激情地投入到创作中,前后花费了两年时间,前后反复修改8次。期间,八一电影制片厂剧作家郑洪参加了创作。三位作者中,一个是身经百战的吴自立,一个是著名诗人未央,一个是电影剧作家郑洪。从一稿到八稿,就像矮子爬楼梯,每修改一次,都有新的提高。比如在初稿中,戏剧冲突的展开是以十万农民扑城事件为中心,是罗大成与阎紫剑的直接冲突,而最后定稿完全摆脱了扑城这一事件,紧紧围绕大土豪刘瑞甫展开,这就更有利于展现丘金、罗大成、汪怀志和阎紫剑这些人物不同立场和性格,人物性格的刻划就进一步深化了。影片中主要人物的设计,在创作过程中也有不少变动,如初稿的主人公是罗大成,后来改成了敢死队长丘金。汪怀志这个人物在初稿中只是一个副队长,因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后来开了小差。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汪怀志却是有权决定罗大成和丘金命运的中央特派员,是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陈独秀的,反映了当时党内两条路线的冲突,这就增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意义。剧本创作前后花费了两年时间,前后反复修改8次,1962年终于在长沙开拍。
 
 
1962年电影《怒潮》在长沙府正街拍摄现场
 
《怒潮》这部电影,虽然取材于一个县的革命斗争史实,但是,它从一滴水里可以看到太阳的缩影那样,把当时全国整个革命斗争形势的轮廓真实地反映了出来。1927年,在全国的历史上是个翻天覆地的年代。在这一年里,国民党反动派投靠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现了反革命复辟,然而,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并没有被斩尽杀绝所吓倒,他们从艰苦的斗争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终于把失败引向胜利。影片告诉我们,不要忘记武装斗争,不要忘记发动农民群众,不要忘记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
《怒潮》在全国放映后,反响强烈,一首脍炙人口的影片主题歌《送别》至今还在广大群众中流唱。
 
谁是“强盗”的女儿
20世纪60年代,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很有名,作者刘坚,原名刘成英,参加红军后改名刘坚,四川通江县人,自幼丧母,9岁给强人当童养媳,她小小年纪受尽了人间苦难,唯一的亲人是父亲,可是父亲突然间成了“强盗”。起因是:苦难的农民不忍压迫。不忍饥饿,1930年秋,刘坚的父亲聚众抗捐,这完全是正义之举,因父亲是领头人,反动政府便以“强盗”的罪名把他投入监狱。父亲入狱,刘坚更是苦上加苦,难上加难,为了活下去,为了给父亲报仇,她年仅13岁便参加了红军。
人如其名。她性格坚强,人生中充满传奇。她怀着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1933年便加入共产党,1935年也就是她15岁时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任命为红军妇女部长。在长征中,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救治伤员,一个身体尚未成熟的女孩自己行军都感到困难,可是还要抬伤员,该是何等的艰难和困苦?!除了救护伤员,刘坚还要做宣传工作,行军路上为战士打快板鼓劲加油:“山再高,高不过我们的脚背;路难走,难不倒我们两条腿。”刘坚性格不但活泼乐观,而且是非分明,视恶如仇,在长征中,张国焘想分裂红军,另立中央,刘坚敢于当面顶撞,因此,有人给她取了外号叫“小钢炮”。长征中,朱德夫人康克清两次遇险都得到过刘坚的救助。事后康克清感叹:“我这条命是刘坚救的,要不就没有今天了。”
朱德和康克清对刘坚这个四川女娃特别关爱,时任红军师长的杨梅生和刘坚成为夫妻,牵线搭桥的便是朱德和康克清。
说起杨梅生和刘坚的婚姻,当代人很难想象:婚前只见过一次面,婚宴只是吃了一餐大米饭,婚后第二天就离别。
当年我在湖南省军区献礼办,刘坚的丈夫杨梅生中将是省军区司令员,我多次见到过刘坚,她向我回忆到过这事。那是1936年秋末,红军过草地前夕,朱德遇到刘坚问她有没有对象?刘坚不懂什么是对象,朱德笑道:“你这娃儿还不懂,就是爱人呀。”这下刘坚懂了,满脸彤红地摇了摇头,朱德说到红军师长杨梅生,说他如何如何对党忠诚,如何英勇善战,如何为人忠厚善良。刘坚见过这位师长,听朱老总这么一夸奖,便点头答应了。茫茫荒郊原野,到哪里结婚呀,附近有个破喇嘛庙,就是他们的新房了。当时粮食十分艰难,朱德想办法搞来一点大米做大米饭,在当时是很不简单的了。新婚第二天,身负重任的杨梅生就回军委总部打前站去了。
发生在刘身上的这些真实而传奇的故事很感人,献礼办希望她写成自传体长篇小说,题目就叫《“强盗”的女儿》。在她写长篇的同时,还写了《奇怪的小号兵》《南瓜请客》,其中《草地晚餐》一文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1960年,自传体长篇小说《“强盗”的女儿》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反响强烈,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
《朝阳花》怒放,《怒潮》汹涌澎湃,《“强盗”的女儿》横空出世,其题材都来自三个老红军的亲身经历,创作时间都始于难忘的1959年,都是湖南省军区组织的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是件很有意义、值得纪念的事情。谨以此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作者单位:怀化市委党史研究室)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沙最早的自助餐和烹调学校】江异2019年2期总116
下一篇:【欧阳询题额“道林之寺”考】邓继团2019年3期总1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