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二 商周古邑 楚汉名城——两千四百多年建城史

2015-2-5 05: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60| 评论: 0|来自: 长沙方志网

1、炭河里——3000年前的神奇方国

 

    四羊方尊19384月,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一位名叫姜景舒的农民和他的兄弟姜景桥、姜喜桥到战野垅山上种红薯,一锄头挖下去,惊醒了一件沉睡3000年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1959年,也是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挖到了商代的青铜器人面方鼎,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挥起锄头就砸,把人面方鼎砸成了十几块碎片装到箩筐里,把它卖给了当地的废铜收购店。后来湖南省博物馆从长沙找到株洲,才拼拢出一个完整的人面方鼎。1963年,一次洪水过后,当地村民在黄材河与塅溪河交汇处的河滩上发现了一件青铜提梁卣,湖南省博物馆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去调查,炭河里遗址就这样被发现了。1976年又进行过小面积试发掘。1983年,宁乡县月山铺转耳仑村村民种红薯,又挖出一件象纹大铜铙。1994年重新勘探,认为该遗址与青铜器有直接关系,是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的突破口。

    湖南湘江流域曾经有不少地方也出土过商周青铜器,但宁乡境内出土的铜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从铜器本身的规格、等级和艺术价值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学术界往往将宁乡铜器作为湖南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铜器的典型代表,称之为“宁乡铜器群”,宁乡县也在国内外赢得了“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的美誉。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都认为商代文化的中心在河南一带,商朝文化不过长江。但宁乡位于长江以南,却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出土,这也就击破了“青铜文化不过长江”之说。为什么会在宁乡出土这么多罕见的精美青铜器呢?这是困扰几代湖南考古人的谜团。

    宁乡青铜器群最根本的历史归属已成谜,原因之一,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全部是由当地村民无意中发现的,除了青铜器本身外,其他相关的信息几乎全部丧失,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原因之二,是因为青铜器是耐用品,使用时间一般较长,又是珍贵物品,往往会得到妥善保管并长期流传,因此,其铸造年代与使用年代和埋藏年代之间往往会有相当的差距,如果没有其他背景信息,仅以其形制、花纹所反映的铸造年代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历史复原难以准确。

    2001年春,湖南省文物考古所首次对炭河里遗址正式发掘,发现了大面积的黄土堆积。考古人员意识到这可能是商周时期的人工土台遗迹。200311月,大面积发掘工作正式展开。在2001年发现的黄土台上有许多个大型柱坑,排列有序,考古工作者推测当时这里应存在一座规模宏伟的木结构房屋建筑。不久,在这个黄土台北边,考古人员又发现一个与它同年代同方向,但规模更大的黄土台,保存面积残存700余平方米,应该也是一座大型房屋的基址。两座这么大的房屋基址,又靠得这么近,很可能是宫殿性质的建筑遗迹。

    考古人员不得不重新评估炭河里遗址的聚落性质:它很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村落遗址,而是一个高等级的聚落,或者有可能是本地区区域文化的中心聚落。按照商周考古的一般惯例来推测,这里应该有城。

    这时,遗址西北面的弧形土堤被纳入了考古人员的视野,他们立即进行了土堤解剖,结果证明这段土堤不仅是人工建造的,而且是建造年代不晚于西周时期的城墙。城墙确定后,更多的疑问便随之而来:城有多大?形状和布局如何?城的形成过程,是逐步形成的还是一次形成的?城一般都是居住区,那么墓葬区在哪里?这座城与附近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关系?

    经过大范围的地面勘查和重点区域的钻探、发掘,并结合相关材料推测,城址应为圆形,原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后来黄材河、塅溪河不断改道,将城址的大部分冲毁。现仅存原城西北部约23万平方米的区域,已不足原来的1/10.如此看来,1963年发现的青铜提梁卣原来就在城内。考古人员又到城外找墓葬区,在城墙外西北约200米的地方发现了几座零星的小型西周墓,每座墓中都出土了不少青铜器残片和小件玉器。根据葬具和随葬品,可以判断这些墓葬的主人属于贵族。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确定炭河里遗址是距今2970±50年的一处西周早期地方方国都城所在地,是我国南方发现的最重要的商周古文化遗址之一,是南方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及国家社会初期形成过渡的重要界标。炭河里遗址的发现,使我们找到了破译“宁乡青铜器”之谜的钥匙。炭河里遗址的科考成果产生了商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炭河里文化”,奠定了一个新的考古学平台。“炭河里文化”的确立,填补了湘江流域西周考古文化研究内容,丰富了湖南古代史文化内涵,再现了湖南商周时期古代文明和初期国家社会的原像,为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考古专家认为,由于受到强大的周王朝势力压迫,江汉地区的政治集团或方国便携带象征国家政权的青铜器,与部分被灭国南逃的商朝遗民一起经过湖北东南,沿洞庭湖东岸进入湘江流域。他们在南下途中可能遭到了地方力量的抵抗,湖北崇阳、湖南岳阳平江、长沙浏阳等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应该有一部分是他们沿途被劫或主动弃埋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入乡随俗,改变原来的生活习俗,与本地土着民族密切结合,在这里修造城池、建筑宫殿,也铸造青铜器,从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炭河里文化”.

    考古专家分析,商代晚期甚至西周时期湖南土着文化并不具备铸造四羊方尊等精美重器的技术条件,而宁乡、长沙等周边地区都没有古铜矿遗址或者说丰富的铜矿资源,这些青铜器很可能来自于外面。由于当时战乱不休,原住于中原的商人中的一支部落在其首领的率领下来到了宁乡,与当地民族融合,创造了青铜文化。

    2004年,炭河里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34日,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湖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框架协议》,炭河里遗址被列为省部(局)共同推进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

    炭河里遗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3:50 , Processed in 0.1072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