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阳光

2020-10-4 14: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1| 评论: 0|原作者: 辑录: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来自: 名城长沙网

 

湘中梦痕

阳光

 

    近来常常做梦。……只有在梦中,我才得翱翔于寥阔的天地之间:天心阁,岳麓山……尤其长沙景物,湘地风光,历历如在目前。

    我于是更喜欢做梦了。……

    我更将找寻梦中旧境!

    先说湖南的省会:在二十七年的春天,我到了长沙。长沙那时还是平静的。只是这古城,充塞了各地投奔来的流浪者。长沙贸易之盛比不上汉口,繁华及不到广州。不过位居粤汉铁路要冲,靠近沅江,地位不失其重要。封建的气味十分浓重,但人民却纯朴可亲!

    长沙的气候不见得好,时常下雨,牛毛雨的一种。雨伞的形式固天下皆同,而雨鞋视各地而异,长沙还不是套鞋的世界——在雨天,他们普遍的穿着“高跟木鞋”,方法记得是套在鞋子上的,下江人永远穿不惯,他们的“托托”之声,奏成了雨天的乐曲。最有趣的是:黄包车夫脚踏高跟木鞋,手撑雨伞,大踱其方步。你假使在上海或其他的商埠乘惯快的,催他拉得快些,车夫会立刻停下车子说:“先生,你走吧!”爽气得不要你一个铜子。相反的,包车夫拉着黑得发亮的包车,主人踏着车上的铃,叮当作响,其快步可以打破全国纪录。读过张天翼先生《华威先生》的读者,一定会忆起“忙人华威”坐着包车,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其地方背景就在长沙。那时候张天翼先生正旅居长沙,以观察之深刻,描写之动人,“华威”跳到纸上,成为活生生的人了。

    在上海,旅馆或称客栈,旅社……长沙称之为“商号”,你说商号应该是一爿商店,他们会说客店也是一种生意。普通内地的客店,除房间,茶水,床铺外,行李旅客自备,长沙不能例外。我曾经住过县政府隔壁的一家“福庆商号”,每日大洋四角,供给床铺,更有一日三餐可吃。谚云:“两湖熟,天下足!”湖南是产米的省份,长沙人吃的是饭,饭,饭。他们煮饭的方法,先下米在水中煮滚后,捞起蒸熟,粒粒硬爽。江南流浪的老年人,往往食不下咽。湖南本地人,更有习惯,吃剩了饭,丢掉饭碗离饭桌而走。吃饭吃剩得最多的是“做生意女人”。他们开玩笑说:“江南人流浪各地,是因为把饭吃完了。”他们留的是“馀福”!说起“福”,直到现在,我还不曾忘记:长沙的街头,檐下,墙头,门上……都有雕型的,瓦器的,剪贴的蝙蝠的踪迹,以取得好口彩!四毛钱借床铺,吃三顿饭,这好像白头宫女诉说天宝遗事呢!

    湖南的口音比较硬性,没有是“冒得”,好的是“要得”,有时候我们坐好了一桌预备吃饭,谈天说地,忽然一声吆喝:“碗到,碗到!”吓得大家一跳。原来茶房拿了菜碗上菜了。湖南话讲得慢,还不难懂。湖南人的个性,也和说话一样硬朗。说干就干,没有“是是否否”的娘娘腔。这种性格,湘西人更显得突出,“一言不合,拔刀相见”,不是假话。长沙不能代表整个湘省,部分的当然能够“略窥”。道地的湖南人,头上包着黑色的纱巾,男女学生保持着俭朴的风气,一律黑布制服,新的有一重光彩,这由人工用光滑的石头磨光的。落后的方法,江南一带,恐怕久已失传了。长沙的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不少,大概继承过去的革命传统吧!

    说到吃,有多少东西,至今令我神往。一种辣椒牛肉,干香,辣得有味,一毛钱买上十多块,可以下酒,可以过泡饭吃,就是一卷在手,嘴里嚼嚼,别有风味。凉薯形若甘薯,皮松脆可剥,雪白绝嫩,有药味,汁多,一二分钱可买一大个。郭鼎堂先生到长沙来,举手尽数枚。一次去饭店吃清炖牛肉,店名已忘了,馆是教门,喊一盆干切牛肉,清炖牛肉及牛筋,酥且肥腴,汤清见底,吃得醉眼蒙咙,心底的拜服:口味之佳,全国不作第二家想!可惜一小碟槟榔,苦于未加咀嚼,白白放弃,如今引以为憾!

    长沙可供游览的地方不多:城外有个花园,没有去过。皇仓坪的中山堂,青年会,能听演讲,打弹子……岳麓山在长沙对岸,山下是国立湖南大学,建筑富丽堂皇,研究学术的空气异常浓厚。山上有黄克强、蔡松坡两将军之墓,革命元老,令人敬仰不已。民众俱乐部里有报纸,乒乓台,高尔夫,图书馆,我也常去。天心阁是依城墙建筑的,沿石级而上,能鸟瞰长沙全市,泡一杯龙井,消磨光阴的不少。王鲁彦先生的一篇《柚子》,经鲁迅先生编入《新文学大系》,序言上说:“颇为当时湖南的作者不满,而能诉出忧愤之情!”写作时适属军阀时代,杀头是事实,看杀头也是事实,小说背景长沙浏阳门外,距天心阁不远,那里现在是累累土馒头了。

    “文士苦穷”,在长沙如果不当编辑,写写稿子的作者,饿死无疑。当地的报纸,有《湖南商报》、《大公报》等,副刊收外稿,稿费节上算账,有不有还是问题。后来有三张报纸在此出版,以《闲话扬州》得罪江北同乡的易君左主编《国民日报》,程沧波编《中央日报》,田老大主持小张报纸。“国民”与“中央”算有稿费,千字一元左右。田老大的报纸,不支稿费。每周有诗歌社诗刊发刊,执笔的有力扬、常任侠、孙望、黎亮耕等诸家,出过一次纪念屈原特刊。负责者孙望,赔邮票,贴车钱,送稿子,校对,一丝不苟,现出书生本色。其中力扬的诗写得最好。诗的作风上,和以前广州蒲风、雷石榆等不同。诗歌社唯一的成绩,是邀汉口穆木天先生等,集成一个诗集《五月》出版,特载有瞿秋白先生的译诗《茨岗》。当时长沙的文化人,来往者殊夥,朱自清、丰子恺,都到过;张天翼,且住过相当时候。茅盾先生在银宫大戏院演说,提出文艺上的反差不多运动,主张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郭鼎堂先生一次演讲,连得青年会礼堂窗槛上,都躲足了人。他从考据学的见地论述时局,片断的笑声,不时的由听众座中透出来。长沙本有开明书店等数家,加上上海杂志公司,生活书店的新设,文化的食粮还算不见缺乏。湘戏没有见识过。丁绒和湘绣确是名贵非凡,绣出的虎、狮、花、鸟,生动得很。当时洋价一元六千文,市上有当二十的铜元流通,鲜肉每斤九百六十文——自然,以上种种,在今日看来,也还是白头宫女口中的天宝遗事罢了。

《万象》第三年10期(1944年4月)


辑录: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原载:《民国文人笔下的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上一篇:匹夫下一篇:郭维麟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03:23 , Processed in 0.1188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