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从“北正街大学”走出来的大学者杨树达

2016-8-21 09: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8|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文/任草草 图/徐晖铭

  黄兴路和地铁1号线,纵贯长沙老城区南北,穿越老长沙南门口和北门口。北门口指的是旧时湘春门城内邻近城门处。南门口和北门口以及南正街和北正街皆为旧时长沙商业繁华之地。不过,北门口更是晚清民国时期湖南教育和文化的重地,北门口附近学校最多时达十余所之多,其中不乏全国一流名校。受北正街和北门口文教氛围熏陶,一个平民家庭出身名叫杨树达的北正街街巷少年,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最著名也最好的语言文字学家”。

  毛泽东尊敬的老师杨树达,出身北门口清贫之家

  杨树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界绕不过的一个重要人物。以善学和勤奋著称的杨树达,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上的成就,在同时代学者中,早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陈寅恪、钱玄同、黄侃等都对他的成就表示赞誉。1948年,杨树达被授予中央研究院人文和社会科学组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杨树达的学术地位依然被人们尊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杨树达与毛泽东亦有交往。杨树达逝世前一年,毛泽东曾恭请杨树达一起爬岳麓山。杨树达先生在其自述中记道:“(1955年)六月二十日,朱科长来,云:‘京中有人来,欲相见’。即留朱同饮,乘朱车登麓山,过爱晚亭口后,下车乘卧舆,至白鹤泉藤椅上小寐。少顷,程颂公(即程潜)来,见告毛主席已来。旋见主席在泉市小坐,随登山到云麓宫。余及程乘舆,仍别有一舆似预备主席乘者,主席健步不乘也。程告余:今日毛渡湘是游水而来,其健真可惊也。席间,毛公杂谈,谈及在第四师范时,曾一次旁听余讲课云。”

  下午三时,毛泽东和众人下山,在岳麓书院休息时,毛泽东又与杨树达谈到新中国未来文字改革的问题,并征求先生意见。此后,毛泽东和周世钊又登上岳麓书院大门前赫曦台。毛泽东后来即就此写成著名的《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杨树达在当天日记结尾记道,当天,“学部委员聘书来”。

  毛泽东在1913年秋,在长沙局关祠创办的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听过杨树达的“国文法”课,1920年湖南驱除张敬尧运动中,杨树达更与毛泽东在北京并肩作战,向北洋政府请愿。

  杨树达先生出身在老长沙北门口一户普通清贫的家庭。杨在其自述中称,自己的先世在过去一直在靠近平江的长沙东乡“力农”,曾因耕作“雄于一乡”,后因“火把差”致家道中落。到曾祖父时,家庭越发贫困,只好移居省城长沙北门,以种菜为生。当时长沙北门一带,地势低洼,多有菜地,尤以茭瓜凼最多。杨树达祖父这一代,因家庭贫困,其祖父只得过早辍学。祖父深感失学痛苦,便对杨树达父亲督促读书甚力。不过,杨树达父亲最初一直未能考取举人。当他13岁的儿子杨树达就读时务学堂时,杨树达的父亲才在岁试中补增生。

  杨树达对自己在长沙的出生和生长地也有交待,即清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885年6月1日),“生于长沙北门正街宗伯司臣坊侧之赁居”,也就是说,当时杨家没能在地价便宜的长沙北门城内置业,而是租住别人的房子。杨树达的父亲读书极努力,以设馆教私塾为主。少年杨树达和他的堂兄,就在北门口杨家大家庭督促下努力学习。这时正如“孟母三迁”故事告诉人们的,环境对人的成长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熙宁街湘水校经堂来了个“小算学家”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全国的湘军,主动请缨,出山海关,在辽东半岛对日作战。可不到六天,湘军即连失牛庄、营口、田庄台等重要军事阵地,一溃千里。不久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此前十分自负,自诩能征善战的湖南人受到严重刺激。省城长沙城内,谈到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人人愤慨,有人在公众场合放言疾呼,“是我们湖南害了全中国”。长沙城内读书人更是纷纷谈论国家自强之策,认为读书人读书现在必须讲求实学。杨树达的父亲受外界影响,命杨树达堂兄杨树谷跟老师学习算学。堂兄杨树谷在外学习有所知,就回家再传授给杨树达。当时杨树达只有11岁。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力主维新变法的湖南学使江标,在距杨树达家不远处的北门外熙宁街湘水校经堂内设立实学会,延请精通算学、地理、英文者各一人为教习。城内凡是愿意学习实学者,只须缴费制钱拾十千,即可入实学会学习研究新学。毕业后,所缴纳的钱仍然退还。

  北正街上年方15岁的杨树谷、12岁的杨树达兄弟非常想入会学习算学,但每人交纳拾十千制钱的费用根本不可能筹措到。四月,湘水校经堂实学会开学那天,杨树谷、杨树达兄弟两人前往离家仅数百米远的湘水校经堂看热闹。此时湘水校经堂在其西侧早已新建了一幢楼房,既以藏书,也用来讲授新学。年少的杨氏两兄弟,在实学会教室外的窗边眼巴巴地观看教室内算学教习易君讲授开方术。杨树达对大他三岁的兄长杨树谷说:这里讲的开方,也太容易了。

  实学会教室楼上,是湖南省首家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即湘水校经堂藏书楼。此前,湖南学使江标曾特别宣布,藏书楼面向公众开放,所有来看书的人只须到管理方领取阅书证一张,即可登楼看书。杨家兄弟于是到一张书案前登记名字,领取阅书证。这时忽有一人指着杨树达对在书案前发放阅书证的湖南学使江标说:这个少年刚才自称懂算学。

  江标顿时眼前一亮,对刚填写完阅书证、年方12岁的杨树达说:“你这次来湘水校经堂 ,是否已经入了我们的实学会?”杨树达答:没有。问:为什么不入实学会。杨树达说:家里没钱,不能备学费。江标马上命人唤来教算学的易君说:“听说这位少年懂算学,你可出题考试他,看是不是真懂。”

  易君领杨树达进教室,以开方题命杨树达计算,杨树达经计算后得出答案。易君领到答卷连连点头,马上带着12岁的杨树达向学使江标复命。学使闻讯,大笔一挥,在杨树达阅书证上批示:“准该生免费入会”。

  杨树谷和杨树达得到这纸签名欢喜至极。两兄弟飞奔回家,家人闻知,皆大欢喜。但堂兄杨树谷却没有这纸签名,并不能一起去学算学,杨树达父亲到好友毕永年处商量通融办法,毕永年新受知于学使江标,得拔贡。毕永年要杨树达父亲在第二天,带着杨树达到学使署向学使江标致谢,杨树谷也一起前往。两兄弟就此均获入会资格。

  杨树谷、杨树达两少年兄弟从此在熙宁街湘水校经堂学习算学达数月之久。杨树达在自述中说,在湘水校经堂学习算学,“所学进步较快”。不过,在第二年戊戌政变中,江标先生因参与维新变法,名列新党,被免除一切职务。很多年后,杨树达仍怀念熙宁街湘水校经堂藏书楼前的江标先生,并为他的风流儒雅,爱才如命,对湖南士子留下的遗爱眷怀不已。而为堂兄杨树谷牵线的毕松年因习性任侠,爱国之心至厚,在清末庚子起义之役中参与其中,事情失败后,毕松年愤而剃发成为和尚,后死于南洋。

  时务学堂第一班学生年龄最小的是杨树达,而不是蔡锷 

  今生长沙北城区在老长沙真是一个文化教育发达之地。上半年杨树达兄弟免费入会学习算学,到当年农历十月,距北正街不远的三贵街更开办了一所在中国近代史上极其著名的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为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与湘绅熊希龄、浏阳谭嗣同等合力创办。第一班共录考学生四十人,北正街的年少子弟杨树谷与杨树达两兄弟也双双前来三贵街报名考试。考试榜发之时,湖南省城全城轰动。本次时务学堂录取考试,成绩第一名为慈利李炳寰;第二为邵阳蔡艮寅,蔡艮寅后改名蔡锷。堂中中文总教习为梁启超,西文总教习为李维格,梁启超先生用《孟子》及《公羊春秋》为教本,主张民权革命之说,学者思想为之一变。

  但因为在历史上,蔡锷功高,不少撰写历史者称,时务学堂第一班招收的学生,以15岁的蔡锷年纪最小,考录成绩最高。事实上,当年录取学生中杨树谷与蔡锷同龄,杨树达则比蔡锷小三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杨氏兄弟在时务学堂认真学习。当时时务学堂课程安排极为紧张。每日上午学习英文4小时,下午学中文2小时。年方13岁的杨树达,还是少年,每天必须坐冷板凳上6小时,力不能胜,遂在1898年春间发病,只好辍学在家。到秋天,戊戌政变发生。湖南省城内的一切新政如警察、学会、报馆、电灯,皆被废止。时务学堂也遭解散。参与湖南维新变法运动的陈宝箴、黄遵宪、徐仁铸、熊希龄皆遭贬黜。谭嗣同被杀于京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至为惨痛的事件。

  此时杨树达的眼光已开,且结交了一批好学上进的同学。1902年后内心苦闷四处碰壁的湖南学子终于找到一条新出路,到日本留学去。1904年,杨树达在求实书院同学兼好友的湘潭周季良亦前往游学日本,此后两人鸿雁往来,在日本的周季良不断向杨树达陈说世界大势,说中国危亡在即,力劝杨树达前往日本。因家庭清贫,杨树达最初不以为意,久而久之,不免心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宣布通过考试选取学行优秀的学生,由政府公派日本留学。杨树谷和杨树达两兄弟立即前往报名并应试,两兄弟均得以录取。

  此后,北正街走出的伢子杨树达在日本留学整整六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国内大乱,留学生官费无着,杨树达只得告别日本返回长沙。此时求实书院同学陈润霖主管湖南省教育司,杨树达进入湖南新政府教育司供职,后又转为图书科科长……1914年9月,杨树达任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国文法教员,开始治国文法。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因湘省督军张敬尧行为不法,破坏教育,学界人人愤慨,长沙发起驱张运动,杨树达被推举为学界入京代表,毛泽东被推举为公民代表。11月杨树达等人前往新华门请愿,当局不顾。在困居京城期间,杨树达只得以其旧译日本人著作《儿童个性之研究》书稿托人介绍出版,得到稿费100元,由此解决在北京的生活问题。此时身在北京的杨树达见到在北京任教的教授们每周授课时间不过八九小时,自修时间绰有余裕。1920年6月,杨树达回到长沙,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加之北京政局变化,原时务学堂同学湘阴范源濂任教育部长,杨树达决定前往北京谋取教职,由此实践他的语言文字研究方向。经数十年发奋努力,长沙北正街普通人家的伢子杨树达最终成为中国现代语言文字大师。杨树达逝世于1956年2月14日,葬于弦诵之声千年不绝的岳麓山,临终时,仍抱怨“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

  本文资料来源《积微翁回忆录》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4 21:54 , Processed in 0.1027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