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芙蓉区

2020-9-25 08: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3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定王台:

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定王台


定王台位于长沙市原浏阳门内。今芙蓉区解放西路高架桥东侧的长沙市图书馆系古定王台旧址,其台基尚能觅到一片痕迹。图书馆后有一条老巷,今仍名“定王台”。2012年芙蓉区老城区5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一个街道办事处,定名为“定王台街道办事处”。

定王台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因刘发之母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出身微贱,汉景帝乃于公元前155年,封刘发为长沙王。在西汉初期长沙人烟稀少,被看成“卑湿贫国”。过了14年,诸王晋京上朝,向父皇称寿歌舞,刘发只是略略张袖,低低举手。王宫里的侍臣都笑他笨拙。景帝也怪而问他,刘发回答说:“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景帝乃以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增封给他。从此长沙王的封地就包有今湖南全省了。

传说刘发由于挂念他的两个母亲程姬和唐姬,就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由于刘发死后,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名定王台。从长安到长沙有1500多公里,运土恐怕不可能,但他筑台望母,尚存孝顺之心。

究竟程姬、唐姬葬在长安,还是葬在长沙?古来争论不休,据《太平寰宇记》云:“双女墓即汉长沙王葬程、唐二姬之冢,坟高七丈,在长沙县侧。”《明一统志》与《湖南考古略》亦持此说。不过双女墓,历来没有人指定,至今更无所考。以情理而言,程姬、唐姬葬在长安,比较可靠。如果说葬在长沙附近,那么随时可以扫墓哭拜,又何必筑台遥望呢?只有远在长安,湘水渭云,迢迢万里,思亲心切,才筑台登瞻,聊尽一片孝心。刘发立为长沙王27年,其“政绩”不为一般人知晓,而他的六代孙刘秀开东汉一朝之基业,却人人皆知,有口皆碑。

后来台废址存,又称做定王冈。冈前建有定王庙,岁时香火不绝。到了宋代,庙已废圮,又在这里建立长沙学宫。朱熹写有《定王台》诗:

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馀故国,万事祗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南宋时期,寓居长沙的一些词人,在春秋佳日,都喜欢登临定王台吊古抒怀。当时的长沙,除河西岳麓山外,市内可供游览的景点,大约以定王台最负盛名。词人、音乐家姜夔于淳熙十三年(1186)流寓长沙。在长沙结识诗人、长沙别驾萧德藻,萧赏其才,将侄女嫁之。同年与萧同登定王台,作《一萼红》:

古城阴,有宫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古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此词借景抒情,自然流畅,对长沙四围景色的概括,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学宫又于元初迁走,另在废址上建起廉访司衙门,许有壬有诗曰:

黄叶纷飞弄早寒,楚山湘水隔长安。

荒台蔓草凝清露,犹似思亲泪未干。

明朝时定王台是一片“如何悼荒丘,寒云凄薜荔”的荒凄景象。直到清嘉庆十九年(1814)湘潭人周廷茂倡众重修,四周砌石,增高台址,定王台又勃然中兴。道光举人熊少牧题诗云:

城东百尺倚崔嵬,迨递长安载土归。

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定王台。

以后又日渐荒芜。至光绪五年(1879),道台夏献云又领头捐款修复,并建大楼房一所,刊有 “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带江千里瞰郭万家”的石联,台左重修蓼园,相传亦是定王故园,一时称为栋宇辉煌、庭园古雅,又成为文人觞咏吊古之地。

清末定王台改设湖南图书馆,收藏古书颇多,南社诗人吴恭亨有《定王台图书馆》联:

许我读崔镳五千卷;

随人吊汉景十三王。

1912年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半年多的自学自涯。后来图书移往中山图书馆,这里仅藏有思贤书局所存版片。南北军阀战争时期,这里被占为兵营,弄得毁败不堪,台址亦随之倾圮,1938年彻底焚毁于“文夕”大火。1980年定王台旧址上建起了长沙市图书馆。

刘发在筑“定王台”的同时,又在台旁修了一个“蓼园”。蓼是一种草本植物,叶辛香,《说文》称之为辛莱,古人用作调味品或入药,引申比喻为辛苦。蓼园之名体现了定王思母之情。南朝梁任昉著《述异记》云:“长沙定王故宫有蓼园”。可见蓼园是一座王宫林苑。1985年在定王台旧址处修建长沙市图书馆时,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大量唐宋时期的瓷器残片和东汉墓几何花纹青砖,说明此处在汉以前尚未围入城内,定王台和蓼园都是建在城外的。蓼园的规制史无记载,但从古人咏定王台和蓼园的诗词中可窥视其大概的轮廓,如清咸丰间金陵书院主讲邓辅纶《定王台禊集怀古》诗中云:

循彼东涧流,憩此蓼园隈。

临池不能觞,飞盖共徘徊。

谁言地卑湿,金碧逾崔巍。

陟屺亦徒谣,白白已西颓。

从诗中可见,蓼园东有溪涧,流水潺潺;中有池塘,波光粼粼;园中亭阁飞盖,宫宇辉煌。蓼园在清乾隆、嘉庆朝两次重修,但到光绪初再次荒芜。时人周锡渭《湘中怀古》诗道:

楚水湘山望不穷,几回惆怅与君同。

如何一片新秋色,又向苍茫落照中。

贾傅祠堂苔甃雨,定王台殿蓼园风。

悲来不独缘陈迹,我辈行踪半雪鸿。

清光绪五年(1879),署理湖南按察使不久的夏献云主持重修定王台,郡绅李兴谟等斥白金二千有余,“不日蒇事,焕然一新”,邑人张杓题“蓼园”匾额,蓼园重现生机。夏献云《重修定王台碑记》曰: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古涧泉。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山馆。有池有亭,杂植花竹,是以备流连,志景慕已。


大王庙:

盖代名豪八州督,冲霄梦断九重天


大王庙位于芙蓉区张公岭之北大王岭,即今隆平高科技园西北部的隆园三路。大王庙祭祀东晋大将军、长沙郡公陶侃。

西晋晚期,张昌和杜弢等流民起义军先后攻占长沙,均被江夏(今武昌)太守陶侃所平定。陶侃为官廉明,常言“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我辈,当惜分阴”。为表达对陶侃的怀念,当地人们在大王岭上建大王庙。岭因庙而得名。大王庙始建于宋代,建筑面积约l200 平方米,庄严雄伟,庙门为六合大门,原有三进大厅及两侧厢房,大厅内供奉着陶侃神像。庙内曾香火不断,每年东屯渡龙舟竞渡之前,竞渡者都先要到大王庙祭奠,烧香、燃放鞭炮。1958年大跃进时代,大王庙被拆除。20世纪90年代前期,当地居民报请长沙市郊区区委统战部批准,在大王岭以西600米处的乌龟山(亦名龙头山)西南角上重建大王庙。大殿对面建有戏台,台柱联云:

大王庙前管弦高奏,妙曲雅兴;

龙头山下粉墨登场,清音怡情。

陶侃(257—333),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梨镇陶公庙陶真人陶淡的祖父,字士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以军功封为长沙郡公,加督交、广、宁、江八州军事,拜大将军。陶侃雄毅明断,勤于吏职,深为长沙百姓爱戴。清末时务学堂学生、民国诗人邓振声有《陶侃》诗赞曰:

八州建节气如云,爱惜光阴到寸分。

讨贼却因儿激励,留宾难得母殷勤。

斋中百甓心何壮,壁上三公血有文。

翘首武昌门外柳,令人长忆一匡勋。

诗中“百甓”之典故,说的是陶侃任职广州时,每天将一百口砖,早晨搬出来,晚上又运进去,坚持以恒,以锻炼其意志和体魄。“留宾” 之典故则是:相传陶侃年轻时居于长沙今天心区灵官渡马援巷附近的沙河街,原名礼贤街,因纪念陶侃之母而名。一日,陶侃的朋友范逵来访。其时,陶家境贫寒,其母恐怠慢了儿子朋友,遂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换来酒菜款待客人。这便是“截发留宾”典故的由来。人们为了纪念陶侃母子,就在相传他们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贤母祠,后改为陶公祠,这条街也称之为礼贤街。即今之沙河街,著名老字号德茂隆酱园位于此街。明嘉靖四年(1525)善化知县吕廷爵将祠改建成书院,名“惜阴书院”。以后书院屡兴屡废,但陶公祠则一直在礼贤街上延存至“文夕”大火后。清康熙间诗人张埴《陶公祠怀古》云:

运甓从知保令名,英雄心事最分明。

防江那用邾城戍,种柳争夸太尉营。

肝胆只期酬晋室,敦槃何必狎齐盟。

萧条旧垒湘天冷,愁见寒鸦向晚鸣。

光绪间谭嗣同的岳父李篁仙又有《出城南过马援巷陶公祠》诗:

汉家征战不曾休,晋代烽烟满八州。

生长男儿拼裹革,始终戎服肯登舟。

只今铜柱寒交阯,何日戈船下石头。

天下安危须上将,大名新拜冠军侯。

长沙“文夕”大火前,陶公祠门邻沙河街,门楼为戏台,内有大空坪,北为殿堂,分前后两殿,前殿有陶公铁质铸像,高约三尺许。大火后重修陶公祠,新立陶侃木质像,高大如真人,后殿为贤母殿,有陶母像及贤母娘娘横匾,香火甚旺。其实,在明代建立陶公祠之前,长沙早有纪念陶侃的庙宇。这就是东门外浏阳河畔大王庙。

陶侃归葬之处,一说在湘潭陶公山,一说在长沙陶公山。长沙陶公山位于今雨花区树木岭。山高仅二十余米,早已被一片片民房所覆盖,墓葬已无觅处。清乾隆进士周系英有《陶公山》诗曰:

清谈遗憾过江前,致力中原等障川。

盖代名豪八州督,冲霄梦断九重天。

论功合受元规拜,赴难应惭温峤贤。

老子婆娑垂钓处,千秋旧迹渺湘烟。


张公岭梅坞:

我有十亩园,丘壑正盘纡


从东屯渡过浏阳河,沿今远大路往东约5公里即达张公岭,长沙汽车东站位于此。原有张氏祠堂,1937年祠堂内开办小学,曰龙洞小学,50年代后改为东风小学,今不存。2012年出版的《芙蓉区街巷志》说:“张公岭为地片名,因张姓家族世居于此,故名。狭义所指位于现远大路与高家坡路间的京珠高速东岸地区路段中部地域,泛指远大路与京珠高速交会处及周边地区。”

但是,该书并未说明是哪一支“张姓家族”。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历史典籍和名人过往中来查找答案。史载,“过东屯渡十余里间”有梅坞,而梅坞的主人为南宋大理学家张栻。

张栻《梅坞诗并序》其序云:“旧闻长沙城东梅坞甚盛,近岁因买园其间,念欲一往未果也,癸巳(1173)仲冬始与客游,过东屯渡十余里间,玉雪弥望,平时所未见,归而为诗以纪之。”诗云:

半生客荆楚,历览非一隅。

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

瘦马路晓寒,清风起菰蒲。

度溪上平坂,顿觉景物殊。

霏雪下晴昼,香雾迷前驱。

近坡与远岭,玉立同一区。

老树固瑰特,小枝亦敷腴。

有如众君子,汇聚德不孤。

精粗无可拣,酥酪与醍醐。

千株未觉多,此语信不诬。

班荆或小憩,沽酒时一奭。

胜赏谅难尽,昭质知不渝。

我有十亩园,丘壑正盘纡。

念此缟袂侣,岁晚足我娱。

来游自今始,琴书与之俱。

回首桃李场,冷淡莫揶揄。

《梅坞诗并序》确证张栻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过东屯渡十余里”“买园其间”,“我有十亩园,丘壑正盘纡”。张栻还作有《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录二首如下: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

多谢诸君着语,莫教孤负春风。


堤上已垂新柳,屋边尚有残梅。

雪尽春生湖水,野航竟日悠哉。

在梅坞附近还有梅园,《一统志》云:“在县东十五里”,园主人为“王长沙”,也是张栻的光顾游览之地。“王长沙”姓王,名师愈,婺州人,时为长沙县知县。张栻又有《王长沙梅园分韵得林字诗》云:

令君五亩园,不问蓬蒿深。

红梅忽秀发,邂逅成赏音。

一笑领诸客,扫地坐墙阴。

清芬到酒面,落蕊飘衣襟。

月出未忍去,起舞独微吟。

今自赏晤耳,问花亦何心。

花虽有开落,意则无古今。

须君戒勿折,嘉实看成林。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张浚子,宋汉州绵州(今属四川)人。绍兴七年(1137),随父居永州,后负笈至南岳受学于名儒胡宏。三十一年(1161),随父至潭州,讲学授徒。后以荫补官,历任吏部侍郎兼侍讲、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主张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抗金复仇。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与朱熹讲学论道,同为道学大师。后入朝为官,旋落职还潭州,仍主讲岳麓书院。著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等。

淳熙间,张栻召为吏部员外郎,离开长沙,梅坞逐渐荒废。但当地百姓并没有忘记这位惠泽星沙大地的大儒,张栻梅坞所在的地方便被叫为了张公岭。


秋女烈士祠:

金屋无人见泪痕,坠欢如梦黯销魂


辛亥女杰秋瑾(1875—1907)系浙江绍兴人,却是长沙的媳妇。1904年,秋瑾只身东渡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7月,秋瑾在浙、皖举行反清起义,因叛徒告密而被捕,13日被清廷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1岁。不幸的是,秋瑾的被杀也与长沙人有关。办案大员之一乃是时任浙江候补道的长沙府湘乡人陈国栋。辛亥革命后,湖南同盟会为了表示对陈的痛恨和对秋的悼念,特将陈国栋之父、湘军将领陈湜在长沙黄泥街双鸿里的祠堂改建为秋女烈士祠。祠堂位于双鸿里原25号,时称“孟庄”。今祠堂不存,双鸿里也列为了“棚改区”。

1896年秋瑾听从父母之命嫁给长沙府湘潭县富绅子弟王廷钧。而早在1893年,17岁的秋瑾就随父来到了长沙。其时秋瑾的父亲秋寿南在湖南桂阳任知州。秋瑾在长沙居住时,结识了一批青年女友。她们辗转湘江两岸城郭、乡村、古道,行吟岳阳楼、屈子祠、贾谊宅、定王台、马王堆等名胜。秋瑾从中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人世的炎凉,百姓的冷暖,大地的苍茫。她拜谒贾谊故宅归来,心潮难平,赋诗道:

贾谊祠前载酒回,新声才赋管弦催。

他年书勒燕然石,应有风云绕笔来。

1895年清明节前一天,几位女青年相约第二天去郊外踏青。晚妆时,秋瑾打点好翌日踏青的衣装,高兴地作《相见欢》一首:

因书抛却金针,笑相评。忘了窗前红日已西沉。  青衫薄,掩帘蟆,晚妆新。踏青明日女伴约邻人。

第二天,秋瑾穿上风头布鞋和绣花棉袄,与吴季芝、陈阕生、曾筱石等携手郊游,但见小桥流水,落红无数。秋瑾与女友尽情嬉戏,近黄昏才依依不舍回到家中,乘兴写下《踏青记事》诗四首:

女邻寄到踏青书,来日晴明定不虚。

妆物隔宵齐打点,凤头鞋子绣罗襦。


曲径珊珊芳草茸,相携同过小桥东。

一湾流水无情甚,不送愁红送落红。


柳阴深处啭黄鹂,芳草萋萋绿满堤。

笑指谁家楼阁好,珠帘斜卷海棠枝。


西郊也为踏青来,携手花间笑语才。

昨日卿经贾傅宅,今朝侬上定王台。

1903年夏天以后,秋瑾已萌生革命思想,与丈夫王廷钧经常发生冲突,写下《古意》一诗,自称为“弃妇”。诗云:

金屋无人见泪痕,坠欢如梦黯销魂。

秋风一夕捐纨扇,雪落人间弃妇恩。

1904年4月,秋瑾离开夫家,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1907年春,秋瑾由日本回国,为联络光复会、洪江会以及策划起义事宜。她女扮男装,潜往长沙,住在朋友家里,人们都称她为“秋伯伯”。她想念子女,曾去湘潭王廷钧家看望子女。王家盛情接待,希望夫妻破镜重圆,但又不想让她再次出走。秋瑾借口出去看戏,从后门溜出,沿湘江乘船而去。秋瑾此次的湘潭之行,便是她与王家的诀别。


化龙池:

漫信古来卑湿地,楼台灯火似秦淮


化龙池位于芙蓉区老城区内,旧称玉带街、鳌背街,南起大古道巷,北止人民西路(原织机街),与白果园遥相呼应,为省城长沙仅存的四条古麻石街道之一,亦是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街巷之一。长约300米,街宽约4米,街道弯曲,几成S形,古香古色,古韵犹存。昔时为何称其为玉带街?据考证,实为八大公沟所经街巷之雅称。化龙池东侧为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原善化学宫规模宏大,今残存一段清砖照墙,长约6米,高约4米,墙基凸出之须弥座虽经岁月的磨损,兵荒马乱的推残,“文夕大火”的炙烤,仍较为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善化县学宫原在城南兴仁坊,后多次迁移,明嘉靖四十年(1561)改迁今地。万历九年(1581),知县冯应鳌在学宫前横开一路,曰“玉带街”,外渠曰“玉带沟”,南北建“兴贤”“育才”二石坊,规制渐备。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唐源又于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曰“三元”,路曰“鳌背”,池曰“化龙”。 化龙池即为善化县学宫的泮池,长沙城因之又多一“化龙池”街名。清初,学宫毁于兵火,顺治十五年(1658)知县孙国泰重建。以后屡损屡修,最后一次大修在同治三年(1864)。清光绪《善化县志》绘有善化县学宫图,其规制与长沙府学宫如出一辙。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仅存康熙二十五年(1686)所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该石碑于1985年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昔时的化龙池为繁华的商业街道,闻名全市乃至全省的油鞋木屐经销商铺大多集中于此,素享“长沙秦淮河”之美誉,清雍正年间进士张鹏翀有诗赞曰:

寒霞网集龙湾市,新月人归鳌背街。

漫信古来卑湿地,楼台灯火似秦淮。

化龙池南侧的东文庙坪、出入是门亦系善化县学宫留下的街名。东文庙坪东起织机街,南止出入是门,街呈曲尺形。出入是门位于相毗邻的天心区,南起大古道巷,北止东文庙坪。 “出入是门”之街名语出《孟子·万章》:“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出入是门趣园巷与东文庙坪接界处,尚存善化县学宫围墻、拱门遗迹位,为青砖灌斗墻, 墻顶砌有墻檐,长约20米,高约5米,右下部有砖砌拱门痕迹,疑即“出入是门”遗址。此街原通向学宫南门,因学宫西门平时紧闭,出入必走此门。也寓意进入仕途,必出入是门。

化龙池南接大古道巷。街上旧有古道观“洗药庵”。传说隋唐间大医药学家、号称“药王”的孙思邈隐居长沙时,曾在这里洗药。后人为纪念他建起了“洗药庵”。洗药庵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遗址在今大古道巷小学。学校内原有“洗药井”,废于1964年。《图书集成·职方典》云:“洗药庵在善化县西,原玉沟水由庵右绕前,今淤。”洗药庵之北便是善化县学宫,故僧持昇诗中有“幸邻泮壁”之句。持昇诗云:

渠水源从故苑来,宫中脂腻旧潆回。

溪流已共昭阳改,岸树空馀劫火灰。

洗药有仙留胜迹,题桥无地吊荒苔。

幸邻泮壁存文献,时接宫县到讲台。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石山房位于化龙池。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从小天资过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以优异成绩中乡试第一名,翌年成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史馆和武英殿协修、纂修、总纂、国史馆提调等职,在此期间还兼任了福建、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任四川学政,咸丰四年离开官场,以书法著述自娱。同治元年(1862)后任长沙城南书院山长多年。在此期间,何绍基居于化龙池中段,其居室自取名为“石山房”,把终生心灵的感悟凝聚笔端,在书山墨海中遨游。

何绍基博学多才,尤以书法见长,其书艺之精妙,常人难与伦比,他初法颜真卿,后猎柳公权、大小欧阳,并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博采众家之长,卓然自成一体。他为其自筑的“石山房”题联一副,从联里可以看出何绍基那种甘心静守化龙池,安然著诗章发自内心的愿望。联曰:

嘘吸八窗通香蔼;

回环万象出文章。

何绍基一生勤奋笔耕,存世诗作有数千首之巨,浩如烟海,居化龙池磻石山房时也有诗作。如《石山房,辛亥年徐星城饮余于此,醉后所题也,今适僦居于此,星城久作古人矣》:

鼠姑芍药旧花台,紫桂红蕉次第开。

已届凋疏霜节后,谁期烂漫锦秋来。

旧题我未忘磻石,一梦君先醒大槐。

盘敦于今萧索甚,回头风雨十年怀。

又如《秋旱》:

深秋懒上定王台,日气薰蒸眼怕开。

晚稼难将农望补,闲云不送雨声来。

荒原愁咏王孙草,夹道空忙举子槐。

最惜门前萧淡意,化龙池水浅如杯。

“磻石山房”早已随着它的主人消逝而消逝。今在遗址上建有何绍基书法碑刻长廊,这也算是留住了一段历史。



12下一页
上一篇:天心区下一篇:岳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4 18:59 , Processed in 0.1621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