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一 山水洲城 文化名城——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5-2-5 05: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10| 评论: 0|来自: 长沙方志网



5、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以湘绣、浏阳花炮、湘剧、浏阳菊花石雕、长沙弹词、火宫殿火神庙会、长沙花鼓戏、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等为代表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绣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具有极其悠久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起源于长沙的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绣品主要用真丝丝线在真丝织物上绣制图案,主要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条屏、屏风、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各种绣衣以及宫廷扇、绣花鞋、手帕、围巾等。2006年,湘绣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雄狮(湘绣)

 

    浏阳花炮

    浏阳花炮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爆竹种类,产生于唐宋时期,包括鞭炮和烟花。浏阳花炮(又称烟花、鞭炮、焰火、花火)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并与中国古老的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民间传统节日或各种庆典晚会,人们都会争放烟花以示喜庆。烟花的结构新颖,装潢美观,燃放时绚丽多彩,有声有色,能给人以清新舒畅、欢快旷达的感受。2006年,浏阳花炮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一度被称作“长沙湘剧”,兼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湘剧的剧目丰富,大小剧目达1155个。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的剧目由200多个增至400多个,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320多个,并将《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2008年,湘剧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浏阳菊花石雕

    菊花石——天然稀世珍品,又名“石菊花”,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其“花”孕育于2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此石像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的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使花态更加逼真。2008年,浏阳菊花石雕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是湖南曲种之一,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源于道情,用方言说唱,也有称“道情”的。长沙弹词有说有唱,韵散结合。说白又有散白、韵白两种,也有一唱到底的短篇唱段。唱腔早期比较简单,以板式变化体为主,有“八板九腔”和“九板十三腔”之说。2008年,长沙弹词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宫殿火神庙会

    长沙火宫殿是为了纪念火官祝融,在长沙坡子街修建的“火神庙”,清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二十三日落成,以后这一天就被定为火神寿辰祭日。每年这一天,地方官府都会出资筹办隆重的祭祀仪式,地方商会也会组织商家参与。祭祀后,人们抬着火神爷绕城游行。由火庙文化而孕育的火宫美食,形成了独特的南方火文化现象。2008年,火宫殿火神庙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宫殿火神庙会

 

    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形成于清代末叶,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不同路子的花鼓戏,曾分别被称做益阳花鼓戏、宁乡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2011年,长沙花鼓戏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形成源远流长。从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的文物和积淀深厚的陶瓷碎片考证,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已创造性地表现在造型、烧制、装饰等诸多方面,构成了全方位的陶瓷手工制作体系。“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属唐代遗存,2011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01:27 , Processed in 0.0918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