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仗剑屠龙一书生——记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陈扬桂2017年2期总108
2017-08-01 16:56: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瓜分中国领土。值此国家民族危难存亡之秋,多少有志青年都在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正是当时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受家乡先贤及新思潮的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瓜分中国领土。值此国家民族危难存亡之秋,多少有志青年都在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正是当时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
受家乡先贤及新思潮的影响,少年李剑农
敢于叛逆,立志“仗剑屠龙”,拯救天下
1880年6月10日,李剑农出生于湖南邵阳西路(今隆回县)滩头砖屋村一个农民家庭。当时的砖屋村,实际上没有几座砖屋,人们穿的是土布衣,吃的是粗茶饭,住的是茅舍房,过着与世隔绝、自耕自织的生活。但是为时不久,帝国主义的祸水就浸进来了,李剑第一次穿上了进口的机织洋布,他既感到惊奇,也很有感触。他似乎触到了时代的脉搏,意识到社会的巨大变革已经降临到他的家乡。
李剑农出生前后,他的家庭经历了一番盛衰荣辱的变化。曾祖父是个大地主,但去世较早,伯祖父是一个不会管家的公子少爷,很快就把家当败了个精光。幸亏得到外婆一家相助,父亲李梅丰一边教书一边行医,有点收入,又置买了些田地,家庭才恢复生机。
小时候,李剑农在家乡念私塾,稍大一点便离家到邵阳城里的旧书院读书。邵阳,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人杰地灵,是湖南西南部的重镇,也是中国近代改革思想的摇篮之一。正是在这样一方热土上,出现了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文一武两大名人,文的是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武的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讨袁护国将领蔡锷,此外如著名的维新派人物、南学会邵阳分会负责人樊锥、毛泽东的老师袁吉六等都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俊秀。那时,他虽然读的是经史子集,走的是科举取仕的老路,但是,受魏源、樊锥等家乡先贤的影响以及新思潮的熏陶,李剑农叛逆思想越来越强,他不再为封建的牢笼所束缚,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向封建礼教挑战。
在他就读的邵阳书院,有个名叫“儒卿”的学棍,不学无术而又贪婪凶狠,常常“靠学吃学”,向学生勒索额外供奉,引起学生们的一致憎狠。李剑农和一些同学给他凑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不是个人,装出雷公模样,缺少三分面目”,下联是“活像条卵,专打银子主意,全无一点良心”。上联切一“儒”字,下联切一“卿”字,全联切合这位学棍的大名,堪称一副绝对,尽管联语显得有点粗野,但充分表现了他们对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的假道学先生的不满和藐视。
还在邵阳旧书院的时候,李剑农就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邻村一位姑定了亲。来年正月初二,按照家乡的习俗,他去给未来的岳父拜年。他的这位“岳父”是一位读了几句老书的土财主,平时爱用一些旧礼教来为难年轻一代,对将成为乘龙快婿却喜欢接受新思想的李剑农也不放过,老想给他一点难堪。那天,“岳父”看见李剑农来拜年了,便吩咐家人把一条刚洗过的裤子高高地挂在正门上方。李剑农见状,既不愿走旁门左道,更不肯钻他人裤裆,掉转头来就往回走。因为心高气傲,不肯屈就他人,这门亲事就这样吹了灯。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愤慨,宁静的书院不断激起了维新救国的风潮。当李剑农还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时,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运动已经在全国蓬勃兴起。湖南由于谭嗣同、梁启超等借时务学堂大力鼓吹,加上得到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一时成为维新救亡最活跃的省分。樊锥利用邵阳书院这块阵地,积极开展维新救亡活动。在樊锥的影响下,李剑农对维新运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给自己取了一个颇有阳刚之气的别号“剑龙”,表达了仗剑屠龙、拯救天下的志向。
1904年,李剑农进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史地科学习,专攻历史。从此,他来到了湖南省会长沙,大大地开阔了眼界。在湘江岸边,他第一次看见外国轮船在祖国的江河上横冲直闯,更加激起了爱国图强的情怀。为了拯救中国于危难之际,1906年,他积极投身革命,并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1908年,李剑农毕业留校任教。在教学中他既教书更教人,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种子。
为了寻求救国兴邦的良策,
李剑农两出国门,远涉重洋
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1910年,李剑农怀抱着求知与救国的远大理想,浮槎东渡,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他除了完成必需的课程外,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各种活动,与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的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同盟会领导人都有过广泛的接触。在他们的影响下,李剑农一边在异国他邦探求新的知识,一边密切关注中国革命。第二年秋,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以后,李剑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竟然放弃心爱的学业,毅然回到祖国,参加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起义结束后,出于对起义将士的崇敬,他又以满腔的热情,用生动通俗的文笔,及时记述起义经过,写成《武汉革命始末记》,发表在上海《民国报》第一期上。在这篇文章中,他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热情讴歌起义将士的英勇斗争精神,称赞民军纪律严明,揭露清朝反动统治者腐败无能,长了革命者的志气,灭了反动派的威风,对促进革命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对外卖国投降,对内专制独裁,激起全国人民公愤。1912年夏,李剑农经张秉文介绍,在汉口《民国日报》任新闻编辑。由于他积极参加报社同仁们组织的反袁护国运动,次年6月24日,受到袁世凯的帮凶、时任副总统兼湖北都督的黎元洪的通缉。李剑农眼见自己无法在国内立足,同时感到要真正消灭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体,必须具有西方欧美国家那样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制度。为此,他7月份,第二次走出国门,远涉重洋,赴英国留学。
李剑农来到英国后,为了便于自己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研究方向,他放弃了进入名牌学府当正式研究生的资格,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旁听生。因为是旁听生,学校对他管得不严,他每天听完自己必修的课后,就可以一头扎进书堆里去作自己的自由研究。留英三年里,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遍伦敦及其附近各城市所有的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查找抄录有关资料,广泛涉猎了欧美各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政治史以及宪法史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中,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英国的议会政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看来,英国议会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讲求调和妥协,即通过逐步改良进化而渐趋完善,最终成为一种相对完备的政治制度。他自信引进这种政治制度,可以改良中国的独裁统治,使中国人民获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并通过民意的觉醒,来实现自己拯救国运的理想。由于受英国议会政治和联邦制的影响,改良主义便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为他政治上的信条,“联省自治”一度成为他所信奉的治国法宝。
推行联省自治失败,李剑农
遭遇“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
1916年,袁世凯帝制失败。这年夏天,李剑农满怀报国之志由英国归来。回国以后,有人想拉他去北京大学当教授,他不去;他的亲戚朋友劝他去作官,他一笑置之;湖南有几位政客请他去省政府当秘书,他也一口拒绝了。眼见袁世凯虽然倒台了,但军阀割据,国家依然没有统一,他决心仿效英国联邦制办法,在中国实行联省自治制,使中国在联治基础上统一起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李剑农来到上海《中华新报》任编辑兼评论员,专写政论,揭露军阀暴行,鼓吹政治改良。
1917年3月,他和周鲠生、杨端六、王世杰等人在上海联合创办政论刊物《太平洋》杂志,积极宣传联省自治。在《太平洋》杂志上,他发表了《调和之本义》、《宪法与政治》、《宪法上之言论自由》等一系列文章,宣传调和互让,鼓吹在联治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他的这种联治制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容许各省制定省宪,依照省宪组织政府,实行自治;二是实行联治,即由各省选出代表,组成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共同遵守,以完成国家的统一。
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李剑农于1922年7月发表了又一篇政论《民国统一问题》,进一步指出,中国领土如此广大,要想通过武力实现统一,不仅南北不能一统,就是南也不能统南,北也不能统北。只有采取联邦分权的办法,确定某种事权归各省自己处理,某种事权归中央掌握,才能防止各省把持一切的弊病,使中国真正归于统一。当时,人民饱受军阀混战的痛苦,对李剑农的联治主张表示欢迎,地方军阀为迎合人民的要求,骗取信任,保住地盘,也对这一主张表示拥护。这样,联省自治的声浪一度播及全国,李剑农也因此声名大振,受到各方面的追捧。
1921年,湖南军阀赵恒惕特聘李剑农等13名省内外知名人士组成省宪起草委员会,由李剑农任主任委员,负责起草湖南省宪法。1922年1月,省宪正式公布。同年12月,根据省宪成立新政府。省长以下设立内务、财政等七司,由各司司长组成省务院。当时,张伯良想做教育司长,而赵恒惕却强拉李剑农任省务院长兼教育司长。李剑农本来不愿就职,但他既怕别人说他只坐言而不能起行,也想趁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勉强答应就任。由于赵恒惕并无自治诚意,只是想打着自治的幌子实行地方割据,所以,李剑农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相反,因为赵恒惕名声不好,而因此累及李剑农,长沙一家小报刊登打油诗一首,诗中巧妙地嵌入李剑农和张伯良的名字,讽刺李、张竞职,诗曰:“仗登台策亦四费平章。可怜一个寒酸缺,也把文章做一场。”后来,李剑农自称这是“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意识到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情势下,联省自治“纯属舍本逐末的书生之见”。
李剑农见自己从英国学到的这套资产阶级议会制东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仗联省自治之“剑”无法屠封建专制之“龙”,便于1924年,辞了省务院长和教育司长职务。从此,他再不谈论政事,专心致志从事中国社会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潜心于史学教研,李剑农不仅摆脱了
痛苦,而且被学生们誉为“四好先生”
1925年,李剑农和友人彭一湖在长沙创办晨光学校,以无党无派、不谈政治相标榜。学生入学前必须写出不加入任何政治派系的保证书。入学后,每人发一部《资治通鉴》,限定一年内读完并作出笔记。他的这种办学思想,受到应邀前来该校讲学的教育家章太炎先生的赞誉。
1927年仲夏,李剑农赴上海担任太平洋书店编译主任。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从事书刊编译工作,一边专心致志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先后以“半粟”笔名出版《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和《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1930年秋,李剑农应武汉大学之邀,担任该校中国近代政治史课程的教授,以后又担任文法学院教授兼史学系主任。那时的武大,校誉如日中天,学校环境优雅,建筑宏伟,师资精良,人才荟萃,而李剑农更是被学生们誉为学问好、襟抱好、道德好、文章好的“四好先生”。
1938年,日军侵入湖北,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乐山。李剑农未随同入川,于1940年应聘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古代经济史教授。1946年,被借聘到湖南大学。1947年,他重回武汉大学,直到1963年12月14日,因患动脉粥样硬化去世。几十年里,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史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史方面的专著有《中国经济史稿》上、下册、《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明清史讲稿》等。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有《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该书与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陈炳坊《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刘彦《最近三十年中国外文史》等书一起结集为《中国现代史》丛书出版,其中他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除先后多次在国内出版发行外,又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印度等到多个国家一版再版,被美国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费正清教授誉为“中国近代史”中的扛鼎之作。
李剑农在治学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刻苦自学,二是博采众长。在中国近现代学者中,李剑农是勤奋的楷模。他常以“自学为主,勤奋努力”等语鞭策自己、勉励学生。他在编写《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一书时,三十多年如一日,总是夜以继日地查阅古代各种文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勤学苦思,力求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他善于对各种材料进行综合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博采各家之长,汇集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读者思考。在办晨光学校期间, 李剑农教学之余,系统地收集中国政治历史资料。他的书房就象一个中药铺,摆着一个装有许多小抽屉的大柜子。他把收集到的资料,一节一节地抄在小纸片上,定期进行比较筛选,分门别类地装进各个小抽屉里,以便研究时查考。
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虚怀若谷,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李剑农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他对别人,哪怕是自己学生的著作和观点,也从不采取轻易否定的态度。在武汉大学时,他带的一位叫陶元珍的四川籍学生,对《三国志》很有研究,对历代经济史也多有涉猎。他在讲课时,讲到一个问题时常常笑着问:“陶元珍,你的意见怎么样?”陶元珍也不拘师生之礼,真的站起来发表意见。即使发现了他人著作中的问题,李剑农也总是用“商榷”的言词与对方进行探讨,因此别人也乐意和他交流。当时,清华大学史学系主任蒋廷黻先生是他的邵阳同乡,两人私交也很深。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他主动提出与蒋先生互调一年。他说:“蒋先生学识比我好,他来武大,是武大学子的荣幸,我去清华,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由此可见他的胸怀多么宽阔。
在教学上,李剑农特别强调打牢基本功,他要求学生先打好通史基础,弄懂全局,然后再进行局部性的专题研究。他的学生、历史学家施应霆先生回忆说,先生要求我们“首先阅读中国史学的必读书籍,如《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札记》,以及重要读书笔记,如《梦溪笔谈》、《日知录》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然后钻研断代或专题史,方能运用自如,举重若轻。”
由标榜“无党无派”到宣称
“开始学做一个无产阶级的信徒”
李剑农的一生,经历了由力主联省自治并参与政事,到专心治学,再到“学做无产阶级信徒”的人生历程。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虽然自称“群而不党”,但政治立场十分坚定,思想倾向比较激进,尤其对国民党当局很是不满。他之所以要标榜“群而不党”、“无党无派”,不是真的要逃避现实,不问政治,而是为了摆脱国民党当局的纠缠,躲避国民党的近害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早在1923年12月,他在主持《太平洋》杂志时,就与思想激进的“创造社”成员郁达夫合作,全组《现代评论》。再比如,在抗战期间,他对国民党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热衷于反共打内战的做法极其反感。当时国立师范学院迁到湖南溆浦,国民党溆浦县党部为了笼络人心,虚情假意地邀请李剑农等国师几位教授去座谈。李剑农不仅自己坚辞不去,也嘱他的友好不要去给国民党党徒凑热闹。蒋介石集团多次招诱他参加各种反共活动,他的同乡好友蒋廷黻已受任于南京政府行政院,著名教授傅斯年等也下了海,但他始终以“不问政治”为由,没有参加国民党的反共活动。因此,他被国民党当局视为不受欢迎的人,一家由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小传》为他作传时用到“李剑农与唐生智一丘之貉”这样的语句。
凭着一个历史家的敏锐,李剑农无时不在关注时势的发展,洞察历史的风云。淮海战役一结束,他便看到了整个解放战争的方向,充满信心地对同事断言:“蒋党必垮台,中共必胜利。”湖南解放前夕,白崇禧从武汉率军入湘,妄图继续挣扎。李剑农毅然回到湖南邵阳,积极参加湖南自救会的一切爱国爱乡活动。在邵阳各界人士的集会上,李剑农慷慨陈词,反对军阀白崇禧驻湘,号召湖南人自己起来救湖南,推行和平解放运动。
湖南和平解放后,李剑农受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1954年12月,他被推荐为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1959年4月又连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无党派知名人士身份,在人民政协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合作共事,履行一名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能。
李剑农具有职业政治家的素质,但是在军阀混战、独裁专行的时代,他的政治主张不为人所接受,政治才能无处施展,因而,只得以“超政治”自居,逃避他所不主张的政治。解放后,他的这种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主动学习马列主义,自觉进行思想改造。他把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一字一句地抄在手抄本上,反复阅读,深刻领会。他对自己的改造比较自觉,决心也很大。他多次写信给毛主席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毛泽东也从百忙中抽时间回信给予他鼓励。他因此很受感动,在日记中写道:“思想改造是长期的斗争过程。像赛跑一样,我不管自己是跑第一、第二、第三,……但我一定要紧紧跟在后面,一定要走到目的地。”他向世人宣布,从此“开始学做一个无产阶级的信徒”了。他曾经以“无党无派”相标榜,但是,当他闻讯自己的儿子、著名昆虫学家李琮池博士入党的消息后,他由衷地感到高兴,意味深长地勉励儿子:“你以后是人民的公仆了!”
晚年的李剑农对自己要求很严,时时处处用无产阶级思想约束自己,平时以节俭自持,不讲求个人享受,衣食住都很简朴。经常穿一身半新不旧的长衫,脚穿布鞋,冬天着一件布棉袍。在武汉大学,他不住条件优越的教授楼,却住着简陋的小石屋。1961年,领导上看他年过八十,为他买了床160元的鸭绒被,他坚决不受。
深怀浓厚的恋土爱乡之情,
尽己所能关心家乡公益事业
李剑农出身农民家庭,具有淳朴的农民意识,恋土思乡观念很强。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他一生奔忙在外,甚至两次远涉重洋,走出国门。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思恋家乡,出门在外,凡是同乡会开展活动,他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参加;只要遇到家乡人,他都要想方设法到一块叙叙乡谊。
1924年,邵阳在省的一些赋闲老乡聚会,做东的是一位名叫陈治的小科长,为了撑门面,特意邀请了当时因主张联治自治而红得发紫的李剑农。但是,请柬送出去后,他又顾虑李剑农面子大,会不会赏脸,因而后悔不该送这个请柬。可是,一见是老乡相请,忙得不可开交的李剑农欣然赴会,并与在座的各位邵阳老乡无所顾忌地指摘时弊。一个在台上执政的人,与一群赋闲之人议论时政,非出之于乡谊何敢有此举动。
当年武汉大学因躲避日寇战火而远迁四川时,他故土难离。一个人辗转回到湖南邵阳,先是在邵阳城里租房寄住,后来干脆在乡下老家建了一座小小的读书楼(尚存),用毛驴把书籍资料运回乡下搞他的研究。在家乡居留期间,他与家里的一位长工交情很好,彼此毫无主仆之隙,白天有时结伴下地干活,夜晚和长工一道谈古论今。他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声如洪钟,讲古时往往绘声绘色,有时还打着手势。乡亲们都很喜欢与他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大教授亲近。
为了兴办一些造福桑梓的公益事业,在自身财力不够的情况下,他借举办纪念早逝的讨袁护国蔡锷将军的活动,发动蔡锷的旧部以及一些想沽名钓誉的权贵捐款献物。      
一是创办松坡中学。1942年,蜗居家乡的李剑农,为了使因战争失学的家乡青年能继续读书,和门人一道创办了松坡中学(蔡锷字松坡),校舍建在离砖屋老家30余公里的桃花坪,李剑农自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松坡中学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接办,现为“隆回一中”,是一所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湖南省重点中学”。
二是发起编印《蔡松坡先生集遗》。蔡锷是再造共和的功臣元勋,是邵阳人的骄傲。整理出版蔡锷遗集是邵阳人民共同的愿望。为此,李剑农于1941年9月与蔡锷将军昔日的老部下、时任邵阳地区专员的岳森及将军的同学石醉六等人,在邵阳发起组织蔡公遗集编印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的“艰苦经画”,争得想沽名钓誉的国民党师长陈光中的资助,《遗集》于1943年7月得以付梓。全书12册、50万字。书成后,李剑农亲自为书作序。
三是参与筹办邵阳松坡图书馆。1943年11月,邵阳蔡公纪念委员会发起筹办邵阳私立松坡图书馆。李剑农被推举为筹委会委员。除了积极参与筹建工作外,李剑农本人也捐赠了不少图书典籍。没想到图书馆刚刚建成,1944年10月2日邵阳沦陷,馆舍被日寇强占为兵营。日寇投降后,一切馆藏都被掳走,李剑农又与大家携手与共,历尽周折,终于1946年9月6日,使图书馆恢复揭幕,成为湖南省第三大图书馆,李剑农出任图书馆董事会成员,排名在15名馆董的第三位。(作者单位:邵阳市政协)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学家 李剑农

上一篇:【天地大儒王夫之与长沙二三事】杨锡贵2017年2期总108
下一篇:【中国版画元老李桦及其在湖南的抗日美术活动】许康2017年2期总1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