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童谣画集》序】陈先枢2022年2期总128
2022-05-01 17:07: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明代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云:“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范畴,包含在民谣之中。其称谓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童谣的作者不一定是儿童,无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本属成人的歌谣,而被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得以流行的,都可视为童谣。童谣通常带浓厚的地方特色,常用方言念读,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然而,将语言的自然节奏演进为具备音乐结构的歌曲,却不是儿童所为。由成人制作、配曲,适合儿童歌唱的歌曲便是儿歌,它是童谣的升级版。
童谣历史悠久。《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中国史前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国语·郑语》中记载有《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中的某些篇章能够称为童谣,如《诗经·魏风》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中国古代童谣,在宋代以前几乎都是政治性童谣,虽与儿童的生活不相干,但由儿童传唱。如五代十国时期,长沙流传的童谣一般反映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心声。如长沙童谣:“湖南城郭好长街,竟(净)栽柳树不栽槐;百姓奔窜无一事,只是槌芒织草鞋。”这是反映马希广在位时,改长沙城只种槐、少种柳的习俗,全部改种柳;居民晚间织草鞋声,闻于郊野。“不栽槐”隐喻兄弟不睦,以至国亡;“草鞋”多,“盖百姓远行之象也”,暗指马希萼入城,百姓逃跑。又如童谣云“鞭打马,马急走”,是指南唐大将边镐进入长沙后不久,“尽迁文肃以下诸族及将佐千余人于唐”。又如童谣云“马去不用鞭,咬牙(刘言诨名)过今年。”是指边镐俘获马氏,刘言驱逐边镐,而刘言又被王逵杀害。
宋代以后,在政治性童谣继续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有儿童游戏趣味的童谣。如清徐珂《清稗类钞》湘中童谣条所载:“湘有童谣,传自明季,其辞曰:‘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姊姊。姊姊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打铁一,苏州羊毛好做笔。打铁两,两个娃娃拍巴掌。打铁三,三两银子换布衫。打铁四,四口花针好挑刺。打铁五,五个粽子过端午。打铁六,六月不见早禾熟。打铁七,七个果子甜蜜蜜。打铁八,八个娃娃砌宝塔。打铁九,后花园里好饮酒。打铁十,十个癞子戴斗笠。打铁十一年,拾个破铜钱。娘要打酒吃,仔要还船钱。’”这是典型的“长沙童谣”。
“长沙童谣”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具有鲜明的老长沙方言特点,长沙童谣必须要用老长沙话来读才能够体现它的真实韵味,长沙童谣事实上也有着传承原汁原味长沙话的功能;具有节奏明快的特点,长沙童谣朗诵起来节奏明快,配上音乐更似歌曲;具有老少咸宜的特点,长沙童谣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几岁的小孩子喜爱听闻,连八九十岁的爹爹(爷爷)、娭毑(奶奶)念起童谣来都津津乐道;具有生动、鲜活的形象画面,几乎每一首长沙童谣都有着形象画面,所以除了语言的描绘外,都可用图画、动画、雕塑、音乐、演艺等艺术形式来传播。总之,长沙童谣朗朗上口,讲究押韵,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甚得孩子们欢心。
长沙童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智力教育、情趣教育、文学教育、美学教育、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北京童谣”率先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北京童谣”项目保护单位为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而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沙童谣”的传承人蔡二先生是一位中年画家。可以想像,由一位有心人来做一个地区童谣的搜集、整理和传承,比起由一所学校来做这项工作要艰难得多。童谣的传播过程由于时间跨度大,版本繁多,和方言一样,也有“十里不同音”的情况,,因此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凭一人之力,困难很大。然而,蔡二先生做到了。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是他以画家的独特优势,以童谣配国画、漫画的形式出版的第二本《长沙童谣画集》。一首童谣一幅画,拙朴简洁,以图释义,老少咸宜。童谣因画作而有生机,画作因童谣更添风趣。
蔡二,本名蔡颖强,字一尘,职业画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童谣”传承人,擅长人物画、陶瓷雕刻等。蔡二在听童谣、念童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为了学好长沙童谣,花费数十年时间,从幼年时期开始跟着长辈学习,长大后依然不断学习和挖掘长沙童谣。他经常寻亲访友,走街串巷,持续向街坊邻居、朋友等长沙老市民学习,收集、整理长沙的童谣和儿歌,至今已收集上千首,其中的多种版本也分门别类记录在册。
蔡二最初搜集长沙童谣是想利用自己的绘画专长在传统民俗方面做些创新。他花了三年时间,走街串巷,找了长沙好多的爹爹、娭毑、老满哥(中年小伙)、好兄弟问童谣,经常是这人记得上句忘下句,然后跑几条街问另外一人,同一首童谣的版本就不同了。如那首《萤火虫》:“洋火虫(萤火虫),飞过垅,借把锁,锁大门;借条牛,犁大丘;借条马,跑横丘,横丘门口一口塘,一杂(条)鲤鱼扁担长,牙(爹)要拿哒打酒呷,崽要拿哒讨婆娘,讨个婆娘倔又倔,打个草鞋一年零六个月。”这首短短的童谣,蔡二找了十几个人才拼凑完整。
童谣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长沙童谣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长的较少。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其中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易学易唱。童谣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模仿、设问、重复等。
蔡二收集整理的长沙童谣大致可分为摇篮曲、游戏歌、市井歌、问答歌、拗口令、谜语歌等。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用于催眠、教话、认物,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童谣,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长沙童谣中那首脍炙人口的《月亮粑粑》便是摇篮曲。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如那首边唱边跳的“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就是跳橡皮筋时唱的童谣。又如“卷子卷子一,卷子卷子二,卷子卷子三,卷子卷子四,卷子卷子五,准备上山打老虎”,与儿童玩的石头剪刀布类似。还有“鸡蛋白,回不得,鸡蛋黄,斢地方”,乃是老版的捉迷藏。有些童谣还会根据当时游戏时即兴修改。如著名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牵羊卖羊,一卖卖到荷叶塘,老板哎,买羊啵?买头羊,头羊冒(冇)得角。买二羊,二羊冒得脚。买三羊,三羊四羊随你捉。”
市井歌展开一幅幅老长沙生活图景。“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如果硬要借,等到十二月”,很形象地道出了长沙夏季溽热的事实。还有那首“青年哥哥抖派头,肚脐眼打得裤外头”,将20世纪80年代流行喇叭裤、露肚脐眼的年轻小伙子的形象戏谑地呈现出来,言语中极具画面感。有些童谣的产生时间可能更早,如“鸭婆子生蛋个个大,一大大到万家坝,收拾篙子收拾桨,慢慢细细到靖港,坛子罐子产铜官,丁子湾麻石往外拖。”靖港、铜官在历史上各为水路细货、陶器码头,丁字湾以产花岗岩闻名,长沙人对这几个古镇的顾眷也深入到了儿童心中。说吃的童谣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腌醋藕。”
蔡二收集整理的长沙童谣,几乎每首都以地道长沙方言串联而成。虽出自儿童,经坊间流传修改,加入语气词、俚语,早已是长沙方言的地道标本。若长沙童谣可以进入幼儿园、小学,让孩子习得老长沙的口音,这浓浓的乡音也就有了传承。
(作者系本馆馆员)
蔡二绘长沙童谣漫画
分享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胡六皆诗联辑存》序言】胡静怡2021年1期总123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