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清末长沙里手在哪约会 哪儿看戏

2016-1-18 23: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0|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soso_tc_slider_img

  ▲郑福秋(左)饰演《桂枝写状》剧照。 

soso_tc_slider_img

  ▼长沙大戏院节目单。 

soso_tc_slider_img

  清末太平街宜春园茶馆。 

  2015年12月底,长沙市"两馆一厅"正式开放,湖南的文艺青年们又有了新的去处。而时光倒回到100多年前,那时候的文人墨客们散发幽情的场所在哪里呢?

  当然,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候的他们还没有太多享受音乐会的机会,他们的目光大多停留在戏院,借助着湘剧、京剧、话剧等舞台,寻求自己的共鸣。从早期的庙宇戏台里的长沙里手,到最后剧场里的文明看戏人,从湘剧到京剧到歌舞,老一代的文青们也在跟着时代和城市的变化,体验着不同的风景。

  庙台看戏,诞生不少"长沙里手"

  晚清时期,看戏的场所并不固定,大体上分为三种,一种是在街头小巷或者茶楼的流动性演出,这种相对随意,以娱乐性为主,没有形成剧目;或者是私宅园林或者会馆的戏台,邀请戏班子上门演出,这种叫"堂会戏",但一般只是官吏、士绅、富商与艺人的一种社交活动,多为封闭式,面向特定群体开放。

  而对于一般民众,能参与的只有庙宇戏台的祭祀性演出。这类戏曲演出多由官方组织,依据民俗节令、神佛圣诞、庙宇庆典的节奏而展开,演出的地点多集中庙宇,火宫殿也是当年的演出场所之一。每逢庙台有戏演出会提前贴出公告,会注明演出时间,演什么戏等等,然后戏迷们就能早早过去蹲点守候。

  清末戏班鼎盛,各种庙台戏层出不穷,满足了民众看戏的需求,有信息灵敏之人更是能穿梭于各种庙台之间看戏。而所谓的"长沙里手",在清末时正是形容精于看戏,对于何处演戏了如指掌的长沙人,真正为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茶园鼎盛期,京剧新戏都来了

  1908年,一名沈姓商人在太平街开了一个宜春园演出湘剧,是湖南第一家湘剧戏园,戏园只卖茶,不售戏票。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每晚座无虚席。目睹了宜春园的盛况,1910年,叶德辉在坡子街建立了"同春园",设立了包厢、雅座,按不同等级售票,台上有了幕布,并从上海、苏州等地置办全新灯光。这种改变让同春园戏场迅速成为当时湘剧的第一大演出场所,据传当时"同春班"达到了300余人。到了民国初期,长沙的湘剧三大名园寿春园、景星园、湘春园均是茶园戏场。

  1913年,汤芗铭进驻长沙成为督军,在省城的驻军多系北人,喜爱京剧。一直没有闯入湖南的京剧开始兴盛,豫园、霓园、湘舞台、楚舞台等也纷纷出现。

  由欧阳予倩引导的"新戏"也在民初出现,但新戏多是临时租赁戏院,做定期公演。

  戏院从半封闭式变成了大众娱乐,这一时期长沙已呈现出票友云集、票房林立的景象。清末民初在长沙影响最大的票友社为"闲吟社",由胡绳生创办,1920年闲吟社的票友还创办了《湖南戏考》一刊,研究湖南的戏剧,同时编印了各类关于戏曲研究的书,声势浩大,形成了一股能够影响戏曲界的力量。

  戏院"剧场化",茶水瓜子不让进

  1930年前后,长沙的各种演艺事业达到了高潮,长沙新舞台、远东湘剧场、民生大戏院、长沙大戏院、万国大剧院、民乐戏院等等纷纷出现,这些剧院演出不再局限于湘剧或者京剧,也时不时会一些西洋歌舞团演出。远东湘剧场1934年邀请了欧美艺术团进行了一周演出,连日都是满座。长沙大戏院在1937年,邀请梅兰芳剧团演出10余天。

  "剧场化"的出现对于演出场所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剧院在舞台、场所上有了不少革新,让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都享有相对平等的舞台景观,民乐戏院首次开始对每个座位进行编号。

  而在社会舆论界也提出了"文明看戏"的要求,有人曾在《湖南国民日报》上公开撰文,要求剧院规范秩序:"售票不得超额临时加位:场内禁止卖茶、卖烟、卖瓜子;观众不要妨碍旁人观剧;六岁以下小孩不要带进剧场哭。"

  不过,属于长沙戏院的好日子没有太久,1938年大火席卷长沙,各大戏院未能避免,化为灰烬。之后抗敌演出成为了主流,演出剧目也变成了新式话剧。

  名角轶事

  闹口角不和拒绝同台演出

  戏台多了,有了票友,自然也得有"名角"。在湘剧鼎盛时期,曾经有过一期轰轰烈烈的"五大名旦"推举活动。据传在上世纪30年代,明德中学国文教员郑际旦酷爱湘剧,曾公开发表了一篇《湘剧四大名旦》,用诗词歌赋四种文体撰写,刊发在报刊上,一时间应者云集,四大名旦即指郭福霞、郑福秋、黄福艳、彭福仙四人。而不想当时另一家报刊则以"黄衫客"为名,用古传记的体裁,撰写了一篇《湘剧五大名旦传》,在其中加入了湘剧女旦彭福娥,四大名旦顺势变成了"五大名旦"。

  报刊参与的推选,让这批名角越来越红,但是也有不少票友表示不满,票友饶省三对当时推举湘剧"五大名旦"公开发表批评,"若云评角评剧,须分别剧之'宗旨','穿插','词名井'、'做作'、'服装','布景','唱打'、'脸谱'、'眉目一'、'雅俗'、'品行'及'酸力'、'火'、'毛'、'板'等点方是。若一味套词恭维,专拍名角,踩黑吹红,而不奖掖诱导,指疵正错,是失乎评剧之本旨矣。"

  有意思的是,他还在文中透露了一些花旦名角之间的矛盾,"予写至此,适友人告予曰:王如福因与黄福秀口角,不愿与黄配戏,竟致辞班,不知贵戏剧公会将何以处置之?"并严厉批评了这种情况,"十年前同春班大桂云与李芝云,亦因口角,不交谈者将近一年,然亦无日不配戏也。盖唱戏之人,应以道艺为重,一经出台,即认为戏中之人,不为平日之私人矣。王如福平日素号精明,何至于此,吾未之。"王如福和黄福秀,都是当年的名旦,可见那时候的名角们,也跟时下的明星一样,也有过闹不和不同台的传说。

  潇湘晨报记者沈参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08:15 , Processed in 0.0950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