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玩出长沙的文化味

2015-9-1 18: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942| 评论: 0|来自: 湖南日报


让文化拥抱你我

群众文艺汇演。

裕南街社区居民之家活动中心。

“欢乐潇湘”大舞台。

市民在广场跳扇子舞。

欧阳倩

在长沙,您或许没有去过高大上的演播厅,但您会时不时经过自家门口热闹非凡的社区文化站;

在长沙,您或许没有坐在音乐厅欣赏过交响乐,但想必能经常看到街坊邻居的广场舞、自排的表演。

群众身边点点滴滴的文化痕迹,是润物细无声式浸入的。而这和风细雨,便是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

对群众来说,公共文化是具象的,是可感知的。具体来说,是要让生活、生长于斯的群众,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看有影厅、跳有广场、讲有故事。

无论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站建设,还是提供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最终目的,是让公共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让百姓享受更“对口味”的公共文化服务。

率先建成标准化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怎样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长沙早已在行动。

2013年,长沙以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4年9月,长沙成功跻身10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

以此为契机,长沙市重点在3个方面进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标准和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管理规范;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建设;制定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及评估办法,建立健全长沙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怎样解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杨长江如是说:“在‘现代’二字上做文章,加快打造升级版,以现代化的规划理念来引领,以现代化的文化设施来承载,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来保障;在‘公共’二字上下功夫,充分体现共享性,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服务’二字上求突破,提升群众获得感,提供开放空间、优质产品和活动平台;在‘体系’二字上见成效,增强发展融合度,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发展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

那么,长沙以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给长沙市民带来什么利好消息呢?

这预示着,生活在这片文化沃土的人们,设施全了,选择多了,有互动了。市民朋友们可以更便捷地“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将更多地选择享受文化“大餐”,将更主动地对文化服务进行“打分”。

今年,长沙市“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音乐厅)以实际行动给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交出一份令人流连忘返的答卷:

今年,长沙市又启动文化馆“中心馆——总馆——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以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以9个区县(市)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到2015年底,全市将建成中心馆1个、总馆9个、分馆30个、基层服务点50个、联盟馆5个。 群众在任何一分馆都可以享受到同中心管、总馆一样的文化资源。

7月1日,长沙规划展示馆试开馆、10月将开放市图书馆、12月底开放市博物馆部分展厅、市音乐厅举办2016新春音乐会……历经8年建设后,长沙市滨江文化园于今年终于摘下神秘面纱,让市民一睹芳容。

杨长江表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意。以音乐厅为例,要实现均等化,就得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我们既要有1800元的票,也要推出180元的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票,这就需要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

建起来:过去“打游击”现在有了“阵地”

“这几年我们建了很多公共文化设施,其实是在还老账、是在‘收复旧河山’。”长沙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如是说。

杨长江这一句话的背后,是长沙市5年前文化设施落后的事实。

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我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21.63元,全国排名27位,中部6省排第3位;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排名第29位;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排名第26位;平均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排名第24位。没有省级美术馆,市、县级美术馆不完善,市、县博物馆缺乏……

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长沙市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存在少、旧、小、破的现象。而这一情况,随着近几年长沙整张旗鼓地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改观。慢慢地,群众也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天心区裕南街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室内。72岁的黄淑兰老人正带领姐妹们忙着排练新舞,她步伐轻盈,手臂纤细而灵活。

离黄淑兰的舞蹈队10米左右的地方,是一个合唱团。坐着二三十个银发老人,错落有致地排成3排,第2排左右4位老人怀抱琵琶,琴声悠扬,歌声婉转。

黄淑兰去年10月左右开始带着她的姐妹“驻扎”于此的,在此之前,她是在小区内“打游击”。

“以前是我们五六个兴趣相投的姐妹,晚上在楼栋的架空层底下活动手脚。架空层没有灯,借着小区的路灯,稍晚点就看不太清人。”

“基本也只能夏秋天活动。冬天太冷,冷风嗖嗖的,春天经常下雨,地板有些潮湿。”

社区倒也不是没有文化阵地:一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80平方米大小,被分割成3个办公室,每间房间大概也就二三十平方米左右。别说是跳舞需舒展身体,估计就是笔直排个合唱节目,合唱团的人数还不能太多。

这一困境得到解决。

2014年,长沙天心区裕南街拉开文化阵地建设的帷幕。同年9月,裕南街社区居民之家活动中心建成。活动中心分为4层,每层150平方米,分为一站式服务大厅、青少年之家、党员之家、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设施的完善聚集了不少“人气”。

黄淑兰很自豪地说:“你看我们现在这条件多好!我们舞蹈队现在有20多人了哩!”

本来只有黄淑兰的舞蹈队,现在已经组成了玉兰艺术团,下设舞蹈队、歌唱队、器乐队、空竹队4支队伍,囊括了100来号人。黄淑兰本人也从舞蹈队队长“升职”为玉兰艺术团“团长”。

不仅如此,黄淑兰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你看,活动中心的钥匙归我们自己管,只要我们想来,我们随时可以进来、随时排练。”

现在,像裕南街道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长沙市90%的街道都有。截至目前,共建成农家书屋1364家,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2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8个,大型市民休闲文化广场20个、农村中心集镇特色文化广场15个、社区文化公园50个,加上原有的市县文化场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

用起来:群众自己的节目自己的“腕儿”

8月28日晚的长沙县安沙文化站,人声鼎沸。

“成绩公布了吗?常文武是不是冠军?”

“哎呀,不是咧,他比第一名差0.25分,是亚军呢!”

“太可惜了!这伢子确实是唱得好哩,怎么没拿第一名呢!”

群众口中的常文武,是长沙县安沙镇唐田新村段里屋组的普通村民,天生一副好嗓子。同村的杨娭毑对他可是赞不绝口,“他一张嘴啊,就能唱到我心里去。”

常文武是安沙远近闻名的“明星”。从小常文武就爱唱歌,每次在山里、田里做事,他都忍不住爱吼几嗓子。但那时的他,只是一个人的表演,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舞台上被大家当偶像。

常文武是一位特殊的歌者。2009年6月12日,常文武在107国道上却不幸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当场倒在血泊之中。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他的性命保住了,但双腿高位截肢。此后,他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唱歌。

“事故发生后,我痛苦过一段时间,整天抑郁不振,也不爱说话。家人不断开导我,还为我买了一套音响设备,慢慢地,我也重新振作起来,有时在家自己唱上几首。”

2013年,安沙镇举办戏曲大赛,家里人鼓励他参赛。“你爱唱歌,又唱得好,去试试嘛!”常文武有点犹豫。“爸爸,我陪你去吧!”最后,在女儿的建议下,父女同台演出《补锅》。

耳熟能详的花鼓戏被父女俩演绎起来,别有风味,爆笑连连,最后,他摘得桂冠,一下子名声大振。 2014年的“安沙欢乐大家唱—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展演”他前后三次登上表演舞台,更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坐着轮椅被人抬上舞台的群众演员。在今年的安沙欢乐大家唱——第三届歌手赛,他获了第二名。

“每次来参加节目,村里文化专干看我行动不便,都会来接送我,我很感动。也很感激村里有这个平台,让我重拾信心,更加快乐、乐观地对待生活。”

在常文武看来,村里文艺活动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幸福快乐。而实际上,这也是长沙市近几年文化设施建设的初衷:不仅要让百姓有平台、有舞台,更要让群众有活动、有表演。

杨长江认为,公共文化设施不能限于看上去建得很美,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走进来”,破解文化阵地“建热”“用冷”的怪状。

2013年起,长沙市将“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与本地群众品牌文化活动“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以及区县(市)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整合全市群众文化资源,实现了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一场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在星城大地遍地开花,湘江风光带、文化广场、社区公园、乡镇文化站等地,都成为了群众文艺演出的欢乐舞台。

同时,长沙市每年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五送五进(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送展览、送讲座,进村镇、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活动。据悉,长沙市每年送图书20万册,演出1000场,电影2万场,展览1000场,讲座200场。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很多群众参与其中,聚集了大批“人气”。

多起来:文化志愿者活跃群众文化氛围

6月中旬,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舞蹈老师郭贝贝雨中驱车来到长沙特殊教育学校,车上拉着86套练功服,86双舞鞋。

舞蹈服和舞鞋,都是她免费提供的。11000元钱,是她在朋友圈为爱好艺术的残障孩子发起募捐得来的,拿到钱后,她购置了80多套干净整洁的练功服,服装的品牌、款式、材质,都是郭贝贝精心挑选的,她想让那些孩子们扔掉以前满是破洞的练功服、换上新的练功服。

郭贝贝是名文化志愿者,每天上完中南大学的课程,郭贝贝都要赶到这些特殊孩子们的身边,教他们舞蹈,这已经是她多年来的一个惯例。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郭贝贝都要为爱好艺术的残障孩子们义务进行辅导、培训。

“他们就像天使在舞蹈。”踮起的脚尖、平伸的双臂、微抬的下颌,一排优雅的身姿映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排练室的全身镜里。

这些优美的身姿的练成,离不开郭贝贝的付出。今年,为给特殊孩子排一场《簸箕上的麻雀》,郭贝贝称“我骨头都散架了。”

孩子们听不见任何声音和节奏,又无法正常言语沟通,郭贝贝只能在手语老师的协助下,用唇语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讲解动作要领,进行舞台调度,一个八拍一个八拍地向前推进。

“平时一天能完成的排练进度,在这里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郭贝贝解释:“靠千百次地动作重复,激活他们的内心节奏,形成肌肉记忆”。“比正常的排练难多少?十倍?”“一百倍!”

像郭贝贝这样的文化志愿者长沙有3万余人,他们服务于各长沙各文化站点,与基层文化专干一起成为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近年来,长沙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体系建设除了有高品质的文化阵地和丰富多彩的文艺内容,还需广泛的文化人才的引领。

一方面需加强基层文化专干的培养,近3年共培训文化站长和文化专干3000多人次,造就了一支爱文化、懂文化、会管理、能组织的基层文化专干队伍。基层文化人才走进群众内心,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带领群众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另一方面,长沙市以“雷锋号”文化志愿服务分队为龙头,广泛吸引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文化能人和文艺社团参与服务,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造就了一支立足基层、乐于奉献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除了郭贝贝,活跃在各区县文化站点的文化志愿数不清。

也正是这一些文化服务者、文化志愿者,引领群众进入文化站,带动着群众更好地展示文化风采。

本版图片均为 资料图片。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3:44 , Processed in 0.1004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