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湘文化 > 正文

【魏源《老子本义》与湖湘文化精神】余明光2012年3期总89
2015-01-01 07:27: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湖湘文化的薰陶下长大。他上承王夫之通经致用的学术传统,下又受教于刘逢禄的今文经学《公羊春秋》。使经世致用成为他一生著述的座右铭,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湖湘文化的薰陶下长大。他上承王夫之“通经致用”的学术传统,下又受教于刘逢禄的今文经学《公羊春秋》。使“经世致用”成为他一生著述的座右铭,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贯彻在他的撰著和实践活动中。
    《老子》一书,字数不多,历史悠久;注释千家,讲解百万,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魏氏以“经世致用”为思想利器,以救民救国为宗旨,网罗百家之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力破陈说,创立新知,写成《老子本义》一书。
    《老子本义》不但以全新的眼光审视《老子》,而且从其中也显示出湖湘文化的新精神。今试论次之
    一、《老子》书非老子所作
    关于《老子》书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清末以前,学者大多遵从《史记》,认为《老子》书为老子所作。但《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所载老子一节只有四 百多字,而且大部分文字今天看起来都是属于传闻。而司马迁自己也使用一些存疑的文字,如“或曰”“或言”“盖”“世莫知其然否”等等,这些都给后世以莫大 的想象空间,直到1922年梁启超撰文认为《老子》书出于战国末期才引起学术界一场大辩论。但最后也没有定论。当时以张煦和胡适为首的一派则是坚决反对梁 氏之说的。认为《老子》一书为老子所作。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学术大辩论,其主要的针对性还是《老子》其书的年代问题,而作者是否就是老子并未重点涉及。而明确提出《老子》书非老子所作乃是清代晚期的魏源。
    魏氏在《老子本义·序》中说:“黄老之学出于上古,故五千言中,动称经言及太上言,又多引礼家之言,兵家之言。”
    在《论老子》中,魏氏又说:“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何征乎?征诸柱下史也。国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故左史在楚,能读《坟》、《索》,尼山适周,亦 问老聃。今考《老子》书“谷神不死”章,列子引为黄帝书,而或以五千言皆容成氏书,至经中称‘古之所谓’,称‘建言有之’,称‘圣人云’,称‘用兵有 言’。故班固谓道家出于古史官,庄周亦谓‘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斯述而不作之明征哉!”
    魏源所论有两点值得注意:
    1、《老子》书为太古书。并非老子本人所作。
    2、《老子》书只是老子述而不作的产品。
    魏氏所论是否正确?是否有据?笔者认为魏氏所论是有依据的,决非臆想空断之言。
    老子生于春秋末世。那时尚无纸笔墨砚之类的文化工具。文字载体,用得最多的是竹简,木牍,但也局限于贵族诸侯,直到战国时代才大量普遍使用竹简、丝帛等文 字载体。所以《史记》上说老子过关“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子口授关尹五千言,并非为关尹写了一本上下篇《老子》书。
    在古代因无便利的文化载体,那么文化又是怎样传承的呢。从文献上考察,文化的承传一般都 是靠口头传授,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去,使文化不绝于流,所以象孔子、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都是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大学者。如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 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虽是大学问家,但在那个时代,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对于古代文化他也只能口述传授给弟子,他自己是“不作”的,也就是没有用著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 学说,现在我们读到的《论语》正是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口授的记录。而老子年长于孔子更不可能著书立说,在《老子》书中,我们也读到这样的话:“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作诗讽刺《老子》书为老子所作时说:“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 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可见他的五千言也只能是他口述上古文化的证明。
    这种文化的口头承传,一直到秦汉之际有的地方还在继续使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教授弟子。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尚书》的传授。《汉书·艺文志·序》言:“汉兴, 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但一直到汉文帝时,天下还没有一人能通晓传授《尚书》的。此时只听说济南伏生(名胜)是秦时的博士,能够讲说《尚 书》。汉文帝很高兴,想请他到京师来传授这门学问。但后来了解到这时的伏生年纪已经九十多岁了。不能远征到京城来,汉文帝只好命令太常遣使掌故晁错去伏生 家中学习。据《经典释文》说:“伏生家中的藏书,经过秦汉之际的大乱,都已经亡佚了。伏生只好全凭对《尚书》的记忆,口诵了二十九篇经文,传授给了晁错。 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今文尚书》。
    用口授承传传统文化的现象不仅限于中国古代,在世界很多民族史上都可以找到例证。如古罗马时代的荷马史诗,以及当今国内各少数民族流传的英雄史诗等等,大多都 是口授承传下来的。所以老子口授五千言“道德经”,也就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了。
    从以上分析足可证明魏源所论《老子》书乃上古文化,所述道乃“太古之道”,而《老子》书是老子所口述上古文化,并非老子本人所作。
    但《老子》成书,构成一个完整理论体系,那是到战国末年才逐渐形成的,我们从湖北郭店出土的楚国《老子》简牍,到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就可看到道家的学者对这部书不断的增补,编篡并使之完善的过程。
    二、“无为”并非“无用”
    历代研究《老子》的人多不胜数,而留下的著作也不下千百万字,而真正能通老子之道懂得真谛的却凤毛麟角。魏源叹息地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彼皆执其一而阂诸 五千言者也。”又说:“泥其一而诬其全,则五千言如耳、目、口、鼻之不能相通。”
    这是说千百家研究《老子》的人,越研究越糊涂,越研究越搞得《老子》书面目全非。为什么会这样糟糕呢?魏氏解释说:
    “夫不得‘言之宗,事之君’而徒以寻声逐景于其末,岂易知易行?”
    这就是说很多研究《老子》的人,并没有抓住《老子》书的主要精神,而是寻声逐景于皮毛末节,不知道抓根本。所谓‘言之宗,事之君’指的就是读书研究要抓住要旨,只有抓住根本才能提纲挈领地领会《老子》书的精神实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入岐途。魏源举例说:
    “无为之道,必自无欲始也。诸子不能无欲,而第慕其无为,于是阴静坚忍,适以深其机而济其欲。”
    更有人提出“无为”乃“枯坐拱手”而矣,于教化无益,“不足以治天下。”
    “无为”与“无为之治”是《老子》书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可是很多读《老子》书的人,却以偏概全执其一而不及其余。这就是魏氏所说的“泥其一 而诬其全”。“无为”与“无为之治”果真如一些人认为是无用之学吗?魏氏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象庄周和魏晋之士,刑名者之流这三种人皆不能体会“无为” 的精旨,故其行为偏弊,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象“庄周玩世,厌礼法而盗圣人”;“魏晋之士其无欲又不及庄周,不知‘无为治天下’为何物?以为拱手不事事而 可治,“结果是王纲解纽而万事瓦裂。”;“刑名者流”,只知万事皆依法而治,自己就可清静无为。而在执法过程中又“不禁已欲而禁人之欲”,结果是“仁义退 而凉薄之道德进。”社会永远不得安宁稳定。所以魏源指出,要做到“无为”首先自己要做到“无欲”,可是“后人以急功利之心以求无欲之体”那又怎样做得到无 为呢?那是永远做不到的。
    无为真是无用吗?真是不足以治天下吗?魏源列举历史上采用无为而治取得成功的范例力证无为治国的功效,他说: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如遇大寒暑大病苦之后,则惟诊治调息以养复其元。……如西汉承周末文胜七国嬴秦汤火之后,当天下生民大灾患大痌瘝之时,故留侯 师黄石,佐高祖,约法三章,盖革苛政酷刑;曹相师盖公,辅齐汉,不扰狱市,不更法令。致文、景刑措之治,亦不啻重睹太古焉。此黄老无为可治天下。后世如东 汉光武,孝明,元魏孝文,五代唐明宗,宋仁宗,金世宗,皆得其遗意,是古无为而治,非不可用于世,明矣。”
    魏源所举我国古代历史上无为而治的这些范例,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为显著的莫过于汉初无为而治的卓越成效。西汉初年在“黄老”无为思想 的指导下,上层统治者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符合于当时国情民意的具体政策,从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开始,逐年拨乱返正,发展生产,治国在汉初前30年已 初见成效,而后40年便大见成效。特别是通过“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已超过战国。到汉武帝初年70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     鄙廪瘐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人民与国家都富了起来,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盛世局面,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强 国。黄老无为而治在政治上的成效,无疑是显著的。
    后世的统治者,一些明智的君主也多效法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采用无为而治的方略,使国家达到中兴、富足和稳定。如东汉的汉光武帝、孝明帝、北魏的孝文 帝和后来的 宋仁宗和金世宗。他们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放宽政策,缓和阶级矛盾,逐步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社会秩序得到相对 的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 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就是《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三、《老子本义》所显现的湖湘文化精神
    魏源研究《老子》并非无的放矢。
    魏源在学术理论上与龚自珍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他生活在国难当头的年代,清政府的腐朽、鸦片战争的失败,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 国的危亡已在旦夕。作为有血性有抱负的湖南青年怎么不义愤填膺地站出来,承担起拯救危亡的民族重任,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追求真理是为了救亡,真理从哪里来?一是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二是从火热的斗争实践中总结。魏源勤于读书,善于研究,长于总结,善于运用。他生长在 湖南,从小就接受湖湘文化的教育,继承王夫之“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又迅速地与当时的经世思潮相结合,使他成为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旗帜。
    在务实求真的道路上,魏源认为“不关军国要务,无视民族危亡”“泥古不切时务”的陈腐学风,适足以祸国殃民而不足以救弊维新,必须坚决扫除。可见他要把学 术研究引导到干预政治和革故鼎新的轨道上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大家救国救民,挽救危亡。所以他以经世济民的宽广胸怀,写出了《老子本义》。
    《老子本义》是魏源早年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审慎的眼光对《老子》书来了一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大审视,使湖湘文化精神从中得以发扬光大。
    实事求是评价《老子》。《老子》书自汉以后,到魏晋之时,士大夫崇尚清谈,《老子》书遂成为玄学谈资。一方面军阀连年混战,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又不断入侵。 统治集团内讧有增无已。魏晋的名士们面对政治上混乱的局面;面对朝不保夕的无情杀戮,他们却毫无对策,只好利用《老子》书中所讲自然无为的思想,祖尚虚 浮,寻找心灵上的安慰。以虚代实,借以避祸,而美其名曰:“清谈务国”。而国事却与日俱非,最后弄得国破家亡。后人以此为据,认为《老子》书无治国之效, 而有空谈误 国之弊。魏源检阅历史典籍,列举历史上无为治国的有效案例,认为《老子》书中的理论,只有根据各个时代的国情民意,对症下药才能 救弊。非不可用于世,而是可以治理天下的。魏源感叹地说:“呜呼!甘、酸、辛、苦味不同,蕲适于口;药无偏性,对症为功,在人用之而已。”(《论老子》) 所以运用正确,即可治国治民,运用不当,流于清谈,则祸国殃民。这就是对古代文化实事求是的一分为二的甄别精神。
    务实求真,敢于创新。魏源在研究《老子》书时,针对历史上的种种论说,也包括权威学者的论断,他敢于置疑,决不泥古。例 如《老子》书是老子本人撰写的吗?他经过认真的检阅与考证,证明《老子》书非老子所作,老子只不过是口述上古之文而已。故说:“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 书也。”这就把包括太史公在内的种种旧有的传统说法给否定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就是务实求真的态度,也是学术上的创新精神。
    广汇百家,博采众长。这也是《老子本义》所具有的特点。魏氏在撰著此书时,观其引用书目及采录观点不下百家,把兵家、道家、墨家、儒家有关《老子》书的评 述,皆择其要加以引用和佐证。这也是湖南人胸怀宽广,包容天下的伟大情怀。而此书通过撰著,合众家之长,博采群秀,扬长避短,使此书具有时代的适应性和开 放性,体现了湖湘文化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务实求真,博采众长,创新求治是魏源撰写《老子本义》所体现出来的湖湘文化精神。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引下,发愤图治,笔耕不已。 他后来陆续撰写出《墨子章句》《孙子集句》《董氏春秋发微》以及经世致用的代表作《皇朝经世文编》和《海国图志》,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军事,以 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治理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向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开端时期的领军人物。

                                           (作者系本馆馆员)
    【注释】
    1参见中华书局:《古史辩》第四、第六册
    2《论语·述而》
    3参见拙著《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78页
    4《汉书·食货志》
    5参见《黄老无为而治与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重建》载《湘潭大学学报》2000年24卷第5期。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魏源 老子 湖湘文化 精神

上一篇:【郭嵩焘《使西纪程》毁版述评】杨锡贵2012年2期总88
下一篇:【毛泽东《归国谣》别解】喻立新2012年3期总8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