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风情 > 正文

【瑶族圣经:《评皇券牒》】李荣喜2014年2期总96
2015-01-03 10:26: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评皇券牒》俗称《过山榜》,又名《盘王券牒》、《瑶人榜文》。它是信奉盘瓠为始祖、被称为过山瑶的瑶族人民世代流传和珍藏的一种记载瑶族古代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的弥足珍贵的汉文文献资料。《
《评皇券牒》俗称《过山榜》,又名《盘王券牒》、《瑶人榜文》。它是信奉盘瓠为始祖、被称为“过山瑶”的瑶族人民世代流传和珍藏的一种记载瑶族古代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的弥足珍贵的汉文文献资料。《评皇券牒》,是评王为了奖赏瑶族祖先盘王,在全国13省发布券牒,允许盘王后裔耕山种岭,永免徭役赋税的特许状。它主要记载了瑶族的起源、姓氏的由来、迁徙过程、重大事件,以及瑶族享有的权利、应遵守的禁令等,是瑶族人民争取生存权、发展权的真实写照。



据《瑶族通史》记载:国内外瑶族研究工作者自19世纪末以来,先后在中国之广西、湖南、广东、贵族、云南的瑶族聚居区及国外之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瑶人社区发现并且收集到南宋、明朝、清康熙、乾隆、光绪及民国等不同时期的《评皇券牒》手抄件140多件,均用汉文书写,计其称谓有二十余种。版本除手抄本外,还有少量的木刻印、石印和油印本。大多数券牒都誉抄或刻印于竹纸之上,也有少量誉抄于白布、绢绸之上。装璜式样有长卷式、折叠式和书本式三种。有些券牒四周绘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末端画有彩色神像和盖有红色园印或方形大印,印文难以辨认。据其体裁、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称为瑶族《评皇券牒》、《盘古皇圣牒》、《白箓敕帖》的牒本,其内容较完整,篇幅一般为六、七千字,冗长者达一万三千余字,流传量多面广,堪称券牒正本或古本。另一种是称为《过山榜》、《瑶人榜文》的券牒,其内容较简短,篇幅一般为四、五千字,短者仅几百字,为券牒之简本。再一种是称为《瑶人分基来路总图》、《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瑶人出世根底》的文献,只引用盘瓠故事,记述祖先族谱等情况,与前两种的类型区别较大,不属《评皇券牒》范畴,但瑶族群众常将其当作券牒收藏。
史载,《评皇券牒》于唐朝贞观二年敕旨。为唐宋王朝统治者用以招抚瑶族先民入籍的券牒文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成了瑶族争取民族平等、捍卫民族权益的凭证,是瑶族世代相传的“护身符”。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珍藏的《评皇券牒》有3件,其中布券2件、纸券1件。布券规格为120×110cm,除文字叙述外,还绘有瑶族服饰、瑶民生产和娱乐场面。纸券传抄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0月21日,规格为140×60cm,双层绵纸裱糊,文字前后均盖有清晰的马蹄印和朱批圈点,文字后还绘有栩栩如生的龙犬、盘王、乐器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 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珍品——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926年)的《评皇劵牒》

《评皇券牒》对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民族意识 方面更为明显。长期以来,瑶族人民在反对民族压迫、民族剥削,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中,一直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力,争取民族平等的武器和凭证,因而被瑶族群众视为传家宝。
1951年7月21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濠江乡的52位瑶胞,在《评皇券牒》上签名具状,上书党中央、毛主席,“全体瑶族一治(致)邀(要)求毛主席以恩再恩批准”瑶民享有与汉族同等的权利,建立有别于汉民的自己治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机构,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5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江华县成立瑶族自治县,瑶民如愿以偿。
《评皇券牒》虽名称各异,版本多样,文体不一,篇幅长短不等,但其内容大体一致,基本上包括了关于瑶族起源的盘瓠故事、瑶族先民的迁徙和封建王朝授予瑶族先民名义上的官爵及瑶族耕种山场、蠲免国税夫役等“特权”。有的券牒文后还附上本地历史事件和当地山林土地的占有划分的记载及本姓氏的宗支谱系。因此,它为研究瑶族的早期历史和唐宋王朝的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史料。同时,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瑶族人民开发祖国南部山区的贡献以及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说来,《评皇券牒》大致有如下历史价值和功用。
一是证明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有力佐证。《评皇券牒》一开始就说“瑶人根骨系龙犬出身”。龙犬者,盘瓠也。根据史籍记载,盘瓠始于高辛氏时代,《后汉书》云:“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反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军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与少女。市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这段话虽然有荒诞之处,但却告诉我们一个历史事实,瑶族的始祖很可能始于高辛氏时代。高辛氏又名帝喾,《史记》云:“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又云:“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娶  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立,帝喾立,不善。而帝放  立,是为帝尧。”帝喾正处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盘瓠既为高辛氏同时代,这就证明瑶族先民亦有可能始于父系氏族社会。由此可见,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 瑶族盘瓠龙犬图腾头像

二是探寻瑶族灿烂文化的重要文献。瑶族文化亦称“长鼓文化”,瑶族长鼓及长鼓舞,瑶族最早的娱乐形式“奏镗”和瑶族最广泛的娱乐形式坐歌堂都在《评皇券牒》中有所记载。  《评皇券牒》云:“秋冬祭拜盘王,伊十二姓子孙,摇动长鼓,吹笛笙歌,引出大男小女,托手把臂,身着花衣、花裙,惊天动地,歌唱不绝。”有人称瑶族文化为“长鼓文化”,瑶族长鼓,是汉语的称谓,瑶族称长鼓为“空”、为“镗”,为“镗构”。考“镗”字之意为13鼓声。 瑶族最古老的文化娱乐形式“奏镗”,《评皇券牒》是这样记载的,“王瑶子孙各户侍奉盘王大帝、三庙大王,长腰木鼓,吹笛笙歌,鼓板随唱,男女连夜达天转地。”瑶族“奏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名称,是一种融击长鼓、唱歌、跳舞为一体的最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奏镗”始于何时,《评皇券牒》有详细的记载,“敬奉阴魂。自今以后,三年一庆,五年一乐……聚集一脉男女,生熟表散,摇动长鼓,吹笙歌,鼓乐。”“奏镗”之始是为悼念盘王的,其后逐渐演变成娱乐形式,瑶族同胞在欢庆丰收、婚丧嫁娶、欢度节日时亦击长鼓,跳长鼓舞。
三是瑶族维护其民族纯洁性的保证。《评皇券牒》中有许多尊重瑶族习惯的“准令”,如“准令……祈雨求泽”、“准令自行婚嫁”等,这无疑表明了封建朝廷对瑶族的认可,“准令”的颁布有利于瑶族保持自己民族的纯洁性,从而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是瑶民争取民族平等的凭证。瑶民族由于图腾崇拜龙犬盘瓠,封建天之阶级及御用文人将其视为“犬类”,这是对瑶民族的歧视和侮辱。《评皇券牒》比较详细地记述了盘瓠的故事,强有力地证明了龙犬盘瓠非犬类,他有人性之灵,在国难当头时,群臣都不敢挺身而出挽救祖国的危亡,惟有龙犬盘瓠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分忧,这充分体现了盘瓠的“大勇”。当其得到评王的允许以后,漂洋过海投奔高王,并用计谋咬(杀)了高王,这充分体现了盘瓠的“大智”。 盘瓠为国立功之后,评皇要赐官爵食邑,盘瓠婉言谢绝,只要求盘皇兑现诺言,将三公主许配他为妻,这体现了盘瓠的“大忠”。当盘瓠纳评皇三公主之后,舍弃宫廷生活,自愿到白云深处安居乐业,这充分体现了盘瓠不贪富贵,不居功自傲,自食其力的高尚品德。事实证明瑶族始祖盘瓠非犬,乃是人,人类出类拔萃的堂堂男子汉。同样的道理,瑶族不仅不是犬类,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伟大民族。这样,无形中提高了瑶民族的地位,可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平起平坐,进而,增强了瑶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是瑶族享有生存权利的“护身符”。《评皇券牒》中有许多官方“准令”,如“天下一切山场田地,付与王瑶子孙耕管为业,营身活命”、“不许豪富欺凌,侵夺山货”、“准令王瑶子孙,日后择居山林,搬移家眷,……沿途息宿,不许关津渡口盘诘阻滞勒取银钱”、“遇有荒岁,亦在赈济之列”等。这些“准令”在封建社会虽然很难兑现,然而对于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来说,起码让他们有了栖息之所,劳作之地,有了生存的希望。
    六是瑶族开拓祖国南部、维护祖国统一的功劳簿。《评皇券牒》中记述了“瑶弩铳手协力杀死流寇,助国安邦”,和“征除贼寇”,“与圣分忧,同享太平”戍守边界的英雄事迹。同时,勤劳勇敢的瑶族也是一个积极开拓和建设祖国南部的民族。《评皇券牒》中详细记载了他们“有水开田,有山种山”,“田塘水土,耕种谷禾”精心耕垦的场景。正是由于瑶族和其他民族的共同努力,才使南岭地区(即位于湘赣粤及广西壮族自治区4省区边境)郁郁葱葱,成为祖国木材重要的产区之一。
    七是调整民族内部关系的条律。《评皇券牒》中有许多关于处理民族内部关系的准则。首先,在quanli分配上给予瑶酋较大的quanli。瑶酋有掌管保存《评皇券牒》的quanli,有管理瑶民和收取租税的quanli。“如有不遵王法乱入瑶山科征差役,害取瑶人田地租税,需索物件,许令瑶老将盘王所置铁索捆绑枷锁,解赴官司”。其次,对土地的分配也作了一定的规定。                

●  瑶族始祖盘王塑像

    八是沟通国际间瑶族内部关系的桥梁。《评皇券牒》是瑶族的传家宝,无论迁徙到什么地方都随族而行。据调查,除国内瑶族珍藏有《评皇券牒》外,泰国、越南、缅甸、老挝、加拿大、法国、瑞士、新西兰等国的瑶族亦有珍藏,而且将它视为寻根问祖的依据。《评皇券牒》全文如下:
   
夫受国王之禄,纳宫女之姻,其福德感非常也。奈何终日嗜食山猎之味,终朝巡野,逐日奔山。自后不觉外出游猎数日,不复归家。大男小女寻遍山林,启口而无应声,寻觅而无踪影。后寻至溪流石岩之处,见父身架落于梓木树杈之上,被羚羊角撞而死。男女哀声不绝。备丧游奏评王。奏闻我主痛惜前勋,请恩敕旨存殁均沾。评王准奏,传下敕旨,大限无存,儿女莫违孝道,含哀祭奠,衣木封棺,择山随葬,为送殡之大事也。又敕旨榜文条例,定列于后:
    一敕赐龙犬盘瓠为始祖,子孙发达流传后代,准令施行。盘王日后终身去世,有鬼神之德,许令男女描绘成人貌之容,画出鬼神之像,张挂十二姓王瑶子孙之家,永受祭祀。永当敕赐之高盟。自今以后,许各三年一庆,五年一乐。养猪成财不卖,婚姻喜庆不宰,聚集一脉男女,生熟表散,摇动长鼓,吹唱笙歌,祭祀歌乐盛会,务使人欢鬼乐,物皂财兴。如有不遵,自招其罪,如不检点,阴魂作怪生非,不得轻恕。
    一准令十二姓王瑶子孙,初发会稽山旷野无计之处营生,正是刀耕火种黍、粟、麦、豆、麻,活命安生。日后居住久远,人众山穷,开支分派。许各出山另择去处。途中遇人不作揖,过渡不用钱,见官不下跪。如采择取所属乡山水源地,离田三尺三锹,水戽不上之地,俱是瑶人所管。其余以下田产,尽系民家所属,完纳国税。如有乡民横蛮霸阻,不容瑶人耕种者,仰呈倦牒,投所在地方州府县衙,所事安抚瑶人。为瑶人营生之计,劝谕百姓豪民,不得行横欺凌霸占。凭倦牒许瑶安生营计。如违者,决不轻恕。
    一准令王瑶子孙,如择山移林,搬动家眷,大男小女,行动成群。沿途路宿,不许关津隘口渡头盘诘阻挡和勒索钱。如有此等行为,许令王瑶子孙,任从棍锁扭绑至所属地方乡老甲约解赴司衙。以抢夺罪论,不得轻恕。
    一准令王瑶子孙,有山源水田荒地,任从开垦,自耕自种自收。不许豪民抢夺。如有夺山货利,禀官究罪,不得轻恕。
    一准令王瑶子孙,或天时不雨,苗稼焦枯,仰王瑶子孙,摇动长鼓,吹唱笙歌,外出游乡,告天祷庙,祈求雨泽,润田湿土,催长苗稼,利国利民,不得迟误。
    右仰例如前,……任由一十二姓子孙,浮游天下,随山耕种营生。瑶乃助国之人,与圣分忧,任便山居,给立牒榜为记。
   
《评皇券牒》是研究瑶族社会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凡研究瑶族历史的学者无不梦寐索求一阅,以稽解这一伟大民族的踪史。因此,瑶族人民把它视为传家宝。长期以来,瑶族人民为了保存它,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倍地珍惜它、爱护它、研究它,从而,展示它不朽的社会价值。(作者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史志办)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圣经 瑶族

上一篇:【瑶族“坐歌堂”】李荣喜2014年1期总95
下一篇:【旧长沙礼仪风俗拾零】陈先枢2014年4期总9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