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四 星沙园林

2020-10-4 17: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68| 评论: 0|原作者: 辑注校点: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寄思园

 

寄思园系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善化县知县唐源所筑,园址位于善化县署西北角,即今芙蓉区县正街。园林占地半亩,挖有人工池塘,取土堆成五尺高的小丘,植以奇花异木,中构竹亭,遂成佳境。“寄思园”寄何思?唐源《寄思园记》共列举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竹、莲、葵、梅、桃李等园中之物以寄托其廉洁奉公、励精图治、矢志不渝的思想感情。

 

寄思园记

(明)唐源

 

万历庚戌岁,余辜长安看花之愿,谒选得善化之邑,绾符视事。偶修颓垣,见隙地半亩,荆刺丛生。问之役夫,曰:“此县中余地也。”余思荒芜坑堑,非宅旁所宜,命工锄去草莱,浚为方沼。取其土,筑高平地五尺,取杂卉植之,中构竹亭,遂成佳境,名其园曰“寄思”。

    寄思者,何寄余思也?园有竹,池有莲,可以寄寥莪之思。有葵,可以寄向日之思。有桃有李,可以寄公门树人之思。有梅有柳,可以寄向白杼丹之思。锦鳞游泳,百鹤翩翩,可以寄鸢飞鱼跃之思。其他杂卉奇葩,种种悦目,可以寄步武河阳之思。至春日舒迟,夭夭吐艳,则畅焉有万物同和之思。夏日可畏,清风徐来,则穆焉有扬仁慰庶之思。严霜著地,草木凄清,油然寓慈惠于刑法之思。冬日煦燠,孤标独秀,时或琼瑶缀骰树,则温焉皎焉有令人爱、令己洁之思。余焉知此园非余益友,又焉知游观之非余箴鉴也。

    昔嵇生愁对簿书,不能遂散发披襟之兴。余得片时之适,即可谢片时簿书之劳,且情志怡和,则精神益旺。其裨益余政事之所思者,又此园之所助也。

他日释此而去,眷我群黎,皆此园所以寄余思也。或曰“甘棠憩茇,相戒勿翦。”焉知此园之非甘棠所以系召伯之思者,不在兹乎?则余兢兢滋愧矣。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四。

唐源,见   页。

  

北庄

 

北庄是明兵部右侍郎王伟天顺元年(1457)罢官归长后,在长沙县北郊桐树山(今秀峰山至鹅羊山一带)所筑的颐养游憩之所,王伟将北庄及周围景色拟为“北庄八景”,即:鹅羊福地、桐树名山、清泉醒心、平湖豁目、岳麓晴峰、涝塘烟树、湘江澄练、水陆铺毡。成化五年(1469)王伟病逝,宪宗赐葬于秀峰山,即今开福区捞刀河镇戴家河村秀峰公园

 

北庄清隐八景诗序

(明)王伟

 

北庄去长沙百十里许,在桐树山中,静室山人之隐居也。山自平江发脉,至此起十二峰峦,左右拱在峨眉峰下。山阴二里许,巍然特立,以捍水口,曰“鹅羊山”,即道家所谓七十二福地之一。偃月峰下有泉,冬月不竭,掬饮之心神洒然。山外有湖,平温可爱。远景如岳麓秀峰,湘江清流,水陆洲如龟浮水面,涝塘人烟丛萃,树色微茫。登临瞩望,皆在目间。

(诗见《长沙名胜诗词选》)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五。

王伟(1412—1469),字士英,号桐山,明湖南攸县人,世居长沙。正统元年(1436)进士,选庶吉士,改授户部主事。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侵扰大同,明英宗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于谦立英宗弟为景帝,率兵抗击也先军。王伟深得于谦信任,引为职方司郎中,后晋兵部右侍郎。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位,于谦遭陷害,王伟亦以于谦党羽被论罪,除籍归长沙。著有《桐山集》。

 

紫金园 万春池

 

紫金园与万春池为明代吉王府园林。昔日紫金园东起今黄兴北路,西至藩城堤,南达仓后街,北抵吉祥巷,为明藩府最大的花园。园中心垒有紫金台,台东为紫荆山,台西为万春池,水光山影,相得益彰。清同治《长沙县志》云:“明吉藩堆石成山,名紫金山,嵌空磊砢,石径逶迤。” 清代园毁,故址建有总佛寺。今属开福区,存“紫荆街”之街名。万春池即 “大四方塘”,后衍化为街名,即今日“一路吉祥”。

 

紫荆园记

(清)张晋本

 

调梅和尚者,总佛寺僧也。辛巳(编者按:清康熙四十年)夏,余移寓大花园,长伏苦热。寺在紫荆园右,高而敞,受满城风。亭临四方塘,风掠波过,袭人毛发。遂与僧因缘,茗碗蒲龛,间理旧劫。前明藩基占省垣大半,内宅为今万寿宫。前之可指者为东西牌楼,王府坪后为大花园,俗呼麻园,误也。右侧为更衣亭,再右为王城堤。今总佛寺为梳妆楼,塘为万春池,府署侧为小花园。院署为四将军府老照壁,或其屏墙欤?北门之营盘街,盖其护卫之所居也。

 

按:本文录自清张晋本《调梅和尚传》,标题为编者所加。

张晋本,清长沙人,康熙诸生。

 

万春池记

(清)陶丙寿

 

予应童子试时,偕一友僦居黄氏宅,其前后左右地明藩殿基也。宅邻一废园,短垣隔之。秋雨,园坦坏,主人邀往游观,棘刺攫帽,长过人头,紫荆三五株,为宫树由孽。假山半角,颓卧地上。小竹数丛,点缀石侧。幽华泫露,泣不胜情。主人因吟骆苑游诗,友爱其“永巷无人吹玉笛,断墙有鬼泣香囊”句,洛诵不已。是夕友归,寝耿不成寐,忽距墙外几步有往还低唱者,急起伏棂间,谛听得七绝句曰:

十五学吹笛,高楼明月多。清霜裂紫玉,长罢踏云歌。

暮鸦寒有声,风萤澹无影。梦倚玉阑干,却悉罗袖冷。

梁棁珊瑚毁,帘栊翡翠抛。可怜旧宫燕,各处定新巢。

拾得后庭瓦,片片鸳鸯偶。飞去万春池,东西不回首。

不省旧颜色,弓鞋印井苔。谩言侬善记,粉镜不将来。

太恨西风急,新凉早晚加。吹侬裙上蝶,飞散作秋花。

劝客莫哦诗,哦诗令侬苦。星前一个行,石罅草虫语。

节拍酸楚,不可卒闻。开户即之,馀音历历,越垣而去。遥望前径,阴惨逼人,不敢寻而返,促予醒,挑灯录其词。明日告主人,主人曰,此不怪也,每漏沉月黑,园内青磷如豆,闪闪出游,但未闻一唱鲍家诗耳,因出诗详说。主人曰,万春池,吉王凿,即今大四方塘,惟踏云歌不审何典,想是宫中逸事也。

 

按:本文录自陶丙寿《三蕉馀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陶丙寿,原名振笏,字立臣,号笙楼, 长沙人。清初诸生。

 

古渡故池

 

明代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吴道行的私家园池,其遗址在今天心区灵官渡湘江河畔。吴道行 (1560—1644),字见可,号嵝山。长沙府善化县人,吴猎后裔。因历试不举,久未走上仕途,一生以讲学授徒为业。七岁便到岳麓书院听讲,为其先贤之忠义大节所动。万历十年(1582),从游张元忭,深得张的赞赏。其时长沙惜阴书院重建,聘为山长,人称嵝山先生。其后又久为岳麓书院山长。于书院有两大贡献,一是殷勤讲贯朱张之学,力纠王学流弊;二是承先启后,编撰《岳麓书院志》。他的最大功绩是培养出了像王夫之这样的一代贤才。王夫之在吴道行任山长期间升入岳麓书院肄业,成为明代岳麓书院最杰出的学生,后来成为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大思想家。

 

故池悲诗引

(明)吴敄

 

余世滨古渡,门外堤桥委宛通湘浦,树木苍古,翳如山谷。有池二区,一种鱼,一植莲。池旁构屋数椽,堂庑亭楼,轩敞深邃,颇擅林壑之胜。先大人课予兄弟叔侄读书其中,好友时来,赋诗饮酒,麓山湘水,遥相酬应,国中人莫不知为吴氏园池也。

予友胡三尔恺卜居河上,凿池乞莲,以诗见遗曰:“君门临清溪,平地飞香雪。”江陵曹子国朴,过访赋诗,亦曰:“信步寻君路莫猜,人言门对藕花开。”丧乱以来,国中父老犹有存者,经予里亦莫不指顾兴叹,是吴氏旧池园也。近者感念先业,小筑自憩,而荷池竟为一公卒所据。簿言往愬,逢彼之怒。予世外遗民,雅不欲以此细事烦上官,且自愧。

嗟乎,今三及秋矣,例以垦芜新则,亦应还我故物,乃负嵎如故。世无知己,谁与质成。忆先朝万历丁巳秋,先故人撤故居而新之,检所覆瓦中,有“至大元季谢公造”七字。按,至大属元武宗号,迨明神宗时,已三百二十有余岁矣。丙子(按:明崇祯九年)之际,刘衡麓先生归休,过晤先大人,予兄弟侍,顾相笑曰:“予每过黄叔闇西墅,多富贵气,不及君家山林本色,使人移情。”

嗟乎,先人敝庐,经营古渡历有年所,不幸遭劫,鞠为茂草。今且承平,门外半亩,为之后者,弱不克势。扪心浩叹,岂独吾爱吾庐,清秋月晓,幽泪盈襟。漫赋此诗,无聊排闷尔。时癸卯(按:清康熙二年)七夕。

 

按:本文录自清罗汝怀编纂《湖南文征》卷三十一。

字去慵,号损庵,湖南长沙人,吴道行季子,明末岁贡生。与兄吴愉齐名。明代以明经荐未就,鼎革后弃诸生,率妻子躬长松里,屡聘不应,其志矫然。著有《古今日录》、《拟古乐府》《三异笔馀》《存圆应草》《停云录》《怀霜录》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00:41 , Processed in 0.1186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