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民国长沙市首任市长何元文:这些工程都与他有关

2016-10-31 10: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1|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1928年重建的天心阁。

   长沙市首任市长何元文是在1930年代显示“魄力”的,在长沙主政九年,他常用拿破仑“大丈夫当以能力造命运”自勉,以坚毅之力和高效,在长沙城内修筑纵横12条马路,勾勒出长沙城较为明朗的轮廓。可当这一切成型,城市已朝着他理想中的现代都市发展时,他又让人捉摸不透地选择抽离,“归隐”。其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他所有的心血化为灰烬,至此,他再不触碰建设。
  但值得欣慰的是,他为长沙城搭建的框架成为此后新城市建设的模板。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实习生彭丽桦

  十年为官,到长沙只想一展平生抱负

  在回长沙之前,醴陵人何元文曾经历了10年的从政生涯,他做过临湘县禁烟所长、司法承审员、典狱官、桃源县警察所长,还在资兴县担任过两年县长,这些基层官职让他累积很多经验。可能是学法学又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何元文做事严谨,说一不二。
  1928年,长沙城因为老城墙和城门的拆除,百业待兴。上千年的格局突然打破,新的城市建设尚未确立。也就在这个时候,同乡刘芾裳(召甫)任湖南省建设厅长,委任何元文为第一科科长,他的主场回到了长沙。不到半年,刘病重,何元文只得代理厅长一职,因为做出了成绩,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湖南省建设厅厅长。
  在何元文晚年回忆录《竹庄忆往》里,他曾提及自己刚来长沙想大干一场的兴奋劲儿。“余在建厅时间虽短,却做了两件大事,一为重开湘潭锰矿局,二为新辟飞机场于长沙市北门近郊”。
  当局看到何元文做事的魄力后,随即又将他调派为湖南省第一纺织厂厂长,那时候可与沪汉媲美的湖南第一纱厂因为“马日事变”被迫停工,何元文还在任建设厅长时,拨款20万元让其恢复生产。纱厂开工后,他整顿厂务,因“棉贱纱贵,产销对路”而扭亏为盈,获利103万元。后来,省政府又在该厂的基础上拨款153.65万元开办湖南省第一家动力织布厂,调任何元文当厂长,经过两年筹备,扩建了厂房,向外商购置织布机248台,更名湖南第一纺织厂。那时候员工增至3000余人,年产纱2.5万件,棉布2000余匹,还盈利了20万元。

  执政九年,中山路、麓山南路、沿江路……12条马路纵横长沙城

  42岁的何元文已到中年,但就在1933年10月1日,长沙实行市县分治,正式成立长沙市政府之际迎来他人生的又一次辉煌,他成为长沙首任市长,被寄予厚望。
  在女儿何允湘的记忆中,那时候的父亲几乎没时间跟家人讲几句话,回到家,略笑一下,立马又进入书房投入工作。即便如此,何元文还是迅速就进入状态,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广贴励志标语,还用拿破仑的“大丈夫当以能力造命运”自勉。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勘定市、县界线,按市政发展形势需要,城区向外扩展,南至雨花亭、金盆岭、李公庙一带,北至施家港、落刀咀,沿浏阳河一带,东至湖迹渡、沙湖桥、杨家山一带,西循岳麓山、溁湾镇南冲,依天然界线为范围。全市面积由此扩大约为14700余亩,较旧城区面积约增五倍以上。到1935年,长沙人口达到380715人。
  但昔日城区无市政规划,街巷窄狭弯曲、路巷凸凹不平、沟渠阻塞、行人不便、车辆难通等问题愈加明显,何元文“新官上任三把火”随即烧旺。受过新式教育的他,想将长沙城变成一个符合现代都市的新兴城区,于是,他在市政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他执政的九年时间里,开辟纵横马路黄兴路、蔡锷路、新湘路、河西大马路、中山大马路、中正路、沿江路等12条。
  1933年12月,南门口至端履路长430米的南正路建成;1936年,长沙火车北站至湘江岸全长1320米的湘雅马路建成;后又修建黄兴路、蔡锷路,当这两条平行的南北干道相继建成之后,1937年,长沙市政府乃决定在长沙城区的中部地区修筑一条连接两路的东西干道,以构成长沙市区内东南西北纵横交错的合理的交通网络。
  这条原名中正路的东西交通要道西起黄兴南路,东至蔡锷中路,全长434米,路宽16米,系在原青石板街道基础上拓宽而成,当时为渣石路面,中央铺6米宽贯地沥青层,1938年又铺筑宽5米的柏油路面。新中国成立后此路复改名解放路。
  至1937年止,长沙市政府兴建市内马路干线总长23.85公里。在那个修路都是“蚂蚁爬”的年代,何元文贯彻“只求速求远,不求宽求好”的策略,才一鼓作气完成了长沙的路网工程。
  当然,除了这些新修的道路外,他还对原有的重要道路进行修复,大家熟知的位于城东的浏城桥便是其一。这是条贯通浏、醴、平江、江西之要道,因年久失修,行人多称不便,他便募集资金,对其进行重修,还亲笔题“浏城桥”三字。
  据王正己在1935年湖南《大公报》纪念特刊文章所记,“在上世纪20年代,长沙城主要只拆了一座城墙,改造了又一村马路。长沙城市马路可以说都是在1928年后修筑的,而何元文担任长沙市长时最为可观。”他还提到当年长沙修马路的主要工作思路:“决计先通干线,直接发达交通,以利民行;间接增加地价,以繁荣市面;同时又顾及到经费困难和人口未集中,不作无益的耗费,故工作只求速求远,不求宽求好,不是繁盛地方,决不敷麻石或铺沥青。”
  何元文在《竹庄忆往》中写道:余从任筹备处长起,至市长卸任止,在此九年之长时期中,正值年壮,精力旺盛,对于各项建设,悉心积极展开……如此努力建设,到余任职最后一两年间,才使长沙成为一个略具现代化规模之都市。

  取缔独轮车,管理公园,修饬菜场……长沙当年最严城管

  何元文喜欢给大家定规矩,他觉得人没有规矩不成体统,城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女婿吴昌继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提及“印象较浅”的岳父整肃市容市貌的情景。
  因“昔日城区无市政规划,在土地产权私有制下,由业主自行摆布,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此情此景,已同人口渐增,工商业日益发展不相适应”。于是,何主政期间,市政府还颁布有取缔违章建筑、拆让街道、修整路面等详细办法。甚至还特派督修专员,分片包干调查现有街巷宽度、出水方向、路面麻石损毁情形等情况,绘具图形,制订修街让街计划和自筹经费的措施,由督修专员督促街团限期拆让街道和修整路面。
  那些临街突出之物,一律限期拆除。若是路面麻石断裂、陷落或者凸凹不平,责令限期修好,还要检查验收。若是碰到抗拒拆让或拒缴修路费用,由督修专员会同巡警上门开导,情节严重者依法处理。
  经过他这么一番改造整治后,长沙城面貌焕然一新,来长沙做生意的商贾日渐增多,在新修的大马路上出行的人群和独轮车也多起来。那么问题来了,独轮车平常都是装得满满当当,估计重量不下三百斤,马路极易轧坏。何元文见此情形大为心疼。
  1935年4月,他便要求公安局取缔市区内的独轮车,称“本市新修马路,完成未久,路面即遭损坏,究其原因,实多由市内市外独轮重车任意行驶所致,值兹市区日广,马路日多,若不严加取缔,势将修不胜修”。
  何元文经常为给长沙城立下一些好的“规矩”操碎了心。那时候长沙天心阁是长沙一道风景,外省来长的人总会去参观一番,他曾下令将天心阁花台、围栏、竹篱、纪念亭等处修补并洗刷,还增加天心公园门楼二座,让其更加美观。这样一来,去天心阁赏玩、休闲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无家可归或者醉酒的人也会前往过夜,滋生了不少事端。他觉得这个是严重的问题,在1935年,他又发布名为《禁止天心公园游人不得逾规定时间由》的布告:“近因天时渐热,市民前往游息,每至夜深不散,甚或滋生事端,不服指遣,亟应重申禁令,以维秩序。”当年天心阁公园,晚上11时全公园清场,到第二天上午6时才对外开放。
  此外,为了让他即将建成的“现代都市”各行业有所归置,让市民尽早习惯新的城区规划,照顾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他又在小吴门、水风井、南门口、新河等处,修建菜场,切合菜摊陈列。而此后朝曦晨炊时,市民可免拥挤,买卖均有归宿,再也不像此前一团乱麻状。
  经过他如此“打磨”,长沙城还获得过“华中模范城市”的荣誉。

  天心阁上薰风亭——为孩子们修建的小公园

  何元文一生有好些子女,可他一直忙碌于工作,子女几乎对他没有印象。女儿何允湘是1934年出生的,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直到七八岁才被他接回长沙上学。她印象中的父亲很严肃,让人不敢靠近,但对她也有柔情一面,比如,她在艺芳女中住宿,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派黄包车接送她。
  他在当市长的时候,对儿童有着特别的关爱,不仅在天心阁公园上开辟儿童乐园,还促成了儿童图书馆的成立。他在回忆录里提到,在任期间,“扩展市立小学,由原有之四校,增加到十七校,市立高中,师范,大专学校,原来没有。”何元文的外孙吴从师曾经在一些古玩网站上找到过外公曾为这些学校运动会题词的奖章,有“长沙市第二届毽子比赛优胜奖”“长沙市中等学校联合体育比赛纪念”等,从这些奖章中,他觉得外公是真正重视学生体育。
  人们所熟知的天心阁上有个熏风亭,但对其历史并不知情。其实,在何元文刚上任市长时,他就决定将天心阁北面空地整建为儿童健康公园。四周用木栏围护,并且沿着栏杆种植植物。那时候,在该园内建成四个小花园,三座花台,七张水泥椅,还有秋千、滑梯、摇篮、轩轾板、吊环等玩具。儿童可以免费到此游玩。后来,他又在西北高岗上建构一古典木亭,名为薰风亭。
  该亭子内还刻着何元文所撰的一副对联:何云童子无知,但看攘往熙来,尽是天真活泼;须识后生可畏,等待名成业就,毋忘园里嬉游。或许这就是何元文对儿童的期许吧。
  1936年2月,何元文主政接近尾声,他又令长沙民众图书馆筹设儿童图书馆,择定又一村湖南民众国术俱乐部西边新建房屋为馆址。同年4月4日,即儿童节,长沙市儿童图书馆正式成立,湖南省主席何键和长沙市市长何元文为儿童图书馆揭幕。
  儿童图书馆成立后,从江浙各处订购儿童杂志报纸数百种,并将开放时间定为每天下午1时至6时,星期日照常开放,星期一休息。当时的阅览室书架摆满儿童图书、动植物标本与泥制模型,在没有什么娱乐可言的年代,儿童们对此欣喜不已,居然每日有300多位儿童前来阅书。这已然是长沙早期较为先进的图书馆了,可惜的是何元文卸任不久,它便停办了。
  1937年12月,何元文辞去了市长职务,后来又选择“归隐”,之后又因为特殊原因离开大陆孤身一人去到台湾。在那里,他选择从事教育,也开始信佛,教人开化通达。他儿子何允辉说,父亲到去世都在惦记着长沙,可遗憾的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就像1938年那场“文夕大火”,何元文曾感叹,“我去数月,长沙即以大火,全市化为灰烬,使我八九年之心力所完成的建设规模毁于一旦,令人痛惜不已。”
  他的子女们也常替他回长沙看看,走他当年修建的马路,看看那些还留存的建筑,但“再也感觉不到温度,没有那么热切的感情了”。何允湘叹了口气。

民国历任长沙市长
1.何元文 1933年10月-1937年12月
2.陈国钧 1938年1月-7月
3.席楚霖 1938年8月-1939年2月
4.王力航 1941年10月-1943年5月
5.梁  霖 1943年6月-12月
6.王秉承 1944年1月-1945年9月
7.李毓九 1945年9月-1946年4月
8.汪  浩 1946年5月-1947年2月
9.蒋  琨 1948年1月-2月
资料来源:长沙市档案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 09:24 , Processed in 0.0947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