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巫跛仙:一代宗师在异乡湖南的传奇

2015-11-8 16: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1|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47931446921639796.jpg

彭建家 巫家拳传人。上过班、辞过职、做过生意,唯武术和拳艺,在他一个甲子的人生旅途中有着沉甸甸的重量。他的弟子中有少年,有老者,有白领,有企业家。

 66231446921639812.jpg

 巫家拳传人马道人。

 27961446921639812.jpg

 曾夺得民国湖南“武状元”的唐徽典。

  94331446921639812.jpg

1932年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现场。

  巫必达 “巫家拳”创始人,生于1751年,卒于1812年。巫必达字有能,因跛一足,外号巫跛子,福建汀州府连城人,南少林寺俗家弟子,终身未娶。连城人民为抵御外侮,自南宋以来就有习武之风。 他自幼爱武,习南少林拳法。后来,他来湖南收徒传艺,先在株洲雷打石乡(当时属湘潭)李大魁家,后到湘潭马家河冯南山、冯连山兄弟家教武授徒;病逝于马家河冯家,葬于荷?

  一个异乡人,常不融于江湖。

  巫必达,清嘉庆年间来自福建的武人。在家乡,被仇家打断了腿,人称“巫跛仙”。他的传奇写在异乡。在湖南湘潭,他传授巫家拳并扩散到全省。如今,巫家拳传承已有200多年,传人兴旺。

  巫必达的江湖,充满悖论。自幼习武,后入南少林,却因为自身的腿疾,改变了少林的套路,增添了心法,实现了内外兼修。

  在今人的画像中,他有福建人的普遍长相,留着大“八字”须、头戴清朝百姓圆顶布帽。作为一代宗师,他终身未娶,葬于湘潭东郊。死后落寞,墓地淹没在荒草中长达200年,如今墓地重修,却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客死他乡的他,最能阅尽江湖的苍茫。

  11月3日,湖南长沙烈士公园。60岁的彭建家,一袭白色练功服,左手出拳,右脚紧追,乘空而进,见隙必攻,既有少林拳术的攻防手法,又有武当内家拳法,一招一式都有力量和威慑。

  彭建家练的拳法叫做“巫家拳”,在湖南众多武术流派中,内外兼修的巫家拳名列湖南四大名拳之一,在历史上红极一时。

  作为湖南省武术协会常委、长沙市巫家拳研究会会长,彭建家研习巫家拳已有五十余年。说起巫家拳,彭建家滔滔不绝、谈古论今,讲流派、论拳法,被人称为“巫家拳活字典”。

  一套拳法打下来,彭建家微微吐气,收功。搬来一张椅子,泡上一杯绿茶,娓娓讲起了巫家拳的故事,仿佛是一次巫家拳前世今生的穿越之旅。

  跛脚武士异乡教授巫家拳

  湘潭也算是武术之乡,一个异乡人,如何打的天下?

  清嘉庆初年(1797年)春,湖南株洲雷打石乡(当时属湘潭)来了一位说着异乡话的跛脚武士。他大约四十六七岁,个子不高,身材清瘦,面容瘦削,左脚微跛,一身布衣短打,惟两目炯炯有神。他就是来自福建汀州的武人巫必达。

  巫必达自幼跟随祖父巫应寿学习少林武术,通过勤学苦练,已达到了武艺娴熟、挥舞自如的境界。巫必达从青年时期开始就离家走南闯北、云游四方,拜师访友,求教各名家拳师,其间不幸被一仇家打瘸了一条腿,从此左脚落下了跛脚的残疾。

  巫必达在雷打石乡住下,便开始收徒教拳。巫必达自创的拳法很独特,或许是因为腿脚残疾的缘故,他摒弃了少林拳里使用频率极高的长桥大马、跳跃翻滚的腿脚动作,转而增添了内家拳里藏精、蓄气、强骨等心法,拳术刚柔相济、动作紧凑,内外兼修。

  当地龙门拳术已传承一百多年,久负盛名。李氏族人多操习龙门拳术与巫必达较量,屡屡失败,于是李氏族人李三佰弃龙门拳接巫必达回家教习拳术。李氏巫家拳谱《少林总论》一文中有言:“三佰祖师自幼学龙门数代,苦功夫不善迨,后与巫公交锋不及,逊谢不遑,于是俯首求教,往来数年,用费许殷勤,方得其洪拳枪棍心法。”李家有四子:大魁、大俊、大秀、大禄(此子后习文),均拜师于巫必达门下,尤以李大魁学艺最精,李家奉养巫必达3年有余,得其真传,此为湖南巫家拳之嫡传李氏一脉。

  之后巫必达又到湘潭马家河冯家,授徒冯南山、冯连山兄弟。据《冯氏族谱艺文志》记载:清嘉庆初年(1802年),巫必达到达冯家,冯家以挖窑谋生,霞湾窑业行内争斗,冯家势单力薄,无力与人打拼,只好龟缩家中。巫必达见此便说:“汝等欺我羸弱,便让愚一人与其相斗,斗死甚好。”巫祖左拼右打,不一会,相争之人尽皆倒地。冯南山方知巫祖乃高人,尊其为师,专心奉养10年之久,并为其养老送终。即此开创湖南巫家拳又一嫡传冯氏一脉。

  曾打赢龙门拳的“鸿门宴”

  当时,龙门拳已经在湘潭流行了上百年,凡练武者无不知该拳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巫家拳在湘潭传授了不到10年,便取而代之——“湘潭之人有不练,练必为巫家拳矣”。

  后来,一些龙门拳师便说“巫家拳不可学,学久必成废人”等。后来他们又设“鸿门宴”招待巫必达。宴毕,5个龙门拳师亲自划船送巫必达回家,但船至河中,5人凶相毕露,一起扑向了巫必达。巫必达在狭窄的船上以一敌五,电光石火间击倒3人,剩下两人下跪求饶,船一靠岸立即逃之夭夭。从此,巫必达名声大振,因左脚微跛,湖南武林尊称他为“巫跛仙”。

  巫必达为什么定居湘潭呢?作为一代宗师,当时并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只得跑江湖。如果有人赏识,自然当他为知音。巫必达终身未娶,死未还乡,他在湖南传授拳艺时,被这块充满尚武精神的土地所吸引,从此再也没有离去,直至逝世,葬于湘潭东郊有“青山黑石白泥塘”之谓的荷塘乡青山村。2014年,巫必达墓地重修,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黄兴、秋瑾皆习过巫家拳

  巫家拳把巫必达尊为巫祖,彭建家是第6代传人。

  “巫必达在湖南的近16年里,时有外出,在长沙、望城、浏阳、醴陵、湘乡、益阳、南县、华容、湘阴等地,巫必达边游历边寻访能授之衣钵的门徒,所以,湖南巫家拳广为流传,流派分支也多,至今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地仍有众多练习者。”

  巫家拳拳法紧凑,刚劲不外露,环环相扣,无明显停顿;套路多为直线往返,无跌扑、翻滚和跳跃动作。在技击上,巫家拳讲究近攻、短打、连击,强调乘空而进,见隙必攻,交手时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动作轻快、稳定。

  彭建家说,巫家拳教徒弟施行“因材施教”,根据徒弟的身体特点或个性教授不同的拳法。李家多是种田之人,平素穿短衣短裤,就练矮桩,讲究力量。冯家多为读书之人,穿长袍,为避免长袍拖地,练的都是高桩,强调身法运用,劲力偏柔。巫家拳的徒弟们即使是跟着同一位师傅学艺,所学拳法也是有的阴柔、有的阳刚,风格各异。

  巫家拳拳师严守“狂妄、轻浮、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律,拜师的虽多,成功的却少。在巫家拳众多练习者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黄兴自幼好武,曾师从巫家拳第四代门人李永球练习巫家拳。《冯氏族谱艺文志》记载:“党国元勋黄克强先生亦出其门下”。

  据《湖南武术史》记载,1894年秋瑾随父亲来到湖南,1895年秋瑾嫁给湘潭人王廷钧。1895-1902年间,秋瑾住在湘潭由义巷义源当铺里,坚持14岁开始的习武习惯,每天总是挤出时间打拳、舞剑,或者练习单刀,并学会了湘潭流行的巫家拳。秋瑾认为巫家拳刚柔相济,有其特色。虽然巫家拳套路较多,由于秋瑾武术底子较厚,加上她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巫家拳的11套拳术和棍、单刀等器械的套路。

  “巫家拳流派众多,门徒众多,也曾有过派别之争,也曾发生过打架伤人。但不论怎样,我们巫家拳祖祖辈辈都教导我们,讲义气,讲武德。虽然练拳之人信奉容情不出手、出手不容情,但师傅也常常教导我们出手分善手和恶手,巫家拳传人出手一般都是出善手,若下重手,必会伤人。”彭建家说。

  巫家拳传人曾夺得湖南“武状元”

  巫家拳历史不算长,却能够兴旺发展,位列湖南四大名拳之首,不能不说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湖南省第一次国术考试冠军唐徽典。

  在彭建家保存的老照片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湖南“民国武状元”,他赤裸着上身,身材魁伟,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却不怒而威。唐徽典是长沙暮云人,自幼随父习巫家拳,潜心研究武学,转益多师,他曾随他父亲的两位结义兄弟武术家长沙李青云学习罗家枪、大刀等,从时有“棍王”之称的湘潭冯甫卿学巫家七步连针棍。当时长沙武术界有“唐徽典的棍,黄忠义的刀,杨重寰的鞭”之说。1924年初,在橘子洲教徒弟柳森严练巫家拳时,曾击败两名英国水手,名噪一时。

  1931年湖南省举行第一届国术考试时,唐徽典已经47岁了。这次国术考试,并未进行学科考试,也称湖南首次擂台比武。在武术擂台上,47岁已不再是一个轻松的年龄。

  据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编的《衡岳漫话》记载,国术考试于1931年9月27至29日在长沙市省教育会中山堂举行。考试内容为散手对抗,不分项目类别和体重级别,按抽签轮赛,以将对方打倒在地为胜。每回对打三次,三战三胜或三战两胜者即可参加决赛。

  经过数论比试,冠、亚军之争在唐徽典和陆占山之间进行。陆占山是宝庆人,时任四路军技术教导大队国术教官,身高体大,习北派拳,有一手叫“黑狗窜裆”的绝活,曾击败过不少名手。而唐徽典习的巫家拳属南派拳,其绝招是“罩掌”和“三十六倒肘”。这一南一北的终极之战自然是牵动了不少人。

  二人打擂开始,省教育会中山堂内人山人海,均欲一睹其风采。陆占山一开始,便以猛虎下山之势,猛攻猛打,唐则左逃右避,似难抵挡。观众不时发出笑声,更有人私下议论:唐徽典不必打了,不如自认亚军,以免受伤出丑。然而擂台比武,瞬息万变。当陆占山看准时机使用其绝招时,唐一闪身,人即向后滑出。唐随即抓住时机使出“罩掌”、“倒肘”等招式,借其力一手托着陆的腰部,一手以罩掌按其颈部向上,一抛,陆悬空一个翻身,跌在唐身后一丈余远的地上。一时观众掌声雷动,救护人员立即奔去急救。唐制止说:“没关系,我举得高放得轻,不会受伤的。”果然,陆占山随即自己爬了起来,并无伤痕。

  “观众们都赞唐徽典技艺高超,武德高尚。其实,巫家拳门人都受训过,要以和为贵,能忍就忍,该出手时也不能出手伤人。”彭建家说,唐徽典当时后发制人轻取冠军,陆占山取亚军,另一位巫家拳门人、彭建家的师傅黄忠义则在此次比武中获得了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共取名次十六名,巫家拳门人就有六人打得名次。

  后来,唐徽典成了长沙国术所教官,破除封建授徒门规,把历来民间族内私密传承的巫家拳带到国术所,公开传授巫家拳,巫家拳的继承与发展走向新高峰。唐徽典是最早把巫家拳推出去的第一人。

  小典故

  巧用计谋南拳终占国术馆一席之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抵御外敌,各省武术人士大力提倡国术,各地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1931年冬,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决定在长沙创办国术训练所,并特邀万籁声担任所长。

  明明唐徽典是当年国术比赛冠军,怎么不能在国术训练所占一席之地呢?唐徽典忿忿不平,要求何键派他到国术训练所去工作,何键敷衍他,只送他一个名誉教官的空头官衔,而无实职。可是国术训练所所聘的教官,全系外省人,以北方人最多,湖南籍的教官几乎没有。唐徽典非常恼怒,认为何键“重北轻南”,太藐视湖南人了,非得和他斗斗不可。

  何键是省主席,又是带兵的总司令,明斗是不行的,只有设法和他暗斗。如何暗斗呢?唐徽典与他的徒弟柳森严研究出来一个鬼点子:用柳森严的名义,邀约国术训练所总教官顾汝章公开比武。顾汝章是江苏武进人,出生在湖南以北,把他作为北方武术家的代表人物;柳森严则作为湖南的代表人物。意思是说,何键重用北方的武术家,我们湖南武术家心中不服,要和北方武术家见见高低。

  柳森严的武术是敌不过顾汝章的,如果真要交手,柳森严会被顾汝章打得头破血流。这一点,不但唐徽典知道,就是柳森严本人也非常清楚。为什么他敢于公开邀约顾汝章比武?原因是何键早就发出过文件和布告,说提倡武术是为了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强种强国,只准参加公开的国术考试,不准私人比武,免结仇怨,造成流血事件。唐徽典和柳森严抓住了这一点,知道和顾汝章私人比武,何键是绝对不会批准的,因此心中有把握,敢于大胆发出邀约比武的信件,借此大造舆论,好对何键施以精神上的压力,迫使何键改变“重北轻南”的思想。

  当时,日日新闻社副社长兼采访主任万天石见证并参与过这一历史事件。1988年12月出版的《长沙郊区文史》第4辑记载了万天石对此事的回忆。“当年,在唐徽典的拜托下,我秉着‘有闻必录’的原则,将柳森严约顾比武的信件和情况,写成稿件发往各报刊登。谁知新闻见报后,引起了大的轰动,全国各报都纷纷转载,柳森严竟成为当时全国的新闻人物,红极一时。”

  何键对“顾柳比武”事件,看得很明白,心中虽然极为不快,但他并未作出报复,仅在柳约顾的信上批示“不准私斗”四字。对柳的猖狂行为,置之不理。直到万籁声辞职离湘,何键才自兼所长,委派向恺然为秘书负实际责任。同时聘请了以唐徽典为首的湖南武术家为正式武术教官。南北之争始息。

  那写信约战的事儿还有后续:1932年10月,何键又在教育会坪主办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这次,他专门派遣副官李海秋前去催促柳森严报名应试,硬要亲眼看看柳森严当众出丑。结果,柳森严在第二届国术考试会上被技术教导大队的学生宁德生打翻在地,大出其丑。最后取录的名次为第16名。何键总算出了心头之气。

  潇湘晨报记者 储文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 15:20 , Processed in 0.8745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