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非遗”迸发新活力

2015-6-9 07: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9|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 通讯员 许柏来
  长沙日前公示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迎接“6·13”——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同时,6月13日,长沙“非遗”项目将亮相中国(韶山)非遗博览园,在“多彩潇湘—2015年‘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一展风采。“近年来,长沙‘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非遗处处开花,融入百姓生活。”长沙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告诉记者。

  活在传人:新增31名传人

  “以前我喜欢看曹汝龙、曾金贵等老先生的表演,现在更喜欢看周帆、曹威治、郭川南等小辈们的表演,他们年轻啊,舞台亮相漂亮啊!当然功底也不错。”戏迷老周是湘江剧场的常客,说起这几年长沙湘剧、花鼓戏舞台的变化如数家珍。虽然老周并不知道长沙湘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从老周的言语中,记者欣慰地看到湘剧、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沙的生根、发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于许多人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用而不觉。湘剧、花鼓戏、湘绣是“非遗”,长沙弹词、望城丁字湾的麻石雕刻等都是非遗。

  近年来,长沙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非遗”保护工作步入良性发展道路。目前,长沙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县(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全市普查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66个,其中湘绣、浏阳花炮制作技艺、湘剧、长沙弹词、火宫殿庙会、浏阳菊花石雕、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浏阳文庙祭孔音乐8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另有省级8项、市级37项、区县(市)级67项;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14个、非遗专题博物馆7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基层,蕴藏于生活泥土,传承延续靠群众。因此我们始终把人的因素作为非遗保护的第一要素来抓。”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永康说。长沙市先后评选推荐国家级项目传承人7人、省级12人、市级32人,这次又增添了31名市级传承人,每年按要求发放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补助经费,特别是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艺人像彭延坤、柳建新,市委、市政府还经常上门看望慰问。“通过老艺人‘传帮带’和举办非遗培训班,我们大力培养非遗项目的衣钵传人,像文君、周帆、曹威治、郭川南等优秀戏剧演员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周永康说。

  活在校园:保护传承从娃娃抓起

  铜官古街长沙窑非遗示范基地、泥人刘陶艺馆每逢周末、节假日便热闹非凡,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以及砂子塘小学、大同小学、高新博才小学、清水塘小学、青园小学的小学生和苹果树、梯塘、天才、橘园等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都曾到这里“玩泥巴”。“我们喜欢刘叔叔带我们做陶器。”好几名孩子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刘叔叔”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坤庭,他讲解陶泥的制作流程、现场展演,很受欢迎。湘绣大师江再红的桑蚕园也是孩子们的天堂,春天桑葚成熟时,孩子们到这里摘桑叶喂蚕、欣赏湘绣名作、学绣花,不知不觉中将“非遗”湘绣装入心中。

  学生们之所以愿意亲近“非遗”、爱好“非遗”与长沙市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活动,将学校作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不无关系。

  雨花区以开讲座、设课程、举办专题活动等丰富的内容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设立了洞井龙舞、长沙谜语、剪纸和诗歌吟诵四个民间传承项目,确立了明德洞井中学、东方红小学、燕子岭小学和桂花坪小学为首批传承示范基地。宁乡县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开展以“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讲座学习活动,并在东城学校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设了黄材山歌、麻山锣鼓、刘章喜剪纸等非遗课程,每周三下午对全体师生进行集中授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江再红今年受邀到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上了几堂生动的湘绣课……

  “非遗”进校园让“非遗”拥有了童心,拥有了未来。

  活在市场:融入创新唤醒传统美

  文化是一种有根的东西,有了认同感才会有生命力。民众不认可、市场无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难得以保存的。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时代气息,亲近民众?唯有创新!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自创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如何让其再走入人们的视线?2005年,浏阳市对古乐的资料进行整理,重新编著了《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近三年又积极对古乐的乐器进行复制,选拔了八十余优秀人才恢复乐舞排演。去年,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今年,借助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直播浏阳文庙祭孔大典,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精彩重现,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是一次非遗与媒体联姻的成功范例,如果不借助电视媒体,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之美很难震撼数亿观众的心。”

  “非遗”与媒体联姻,“非遗”与时尚结合,“非遗”与科技合体,“非遗”与旅游搭载……都是“非遗”在新时期发展、繁荣的好路子。国家级非遗项目浏阳花炮以科技、设计为引领,自主创新,提升品牌价值,年产销突破100亿元大关,吸纳农村就业人员30万人,在第二届“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评选活动中,“浏阳花炮”品牌以价值1028.17亿元,位居第七,跻身全国前十名先进行列,也是湖南唯一进入前十位的文化品牌。国家级非遗项目湘绣原产地捞刀河镇抢抓其跻身“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契机,打造沙坪湘绣文化广场,将湘绣与旅游“嫁接”,汇集近20家湘绣企业,吸纳周边近3000名绣工,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湖南湘绣城将湘绣与时尚设计结合,每天出口湘绣床上用品500套,年产值达数亿元。据悉,浏阳夏布也正在思谋时尚创新之路……

  “我们在尊重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坚持传统工艺流程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真实性的同时,注重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开发、资源整合来提升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走出了一条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周永康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9 17:20 , Processed in 0.1045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