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抗日将领鲁渭平传略】鲁传先2016年3期总105
2016-10-24 15:42: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鲁渭平(左)与儿子鲁实先合影
 
鲁渭平,字道源,晚年号觉元。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农历二月二日诞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麟峰乡第十保(今道林镇清石村)傅家湾。其祖父一辈中,有数人曾任左宗棠部属、本县人周达武(曾任贵州、甘肃提督)部中下级军官,与太平军作战,均立下战功。其叔、伯父中,也有数人当过知县、州官,但其父旭斋公一生却以耕读传家为本。1899年鲁渭平的母亲逝世时,他年仅7岁。其小时生活和学习都是他大姐照料。他5岁由其父发蒙后,先后到本乡4个塾师家走读。1904年到他二姐夫刘拔夫的堂兄刘哲夫(秀才)家寄读近3年,从而奠定其学业的基础。
1906年秋,鲁渭平因患疹回家休养。此时其嫡兄鲁清平和嫡堂兄鲁涤平都在驻长沙湖南兵目学堂毕业并入湘军任排长。他看到报喜和祝贺的人络驿于道,人们认为同乡人做了官,都引为无上荣耀。因此于同年11月,到长沙大姐夫陶仲登(时任湖南新军五十标标统,后官至陆军中将)家,经陶仲登推荐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二期。190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鲁渭平与周震鳞(国民党元老,孙中山挚友)堂侄女周元瑛结婚。除夕之夜即赶回陆小参加次年正月初二的毕业典礼,初四就与本班同学乘船去武昌,升入陆军第三中学。
 
武昌首义  逼黎就职
1910年9、10月间,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在革命党人发动下,鲁渭平和同学好友戴岳(著名起义将领,建国后任湖南省参事、政协委员)带头剪掉汉人受屈辱的标致——辫子。
1911年10月9日(农历八月十八日)午夜,革命军第一发炮弹自武昌发出,落在陆军三中外操场附近,似为联络该校信号。翌日,鲁渭平与同学在留校的唯一校领导、总值星官李韫桁率领下,与革命党首领联系后,登楚望台弹药库领取子弹,前往蛇山扼守据点。起义军经一日夜光复武昌全城。
因当时急需一个具有威望的人来领导,革命党人推举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但黎不愿就职。鲁渭平与同学商议并积极参与寻觅黎元洪就都督职。次日,公推陆军三中一马术助教率领返回武昌城,寻得黎元洪一亲随马弁带路至黎藏匿的别墅,将其从卧房拥出。一革命党人用手枪指着黎元洪的胸部说:“必须就职,否则以生命相易!”黎说:“君等须遵约法三章,方能让余就职,否则宁死不就。一、须服从命令,违则以军法从事;二、分配之任务,必须尽忠职守;三、既宣布五族共和,不得任意残杀旗人。(因当时起义军对旗籍官兵及其家属有滥杀现象,虽妇女小孩也不能免)”黎遂于即日至咨议局组织都督府,宣誓就职。随后,鲁渭平与部分湖南籍同学,在谭人凤的率领下回湘策应武昌起义的工作。
1912年9月,鲁渭平奉陆军部令入保定军校第一届辎重科深造。1914年10月毕业后,入驻湘奉军伍祥祯之第四混成旅任准尉见习官。 1915年2月,随陈宦部入川。同年夏初起,先后任代理步兵排长、排长。该旅奉命抗击蔡锷的护国军,深恐鲁渭平等军校出身军官不利于己,以研究学术为名留置成都。次年4月,孙中山派卢师谛回川组织第四师,鲁渭平任该师第十三团(团长汤有光)第六连上尉连长。驻新都、灌县、广汉、罗江和绵州等处,练兵、治安和剿匪。在川治军赏罚分明,财物点滴公开,深受部属爱戴。鲁渭平自陆军小学、中学至保定军校毕业,历时8年,为当时入伍者的创举。因学识和军事技术的优势,而遭一般行伍出身的、且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军官恐夺其位而嫉视。 1917年暑,因遣散和“不愿留此是非污秽之所” “不愿钻营附势”而拒受上尉督署职,毅然从绵竹回长沙。后相继任谭延闿督署上尉候差,湘军独立第三旅(旅长鲁涤平)少校炮兵连长。1921年湖南成立第一、二两师,鲁涤平任第二师师长。鲁渭平任该师炮兵营(营长戴岳)第三连少校连长。1923年9月下旬,鲁涤平任援粤湘军总指挥。鲁渭平先后任第二师炮兵营长,湘军炮工兵督练处炮兵主任,率部参加击渍粤军和剿灭桂军的战斗。1924年春,曾率部聆听孙中山对湘军的讲话。
 
指挥炮兵  北伐建功
1925年秋,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因军长、国民党政要谭延闿留守广东,由副军长鲁涤平代理军长),鲁渭平任该军炮兵团第一营中校营长。9月,率部先后随第二军第四师、六师进剿谢观相、王细狗股匪。当时这两个匪帮都依山据险建筑碉堡木栅,扼守要地对抗进攻的官军,使官军屡剿不胜。鲁渭平指挥所部和黄埔军校炮兵,猛烈轰击摧毁匪巢而使我军彻底消灭该匪。
1926年8月,鲁渭平率部随鲁涤平参加北伐战争。同年12月中旬,任第二军炮兵指挥。1927年3月22日,随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张辉瓒、党代表中共党员李六如)、六师(师长戴岳,党代表中共党员萧劲光)攻取南京时,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制高点,敌孙传芳部踞高阻击。鲁渭平指挥炮兵,向雨花台猛烈轰击一天,将敌炮兵阵地摧毁,使四、六两师步兵一道夹击敌军,突破敌城区防线。当日即乘夜率炮兵登上雨花台构筑工事。次日拂晓,又指挥炮兵,居高临下,向城内敌人轰击。此时,早已兵临南京城垣的第二军与第一、第四、第六、第四十军等部合围,同时发起总攻击。第二军首先攻进南门,激战至3月24日晚,我军全部占领南京。鲁渭平因指挥炮兵在摧毁雨花台等地重要敌阵中建功,于同年6月,升任第十四军(军长陈嘉佑)三十九师一一六团上校团长。1928年夏,率部肃清沅水两岸散匪。后十四军整编为第五十师,仍任团长。
1929年2月,何键勾结桂系夺取湘政,时任湖南省主席鲁涤平避赴武汉。鲁渭平率部于常德仓促应战,即遭何部猛袭。因叠次缩编、新编营抗命和孤军无援,所部损失十分之二、三,故愤而辞职。后偕夫人游览上海和杭州经武汉时,会见鲁涤平于其别墅,陈述辞职原因,得任武汉军官分校上校炮兵科长,参与主持成立该校。1930年元旦,应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整训炮兵营之请,因该营官兵为鲁渭平旧部,故自愿一度降任中校营长。同年4月,任十八师补充团上校团长。1931年2月,戴岳成立独立第三十六旅,鲁渭平所部改编为该旅第一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4年夏历6月,鲁渭平奉命参加蒋介石为第五次“围剿”作准备的庐山军训,任军事教官。翌年1月,赴南京吊鲁涤平之丧,并护柩回宁乡安葬。
 
淞沪血战  伤亡惨重
1932年2月中旬,鲁渭平率部至杭州增援“一二八”淞沪抗战,担任海盐经乍浦至全公亭布防的任务。后因当局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协定》而率部到上海担任淞沪警备任务。翌年农历7月,第三十六旅奉命扩编为四十六师,鲁渭平升任该师一三六旅少将旅长,属二七一、二七二两团。
1937年7月1日,鲁渭平再次到庐山任集训干部教官。“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所部一三六旅的官兵都纷纷在备战中匆匆向家人写下遗书,有的甚至写血书,不会写字的也请人代书,向家人表达誓死抗日、卫国保家的决心。在淞沪会战中,国军每天的伤亡很大,特别是张治中领导的“南京军校高级教官室”(抗战前京沪警备司令部对外的保密之称)第三十六、八十七和八十八师是当时国军中武器装备最好的部队,在苏州河一带阻击日寇时,伤亡惨重。许多黄埔军校出身的中下级军官都血染苏州河,其部极需补充,鲁渭平部老兵被陆续调去二分之一以上。同时,奉命就地征募新兵补充,还未开始训练新兵,上级调所属四十六师增援的命令就接连而至。9月,率部从赣州出发至南昌集中后,乘浙赣路军车经杭州时,将全师新旧兵分组两部,先由戴嗣夏(接替已于1933年离部的戴岳任四十六师师长。1951年4月“镇反”中被枪毙)率步兵3个团(每团缺1营)担任上海苏州河至姚家宅一带的防御,又每团提取新兵1营共3营集中青浦由鲁渭平兼任督练。
1937年10月中旬,鲁渭平率一三六旅投入苏州河至姚家宅一带的战斗。 日寇每次都是立体化进攻,先是成群的战机轮番向我阵地轰炸并伴着各种炮火的轰击。随即在喷射冲天烟雾中,以数十辆水陆坦克掩护扛着舟桥的敌步兵渡河。此时,我军阵地一片火海,面对优势装备的敌人拼死抗击。潜在河中炸敌舟桥的我军士兵,不少与敌兵抱着在水中撕打;许多战友用多枚手榴弹扎在一起拼着一死炸敌坦克。我军工事在敌人的轰炸中反复被毁,多次修复,又多次被毁,一时无法修,就拖牺牲的战友遗体作掩护,与敌惨烈拼杀。为官的带头高唱着战歌“只有铁,只有血,只有铁血可以救中国……”端起上了刺刀的枪向湧来的日寇冲去。在敌人的优势炮火下,我军常常是一排排倒下去,又一排排往前冲,前仆后继,为攻占一个阵地,反复争夺,失而复得。最后,在与日寇血战7昼夜后,鲁渭平所部二七一团易营长及萧连长阵亡,全旅连排长负伤者三分之二以上,士兵伤亡者,每团均及三分之二。鲁渭平因腿受伤,于同年10月底,任第十一军司令部少将附员。
1938年3月1日,鲁渭平入战时迁长沙(后又迁至贵州遵义)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学习。(因1936年12月中旬,考取该校,原定于此时入学)。1940年4月1日,在重庆举行陆军大学毕业典礼,鲁渭平获该校特别班第四期最优等第五名,蒋介石亲自颁授特别奖状并致词。鲁渭平曾说:“两年学校生涯,除耗去历年所积外,尚在重庆借贷陆佰元,家小随余受尽奔波疾病之苦。”同年6月起,先后任驻浙江第十集团军司令部和驻福州的第二五集团军司令部少将高参兼国防工程处科长。
1942年 4月上旬,国防工程处裁撤,因囊中又无一文,得刘建绪(时任福建省主席兼第二五集团军司令)赠600元做路费,辗转取道回乡。还因无车可乘,不得不沿途步行月余才到家。
    鲁渭平回乡后,于1943年春,在所住蔡家塘创建小学并与乡绅及地方抗日人士察看地势,商议组建抗日游击武装。1944年湖南即将陷敌时,他虽已届53岁,仍决然重返前线抗日,因旅费困难,经耒阳时,得老上级和同学戴岳(时任湘西行署主任)的资助,才到达广西柳州。由同学介绍,任第四战区长官部高参、干部训练班副主任、代主任。该区长官系北伐时所部被誉为“铁军”和抗日名将的张发奎,其高参有职有权有任务,每日必须在室办公。鲁渭平多担任困难任务,如率队疏导部队和难民混挤不堪的交通,带领后方人员和输送营取道随部队长途行军等。
 
亲历误炸  冤死万人
1944年,张发奎部防守广西全州、桂林,鲁渭平随部进至桂林并督视全州防守作战,9月起,全州失守,桂林城内民众疏散时,竟有军队乘乱抢劫。11月,桂林和柳州相继弃守,张发奎部退至广西河池。此时,道路上被破车、杂乱的队伍和难民争先恐后,拥堵混乱达近百公里。11月22日,张发奎请鲁渭平疏通,鲁即率一营步兵和宪兵两班,电话六架乘汽车至金城江,在此两端设车场安电话,布置宪兵和步兵沿途设哨,令各种队伍按次序行进,将途中抛锚车辆用载重车拖到车场,等队伍过去后再放行。从上午11时进行疏导,至下午4时,道路即畅通无阻了。约两小时后,张发奎亲来视察时笑着说:“鲁将军真能手也!”
23日近黄昏时,鲁渭平随第四战区长官部撤退至黔桂交界处的六寨。25日午后,他同学赵雨金带着一家大小和笨重行李随部到来,其状狼狈不堪,请鲁渭平帮忙找一个歇宿处所,鲁当即要卫士带赵家刚回司令部住宿。赵一到达司令部驻地,就有一群(9架)军机飞临六寨上空,因飞得很低,人们都清楚地看到是美国的飞机,因此都高兴地从房屋里跑出来看。万万想不到的是,飞机却低飞盘旋,轮番狂轰滥炸,又低掠俯冲,用机枪反复扫射。鲁渭平听到轰炸声,即在住地指挥人员躲避,随即司令部所在房屋被重磅炸弹震倒。鲁迅疾率勤务兵将赵家救出,当时赵家在屋中一个11岁的女孩机灵地从窗户中爬出来,幸好只有其妻受伤。
六寨小镇在轰炸中顿成火海,该镇虽不到3平方公里,但因拥挤着大批部队和逃难的民众,伤亡惨重。事后统计造成了上万人惨死,绝大部分死者为难民。四战区长官司令部特务团死伤大半,军训部中将陈克球、干部训练团少将教育长王辉武、一位少将高射炮指挥官、一位王姓高参、8位上校和200多中下级官员及800多士兵都牺牲了。
事后,经国民政府有关部门查明,美机误炸六寨的原因是美机领航员将要炸的地名译错,而导致此次惨案的发生。原来,当时载有大批军用物资的列车停在南丹县城东南方的六甲等地火车站,一时无法运出,而此时日寇已到六甲。重庆国民政府得到第九十七军有关电报后,立即与美国空军研究决定轰炸六甲。此时接到命令的美机领航员在将中文译成英文时,却将“甲”字译成“寨”,故造成了误炸距六甲约一百华里的六寨。追查责任时,中美双方互相推诿,无法定论。
1945年2月,第四战区长官部改为第二方面军司令部,鲁渭平先后任广西百色警备司令部少将副司令、该军司令部第一处少将处长。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率后方人员乘船于月底到达广州,担任广州市郊接受工作,因吃苦耐劳,廉洁奉公,“每于事后尚获好评”。
 
厌弃内战  提早退伍
在第四、五次围剿时,鲁渭平对原由戴岳建议的“碉堡政策”是积极支持并实行的。但建碉堡仍须兵力防守,民众不能直接配合军队参加自卫战斗。因此,早在1931年夏,鲁渭平率部驻江西贵溪、弋阳时,就建议就地取材,以4、5米长的木材或楠竹用铁丝或竹片扎紧围绕村镇建木栅、坚壁清野、军民协力的战法。栅内按地形合理配置火力点,不留死角,待红军近栅至两百米内才射击。胸墙上埋伏拿梭标的村民,见有攀登木栅者,即突起刺杀。木栅上设有了望台,日夜监视。民众白天耕种,只留数人放哨巡防。一旦有警,按事先规定的信号鸣锣聚众。同时放火铳,使附近军队闻声救援。随后,此法推广至浙赣边境玉山、常山、江山等处。1933年又推广至赣南各县及整个“围剿”部队。
1933年2月,鲁渭平率部随本旅赴江西抚州“驻剿”两月后,在七琴战役中,因其上司指挥不当,所部孤军深入进出一天多路程的红军驻地,进军中突然被红军左右夹击。他在殿后中,又被突袭,致其特务排失散,卫士均阵亡,仅随一士兵避入一人多深的茅草趁夜色北斗星指向,潜行至次日8时才回到营地。
鲁渭平描述与红军作战的情况说:红军是“时聚时散、旋磨打圈、出没无常、变化莫测”;“每以大吃小,避实击虚,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不攻坚阵,不打死仗是其惯策。”;“我军行动又如此笨拙,所谓大军剿匪,如牛捕鼠,稍有不慎,失败随之。”说国民党军的指挥者是“盲目作战”,“兵家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内战时,他亲历国军多次“围剿”都未成功;抗战时又亲见亲闻国军成建制的部队投敌;坚持抗战的部队伤亡惨重,特别是能征善战的将士多有牺牲。还亲见一些民族败类趁国难营私打劫,而共军则由抗战之初的几万人不断发展壮大至百万之众。因此,鲁渭平深感前途无望,还刚满54岁不久就坚决婉拒上司挽留,于1946年3月退役。按旧例仅发退役金48万元法币,合银元200余元。6月,返家时仅剩退役俸银元80余元。
鲁渭平做官数十年,其中任团、旅长长达20年,仅购得住屋蔡家塘(道林附近)和水田40亩,以此勉强维持他和如夫人一家六口的生活。回乡后,即在住屋附近开荒栽茶树、种红薯。1947年春,又从佃农处收回5亩田自耕,真的是解甲归田,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同年秋初,被乡绅推举为(宁乡)石潭、麟峰两乡联防主任,再三推辞未果,不得已暂允维持地方6个月。在此期间,“匪盗潜踪,四乡安静。各乡募积之兵食,涓滴归公,用途按月公布。六个月任期届满,即卸仔肩,不使延长一日,以增人民负担。”
1950年元宵节后不久,乡间土改前的退押斗争时,鲁渭平为躲避而离家转辗于长沙、宁乡、衡阳、华阳及岳阳等地,惶惶无已。是年冬初大雪纷纷时,途中得遇从香港返乡的吴俊德,吴将已至港的鲁渭平长子鲁实先托他带回养妻儿之款交他给其长媳。此时土改即将开始,鲁渭平在回家途中偶遇一乡亲的力劝下,遂即携此款作路费赴香港鲁实先处。1951年7月8日,经族弟鲁荡平帮助,到达台湾嘉义鲁实先(早于是年2月赴台)任教的学校。起初两年间,因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党、政、军、文教等各界人员先后入台者共两百多万人,物资供应紧张。因此,鲁渭平除了做家务外,还喂猪、养鸡和种菜,以改善生活。1952年“夏初,国防部以少将退役登记,年领官俸壹千二百余元,仅敷个人零用及旅行补助费而已”。次年6月21日,在嘉义加入基督教浸信会。此后,虽生活日益好转,但因家人远隔大陆,父子相依至终老。1977年12月31日,鲁渭平在鲁实先任教的台湾师范大学宿舍逝世。享年86岁。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文中引文皆引自《鲁渭平回忆录》)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传略 将领 鲁渭平

上一篇:【湖湘北伐名将谱——纪念国共两党共同北伐九十周年】戴世选2016年3期总105
下一篇:【王东原主政湖南述略】李长林 黎天宇2016年3期总1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