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中国羽绒工业创始人长沙人丁鹏翥事略】丁平一2019年3期总117
2019-10-17 16:49: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祖父丁鹏翥是中国羽线工业创始人,他发明并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羽绒机器,先后五次获得民国政府颁发的专利证书,成为湖南首次获得专利证书的发明家、实业家。他创办的长沙华新羽绒公司生产的羽绒制品是中国最早的羽绒制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博览会并获奖,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在致力于羽绒工业的同时,他还创办并发展了湖南合作事业,使湖南合作事业在20世纪30年代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他领导的合作事业为稳定湖南经济、提供战略物质、恢复战后经济、救助民生疾苦贡献殊多。
丁鹏翥先后担任过长沙华新羽绒公司副董事长兼总技师、国民政府工商部机械工业技副、中国合作事业协会湖南分会主任、合作事业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湖南大学经济系教授、长沙修业高级农业专科学校校长、《湖南合作》月刊主编等职务,出版羽绒工业和合作方面著作近二十种。1949年,民国政府迁台,陈果夫多次请他同往并重金许诺,他以“故土难离”坚辞留湘。20世纪50年代初期遭受不公待遇,一度生活无着,避居北京女儿家。1956年,因其对民族工业的贡献,政府任命他担任长沙市轻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湖南鸭绒厂厂长(不需上班)。晚年,以病残之躯撰写《羽绒工业》书,总结了一生创办中国羽绒工业之经验。往下,拟对丁鹏翥的家世生平简略述之。

一、家世
丁鹏翥(1891-1958),出身于湖南衡阳白沙洲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先祖在唐宋时为山东济阳郡人,后分徙于湖南常德府。始祖丁福原为湖南澧州读书人,元末随朱元璋南下衡阳,累功授武德将军,其子孙乃居衡阳白沙洲,人称“白沙丁氏”,为衡阳望族。
丁氏家族历代注重子弟教育,自丁名瓒康熙三十二年(1693)创办丁氏家塾“致远堂”(1712年改为衡阳白沙书院)起,培养出众多秀才、举人进士,如著名书法家丁一焯,举人丁甡、丁元正、丁一炬、丁希文,进士丁一焘、丁善庆等,皆名重时;如康熙时著名书法家丁一焯,精于诗、书琴三艺,尤以草书著称于世,曾召至皇室内廷教授书法,许多著名书法家皆出其门下。翰林院储大文与之过从甚密,称“先生兴奇古,儒首墨池起狂舞”。湖南省志有传,记他著有《书法碎语》,对写字时运腕、运肘、运神、运气、结构布局等有精到论述。清潘宗洛督学湘省,取士衡阳,白沙丁氏即有丁名瑶、丁光禄、丁光仕、丁一灿、丁一炜名列前茅。乾隆壬午科乡试丁甡与其弟丁正心同时中举,丁甡为解首,其弟次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有此趣闻,并附督学吴鸿诗句:“文昌此日欣联曜,谁向西风诉不平。”曾祖父丁善庆为道光名翰林,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广西学政等职。辞官后,任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二年,成为清代岳麓书院最著名山长之一。晚清重臣刘长佑、刘坤一、曾国荃、陈士杰等均出其门下。丁善庆母亲为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之女,善庆父早逝,故幼时随母居于刘府。公之祖父丁骅博学,曾任广西桂林府同知,著有《三礼考证》《春秋例辨》《弈理阐微》等。祖母为道光戊戌科进士陈源兖之女。公之父曾为广东候补盐知事,授奉政大夫,早逝。母为长沙咸丰壬成科举人刘丙奎之女,通诗书。
丁鹏翥一岁五个月时,父亲病逝,母携公姐弟人由衡阳迁居长沙,生活渐陷困顿。五岁,母亲亲自教读诗书。六岁后,母以针黹所入及亲友资助,为延师课读。科举废,公考入长沙修业学校,受辜天祐师赏识,称其为可造之材。公不负师望,每试均列名。十五岁考入长沙广益学校英文科,十八岁赴杭州姐夫家。姐夫时任绍兴府知府,为湖南前布政使孙翘泽之孙。在孙家资助下,入杭州浙江省第一中学学习,始学德文、拉丁文,1910年,以优等成绩毕业。因家贫不敢继续升学,乃回长沙受聘于一私立外国语学校教授英文,兼译小说投稿报刊。又入湖南成德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2年毕业。民国元年(1912),娶武冈邓夫人官生。邓夫人曾祖乃前江西布政使邓仁堃,祖父为“湘中五子”之一的邓绎。

二、创办中国羽绒工业
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内忧外患,满怀救国宏愿的丁鹏翥目睹现状,忧心如焚。他勤奋好学,相信学可济世,在“实业救国”思想驱动下,他分析湖南工业和贸易情况,并认识到:“长沙自谭延闿于丙辰二次督湘起,通货膨胀,为此倾家者不少,故本省货币交易,如牛皮、猪鬃、头发、桐油、矿砂等,多属专门,已为大商所占,无从插足”(丁鹏翥著:《驹光留影》未刊稿本,以下引文凡未注出处者均出自该著)。他想到只有“找人弃我取未尽之利”,而“鸡鸭毛尚多抛弃”“且价格低廉,收购亦易,若加工出口,则可变废为宝”。于是他踏上了羽绒工业这条无人问津的崎岖道路。
1918年年初,丁鹏翥开始到穷乡僻壤收购鹅、鸭毛、与妻子共同试验,制成样品。样品投寄到汉口有关部门,得到外商复信认可。初制样品时,采用手工操作,即将鹅、鸭毛排放在工具桌上,手搓口吹之,毛、绒散落而分远近。绒乃毛中精品,丁鹏翥想:若使绒与粗毛分开,取绒作原料,价值定更高。于是,他将绒、毛分装,排除杂质,与汉口外商联系。外商要求剔净灰杂粗翅,留下洁净轻盈之绒毛,才符合外贸出口商品要求。样品寄到汉口,颇受欢迎,订单纷至。此时,丁鹏翥想到:人力选绒,费时费力,产量有限,质量难保。同时,手工操作过程中,工人呼吸迫促,毛中灰尘杂质及异味刺鼻,易导致疾病。若能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即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人身体亦有益,丁鹏翥因之萌发研制羽绒机器的念头。丁鹏翥不畏艰难,反复设计,反复试验,终于制成最早的提绒机器,为羽绒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基础。往后十几年中,他对机器多次改良,多次获专利,其荦荦大端者谨述如兹:

其一,发明羽绒机器,首次获专利证书。
1918年4月,丁鹏翥试制出第一台铁木结构的提绒车,同年7月,选毛、洗毛、消毒、烘烤等设备也先后完成。是年冬,他按北洋政府颁布的《暂行工艺品奖章条例》规定,将机器图样、模型、说明书等具文呈报北京农商部,要求审查是否可属发明。
1919年3月,接到农商部复函,邀请丁鹏翥到部面洽。到京后,就地将原机器改良数处,候部审批。1919年4月28日,接到农商部第四九六号批示,批示云:
“据呈已悉。查所制羽绒机器经本部审查:此次改良各点尚合实用,应准按照暂行工艺品奖章,给予专利五年,以示鼓励。填发奖励执照一纸,仰即具领。审查报告书,抄给阅看,合行批示,遵照此批。”
奖励执照为农商部奖励执照第五十一号,填载了制品人丁鹏翥,品名为羽绒机器。正文为:“前项工艺品,经本部考验合格,依《暂行工艺品奖章条例》第四条第一项,特奖励之……”
1919年9月27日,湖南省政府公报报道了这消息,丁鹏翥因之成为湘省获专利证书第一人而为公众瞩目。由于有了羽绒机器,羽绒制品的产量、质量迅速提高,羽绒生货出口亦大为发展(生货出口也丁氏首创),中国羽绒工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丁鹏翥在羽绒被褥制作工艺方面也多有发明创造,如1920年发明的横行衣胆和筛绒方法,均有许多独到之处,横行衣胆、被褥成为后世横行羽绒制品的发端,至今不衰。
1920年,为扩大生产销售业务,丁鹏翥与妻子在长沙城堂皇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羽绒企业——长沙华新羽绒公司,丁鹏翥任董事长兼总技师。1921年,又招股组建华新羽绒股份公司。此时,产品远销国内外,利润颇丰,所获利润又用来扩大再生产,长沙华新羽绒公司也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知名企业。丁鹏翥的元配夫人邓夫人虽名门闺秀,然坚忍耐劳,与丁鹏翥共创基业。且事母至孝,爱儿至切,助夫至力,公甚敬重之。公曾沉痛回忆道:“(夫人)来归十四年,备尝艰辛,无一次交谪之声,为文哭之。”又曰:“(创业)此中艰苦,只余与邓夫人共知之。”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丁鹏翥亦十分重视羽绒工业的理论总结。1921年,他开始撰写《整理中国羽绒贸易业商榷书》及《羽绒提制法》,对中国羽绒工业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

其二,不断改良机器,再次获专利证书。
在羽绒工业道路上,丁鹏翥永远是一位不断追求革新的实业家。1922年,随着业务的扩大,华新羽绒公司在常德、邵阳等地设立原料收购点,大量收购鸭、鹅毛。还在武汉建立产品销售站,向国内外推销有“丁制”商标的产品。当时,因“丁制”产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美,且柔软暖和,旅行时折叠后体积小而便于携带,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欧美、日本、香港等地订单络绎不绝,产品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获奖,如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曾获“中国特产奖”。1923年,丁鹏翥又发明了“丁制三层式被褥”,质量进一步提高,与当时德国式的筒被相比,更显示其优点。因丁制产品在国内外的声誉,多次获工商部、农商部、上海总商会的奖励。
1924年,丁鹏翥对羽绒机器进行改进,报农商部审核。同年,农商部于6月12日第六七八号批示,再次批准丁鹏翥改进后的羽绒机器享有专利权五年,发给执照号为二一二号。专利部分为提绒车之进毛门、风鼓、毛刷、板门四项。他总结羽绒工业的著作《整理中国羽绒贸易商榷书》亦发表于《湖南实业杂志》新四十五册上。他在文中提倡中国要发掘工商业未尽之资源,促进民族工商业尽快发展,并希望羽绒工业能在全国普及。

其三,脚踏实地向前,又三次获专利证书。
丁鹏翥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20年代已成为享有盛名的实业家,但他从来不骄不躁,总能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1928年,丁鹏翥又再次改进羽绒机器,将改进的机器呈送南京工商部审查,同年12月10日,接到工商部奖给专利的工字四一○号部令,再一次批准专利五年。同时呈送的三层式羽绒被及横行衣胆也收到四一六号部令,奖给专利三年。
1930年,丁鹏翥又将提绒车改造两项,呈报工商部,接到工商部奖励工业品审查委员会“专字第十五号”审查书,又奖给专利五年。
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丁鹏翥的事业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已蒸蒸日上。抗战前,因产品销路好,利润颇丰,他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长沙南门外购置两大块地皮,拟建新厂房,苦因战争爆发,他的愿望亦随之云散。1946年,他又将提绒车进行改良,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出绒快、出绒种类多、碎绒减产量增加的效果。抗战胜利后,丁鹏翥将主要精力用于恢复再生产,故新厂房一直未及建成。1949年后,长沙华新羽绒公司经公私合营改造,与外厂合并成立湖南鸭绒厂,公司永远淡出历史舞台。
丁鹏翥倾毕生精力,为发展中国羽绒工业殚精竭虑。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生活来源断绝的情况下,他还坚持撰写了《羽绒工业》一书,殷殷期望中国的羽绒工业能“日益革新,合群力以尽其未尽之利”。

三、创办湖南合作事业
丁鹏翥在创办羽绒工业有了盈余之后,开始想到如何能帮助更多乡梓摆脱贫困威胁。
19世纪上半叶发端于英国的合作运动传入中国后,1918年3月,北京大学率先成立中国的消费合作社。继北京、上海开展合作运动后,湖南的合作运动继之兴起。湖南宣传合作思想,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湖南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汤寿军,丁鹏翥为继汤之后的领军人物。从20年代至40年代末,他一直是湖南合作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据1933年林嵘编写的《中国合作大事记》载:“湖南省合作协会为长沙群益合作社丁鹏翥等所发起,二十年十一月七日进行筹备,至是年十二月十八日乃正式成立。该会曾编印《湖南合作》月刊,举办合作实施人员训练班,编撰合作讲习课本等,对湖南合作运动贡献甚大。”又据1937年寿勉成、郑厚博编写的《中国合作运动史》中记载:“湖南合作协会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由长沙群益合作社发起,依照实业部合作运动方案组织,并于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依法成立。负规划、研究、促进湖南合作事业之责,兼办教育、宣传事项。”丁鹏翥对湖南合作事业之贡献主要有:

其一,创办长沙群益合作社和湖南省合作协会。
群益合作社社址设在华新羽绒公司之内。据丁鹏翥自己在《驹光留影》中记载,创办时间是在1929年。群益合作社的创办是湖南合作组织的发端。丁鹏翥在《群益合作社宣传之缘起与宗旨》文说:“合作乃为解除一般人民所受经济上困苦之运动。举凡君主民主之政体,无所不容,有色白色之人民无所不备。”又说“组织合作社,只借团体之能力以济个人,始于自足消费,终于自能生产”,使“各种经济行为,咸趋于合理之革新”“各项民生需要,得到均等之满足”。创办合作事业的思想与他创办羽绒工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1932年,由长沙群益合作社发起组织湖南省合作协会,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合作团体。群益合作社和合作协会的成立,对推动湖南合作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二、创办合作刊物,宣传合作思想。
群益合作社成立后不久,丁鹏翥就创办了《群益合作月刊》。他认为:“合作为新兴事业,理论之探求,经验之报导,固为推进之基轮。而如何促使民众周知,博得社会共信,以增强推进力量,尤属当务之急。”《湖南年鉴》记载:“民国十九年九月,长沙群益合作社发行月刊,名《群益社刊》。”“民国十九年五月,湖南合作协会受建设厅委托,发行月刊,名《湖南合作》。”“民国十九年五月,长沙群益合作社于中山日报发行半月副刊,名《合作运动》。”上述刊物均由丁鹏翥担任主编主笔,他办刊宗旨主要有四:“一提倡合作运动,二讨论实施方法,三训练合作人才,四报导合作消息。”

其三,创办合作教育事业。
在创办群益合作社,湖南合作协会后不久,丁鹏翥又将眼光投向合作教育,希望以此推动合作事业发展。他说:“吾湘合作事业,得由宣传而进于努力实行,由萌芽而至于健全发展……教育功效之伟大,亦属不可磨灭。”他认为,合作是新兴事业,要使其有发展根基,则非创办合作教育事业莫属,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以湖南合作协会的名义举办合作人员培训班,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由湖南合作协会开办的训练班为湖南有合作教育的开始。本年七月,又为省建设厅开办合作指导人员训练班,共培训学员114人。九月,建设厅在长沙等22个县市设立了合作指导员。为解教材的燃眉之急,丁鹏翥在百忙之中写下了《合作指导》《合作实施新法》《生产合作》《合作概要》等著作出版,且作为合作课程的教材在训练班及开设了合作课程的学校应用。同年秋,长沙修业高级农校、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聘先生为合作教授,讲授合作课程。他说:“由于半年多以来劳累过度,导致终夜失眠,精力难支,不能阅写,只得暂到杭州西湖休养二十天。”休假归长,立刻又带工作人员下县策动办合作社和讲习班之事。1938年,湖南省政府举办湖南省干部学校,省主席张治中兼校长,旨在培养抗战时期急需的各类人员。学校办辅导员班,下分工矿、农业、教育、卫生、经济、调查六组,公受聘为经济组组长,主要讲授合作课程。在办各级各类训练班的同时,长沙多所学校也开设合作课程,皆聘公兼任合作课教师。自1932年起,有湖南群治农商学院、长沙修业高级农校、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湖南省立高级农校、长沙衡粹女校、长沙民范女子职业学校、长沙民本女校、长沙纯德女校、长沙乐群会计讲习所等校聘公讲授合作课程。1947年,湖南商学院并入湖大,设立合作课程,聘公为湖大教授,讲授多门合作理论必修课。
由于丁鹏翥对湖南合作事业的贡献甚大,故省府、省建设厅先后委任他担任多种合作方面的职务。1936年,湖南省合作事业委员会成立,省建设厅厅长余籍传任主任,丁鹏翥以专家身份聘为委员。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委员会迁邵阳,他被委派负管理湘东北及推广湘南边远地区之责,并拟订《协助湖南省会建设合作计划草案》。1939年初,省府为救济长沙大火后的灾民,成立救灾贷款处,余籍传厅长兼任主任,公任副主任,负责操办具体事宜。长沙同时成立了各项工业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此时,贷款“办理虽甚困难,而成效甚好”。1940年,公被推举为合作委员会总干事。同年,重庆成立中国合作事业协会,指定公为湖南分会理事会主席。同年4月,重庆社会部召开全国合作会议,公代表湖南出席会议。1942年,省府成立员工福利社,财政厅厅长胡迈任经理,公任副经理。1944年,建设厅主任秘书辞职,厅长余籍传委公接任主任秘书职。公素有不涉官场之志,但在国难之时,他暂且应允,但表示“不接受正式任命”,只为“全我初衷”。1946年,建设厅下辖社会处,任丁鹏翥为副处长(专管合作),先生坚辞未果,只好临时就任,并宣称自己政治上中立,除合作之外,不涉任何事务。1947年,广东省主席宋子文委托中国农民银行粤行主任经理专程赴湘,再三邀请丁鹏翥赴广东就任该省合作管理处处长,并应允湘粤两省可往返兼顾。公认为自己离湘将影响湖南合作事业(当时正拟筹建湖南省联社),故婉辞不就。他说:“我去,则湖南省联社难以成功,因婉辞之。往返至再,并允电湘省可以兼顾省联。余仍以湖南当时环境太坏,若不坐守,则恐省联社虽表面成立,而实质为他人利用机关。且久思脱离政治生活,故决计坚辞不就,专心筹备省联社,使之健全民主,不受一党一派少数人操纵。”
在丁鹏翥精心策划、精心准备下,湖南省合作联合社于1948年成立,终于完成他自民国十八(1929)创立长沙群益合作社时的最初梦想。据丁鹏翥在《驹光留影》中的统计,湖南合作联社至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底止,共有合作社156363社,计县联社34,乡镇社543,保社6513,信用社7028,生产社954,消费社211,运销社36,供给社4,公用社6,利用社21,运输社4,劳动社3,省直属专营运输社4,供给社1,合作工厂1,共有个人社员1324075户,法人社员3069单位,股金总款4314927499元。而这些成果仅仅是“经过抗战损失,战后复员,重新整理之成果也”。
纵观丁鹏翥一生,他首创中国近代羽绒工业,对人类的贡献惠泽及今;创办了湖南合作事业,对湘省合作事业的初创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如此,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且总是乐于助人。30年代,他在华新羽绒公司内设立药柜,贫者用药均低价或免费供应,每年支出银元达千元以上,深得市民赞誉。1942年,日军逼近长沙,当时一位叫王石波的青年学生苦无生计,求助于素不相识的丁鹏翥,公当即资助钱给他开饭店,解决生计问题,后王石波又读书成才,曾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丁鹏翥还热心教育事业,尽己所能捐资各类学校,他本人也任多所学校校董。资助贫苦青年求学成才者十余人,家中佣人或工人子女亦常得其资助。

40年代后期,曾与丁鹏翥共事的王和政曾在《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上发表《鸭绒被创始人丁鹏翥》文章。他在文章中记载:“丁先生很亲切地对我说人生的旅程,就像一张白纸,只要在这张白纸之上,涂下无愧于后代子孙的色彩和内容,就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王先生还记道:“他还说:‘历史似亦有这样一条规律,每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往往就会出现一批仁人志士,振奋而起,自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不断探索追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彭德怀与黄克诚的赤诚之交】黄禹康2019年3期总117
下一篇:【忠烈才女耀千秋——谭嗣同夫人、中国女学会倡办者李闰传奇】黄禹康2019年4期总1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