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五 宗教胜地

2020-10-4 17: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08| 评论: 0|原作者: 辑注校点: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府城隍庙

 

长沙府城隍庙,明正德五年(1510)吉藩首建于城北空地古飞虎寨西(今开福区营盘路附近)。万历十九年(1591)知府吴道行重修,明末倾毁。清顺治四年(1647)知府孔延禧捐修。重建后的府城隍庙,地址宏敞,庙貌尊严。乾隆二十八年(1763)巡抚陈宏谋将府城隍庙改作省城隍庙。乾隆三十八年(1773)和嘉庆十四年(1809)二次重修,在此添立八府四州城隍像和乾、凤、永三门城隍像,规模更加宏大。咸丰九年(1859),因庙后火药局不慎爆炸,城隍庙片瓦无存。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仍称府城隍庙。光绪三年(1877)紧靠府城隍之关帝庙左重建一省城隍庙,从此省城隍庙、府城隍庙、关帝庙齐肩而立,为省城之一大福地。

 

长沙府城隍庙钟铭

(明)黄宝

 

余省墓至中湘昭山,昭山观道士刘信常,谨行之士,凡桥梁道路多所修葺,乃进而前曰:  “长沙府城隍之神,曩因土木绘像世远腐朽。”正德庚午,敬惟吉王殿下以是神国朝崇重,福善祸淫,有裨治化。盍若征金工,范金为像,庶与天地宗社相为悠久。是年冬,像成。第长沙古名郡,百族错居,动数万计。咸以神为一方具瞻,不假重器,无以孚洽神人,严晨昏之禁。据释氏云,钟之声扣之,可以上极天界,下洞幽泉,导死者冥昧之魂,出地狱沉沦之苦。若如其说,又能售拯苦之资,为神功之助,钟不可阙也,明矣。辛未(按:明正德六年)仍发内帑,命承奉李献监铸大钟,信常董其事,帅金工相地抟泥成范,画其铣角,衡之度侈,弇为良篆,炼黑金五千斤,筮以十月吉火,天地之炉,扇阴阳之炭,聚精会神,鸠工其间,落成有期,请为铭之。

余闻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黄钟乃乐之所自出,律吕由是而应,阴阳由是而均,夫岂细故哉。今我贤王仁德孚于一邦,贤声著于四国。既范金以为神像,尤垂睿意于鸿钟,则其宣畅和气,裨益化原,亦于是乎有赖,非特孚洽神人,严晨昏之禁而已。铭曰:

维天穆清,磅礴昆仑。雷霆一鼓,百物以生。维神具瞻,祸淫福谦。大镛斯扬,发挥沉潜。贤哉宗室,德音秩秩。范金为像,永镇邦邑。乃饬工倕,融金为水。不鉏不鋙,轮圆顺轨。既启其型,涂衅礼成。台构悬植,摩乾荡坤。扬音大千,琅琅阗阗。傍震万壑,高闻九天。大鸣于翌,千门斯辟。訇然暮吼,群勋如息。欲摅灵气,昭融品汇。物无天札,年谷攸遂。稽乐之原,钟实为先。裨益治功,亿万斯年。

 

按:本文录自清同治《长沙县志》卷十四。

黄宝,见   页。

 

长沙府城隍庙碑志

(清)陈雅琛

 

从来有功于民者则祀之。庙居城北,福国佑民,为十二邑之保障。明末兵燹,栋宇倾圮。至本朝固山祖督师南征,驻劄星沙。又遇太守孔莅任,慨捐修建,焕然维新。并置河西地名双板桥田七十八亩,塘四口半,以供香火,立碑刻文以纪其事。不意住僧磨灭碑石,祖、孔两宪之功德几泯矣。然而犹有田在也。近年住僧并将田盗卖与刘姓,以致东西两班等众状其罪。经郡守王讯明,饬吏胥备价赎取,仍勒祖、孔两宪碑记,不忍没其善果也。然汶阳已返前宪之绩,不泯人心,叵测后来之变。因是董理首事属余为文,勒石永垂,以示不朽云。

康熙四十二年冬月陈雅琛撰。

 

按:本文录自清光绪《善化县志》卷十四。

陈雅琛,清湖南益阳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先后任长沙知府、天津知府。政余究心经史,古文名于一时。

 

省城隍庙碑代作

(清)李元度

    

城隍之文见于《易》,庙祀则不知所自。昉《长乐图经》云:汉御史周苛为项羽所烹,高帝嘉其忠烈,诏州县庙祀之。然未闻遂名其神曰城隍也。惟镇江、庆元、华亭、芜湖等属,祀纪信为城隍神。龙兴、吉安、建昌、临江、南康等属,祀灌婴为城隍神。《南雍州记》亦云:南阳有萧相国庙,相传为城隍神。然则城隍之祀,殆始于汉欤?若其见于正史,则自吴赤乌二年,建芜湖城隍祠,外北齐慕容俨镇郢城,有祷城隍神获帝祐事。梁武陵王纪烹牛祭城隍神,有赤蛇绕牛口事。嗣是唐张说、张九龄、李德裕、杜牧、李商隐并有祭城隍文,李阳冰有《缙云城隍祠记》,则由汉迄唐,庙祀已遍天下。宋颁封爵,锡庙额礼秩有加焉。明初去庙为坛。自京师城隍神至直省、府、州、县,封王、公、侯、伯有差。寻诏去封爵,仍用庙祀,称其省、府、州、县城隍之神。国朝因之,《会典》及《通礼》有祭都城隍及直、省、府、州、县城隍庙之礼。盖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封疆吏暨郡守、州牧、县令以理阳,即各有神以理阴。阴之与阳,犹昼夜寒暑之相倚,理不诬也。

 湖南行省治长沙府,于汉为长沙国,后为郡、为州、为路,至明复为府。成化十三年,分藩于长沙,是为吉王。城隍庙在府治东北飞虎寨关帝庙之右,神像铸金为之。有文曰:都城隍像,正德五年吉藩造。盖郡既立国,神即为国城隍矣。入国初,复为府城隍。康熙三年分湖广为南北三行省,移偏沅巡抚于长沙。法当立省城隍庙,未遑也。乾隆二十八年,巡抚陈文恭公始即府城隍庙改祀之,仍以府城隍配庙,遂合为一。咸丰初,军兴,设火药局于旁舍。九年二月,局不戒于火,庙轰毁,无片甓存。同治十二年,议修复,佥以两庙宜分设,乃先复府城隍庙于故基。越光绪三年八月,卜地关帝庙左肇建省城隍庙。庙三成,各五楹。门庑五楹,缭以垣。为门二重,歌谢一。东西庑各八楹,分祀九府、三厅、四直隶州各城隍神,犹节署之有属官厅事也。其后为寝宫,为斋厨,神库崇闳赫旷,视旧有加。工竣于四年,共糜白金万二千有奇。新庙既作,像设有严,篮簋、笾豆、尊罍之属咸饬,乃筮日逆主,肃将祀事。时崇福以布政使权巡抚事,众请文其丽,牲之石。爰缕述始末,暨创建落成之岁月,勒贞石以诏来者,且为迎飨乐神之辞,俾工歌以祀焉。其辞曰:

大湖南兮风泱泱,砺岣嵝兮带沅湘。城伊淢兮屹金汤,有神绾毂兮绥是邦。神之格兮逶迤,驾苍蚪兮骖王螭。揭桂栋兮芝楣,考新官兮神是依。坎坎鼓兮馐馐舞,樽缇齐兮牲折俎。神醉饱兮谷士女,祛疫疠兮时旸雨。宜稼于畮兮蒸髦于庠,祭受福兮善降祥,祚我湘氓兮惠千万祀其无疆。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八。

李元度,见   页。

 

长沙县城隍庙

 

长沙县城隍庙,旧在湘春门外,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朱前诒改建于湘春门内之保宁街(今开福区成功街一带)。乾隆五十二年(1787)住僧募修了门、正庙、戏台、观音阁、关帝殿。乾隆五十八年(1793)知县黄允洙创建大堂、子台、走廊、财神殿及横屋嘉庆十四年(1809)子台、经墙、瓮门、围墙倾圮,知县赵文在捐资重修,清末也屡次修葺,庙貌如新,香火日盛。庙内新悬对联一副,联云:“此地岂容瞒,任百般诡计阴谋,登场便见;及身当有报看千古忠臣孝子,结局方知。”

 

重修长沙城隍庙记

(清)朱前诒

 

楚俗信巫尚鬼,《离骚》所载怪异不经,凭吊者过而忘之,以其非命祀也。命祀之隆,无如城隍.御大灾,捍大患,与祀典固合。而福善祸淫,守令之赏罚,时相表里,故余祗事之,诚未入庙而已笃焉。莅官阱来,斋心肃谒,而顾瞻庙貌,莫名其处,未几,马驰草径,车堕砾中。群相告曰:此即古城隍庙也。窜苍鼠于古瓦,莓苔之座已空;穴野狐于颓垣,土木之骸难乞。

嗟乎,《易》所云:城复于隍者其悲凉,当作如是观矣。顾毁于畴昔者,既应即戎之占;建于将来者,尤非自邑之告。而始有度土之劳,继有庀材之苦,惨淡经营,难忘贞励之戒也。越明年,瘠土日以滋,劳民日以纾。迄可不休,岁乃有秋。因作而叹曰:古人有言,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民粗成矣,致力于神当在此一时。爰集父老以卜筑告之,佥曰:唯唯,吾见高国之鼓不悬,而遐迩响应矣;华元之扶不行,而畚锸毕具矣。材不必甚美,而竹苞松茂惟其固,不惟其丽也;工不必甚巧,而引绳削墨昭其俭,不昭其华也。庙成之后,奉盛以告,则黍稷惟馨;奉牲以告,则硕大繁滋。有不阴阳和而风雨时,以赞成天地之泰者哉。余念祀典之重,而推其庙之所名,勒诸石以告来者。

 

按:本文录自清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十二。

朱前诒,见   页。

 

善化县城隍庙

 

善化县城隍庙故址位于今芙蓉区县正街原善化县署东侧,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四月,善化知县唐源见城隍庙“敝宇颓檐,栖神于荆莽间”,不胜慨然,乃“捐俸市材,僦工鼎建”,于是年九月修竣。重建的城隍庙中为堂三间,两楹设诸司,前为立门竖坊,宏壮轩豁。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建正殿、戏楼及两廊,次年加修前后三栋。咸丰二年(1852)八月,太平军攻打长沙南城,善化知县王葆生率众绅从善化县城隍庙恭迎定湘王神像,抬至南城楼,由提督鲍起豹等人轮流守护,以求神灵庇佑。咸丰帝遂赐封湖南善化县城隍定湘王。城隍庙遗址毁于1967年的“破四旧”运动中。

 

重修善化城隍庙记

(明)黄洽中

 

昔太祖恭膺天命,作四海神人之主,敕郡邑里社各设无祭祀鬼神,坛以城隍主祭,于以昭示祸福,表里阴阳,诚巨典也。善邑旧建城隍庙,日久颓圮。自武林唐侯来抚兹邑,顾瞻庙貌,不胜慨然,乃曰:神实庇民,惟民报神。奈何敝宇颓檐,栖神于荆莽间,其若国家祀典何?吾将图之。始捐俸,市材僦工鼎建,绝不以累民力。盖经始于万历辛亥之四月,落成于是年之九月。中为堂三间,两楹设诸司,而以各厢里土谷神附焉。堂后为寝室,前敞隙地,峙为门。门外百步许,竖有坊,宏壮轩豁,金碧凝辉。视昔规制不啻过之,总以隆祀事而答神庥也。

先是水旱频仍,岁称不易,洎侯下车来境内,雨旸时若,田畯十千,蝗扫而瘥疠除,惟神之贶,实惟侯之功矣。侯湛心亮节,覃德宏猷,一切经画,皆为民生不朽计。甫及期而上下信之,士民歌舞之。总之,心和则政和,政和则民和,民和则神以宁。所谓明有礼乐、幽有鬼神,交相赞也。

《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吾以观侯治焉,又曰“黍稷非馨,明德为馨”, 吾以观侯德焉。庙既成矣,父老谓兹举也,以赫声濯灵,则昭神贶;以灵承妥佑,则崇王制;以降鉴昭格,则奠民居。一举而三善,备不可无记,属余一言,以垂永久。余故邑人,庇神宇下,且乐侯之造命一方也。援昔据今,纪其梗概,见明祀之当崇,与幽明感应之不爽云尔。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八。

黄洽中,字景台,明湖南善化县人,黄兴先祖。成化进士,先后出任山西太原知府、江西南安知府等职,官至吏部左侍郎,晚年卜居善化经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9 05:25 , Processed in 1.0055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