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清末民初的一位湖湘名人——陈炳焕】梁小进2011年2期总84
2015-01-03 19:38:43   来源:   评论:0 点击:

陈炳焕与家人合影在湖湘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曾有一位颇有作为且对湖南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这就是曾任清末湖南咨议局副议长、民初湖南军政府财政司长等职的陈炳焕。陈炳焕,派名

陈炳焕与家人合影

在湖湘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曾有一位颇有作为且对湖南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这就是曾任清末湖南咨议局副议长、民初湖南军政府财政司长等职的陈炳焕。
陈炳焕,派名钟淮,字岱青,号树藩,晚号注凡,清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一日(1860年5月11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界头铺一个农民家庭⑴。曾祖父陈太志、祖父陈任官均以务农为生,父陈正昌“始以商发名”⑵,家世开始发达。兄陈森甲,号建藩,自小攻读诗书,光绪十六年(1890)入县学。陳炳焕则遵父命,少年时在家乡界头铺经办药店。“年十八乃读书,通经史,有大志”。
光绪五年(1879年),著名的洋务运动思想家、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辞官回湘。其时,湖南发生守旧排外风潮,于郭嵩焘多方攻讦,但陈炳焕却登门求教。在交往之中,他受到郭的赏识。曾受其委托,协助著名学者王闿运整理《续编沅湘耆旧录》⑶;后又协助湘中大儒王先谦整理郭嵩焘所著《养知书屋遗集》⑷。在与这几位湖湘耆宿的交往中,青年陈炳焕“受益为多,学亦有进,对世界大势渐有识见,志向增高”。
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爆发。陈炳焕胸怀强烈的爱国精神,徒步千里,奔赴广西前线,参加抗法战争。次年战争结束,他回到家乡,“益肆力于学”。后游学于省城各书院,屡试获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补为廪贡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以“才识出群、自行不苟、好学深思”,被省学政保送入武昌两湖书院。
时国事日非,陈炳焕在两湖书院,常常慷慨陈词,使许多老学先生为之震惊,但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赞赏。光绪二十八年(1902),经张之洞亲自主考评定为优等,在两湖书院肄业,即以湖北游历官之身份派往日本考察政治⑸。回国后,担任两湖大学堂教习。通过在日本的考察,陈炳焕认为强国需要大批人才,而人才需要学校培养,从而产生教育强国的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他归国回湘,受聘于长沙明德学堂,任日文教员,复于次年担任湖南省学务处参议、湘阴中学堂监督、湘阴劝学所总理。他根据清政府颁布的章程,历经艰辛,成立湘阴县学务公所,并以原仰高书院创办了湘阴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又出任新创办的湘阴驻省中学堂监督⑹。这两所学堂均为湘阴县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陈炳焕作为其主要创办人,因而被誉为湘阴新学的始创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炳焕改任湖南省中路师范学堂(今第一师范学院)监督。他本着兴教育、开民智的宗旨,在校内增开“优师班”,并选派优秀生赴日速成留学。这些速成留学的师范生学成归国后,有的直接到学校任教,有的在家乡兴办学堂,均积极从事教育事业,有的则投身了革命。同年秋,因省内留学生人数剧增,湖南提学使按照清政府学部的要求,任命陈炳焕为湖南省游(留)学生监督。其时,我国对于留学生的管理还没有任何章程可循。陈炳焕以其对于西学的了解,将这一复杂艰难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是年,清政府学部成立“日本留学生管理处”,委派他赴日本,任湖南留日学生监督。
二十世纪初,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任奉天提学使张鹤龄根据清政府命各省兴办图书馆、博物院的指示,申办奉天图书馆。张鹤龄原任湖南提学使,在湘期间曾对陳炳焕颇为赏识,乃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及奉天巡抚唐绍仪同意,任命陳炳焕为图书馆兼官书局总理,负责主持筹建图书馆的事务。
陈炳焕回国就任以后,以图书馆对于开发民智、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全心投入工作。在职两年,他从筹划、设计到主持图书馆修建,直到开馆,全都亲自办理,使建馆开馆事宜顺利完成。在此期间,他曾在上海募集图书1664种、1839册,又亲赴两湖,购买了中国新旧书籍数千种、东文书数千种、西文书数百种,从而奠定了奉天图书馆的藏书基础。其时,清政府尚未颁布图书馆的管理规则,他又为图书馆拟定了管理章程。他还亲自校雠整理古籍,大力收集民间散轶古籍,开办官员和中小学教师外语专修班。陈炳焕为开创我国东北地区第一所近代公共图书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时立宪运动在全国兴起。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颁布上谕,着各省举办咨议局。次年10月,湖南省咨议局成立,谭延闿举为咨议局议长,陈炳焕被选为议员。是月初,他从奉天回湘到职,后选为审议会委员长、常驻议员、副议长,成为湖南立宪派首领人物之一。
担任湖南省咨议局副议长,是陈炳焕一生政治生涯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陈炳焕认真研读罗马法典、拿破仑法典等西方各国法典,为省咨议局制定各项法制规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还积极参与省政,关注民生,先后提出和参与提出了“入股法”、“宣讲案”、“慈善案”、“矿务案”、“街道案”、“筹办湘汉航业案”、“商埠划定地址案”、“贫民习艺所案”和关于赈灾、改良监狱、土地外卖等问题的议案。
其时,湖南、湖北水患严重。陈炳焕在议决河道之法的问题时,主张以两湖合作疏湖浚江,治理洞庭湖:“-在清源,应请晓谕沿江两岸山种植森林,以固泥土,免致泥沙随雨夹江而下。二在畅流,宜与北省联合购刷沙挖泥机器,分三段疏浚,以荆河口至调关为第一段,以挑兴口至郝穴为第二段,以观音寺至枝江为第三段,同时并举,则荆江上下当无沙壅州垣之患矣。”⑺为此,湖南省咨议局特派他与议员谢宗海、曾继辉去湖北,协商有关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民主意义的参政议政机构,咨议局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与权力当局发生冲突。陈炳焕与议员们对一些提案的议决努力坚持,尽职尽责。如湖南巡抚提交的“抽收房铺捐充作警费”一案,诸议员均以不能“官可亦可,官否亦否”,即不予通过,表现出强烈的参政意识和监督意识。
宣统二年(1910),清朝悍然宣布“铁路国有”,欲以粤汉路、川汉路利权举借外债。湖南各界人士群起力争,掀起保路运动,陈炳焕和粟戡时等四人被省咨议局委派赴京请愿。当时,清朝邮传部发出通告:如再有人上京请愿,格杀勿论。议长谭延闿从安全出发,拟让其推迟进京。但陈炳焕等仍坚持冒死一行,但未能取得结果。陈炳焕自日本归来,即已对革命抱以同情,其子侄陈嘉会、陈嘉祐、陈嘉任等六人,在他的影响下,均加入同盟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而此时清政府假立宪的面目彻底暴露,陈炳焕亦义无反顾,转向革命。1911年7月,他与易宗夔、龙璋等发起成立宪友会湖南支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革命党积极响应,于22日发动长沙起义。当日,革命党人与立宪派齐集咨议局,商议大计。陈炳焕当即发表演说:“满清政府腐败,贿赂公行,非亡不可!今日革命,我们还要大大的努力,才能希望真正的革命成功。⑻其时,曾有人主张对安源用兵,陈炳焕力言“矿系股份公司,只宜保护,不宜夺取”⑼,保护了安源矿业的发展。不久,长沙发生兵变,军政府都督焦达峰、副都督陈作新被杀,谭延闿出任湖南军政府都督,陈炳焕任财政司司长,同时接受财政部任命的国税厅筹备处处长职务,主持全省财税工作。
民国成立之初,百废俱兴。陈炳焕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参与军政策划,编制都督府治事条规;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保证革命战争的需求,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首先,陈炳焕克服种种困难,筹集和调剂军饷粮草,以供革命战争的需要。其时,湖南军政府先后派出湘军四批共8000多人北上援鄂,军需供应浩繁。陈炳焕全力以赴,多方筹集,保证了前线的需要。民国初建,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还要应付各省的需求,只得借债度日。陈炳焕认为湖南虽属贫困省份,但也应当支持中央。在谭延闿的支持下,他筹集银30万两上缴中央,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度过难关,受到了孙中山的嘉勉,并授予四等嘉禾勋章。茶业为湖南的主要特产,年产茶在百万担左右,输出额为全国之冠。陈炳焕为方便茶农,令银行派人迳入茶区,设庄收购,外运销售⑽,不仅促进了茶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其次,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制定新的税收制度。清朝末年,财政金融极端紊乱,一切开支取决厘税、田赋两项。而田赋征收历来为“书征书解”,州县官吏假手“粮书”,流弊日多,为害日甚。陈炳焕大力改革湖南财经制度,废除“粮书制度”, 将“地丁”、“屯漕”、“南折”、“私采”、“采买”等前清弊政一律废除,制定《田赋征收改良说帖》及《湖南田赋新章》,“一以正税为衡定纳税额数,使人人皆自知有田几何,税当几何,无能侵匿”,通过省议会予以公布。新税制施行以后,除去中饱,国家增加了收入,官民两利。
再次,为民初湖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筹措经费。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黄兴号召“振兴实业”,全国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谭延闿亦大力鼓吹,发起湖南的实业建设。1912年10月-1913年5月,湖南新办和正在筹办的银行、工厂、公司就有25个以上,官办的、商办的、官商合办的,各种招牌到处皆是,包括轮船、炼铁、开矿、纺纱、织布、缫丝、制茶、制革、造玻璃、畜牧业以至土木工程等,其数量之多、速度之快、门类之齐备,前所未有。陈炳焕为之实施,百计经营。
民初湖南的教育事业发展甚为迅速。1912年,湖南各类学校由清末的739所猛增至4078所,学生由30119人增加到224963人,年出支经费2106504元。都督谭延闿“一以君为办,君处之裕如”。其时,湖南派出的留学欧美生数百人,包括革命先烈后裔及革命元勋子女或奔走革命的有功人员,或高等学堂品学兼优学生,其中多为公费,而首批享受公费的即有581人。1913年,湖南选送留日学生496人、欧美留学生111人,“极一时之盛”。其经费之繁,可想而知。陈炳焕对此不遗余力,积极筹措,按时汇寄。
民国成立以后,陈炳焕仍然坚持革命立场。1912年,他加入同盟会。是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湖南于9月成立国民党支部,谭延闿任支部长,陈炳焕任会计长。1913年3月3日,他与宋教仁、龙璋等发起成立“湖南各团筹边会”⑾.。未久,宋教仁在上海被刺,陈炳焕响应孙中山、黄兴号召,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遭到通缉,乃于5月离湘赴沪。
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陈炳焕从上海返湘,被派任湖南官矿督办、矿务总理。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湖南矿业正处黄金时期。他曾亲自深入湘南各地矿山,改善矿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矿业。
民国初期,湖南金融业紊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强烈呼吁改善金融管理,金融界人士也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管理机构来维护社会金融市场,解决金融业的紊乱状态。早在1912年4月,前清湖南官钱局改组为湖南银行,发行钞票,而民间金融机构亦蓬勃兴起,纷纷开设银行,发行纸币。陈炳焕认为“纸币非病,病在信不立”,乃按照欧美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定了一套法令与政策。1917年5月20日,湖南省金融维持会在长沙正式成立,有“金融专家”之誉的陈炳焕被推选为会长。他肩此重任,即主持制定金融市场管理规则,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发行有信誉的纸币、证券,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地从事金融业的发展工作。
然而,陈炳焕任事不久,北京段祺瑞政府先后派傅良佐、张敬尧出任湖南督军,湖南又陷入北洋军阀统治之下。1917年夏、秋间,陈炳焕再度去职离湘,前往上海,参加孙中山领导发起的“护法运动”。 陈炳焕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与谭延闿过从最为密切,与黄兴亦甚友好,“黄克强先生尤礼致君”⑿。1904年,他与黄兴一同任教于长沙明德学堂。1916年湖南驱汤(芗铭)以后,都督由曾继梧暂代,程潜等联名电请黄兴回湘担任都督。黄兴曾复电曾继梧、陈炳焕等,对陈等“苦心谋湘,屡经事变,卒赖维持,深为感佩”,并表示“刻难回湘”,希望在湘诸公“安桑梓,保大局……毅力主持,妥为布置”⒀。此次在沪期间,他曾两次与孙中山、谭延闿等一起,发起召开纪念黄兴的会议⒁。
1920年,张敬尧被驱逐出湘,谭延闿第三次主持省政,陈炳焕亦随之回湘。时湖南大乱初定,急需能人理财。陈炳焕众望所归,出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连年以来,时局动荡,他历尽辛劳,积劳成疾,旋因疾病加剧,于12月1日获准辞职,于12月2日(庚申年十月二十三日)在长沙藩正街寓所去世,享年61岁。1921年元月4日(庚申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湖南省政府特地举行隆重葬礼,将其遗体安葬于长沙县雷车岭石塘湾(今望城县桥驿下湾村雷冲岭)。
陈炳焕一生多年身居高位,长期主持财政,但两袖清风,一丝不染,没有积蓄,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公馆。去世后,其所遗六个年幼的子女,只能依靠长子和变卖以抚恤金所购田产抚养。其亮节清风,德高望重,常为人所称道,因与谭人凤、刘人熙并称为“湖南三老”。解放以后,程潜还曾数数称道:“辛亥建元以来,湖南官吏不爱钱,能称好官廉吏,不负革命宗旨者为陈树藩一人,使人人如彼,则湖南以至天下事俱大可有为矣。”⒂

注  释:
1、民国三十五年修湘阴《陈氏支谱》卷十四“聪公房钧公世系”
2、5、12、谭延闿《湖南财政厅厅长陈君碑》,载《长沙文史》第十八辑 
3、《郭嵩焘日记》第四册“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
4、15、李沛铭《陈炳焕传略》(未刊稿)
6、湘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湘阴县志》(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第二十编教育·科技
7、见《湖南咨议局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8、粟戡时《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4页
9、唐乾一《湘事记》卷一,载《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74 页
10、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湖南出版社1992年出版)上《陈炳焕传》
11、14、《谭人凤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06、228、272页  
13、《黄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二册第846页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名人 湖湘 清末民初 陈炳焕

上一篇:【周圣楷逸事】蒋波2014年4期总98
下一篇:【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辛亥百年评说黄兴】杨鹏程2011年3期总8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