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三 湖湘首邑 潇湘洙泗——湖湘文化体系逐步成型

2015-2-5 05: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22| 评论: 0|来自: 长沙方志网

1、欧阳询——“翰墨之冠”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潭州临湘人,新、旧《唐书》均有传。欧阳询世称“欧阳信本”“欧阳率更”“欧阳银青”“欧阳渤海”“大欧阳”等,被列为唐初四大家(另外三位为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首,尤其是他的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被宋《宣和书谱》誉为“翰墨之冠”.唐贞观十五年(641)卒于长安,享年85岁,归葬书堂山。

    欧阳询出生于士族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均为朝廷命官。其祖父欧阳颁在陈朝任广州刺史,后升任镇南将军、征南将军,封始兴县侯、阳山郡公。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在欧阳颁病逝后承袭爵位,因不满朝政腐败,拒征为左卫将军,朝廷猜忌,派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伐,最终欧阳纥战败被俘受诛,籍没全家。年仅12岁的欧阳询,被欧阳纥的挚友尚书令、着名文学家江总冒险救出,但脸面为刀剑划破,两腮被割破,鼻梁也被划开,成人后相貌颇丑,致成名后被神化为白猿所生。

    欧阳询被救出后,为躲避战乱,在江总的庇佑下,隐居来往于江苏太湖与湖南望城书堂山之间。在江总的督教下,欧阳询广泛涉猎经史着作,深谙《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史。他勤练书法,临摹王羲之、王献之书体,得其书法之精髓。太建十四年(582),后主陈叔宝登基,大赦天下。欧阳询在江总的推荐下,开始步入仕途,先封为东阁祭酒,继封为五礼学士。隋朝时期,欧阳询以工书入仕,被隋文帝杨坚封为太常博士。与他同在隋朝任职的河东抚慰使李渊对欧阳询的才学十分钦佩,故与他交往密切,私交很深。尤其是欧阳询的书法,颇受李渊青睐,还让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几兄弟拜师学艺。

    入隋以后,欧阳询书法受到北碑影响,风格体貌逐渐演变为“劲峭”之势。后来,李渊创建唐朝,便把欧阳询提拔为给事中,辅助他处理朝廷日常事务。之后,又任命他为银青光禄大夫。继高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任他为太子率更令,并赞誉他为第一流书家,与虞世南、冯承素等一起受封为弘文馆学士,专门教授从各地精选来的书法学子。不久又加封他为渤海县男。

    唐时,欧阳询书法成为一绝,不仅盛传国内,亦名扬海外。高丽曾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向皇帝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感叹:“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日本人也争购欧书,竞相效仿。

    唐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决定实行货币改革,铸行钱币。《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因欧阳询书法“通体严整、安顿照应、劲而稳重”,符合李唐王朝兴盛的气象,李渊便命欧阳询书写“开元通宝”钱文。此举不仅开创了名人书写钱文之史,还是以隶书正式入钱文之始,且首创“宝文”钱制,在书法和钱币史上具有影响和重要的地位。清代钱币学家饶登秩云:“钱形圆,本难安置,如开元之古朴。”当代钱币学家唐石父在《中国古钱文字与书法》中,更给予很高的评价:“书法端庄,雍容娴雅,树后世周元通宝'汉元通宝‘’宋元通宝之楷模,影响所及,不但北宋各钱承其风韵,即日本之和同开珍‘’神功开宝等钱,亦无不袭其衣钵,其钱其书,并是钱币史、书法史之瑰宝。”

    欧阳询的书法,无论是楷书、隶书还是行书,都给后人留下了相当珍贵的作品,如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大唐宗圣观记》《房彦谦碑》《温大雅墓铭》《虞恭公温彦博碑》《西林道场碑》等34通,存世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仲尼梦奠帖》《申屠嘉帖》等66帖。同时他在书法理论上也留下了许多千古名作,诸如《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及《用笔论》等。

    欧阳询书法

    欧阳询不仅以书法名世,且精于诗文,惜所传不多,《全唐诗》仅收3首,分别是《道失》《嘲萧瑀射》《与欧阳询互嘲(询嘲无忌)》,《全唐文》收其文14篇。唐武德五年(622),他受唐高祖之诏为领修人,开始编纂《艺文类聚》,历时三年编就,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性的类书。全书100卷,分岁时、政治、产业等46部,子目727个,征引典籍达1431种。清代学者评论它“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书尚略资考证”.所以宋代以后着作家都从中寻找艺文资料,至今仍是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

    欧阳询在书堂山生活长达12年。据传,唐贞观初年,欧阳询曾回书堂山祭祀祖父。事毕,游览书堂山,因勾起少年时练习书法的情境,遂亲笔在洗笔泉上方凸出的巨石间,用八分书题写了“洗笔泉池”摩崖石刻。后来,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欧阳通在母亲的鞭策下,每天旦夕临摹欧阳询书法,虽成就稍逊于其父,但笔力险峻则更有过之,人们称其父子的书法为“大小欧体”.

    书堂山山脚原有书堂寺一座,亦称“崇胜古刹”,寺中有石案,传为欧阳询攻读练字之案。寺之左半山腰间,自然形成大青石一方,上刻“洗笔泉”三个隶书大字,石下有一泉水池,据云为欧氏父子洗笔处。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曾在这里留下题为《书堂山》的诗作,诗中的“双枫夹道”“桧柏连株”“稻香泉涌”“洗笔泉池”“太子围圩”“书堂故址”“石案摊书”“欧阳阁峙”,已成为与欧阳询有关而流传千古的“书堂八景”.


12345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12:00 , Processed in 0.0932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