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到湘潭为何这么多“铺”

2015-8-25 15: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55|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50961440180118531.jpg

湖南图书馆发现的清代衡阳至长沙 交通图。 供图/湖南图书馆

  长沙到湘潭百余里路,在古代是段漫长的路程。沿途有新开铺、黑石铺、大托铺、暮云铺(暮云市)、蒿塘铺、团山铺、板塘铺,这实际就是古代驿站的路线。古代的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和运输物资的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而铺负责地方公文、信函的传递。

  元朝以前的驿站称驿馆,负责人称驿承,宋朝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就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最出名的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我国西周时已有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不同的文书传递方式有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车传递称为“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另一种车传称为“驲”。又一种称为“邮”的,在周代主要指边境上传书的机构。还有一种叫做“徒”的,则为急行步传。

  作为中国古代邮驿组织之一的急递铺始于宋,元朝已普遍推广,至明代则成为与水马驿、递运所并称的邮驿三大机构之一。宋代“官文书则量其迟速以附步马急递”。这种急递,有步递,有马递,有急脚递。急脚递最快,日行四百里。递铺之间相距不一,有10里,有20里。元代,又称急递铺为“通远铺”。明朝于洪武元年(1268年)正月二十九日,同时“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后又规定“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

  从事驿站这类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强健的身体、较高的觉悟,元二十八年,中书省定议:“铺兵须壮健善走,不堪之人,随即易换”。明洪武元年正月也规定:铺兵“必少壮正身”。

  很明显,“铺”的存在既与当时公文传递等需要有关,其10里或20里设站更与当时条件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驿站已逐渐消失,但以“铺”这种驿站命名的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就陆路而言,“湘潭县至善化县治,可以由湘潭县城观湘门过大河东岸。”由此经板塘铺、团山铺、蒿塘铺、昭霞铺、暮云铺、回龙铺、大托铺、黑石铺、新开铺,最后至长沙城南门,这些地点每两个间隔10里。

  文/吴展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 19:47 , Processed in 0.0964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