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文集汇编

黄兴:有史必有斯人
胡静怡  有一副联很著名,也很特别。说它著名,是因为一经面世,便四海流传;说它特别,则是上联平声落脚,下联仄声结尾。这副联,题为《挽宋教仁》,作者黄兴。联曰: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 ...
分类:    2018-9-25 21:47
李元度:沉郁风趣杜康醇
胡静怡  汨罗屈子祠有一联: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少年时代读此联时,感到有些诧异:“江上峰青”一语,分明取自于唐人钱起的《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何其雅 ...
分类:    2018-9-3 07:45
明月楼台 凭一览
胡静怡  迁入新居谓之乔迁,典出《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因《禽经》有“莺鸣嘤嘤”之语,故又演化为“莺迁”,以作颂贺之辞。《淮南子·说林训》云:“汤沐具而虮虱相吊 ...
分类:    2018-8-2 13:57
三湘联坛之魏源
胡静怡  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按察使。著有《海国图志》《圣武记》《古微堂集》等。  默深为官之道,深受古贤遗训之熏陶,这在他不少题署联中都有所反映。《东台县衙正堂联》:安得民 ...
分类:    2018-7-19 07:31
三湘联坛何绍基
胡静怡  论联者,有人将何绍基列为晚清十大联家之一,笔者认为:实至名归。何绍基之联有些虽字面上无“我”,但几乎全联皆是“我”,如《题焦山枕江阁》联:拍板征歌,唱大江东去;举杯邀饮,待明月西来。再如《题 ...
分类:    2018-6-28 09:36
三湘联坛点将录
胡静怡  象以虚成,有几多幻影浮烟,好向虚中求实;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  长沙坡子街火宫殿内戏台楹柱上,刻了上述一联。该联与其说是题写戏台之作,不如说是人生哲理之章。常言道人生如戏 ...
分类:    2018-5-31 08:37
月明华屋美人来
胡静怡  用典也是撰制婚联的成法。“诗题红叶;玉种蓝田”“吹箫引凤;举案齐眉”“雀屏开妙选;玉杵捣玄霜”俱用前人典事。前二联为熟典,人所共知;后一联为僻典,知者甚少。其实,婚联不可过于生僻,宜用熟典, ...
分类:    2018-5-10 19:55
休笑中年娇客老
胡静怡  古有再婚联云:宝镜重磨,匣开蟾窟;瑶琴再谱,弦续鸾胶。  再婚又称续弦,取琴瑟重弹之意。民国时,沅江塾师张有才中年丧偶,续娶王氏女为继室,自题婚联于堂曰:东床宴喜设槐庭,看新郎染鬓簪花,休笑 ...
分类:    2018-4-26 14:49
管他五千四百八
胡静怡  笔者不经意发现,寿联中做算术题的人不少,第一位便是铁齿铜牙纪晓岚。据传,乾隆举办千叟宴时,问纪晓岚:“与宴者年寿最高几何?”纪回答道:“臣已为此翁撰制寿联一副,呈陛下圣览。”乾隆一看:花甲重 ...
分类:    2018-4-19 16:42
好随翠竹上青霄
胡静怡  嵌名婚联惯用之手法。中国人历来推崇孝悌忠信,特别注重尊卑长幼之分,故尊长之名讳是不可直呼的。  人们普遍公认“亡者为大”“寿者为尊”,因而挽联与寿联中绝不宜嵌名,否则视为不敬。即使是赠人题联 ...
分类:    2018-3-23 08:59
八指头陀写长沙的诗特别多
  4月20日,潇湘诗会之“谷雨·传承”主题诗会在省新华大酒店四楼的“阅读花园”举行。开福寺现任主持能净法师莅临,与众多诗爱者分享百年“碧湖诗社”的悠久与传承。同时,赠与会者每人一册《碧湖诗社一百三十周 ...
分类:    2017-6-14 09:32
罗洪长沙寻友记
  今年2月27日凌晨,中国文坛最长寿的女作家罗洪在上海驾鹤西去,享年107岁。说到罗洪,现在知道她的人估计不多,故有人称她为“最受文坛冷落的女作家”。罗洪原名姚自珍,因喜欢罗曼·罗兰的小说和画家洪野的画, ...
分类:    2017-6-7 10:04
放江山入我襟怀
胡静怡  长沙城内,原有不少私家园林,皆镌联语,且多系名家之作,故耐吟赏。曲园一联,王壬秋集句: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  上联集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下联集自陶渊明《 ...
分类:    2017-6-2 10:38
曼殊上人20岁登上长沙学堂讲台
  南怀瑾先生说他是“形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乃至为情而颠沛流离,故又有“情僧”之名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奇人,姓苏,法号曼殊,世称曼殊上人。他能诗善画, ...
分类:    2017-5-31 10:15
周有光先生在长沙
周有光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今年一月逝世,享年112岁,是我见过的最高寿的文化老人。他百岁之后,出版了不少文化随笔,我的书楼珍藏周老的书至少有十多本。2 ...
分类:    2017-5-24 08:33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4 16:19 , Processed in 0.0803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