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述往 > 正文

【隆回陈家寨考】段吉宏2017年4期总110
2018-01-12 18:29: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陈家寨,又名白马山,坐落于隆回县横板桥镇内,离镇政府3公里,离县城25公里,离洞口县石江镇约7公里,海拔约600米。山顶塑有元末起义领袖陈友谅高大立像,稍下是白马仙寺。山下有麻场、斗车、金盆、柳山、扬石、

陈家寨,又名白马山,坐落于隆回县横板桥镇内,离镇政府3公里,离县城25公里,离洞口县石江镇约7公里,海拔约600米。山顶塑有元末起义领袖陈友谅高大立像,稍下是白马仙寺。山下有麻场、斗车、金盆、柳山、扬石、楼场、高山七个行政村和邵阳市友谊汽车驾驶学校。大战坪、青鱼坪、失江山、失主龙、讨逆冲、扬兵峤、楼(料)场、印金潭、三仙洞等村落名、地名都撒落在这些行政村里。潠江如一条缎带,在北山脚下由西向东轻轻淌过。当地长居人口约万人,几个大姓分别为周、王、萧、刘、廖,陈姓罕见。1949年前行政管辖上一直隶属于武冈州石下江乡。
据当地居民讲,陈家寨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几百年了,究其来由,都说与元末起义领袖陈友谅有关,并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梗概是,1358年,陈友谅在湖北江州建立了大汉政权后,随后被朱元璋打败,逃至湖南,在武冈、邵阳、新化等地建立了四十八个寨子抵抗朱兵。如陈家寨、鸡笼寨、扫帚寨、旺谷寨、狮子寨、金字寨、黄瓜寨、黄泥寨等。陈家寨经常与朱兵发生战事,相持约5年,陈友谅终于再次被打败。战后陈友谅之女隐于山上修道,因骑白马,名白马仙女。五百多年后,于清同治十年正式修寺,曰白马仙寺。祷雨甚灵,周围居民自此拜谒至今。
据《武冈州志》拾遗篇记载:“陈家寨城西百二十里,元陈友谅屯兵于此,沟垒建造尚存。山顶有平地方丈余,至今草木不生。相传友谅之女修道于此,为白马山仙女。居民登山祷雨,辄应,同治十年建庙祀之。”这则记载翔实,包含了六个信息。一、武冈州城距陈家寨一百二十里。二、元陈友谅屯兵于此,没有“相传”二字。三、在一百三十多年前修《武冈州志》时,亦然沟垒造建尚存,方丈余平地的山顶,至今草木不生。四、相传陈友谅之女修道于此,为白马山仙女,未记载是一个还是三个仙女。五、居民登山祷雨,辄应,同治十年修庙祀之。六、陈家寨属武冈辖区,故陈家寨的历史记载在《武冈州志》中。
在《武冈州志》虎臣篇中,有个与陈友谅同名不同姓的王友谅的记载:“元将周文贵走武冈,是时土豪罗有朋扰新化,王友谅扰武冈、邵阳。文贵皆假以万户将合兵攻郡城。”又,“与宁攻友谅于石下江,友谅走‘苗寨’,与宁追斩之,歼其部曲。友谅女三人收溃卒保白马山,与宁进围之,遣使招三女,三女不应,围之七日,三女与其众皆饿死。”这则记载提供两个信息。一、人物:周文贵、王友谅、吴与宁。周文贵,邵阳人,原为陈友谅部将,陈友谅死后投降元朝,任湖广左丞。王友谅,当地土豪,现王氏五修通谱记录为楚南始祖王明远十二世孙。当时被周文贵收编以对抗朱元璋。吴与宁,朱元璋派驻宝庆指挥史。二、地域: 石下江、苗寨、白马山。石下江,武冈州石下江乡,即现在的洞口县石江镇,离陈家寨约七公里,至今与陈家寨仍山水紧连。而楼场村,扬兵峤的一部分现在行政上亦属于洞口县石江镇管辖。“苗寨”,受社会时代因素的影响,概念有些模糊,并一直影响至今,口头上也形成了习惯,沒有苗族与瑶族的区别和地域概念。如当地人普遍称洞口山门为“山门洞里”,山门洞里再远、人迹罕至的地方就称“苗寨”了。不说当时,就是现在更广泛的区域,甚至隆回县城的人,去小沙江镇、茅坳乡参加瑶族同胞的重大节日,也都称“赶苗”。故此可以肯定,友谅走“苗寨”是相对现在横板桥镇内陈家寨(白马山)而言。这里的白马山和“保白马山”,就是陈家寨和保陈家寨。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部曲多指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王友谅正是这种带依附的“墙头草”式的私人军队性质。
但许多年来,麻塘山白马山也流传着一个与陈家寨(白马山)同样版本的故事,那是明显失去理论和客观史实支持的:一、王友谅的老巢就在苗寨本地,就不存在“走苗寨”了。二、“与宁攻友谅于石下江”,说明王友谅的地盘就在石下江,就在陈家寨这座白马山。所谓 “攻”,有“堡垒”才有“攻”,陈家寨正是有陈友谅造建的现成堡垒。两百里以外麻塘山白马山与石下江毫无关系,况那里从来也没有“沟壑”。三、从人口发展迁徙史看,陈家寨山脚下的周姓、王姓、刘姓、萧姓、廖姓等土著人居住史可追溯七百年以上。而麻塘山白马山周围当时尚为无人区,瑶族最早迁入,到现在也只有三百多年历史,汉族更迟,只有两百多年历史。一支军队驻扎在无人区,是既无作用,也不能生存的。因此,王友谅当时“走苗寨”只是向荒无人烟的麻塘山白马山方向的原始老林逃窜。“走苗寨”的概念是后人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清朝同治年间修《武冈州志》收集历史资料时,当地百姓已经有了传说意义上的“苗寨”概念。元末明初这里是没有“苗寨”这个概念的。四、按照“属地修志”的原则,本区域只收录本区域的历史资料,不收录别区域的历史资料。故陈家寨(白马山)的历史资料只能收集在《武冈州志》中,麻塘山白马山的历史资料只能收集在《邵阳县志》中。但宝庆府作为二者的上级行政领导机构,有些历史重大事件,《宝庆府志》均可收录。故引用《武冈州志》史料去论证麻塘山白马山是明显谬误。
这也与1949年后,陈家寨这座白马山由武冈划归隆回有关。此时隆回县有了两座白马山。麻塘山白马山因山体高大全省有名,全市第三。陈家寨名气相对就处于弱势。加之历史的积淀,甚至被移花接木,将陈家寨白马山王友谅事件移植在麻塘山白马山上,从而又使其罩上了陈友谅的光环。寺院更需傍上名人,以扩大市场。更况自唐以后,佛教盛行,三里一庵院,五里一寺庙,好山皆为僧占尽,将陈友谅的故事从陈家寨(白马山)有意无意、阴差阳错移到麻塘山一座更大的山上,使其同样也赋予了白马山的大名而天衣无缝了。谎言百回就成了真理。前前后后,这种讹误至少已经有了两百年的时间,而历史学者又研究甚少,任凭民间随之任之。
陈家寨的“沟垒”是谁造建的呢?从文史依据分析,只能与两个友谅有关,一个是大汉皇帝陈友谅,一个是当地土豪王友谅。从年代和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陈友谅在先,应在1358 年至1364年之间,王友谅在后应在1364年至1368年之间。“沟垒”工事具体应为陈友谅部将周文贵率部所建,陈友谅1364年死后,周文贵降元并收编王友谅于麾下,王友谅就原地利用石下江陈家寨 (白马山)作为最后堡垒与明军吴与宁抗衡。王友琼在逃往“苗寨”的路上被吴与宁追斩后,其三女也是企图利用陈家寨(白马山)那些有利“沟垒”工事保白马山的。故陈家寨“沟垒”为陈友谅修无疑。
当然还不止于此,更有现实意义的是,陈家寨名称本身就是一个有力证据,是陈友谅的历史名片。以及山下周围一连串与此有关的地名、村落名,全部指向陈友谅,一个地名一个故事,一个村名一个传奇。陈家寨东北面是“大战坪”,是陈朱交战的战场,就是现邵阳市友谊汽车驾驶学校学员住宿楼所在地。“青鱼坪”是与“大战坪”紧邻的另一块坪地,相传朱兵围陈家寨已多日,陈使部下密从山下河中捉一条鲜活鱼裹以水草,以强弩射入朱营,朱兵见山上竟有如此鲜活之鱼,估计生活无忧,再围无益而撤兵。紧接着就是“失江山”,记录着陈友谅在这里失去了江山。“失主龙”,在陈家寨山脚潠江边,记录着这匹龙马在此失去了陈友谅这个主人。“讨逆冲”,谓朱元璋在此讨伐逆贼陈友谅,胜利者口气十足。不过为了纪念白马仙姑,也有人叫成“好人冲”或“道人冲”的。“扬兵峤”,“扬兵”为陈兵、阅兵、举兵之意,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独阁下奋然,率先扬兵界上。”峤,小而尖的山。这里是陈友谅陈兵阅兵的一个小山头。“楼场”,当地人解释不清,从一系例地名、村落名的出现并非偶然,考虑是否供应军马的草料场呢?后人为避忌讳而去掉“草”字改称“料场”,再依谐音为“楼场”呢?还有待考证。周围的四十八寨,现还有十几个保留原名不变,如新化的黄泥寨,《武冈州志》录有“元末陈友谅屯兵于此”同样的记载,洞口的鸡笼寨,至今也流传着陈友谅的故事。
那么,陈家寨周围有几十、上百的山头,为何偏选陈家寨立寨呢?古代交通多考虑水路优势,尤其大量物资运输比旱路廉价、快捷、方便,出身沔阳渔家的陈友谅,作为军事家比谁都清楚水路在军事战略上的作用。因为潠江就在陈家寨山脚下,驾船上可通苏家洞(今苏河),下可通桃花坪、 宝庆府,多好的天然航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排工,还经常在这里下水,几里路后入资江,将十几叶木排连成一条条长龙,一直运往到益阳。在旱路,这里是多条官道交汇处,是军事咽喉部位,右通醪田、山门、溆浦。左扼石下江、洞口、武冈、绥宁、城步资江水域之水旱路通往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要塞重镇。另在几里以外,东南面有旺谷寨,西南面有鸡笼寨,北面有扫帚寨,互为犄角之势,形成严密的军事布防,以卫星寨形式分布于陈家寨周围,使陈家寨成为各寨指挥中心而受到核心保卫。加之这里人口稠密,地域富饶,能保证军队给养,这些都是构成陈家寨立寨的优越条件。
陈家寨“沟垒”依然还在吗?带着这个问题,于656年后的公元2016年秋,笔者沿着陈家寨山下经大战坪、青鱼坪、失江山、失主龙、扬兵峤、行至讨逆冲,登上山顶。在距山顶约百米处是白马仙寺,厅中央是三尊骑马仙女塑像,马匹毛色各异,其中三女骑白马。门首有石碑数块,最早为清同治十三年。其中有记载三仙女出生年号:大姐永贞,生于元延祐二年(1319),二姐雪女,生于元延祐五年(1322),三姐神女,生于元至治元年(1329)。咦,不对,陈友谅生于元延祐三年(1320),怎么女儿还比父亲大一岁?显然是讹误,既不是陈友凉、也不是王友谅女儿的化身。时间越久,历史就越成了糊涂老人,不过不要紧,仙女本身己经成了传说。 原寺毁于“文革”,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复修。在离山顶约50米的地方,一条环山一周,宽1.5至2.0 米,深0.3至0.6米的壕沟躺在眼前,沟底多为盘石,尽管有青苔覆盖,但还是难掩凿凿然人工痕迹,这就是600多年前的“沟垒”,至今还历历在目,山顶那方丈余平地现已屹立着丈余的陈友谅塑像。秋风瑟瑟,落叶飒飒,我仿佛听到了当年的人唤马嘶,看到了当年的刀光剑影,脚底的苔藓之下,石砾之中,至今还藏着什么,不得而知。
    为了更深层次的考证,笔者再次走访了陈家寨附近村落,在南岳庙镇一家陈姓老人家里,快80岁主妇说,她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当时当地陈姓人因陈友谅战败后,不是被杀,就是改姓卿了。她本人也姓卿,是陈友谅的后代。尔后寻访多家卿姓,结果果然一致,当地卿姓多为陈友谅后裔,且有陈卿不通婚的说法。只是出于某种忌讳的原因,不轻易向外人透露。故当地外姓人也很少知道。
翻开《陈友谅这一生》,他出生于湖北沔阳一个渔家,家里排行老三,小时读过书,对文学略知一、二。先做县吏,不满现状而参加了红巾军,屡立战功,扶摇直上,升为元帅。1358年称帝江州(今江西九江),国号汉。一年后,江州被小他八岁的朱元璋攻下,败走武昌。1363年,与朱元璋大战于鄱阳湖,他走到船外指挥作战时,被一支冷箭穿入左眼,不治身死,享年44岁,军旅生涯18 年。他有九房妻妾,子女多少没有确切数字,现湖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都有他的后裔。武汉长江大桥武昌端引桥南坡有陈友谅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写到这里,也许我们还在云里雾里,陈家寨真的有过陈友谅的身影吗?没有文史依据,各地流传的种种故事,只是传说而已,不能进入历史分析范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势力范围已经到了这里,应该在1360年前后几年,陈家寨周围是陈友谅实际控制地域,而实际行政军事长官就是周文贵,如果现在的卿姓传说能作为佐证的话,那么至少还有陈友谅的亲属、家眷。天下都是陈友谅的,当然他的营寨就都姓陈了,陈家寨不管主人来没有来,都是能够姓陈的。但随后又被王友谅占领,则是有据可考的,由于阴差阳错,两个友谅的相继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一个是大汉皇帝,一个是当地土豪,人们肯定傍上了陈友谅,于是王氏三女也就姓陈了,通过三百多年的嫁接,在民间已基本嫁接成功,再翻过身来,民间难于接受。(作者单位:隆回县人民医院)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隆回 陈家寨

上一篇:【从耶鲁到雅礼——莫伦德、迪克巽上世纪四十年代雅礼执教记(三)】李忠泽2017年4期110
下一篇:【陆军第四军及其被湮没的抗敌阵亡将士公墓】胡滔滔2017年4期总1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