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金钩”飘香“稻香村”

2020-10-10 16: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7| 评论: 0|来自: 名城长沙网

“金钩”飘香“稻香村”

张少灵

 

20世纪以来金钩鲜肉饼一直颇为盛名。老一辈长沙人多半喜爱品尝,此饼出自黄兴南路稻香村食品店。

稻香村食品店系浙江镇海人朱友良所开,始称朱稻香村。民国4年(1915年),朱友良在红牌楼(今黄兴南路)摆摊卖零食,后有一定的积蓄,乃正式开店,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由于江、浙一带稻谷丰盛,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糕点、饼食也应运而生,久负盛名,如清明时节的“酒酿饼”,盛夏时期的“绿豆糕”,中秋赏月的“月饼”,除夕过年的“蒸年糕”,正月十五的“闹元宵”;还有七月七日的“乞巧果”,九月九的“重阳糕”等,均各具特色。出生于浙江的朱友良,开设朱稻香村食品店后,遂附设小作坊,精心制作独具江、浙风味的苏式点心,尤以金钩鲜肉饼为拳头产品,取信于民,故生意日兴。其所做金钩鲜肉饼,制作分酥皮、包芯两项。配料酥皮选用上等面粉、新鲜猪油和面酥;芯料选用上等金钩、新鲜瘦猪肉以及香菇、胡椒、味精、香葱等,搅碎混合,再经摘脐包芯,其形正圆,摆进烤盆,入炉烘烤,体型凸起,两面金黄。烤制后,另置小炉,微火保温,以保鲜度。入口时,味道鲜美,松酥可口,多尝不腻,老少咸宜。

1956年公私合营后,仍生产金钩鲜肉饼应市。1962年撤销稻香村食品店(当时已改名为九如新食品店),改为回民食品店后,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金钩鲜肉饼一度停止制作。1966,回民食品店改名为大立新食品店后,由于历史原因,同样未能恢复金钩鲜肉饼的制作销售。1978年以后,该店恢复了金钩鲜肉饼的生产供应,但因老工人流散,技术不专,质量不过关,故未打开市场。1983年,恢复稻香村食品店原名后,翻修店堂,营业面积239平方米;找回部分原稻香村作坊老工人,并收集整理原金钩鲜肉饼的正宗配方和制作工艺后,于1984年元月恢复生产。为进一步提高金钩鲜肉饼的质量,添置电烤炉烘烤,配备专人专班生产,配备电器设备保温,使该种饼食不但质量稳定可靠,而且更加清洁卫生,深受消费者喜爱,日销量最高时超过1000个。

稻香村食品店除金钩鲜肉饼久负盛誉之外,还有五香花生米、豆粉酥糖、山楂糕、苔菜饼、蒸年糕、“闹元宵”等风味小食品,都是长沙人喜爱的特色食品。如所制山楂糕,选用优质时鲜山楂果,先用清水煮沸后,捞出沥干,放入木桶内捣烂成浆;并将煮过的山楂水,加入搅匀,用马尾箩筛滤果液,加入适量砂糖,煮化成浓浆,参入适量明矾,充分拌匀,倒入铝盆冷却凝结后,划成四方小块,用玻璃纸包裹即成。它色泽鲜艳,光亮如镜,品尝起来,酸甜可口,开胃消食,老少咸宜。又如所制苔菜饼,苔菜即海藻,其色泽翠绿,状细如丝,味道清香,含碘丰富,制成饼馅后,品尝起来,甜中带咸,清香味美,自有一番情趣,可惜已经失传。再如所制五香花生米,必选用上乘壳花生,生坯去小粒阴子,过沸水后,趁热拌入精盐和五香,并勤换炒砂,盐味内蕴,香气外溢,色、香、味具佳。豆粉酥糖也独具江、浙特色,以黄豆取代芝麻,品尝起来,别具风味。(本文作于1992年)


原载:《长沙老字号》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9月

主笔、特邀编辑:陈先枢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3:41 , Processed in 0.1725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