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五:湘城古迹

2009-8-23 20: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21| 评论: 0|原作者: 郑佳明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岣嵝碑移刻岳麓山纪闻》张世南
何贤良,名致,字子一。嘉定壬申,游南岳,至祝融峰下。(按:《岳山图》:”禹碑在岣嵝山。“)询樵者,谓:”采樵其上,见石壁有数十字。“何意其必此碑,俾之前导,过隐真屏,复渡一二小涧,攀萝扪葛至碑所。为苔藓封,剥读之得古篆五十余,外”癸酉“二字,俱难识。韩昌黎所谓:”蝌斗拳身披薤叶,鸾飘凤泊拏蛟螭。“而其形模果为奇特,字高阔五寸许,取随行市买历碎而模之,每摹二。虽墨浓淡不匀,体画却不甚模糊,归旅舍,方凑成本。何过长沙,以一献连帅曹彦约,并柳子厚所作及书《般舟和尚》第二碑,以一揭座右自为宝玩。曹喜甚,牒衡山令搜访。柳碑本在上封寺,僧法圆申以”去冬雪多,冻裂之;禹碑自昔人罕见之“,反疑何取之他处以诳曹。何遂刻之岳麓书院后巨石,但令解柳碑来,匣之郡庠而已。

《读神禹碑歌》刘汝楠
吾闻:
岣嵝之山图牒古,神禹按之平水土。
元彝一夜发简书,海若天吴莫敢睹。
金符玉册奏成功,天地成平四海同。
未向会稽藏简字,先勒名岳播神工。
衡山古镌今明灭,吊古雄才空填咽。
千秋万载不复闻,七十余字谁称说。
近年至宝出人间,此碑乃落岳麓山。
神物守护在苍莽,霜凌雨溜赤石斑。
樵人亟见不相识,太守闻之长太息。
披榛剔藓叹大奇,岂是苍冥移鬼力?
鬼力谁能移,神理空自知。
鸾轩凤举翩然下,虎攫龙腾争为驰。
我昔持之不能读,空堂一幅开岳渎。
即今倚石摹赤文,海水欲翻泰山覆。
山阿含睇已无人,洞庭萧萧落黄木。
嘉靖十有九年冬至,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闽中刘汝楠题。善化生员张僎书。

《书岣嵝山铭后》朱彝尊
古今杂体书势,韦续述之,凡五十六种。只云”夏禹作钟鼎书“,不言有岣嵝铭,然见于《吴越春秋》《南岳记》、《湘中记》、《南岳总胜集》。刘梦得《寄吕衡州》诗有云:”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昌黎韩子《谒南岳庙兼赋岣嵝山诗》,上言:”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下言:”事严踪迹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千搜万索何所有,森森绿树猨猱悲。“是韩子仅得之道人之口,而铭文仍未之见也。地志称,宋嘉定中,有何贤良致于祝融峰下,樵子导之至碑所,手模其文,以归奉曹转运彦约。时人未信,致遂刊之岳麓书院,鄱阳张世南作记。事或有之。是铭,考古家率以为伪,只因笺释者太支离,故疑信相半。蒙者于录下,配坛山之石,不亦可乎。

《重建张魏公父子祠堂记》杨廷和
宋丞相魏国张公浚,在中兴号为贤相,初折张邦昌之议、平苗(留)刘之乱,风声气节已耸动天下。既秉枢轴,毅然以恢复自任,誓而雪仇耻、诛僭逆,以靖中原。虽困于谗忌,屡起屡踬,功未克就而志不少衰。其子右文殿修撰栻,朱子推之,以为天下大本卓然,先有具见,(已)(己〕非其匹,学者称为南轩先生。尝参赞魏公督府,诸所综画,幕中人皆以为不及。魏公寝疾,特手书谕南轩兄弟曰:”吾不能恢复中原,以雪祖宗之耻,死不当归葬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乃葬之宁乡沩山之南。后南轩卒,亦袝葬矣。至是盖三百余年矣。坟墓所在,鞠为蓁莽,土人亦鲜有知之者。
凤阳胡侯明善,以名进士补令宁乡,访而得之,怃然叹曰:”令甲有之:凡忠臣烈士有功德于国家及惠爱在民、事迹昭著者,列于祀典,其祠墓禁人毁彻。若魏公所建立,载在信史,昭于日月,正应令甲所著。而南轩之学,师表百世,从祀孔庙,达之天下。今其祠墓在一邑者,顾芜秽不治,非我有司之责而责之也?“于是亟取责赎之余,建专祠各四楹,其右则南轩书院,又买田四十亩以备时享之用。
会衡山刘侍御黻按蜀过宁,见而悦之。既之蜀,以书抵予,谓予魏公乡后学也,属为文刻于神道之右,且檄下广汉,访其后人。予惟贤人君子之用于天下,不患无才而患学术之不足,不患无学而患所学之不正。尝观魏公之所以告其君矣,曰:”人主之学,以心为主,一心合天,何事不济。“又曰:”所谓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业自持,使清明在躬,则赏罚举措无有不当,人心自归,仇敌自服。其本原皆自圣贤学问中来,非汉、唐以下诸子规规于功利之末者比。“至南轩之告君曰:”此心之发,即天之所存,愿时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是即魏公之说也。
有宋一代名臣,若范仲淹之于纯仁,韩琦之于忠彦,吕夷简之于公著,前启后承,其诗书之泽、事功之盛,皆足以名当时而传后世。乃若学术议论,视魏公之于南轩,或有间也。尚论者于魏公容有责备之意,而其大处终不可泯。予是以表而出之,观者幸勿以予为齐人。侍御君思贤尚友而乐成人之美,县侯为政而急于先务,皆可书也,故为之记。

《西山先生祠堂记》陈益
先生一代名儒也,事君以道,务格其非,心尝纂《大学衍义》上之,然当是时奸邪盈朝矣。梁成大附史弥远,罢先生禄祠,遗书所亲曰,”‘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伪君子’,此语大快公论。“识者笑之。
嘉定五年,以宝谟阁待制兼安抚使知潭州。以廉、仁、公、勤励属,又有《湘亭谕属诗》,至今诵之不衰。核军实,罢榷酤,蠲斗耗,免和粜。立惠民仓积谷至九万五千石;又于各县置社仓,及乡落别置慈幼仓。民有死不能葬者,立义阡以待之;凡婚嫁产子暨有疾病者,皆赡赐有差潭之士民特祠祀之。一夕有留题者云:”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不须更作生祠祀,四海苍生口是铭。“祠在城南旧府故址,毁于兵,今复之,良有司之力也。
乌乎!先生宗正学源流,《宋史〉不列之”道学“而列之”儒林“,谬矣!其守潭也,以周、程、张、朱学业勉士,教化大行。迄今潭之士笃于文、行有成立者,皆先生余泽也。《记》称:”有功德于民则祀之。“先生之道,不以易天下,而以泽一方,其功德在人,亦祠之,九里润也俎豆之奉,牲帛之勤,其能已哉!先生讳德秀,字景元,宋之蒲城人,学者称西山先生也。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7:18 , Processed in 0.2439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