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万人空巷看梅郎”,梅氏父子湖南情缘

2016-5-3 11: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71|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y12.jpg

梅葆玖。

y13.jpg

肖伯訚为梅兰芳、梅葆玖父子拍的剧照。

y14.jpg

梅葆玖。

y15.jpg

1956年梅兰芳来长沙演出,吴铭生拍摄的赏梅图,梅兰芳(右)、陈浴新(左)。

y16.jpg

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合影。

y17.jpg

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同台表演《断桥》,左为梅葆玖(饰小青),中间为梅兰芳(饰白素贞)。

y18.jpg

1956年,梅兰芳来长沙演出,吴铭生为其拍的照片,前排:梅兰芳(左二)、梅夫人(左一)、梅葆玖(左三)。

y19.jpg

2014年梅葆玖带弟子来参加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表演《贵妃醉酒》排练现场。

  1937年,那个很冷的初春,长沙城因梅兰芳的首次到访变得热闹非凡。在小瀛洲的长沙大戏院内,前来看梅郎的人围满了戏院,连站票都热卖到了1元1张。

  第二次来是1956的冬天,他带着儿子梅葆玖来到刚落成不久的湖南剧院。人还没到,买票的人披着被子从现在的五一广场排队排到下河街。父子俩同台表演了《断桥》,昆曲演唱,他饰演白素贞,梅葆玖演小青,惊艳众人。

  60年后,4月25日,即将进入夏天,传来梅葆玖去世的消息。两代梅郎已不在,只剩下京韵声声绝唱。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长恨一曲千古谜,长恨一曲千古思。          

  1937年

  场场爆满,1元1张的戏院站票都销售一

  位于小瀛洲的长沙大戏院自建立起,一直较为萧条,直到1936年之后,多位名角来此出演才逐渐有了人气。在1937年3月,梅兰芳的首次到访,让这个戏院成为全长沙最热门的去处。

  1894年生的梅兰芳出生旦角世家,其祖父梅巧玲也是一位“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的男旦,是后世闻名的“同治十三绝”之一。而梅兰芳接过衣钵后,京剧艺术不仅达到辉煌,男旦唱法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他将京剧带入了一个时代。

  他首次到长沙的那个三月,很冷。在他演出的长沙大戏院有近两千个座位,分为后座、厢座、优座、特座四个等级,票价也相应为1.2元、2.2元、3.6元,特座票价卖到4.8元,附赠一壶龙井。这么高的票价,仍是瞬间销售一空,连1元1张的站票也是热卖。

  这次,梅兰芳带着梅剧团在长沙大戏院演出12天,上演的剧目有《宇宙锋》、《洛神》、《木兰从军》等,几乎场场爆满。曾住在下河街附近的周兰云从父亲口中得知这次盛况,她说,太多人看了海报后好奇梅兰芳是男是女,还有很多人专程赶来听剧,“我父亲说,当时他们去看戏,人挤人,站票都卖出1银元,有钱人就买贵一点的票,这些想看戏没钱的就买站票,那时候的人为了看梅兰芳的戏特别舍得花钱。”

  当时曾有报纸称:“长沙戏院,房屋极简陋,聘来的角色,都是国内第一流。”梅兰芳剧团来长演出的这十多天里,长沙城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看梅郎”,每日车马盈门,获利甚丰,有人称这是京剧在长沙演出的最盛时期。

  1956年

  通宵买票,长沙人从下午排队到早上8点

  梅兰芳第二次来长沙是1956年12月,也是一个特别冷的冬天,他带着梅剧团和江苏省京剧团来湖南剧院巡演,剧团的其他人员先到,他迟来了几天。早在很多天前,他的照片就被放大很多倍,挂在长沙凯旋门的一家照相馆橱窗里,大家看着照片宣传纷纷排队买票。每次买票都有人问梅兰芳有没有来,如果听到“没有”,就有人退出去不买,如此反复好几天,直到9号晚上确切得知梅兰芳已经来长沙,准备10号晚上演出的消息,这买票的长队一排就是通宵。

  这次,梅兰芳带着儿子梅葆玖和夫人、女儿前来,并和梅葆玖同台献艺。

  曾金贵当时在湖南剧院对门的文华剧院工作,听说梅兰芳要来跟他们唱对台戏,兴奋得不得了。那时候票非常难买,有的人为了看梅兰芳演出,从下午6点一直排通宵的队等到早上8点开始售票,如果当天的票卖完了,这一夜排队又泡汤了。有的人甚至为了看场梅兰芳的戏,排队都排好几个通宵。

  曾金贵单位有票,就直接去看梅兰芳演出,他记得梅兰芳和梅葆玖父子同台表演《断桥》,唱的是昆曲。梅兰芳演白素贞,梅葆玖扮演小青,剧团的另一位姜妙香演许仙,“都是很见功夫的人,那场戏唱完后,大家都在夸梅兰芳演得厉害。”

  “排队的人有的披着棉被,有的还手里揣着取暖的东西。”80岁的周兰云也亲历了这次演出,那时候票价2元,她和两位好友专程为了看梅兰芳去排队。她记得那次排队买票,从湖南剧院一直排队排到她家屋门口。那是冬天,特别冷,她们从晚上7点开始排队,到了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才委托前面一位熟人帮忙买张票。“买票的人太多了,到后来还出现每人限购两张票,我们费了好大功夫才说服别人帮忙。”她回去的时候还听有人在说,“我岳阳的亲戚托我帮忙买票,这买不到该怎么办?”“当时看电影只要5分钱一场,2元钱的票价可以看40场电影,我是很心疼的,但是又特别想去,我那时候工资一个月才30块钱。”周兰云拿到票的时候是第二天上午11点,看的是梅兰芳的第二场演出,晚上8点开场,她们6点多就等候入场了。这场演出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霸王别姬》,梅兰芳舞了很长时间的剑,那步子和台风太规范了,舞剑的动作很优美,“他是个男人,真的比女人还漂亮。”

  在《湘城文华录——建国后长沙文化史料专辑》中也有记载,在梅剧团没来长沙之前,湖南已经全省轰动,梅兰芳的演出,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当时省文化主管部门照例成立接待办公室,为剧团提供服务,组织观众,可梅剧团一来,接待办公室的任务变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组织观众而是阻止观众。在长沙市内有大大小小几百个单位要订票,全省文艺界要观摩,外地还有一些人特地跑到长沙来看戏。梅剧团当时只在湖南剧院演十多场,剧院有1700个座位,都无法满足大家的要求。梅剧团演出路线早已排定,不可能增加演出场数。有关部门实在没高招,只能限制,当时每张票价二元,每人限购两张。可每天买票的人从散场开始一直排到买到第二天的票为止。

  已是百岁老人的肖伯訚也曾回忆,1956年,梅兰芳在湖南剧场演出半个月,他拍了一张让梅兰芳最满意的照片。那时候,剧场经理请他为梅兰芳先生照相,他在后台跟梅先生讨论亮相时如何抓拍到位。记得那场戏是梅先生名作《贵妃醉酒》,按照肖伯訚指导的方位、眼神亮相拍出来的效果梅先生很满意。此后的十多天,肖伯訚一直跟拍,还当了一次御用摄影师。

  慷慨解囊

  为开福寺边的慈儿院义演,还资助2000元法币

  梅兰芳先生的人格魅力一直让老一辈长沙人赞赏有加。曾金贵印象最深的是梅兰芳刚到长沙的那天,听说有个演大花脸的阳绍奎去世了,梅兰芳花30元买了个大花圈,晚上就派人送过去,还让人安慰阳绍奎的亲属。“那时候30元钱相当于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不是小数目。”曾金贵送阳绍奎上山,看到那个花圈特别大,有四米多高,三个人抬都有点费劲。花圈摆上第一个位置,上面写了“梅兰芳挽”几个字,特别打眼。很多人听闻这事都跑过来看,当时阳绍奎上山的路线是从南门的黄兴路出发,再绕道江边,再到南门外的山上,这中间看热闹的也排长队,送阳绍奎出殡的队伍都走不动,一时非常轰动。“梅兰芳可是京剧大师,他这么做,让很多人肃然起敬,就连围观的人都在夸梅先生了不起。”

  梅兰芳的包容和慷慨解囊还感动过一代画师齐白石。“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齐白石特意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给梅兰芳,这是在上面题的字。梅兰芳当时在京剧艺术上的造诣很高,社会名气很大,有一次,齐白石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正巧这天很多上流人物聚集他家,个个都是长袍马褂,西装革履,唯独齐白石穿着随便,坐在一角,颇不引人注目,没人理会他。这时候,梅兰芳到了,主人一招呼,大家争相去找他握手聊天,正在齐白石非常尴尬的时候,特别想离开的时候,梅兰芳看到了他,赶忙直奔齐白石,热情又不失恭敬地跟他交谈。大家看到梅兰芳如此出名对齐白石也如此恭敬,就不敢怠慢,争着跟他说话。齐白石很是感激,特意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赠给他。

  梅兰芳除舞台艺术外,诗书琴画亦精。他经常向齐白石请教绘画问题,后来干脆拜齐白石为师学画草虫。工笔草虫是齐白石的绝技,他把早年的草虫稿本带到北京,偶然被人看见,擅画草虫的名声一下子便传开了,“几一时皆以为老萍能画草虫,求者皆以草虫苦我,所求者十之八九为余友也。”齐白石把早期的工笔草虫配以变法后的写意花卉,草虫工而不板,花卉放而有度,对比强烈,极富韵味。梅兰芳见后,学期所长,专心跟他学画草虫。而齐白石那幅有名的《牵牛花》图也是跟梅兰芳以师徒相称之时在梅兰芳院子里“移栽”入画的。

  齐白石也曾不止一次感叹和梅兰芳的相遇。他曾在自己的自述里说过,他在北京不得志,独有梅兰芳先生看重自己,很有礼貌地请他作画。

  此外,梅兰芳先生在被称为“梅半城”时,也跟湖南有过交集。那时候,他毕生唱戏的积蓄可买下半个北京城,他经常周济梨园子弟,每到旧历年,都要出面组织唱义务戏,把演出收入分发给贫苦同行,好让他们渡过年关。如他自己不在北平,也会在外地演,再把款项全部寄回北平周济。其实,梅兰芳这种周济也曾帮助过在开福寺左侧的湖南佛教慈儿院。这曾是收容孤儿,帮孤儿完成初小课程,以谋生路的育儿院,梅兰芳先生曾为该院义演一次,并资助法币2000元。

  2014年

  梅派三代传人湖南同演《贵妃醉酒》

  正如梅兰芳从祖父、父亲手中接过男旦的衣钵,他的第九个孩子梅葆玖也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延续。

  梅葆玖接过梅派艺术大旗,并发誓“我得举着梅派大旗直到死”。他10岁开始学艺,父亲给他找王幼卿当启蒙老师,他跟着陶玉芝学武功,跟朱传茗唱昆曲,后又师从朱琴心学习花旦,18岁与父亲梅兰芳同台。他或许绕不过父亲的光环,但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来继承和创新着梅派艺术。

  梅葆玖第一次来长沙是1956年,他跟父亲同台表演《断桥》,扮演小青的角色。从此,有了湖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很高、很瘦、很苗条。”

  再次来到湖南是55年后,2011年,他带着四位弟子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的录制,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娱乐节目的录制。一上场,他就笑着比出了“剪刀手”做了个“V”的姿势,让现场大家本来都“端着”的严肃氛围一下子就打破了,变得特别轻松。他在这次节目中解答了很多关于父亲梅兰芳和梅派艺术的问题。梅兰芳对他的培养非常开明,他会带着梅葆玖看奥斯卡电影《卡萨布兰卡》、《死吻》等,还会建议梅葆玖学学舞蹈,这样出国演出交际时可以派上用场。

  2014年8月,梅葆玖80岁,这次,他带着梅派三代传人再次踏入湖南,参加湖南卫视举办的中秋晚会,和嫡传弟子“胡文阁”、“中国最小的男旦”巴特尔一起演出《贵妃醉酒》。这一年,正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也就在排练节目的时候,湖南京剧保护和传承中心艺术部部长肖彬跟他有过几天短暂的接触。“他非常敬业,对戏的部分真的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他对梅葆玖的深刻印象。因为他负责排演节目,湖南京剧传承中心的20名演员也全部出演了这个节目,给梅葆玖他们伴舞。他记得,梅葆玖提前两个小时化妆,对服装的要求近乎苛刻,在舞台上他还给徒弟胡文阁现场说戏。“其实,那时候他临上场时还吃了药,我给他递的药和水。”

  这期间,碰巧湖南很多年轻的京剧演员都到了,梅葆玖看着这么多人还在学习京剧,他很高兴。“跟湖南年轻的京剧演员聊京剧,说他尽力为京剧为戏曲争取政策和各方面支持,他还鼓励大家好好学。”肖彬说,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相处,但是这位没有“架子”的京剧艺术家确实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

  曾金贵也跟梅葆玖有过一次交道,他曾担任一个戏曲栏目制作,梅葆玖和徒弟一起录制《贵妃醉酒》,“很多人称梅葆玖为‘大师’,可梅葆玖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他让大家不要这么叫他。”

  2014年9月8日22时,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上,梅葆玖师徒三人共同演绎他父亲最高成就的《贵妃醉酒》,表演完,他说道:“最想规规矩矩地给老父亲行个大礼,跟他说我尽了孝道了,我将梅派艺术发扬光大了。”

  记者手记

  你来过,我记住

  曾有人说,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你来过,我记住。

  梅氏的京剧艺术传奇,随着梅葆玖的“谢幕”,成为绝唱。

  梅葆玖把梅派的大旗扛至自己离世的这天,在很多人看来,他没有像他父亲京剧大师梅兰芳那样,在京剧最繁荣的时代创造经典,却在时代变迁中维护着传统文化应有的尊严。

  梅兰芳的经典作品很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他创造了穆桂英、杨玉环、虞姬、梁红玉等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也让世界戏剧三个流派的“写意派”成为举足轻重的流派。他在京剧最好的时代尊重传统,将男旦的表演水平达到旦角巅峰,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而梅葆玖觉得梅派发展和传承要与时俱进,更要守住魂。他一直在努力做些改变,如主张交响乐进京剧,在音符、音响、音区上更丰富,为了照顾年轻人的口味,也让年轻人觉得不单调。他曾提出根据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来弘扬京剧国粹艺术,制作成动漫节目,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京剧,了解它。他曾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但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都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5月3日上午10点,梅葆玖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如他在节目里所说,“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天上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我对得起父亲。”或许,世间再无“玖爷”,火种却未熄灭。
 

  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9 06:30 , Processed in 0.0967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