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邓昊明四谏李宗仁】李向明2021年1期总123
2021-06-04 16:37: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邓昊明与李君素夫妇在南京住宅前合影邓昊明(1904—1998)别字皓明,湖南永兴人。1930年起加入邓演达第三党,为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北京市支部负责人。1933年到广西南宁投靠桂系,任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

邓昊明与李君素夫妇在南京住宅前合影
 
邓昊明(1904—1998)别字皓明,湖南永兴人。1930年起加入邓演达第三党,为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北京市支部负责人。1933年到广西南宁投靠桂系,任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政治教官。抗战爆发后,任第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安徽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1945年冬任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参与组织孙文主义革命同盟,任军事部长。1949年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七届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兼江苏省主任委员等。
邓昊明在李宗仁担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和代总统期间,曾四次劝谏李宗仁“联共反蒋”。当初李宗仁如果听了邓昊明的劝谏,中国历史或将改写。
抗日战争结束后,邓昊明希望中国摆脱内战危机,重建满目疮痍的家园。他对国共重庆和谈寄予很大的希望。1946年春,国民政府皖南第六行政专区专员邓昊明从行署原驻地泾县搬到新驻地皖南重镇芜湖,随即过江赴任皖西北阜阳行政专区专员。蒋介石却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起疯狂进攻。邓昊明彻底失望,不久即辞去官职,定居南京。
邓昊明到南京后,于1947年春与当时的国民党立法委员许闻天、高宗禹和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惕庐等人,在南京正式成立孙文主义革命同盟(下称“孙盟”)。该组织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认定蒋介石已成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代理人,是革命的对象。“孙盟”的发起人都与中共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中共不仅派人参加了该组织,并参与重要领导工作。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邓昊明担任该组织的党委,负责军事部门的工作。当时确立的主要工作是分化瓦解蒋介石反动政权。邓昊明利用自己长期与桂系军队联系密切的优势,将工作重点放在动员李宗仁公开“联共反蒋”上。
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民国政府副总统。邓昊明在“孙盟”同志的协助下,为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成功助力,两人关系得以进一步加深。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邓昊明不失时机地赶到南京傅厚岗去见李宗仁。他分析道:“目前国民党军心不稳,民心动摇,共产党不久定会掌握中国政权。此时若桂系军队能与共产党合作,消灭蒋军,解民于倒悬,确是民心所向,军心所归。共产党一贯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能够与各方面搞好合作的。我在皖南的实践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邓昊明同李宗仁谈了两个多小时,李宗仁虽然对邓昊明所讲颇有同感,但他毕竟是支持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的,并参与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最终下不了这个决心。最后,他叹道:“我毕竟是国民党的人,信仰三民主义,若反戈一击,国民党所有的失败会全算到我头上,我担当不起这个历史责任呀。”第一次劝谏没有成功,但邓昊明没有轻易放弃李宗仁。
过了两个月,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就以彻底失败告终。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后踌躇满志,仍想极力挽救国民党军队的颓势。邓昊明相机行事,再次劝谏李宗仁:“根据目前形势发展,共产党一定会坚持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现在你已担任代总统,宜停止内战,谋求国共合作。孙中山先生也曾主张国共合作,《双十协定》也是要实行国共合作,共建新中国。因为蒋介石要搞独裁,单方面撕毁协议,挑起内战,才会大失民心军心,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请你再三考虑,及早做出决定。”面对邓昊明的苦心劝说,李宗仁仍然举旗不定。
这个时候,外界传言斯大林曾向中共建议,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长江以北搞共产主义,长江以南搞资本主义。邓昊明根据自己对共产党的了解认为这不可能,因为共产党最终的政治目的是要解放全中国,根本不是为了和国民党争地盘。他还曾就这个问题专门和中共的同志讨论过,得到的是同样的结论:划江而治决不可能,二、三野战军已做好全面准备,即使美国参战,也一定要渡江。随后,邓昊明第三次去见李宗仁,告诉他共产党的态度非常坚决,划江而治只能是国民党的一厢情愿。希望他能认清形势,采取明智措施和共产党谈判。但在场的一些李宗仁的高参却认为,共产党不可能不听第三国际和斯大林的话,现在美国表示坚决支持李宗仁,共产党是不敢渡江的。在一些亲美派的影响下,李宗仁只好寄希望于美国,迷信美国的援助和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再次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解放军在渡江前夕,向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出和平攻势,真诚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统一中国。双方派出代表团到北平谈判,但国民党只是幻想通过“和谈”,阻止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谈判开始后,邓昊明又及时晋见李宗仁,劝他珍惜这一大好时机,赶快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条件(八条二十四款),停止内战。李宗仁虽有所触动,但已身不由己,甚至仍不相信人民解放军能过长江天堑,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邓昊明对李宗仁不能当机立断靠拢人民很是惋惜,虽然他很感激李宗仁过去对他的礼遇,但此刻两人的政见的确已经相差太大。邓昊明认为他的多次进言,算是对李宗仁知遇之恩的报答。最后邓昊明对李宗仁说:“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诚意,更盼你在今后的实践中认识现实,当机立断,我告别后将不会再来打扰你了,请你自己保重。”
1965年,李宗仁从美国回归祖国。当他到南京旧地重游时,因为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邓昊明和李宗仁这对旧相识未能见面,给双方都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作者单位:郴州市南岭文化发展中心)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徐特立“断指血书”辨正——与尹杰、梁堂华、李正心教授商榷】陈志明2021年1期总123
下一篇:【欧冠访谈录】贺湘汉2021年1期总1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