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名胜古迹之古麓山寺和古开福寺

2016-12-27 20: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1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古麓山寺和古开福寺,是古城长沙历史久远、影响颇大,且保存至今的著名佛教寺庙。古麓山寺位于长沙岳麓山山腰,系名僧竺法崇于三国吴宝鼎三年(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创建,初名慧光明寺,为佛教在湖南最早的建筑之一。1700多年来,麓山寺名僧辈出,寺庙屡毁屡建,也曾多次更名。唐初称麓山寺,唐宣宗时改名鹿苑,明神宗时敕赐“万寿寺”名,清代称岳麓寺,民国初年复名麓山寺。寺庙的规模,据历史资料考证,唐前中期,麓山寺规模宏大,范围达于山脚乃至湘江之畔。全寺气势磅礴,殿堂华丽。寺内,香烟缭绕,鼓罄齐鸣,佛事兴隆。但自唐后期“会昌毁佛”以后,麓山寺规模大为缩小,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多次修复之后,范围仅限于清风峡以上。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麓山寺,是在清初至民国初年修复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其山门与观音阁尚保留了清代的遗迹,其他各建筑均为上世纪80年代所重建。


1、1910年古麓山寺


2、1970年古麓山寺


3、麓山寺碑老碑亭


4、1937年古开福寺


5、开褔寺老山门


6、开褔寺老大雄宝殿


7、开褔寺放生池旧影


这里所展示3帧照片中的古麓山寺,为清末民初年修复以后的面貌。一帧是1910年日本人山根倬山所摄麓山寺全景,长长的山墙,墙内庙宇连绵起伏,颇具规模。拱形山门及两侧对联依稀可见。门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为清末名士王闿运所撰。


另一帧是20世纪70年代麓山寺的俯拍图,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提供。当时麓山寺仅存头门和后面的观音殿。寺内主殿等建筑多毁于抗日战争时日机的轰炸,寺院内空空如也,麓山公园在此建起了兰圃。今麓山寺内弥勒殿、大雄宝殿、钟亭、鼓亭、禅堂、说法堂、佛学院等,均为1986年以后重建。


还有一帧为麓山寺碑的老碑亭。麓山寺碑,是麓山寺的珍贵文物之一,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所撰并书、刻,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立于古麓山寺。碑高2、72米,宽1、33米。碑文采用唐代通用的骈体文,词藻华丽,叙述了麓山寺自创建以来的兴废与历代寺主、住持禅师弘扬佛法的事迹,还描绘了“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湘浦澄明”的岳麓风光,笔力沉雄,自成风格。麓山寺碑集汉魏碑刻之长,其文、书、刻都达到最佳境界,史称“三绝”,为历代书家所推重,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我国碑刻艺术的瑰宝。自唐以后,历代众多名流学者前来观赏拓摩,其碑侧、碑阴并留下不少宋、元以来的题刻。宋朝时,原古麓山寺的大雄宝殿之地已建起岳麓书院,故麓山寺碑一直留在了原地。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长沙知府钱澍曾在此建亭,以保护麓山寺碑,但此后多次被遭到破坏。清代名臣陶澍早年就读岳麓书院时,曾见到麓山寺“碑在岳麓书院右偏,有亭覆之,旁砌以砖”。这张照片中的碑亭,当为民国年间所修复。从照片中看,此亭为封闭式,方形,四周以砖围砌,上为坡屋顶。前开一拱门,装设二扇玻璃窗门,门额嵌一石,书“麓山寺碑”四字。然而,此亭后又被毁。今亭则为1992年所建,在岳麓书院教学斋后山坡上。


开福寺,位于长沙市今开福区开福寺路北,始建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是割据湖南建立楚国的楚王马氏赞助僧人保宁所创建,至今已有1086年的历史。如同麓山寺一样,开福寺历经千年,也有过辉煌的年代,规模宏大,殿宇华丽,高僧辈出,僧徒千人,同样也多次被毁,多次重建。宋朝时开福寺最为兴盛,而且风景优美。清末民初时期,开福寺僧人与日本佛教界往来密切,曾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由于开福寺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其名又甚为吉美,所以又成为所在行政区和道路的名称。


清代及其以前的开福寺,虽然留下了一些文字记载,但我们毕竟还不能知其形貌。这里的4帧照片,则为我们提供了民国时期至上世纪50年代古开福寺的若干影像。1922—1924年,是开福寺在民国年间的最后一次修建,主持者为住僧宝生。这次新修了大雄宝殿、三圣殿,此后即邀请天台宗僧人空也法师在此开办了湖南佛学讲习所。这帧1937年拍摄的古开福寺照,就是这次修复后的三圣殿,此为开福寺三大殿的第一进大殿。大殿前有池塘,两侧外有围墙,内有亭阁。大殿的前壁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6个篆书大字,一队衣着整齐的人正步入殿堂。当时的钟楼、鼓楼紧俟大殿两侧,与今日重建的钟楼、鼓楼的位置相去甚远。


这幅开福寺老山门的照片,则为我们保留了清代开福寺山门的面貌。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开福寺后殿因火药爆炸,又一次被毁。嘉庆年间又进行了修复,大概也同时修了山门。十一年(1805年),时任湖南布政使的韩葑特为撰联“紫微栖凤;碧浪潜龙”,刻于中门两侧。上面的门额“古开福寺”四字,则是在籍的江南福山镇总兵陈海鹏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所题。这张照片,看来是从寺内朝外拍的,门内没有雕饰和联、额,突出的中墙下却设有屋檐。门的两边,都搭盖了破败的民间小屋。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完全一样了。上世纪70年代后,因山门与内寺之间修筑马路,遂将山门北移几十米,以保持寺院的完整。


开福寺老大雄宝殿,为其第三进大殿,这也是1922—1924年住僧宝生修复后的景况。大雄宝殿供奉释迦摩尼大佛,是佛教寺庙的主体建筑,最为庄严华丽之所。从此可知,此殿原来就只是一层,但屋檐很宽,有内外两排石柱支撑。殿前有一处不大的空坪,立有铁香炉、石经幢和石碑,还有一处石台基,上面立有一根粗大的石柱。


还有一帧开福寺放生池的旧影,石碑上阴刻放生池3个大字,遒劲而圆润,系集谭延闿字而成。那时的放生池,深沟高堑,杂草丛生,却也体现出佛家好生戒杀的本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7 13:34 , Processed in 0.0969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